-
美「獵戶座」完成首次太空之旅
原標題:美「獵戶座」完成首次太空之旅 左圖 「獵戶座」完成首次試飛後落入太平洋預定海域。新華社發 12月6日(北京時間)0時29分,新一代「獵戶座」載人飛船順利完成首次非載人測試飛行,濺落到指定地點。
-
直擊「太空行走」第一人——列昂諾夫
人民網莫斯科7月12日電 (記者 華迪 屈海齊) 1965年3月18日,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和巴維爾·別利亞耶夫駕駛「上升-2」號宇宙飛船完成了一次非凡的太空之旅。列昂諾夫在飛行期間首次從飛船走向太空,成為人類歷史上進行「太空行走」的第一人。這是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壯舉,續寫了人類徵服太空的新篇章。
-
SpaceX星際飛船原型SN8第四次測試,準備下周首次高空飛行
test flight) 作者 | 小小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 當地時間周二晚,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
科幻作品中酷炫的宇宙飛船,你喜歡哪一個?
(《超人》系列) 說起超人,我們應該都很熟悉,但是說到超人的宇宙飛船,我們就有點陌生了。當超人卡爾-艾爾從太空艙墜落到地球時,有很多的未解之謎等待我們去解鎖。比如尚在襁褓中的卡爾-艾爾在這個小小的太空艙內是如何生存的,在從太空艙到達地球之前是如何被餵養、如何保持乾淨、保暖和運動的。這或許是一系列的自動化操作。但是,這艘宇宙飛船容量相對較小——這些自動化作業系統在何處安裝呢? 由此可見氪星居民真的很智慧。
-
SpaceX龍飛船首次載人飛行!美苦等9年迎新紀元,時間定在5月27日
趣味探索訊 據美國宇航局(NASA)網站報導顯示,時隔9年後,NASA將重新開啟「太空發射」任務,計劃將使用SpaceX公司龍飛船和獵鷹9號火箭首次將美國2名太空人送入國際空間站,他們名字為羅伯特·貝肯和道格拉斯·赫利,時間已經定在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5月27日16時32分。
-
2021人類太空漫遊:抵達火星、超級血月、探索更多太空秘密……
本文是Michael Roston對新一年人類在太空探索方面將要完成事件的梳理和預告:一、中美阿探測器2月齊聚火星在2021年開始約一個月後,三艘來自不同國家的宇宙飛船將相繼抵達火星附近,分別為中國的天問一號探測器、美國NASA的毅力號和阿聯的希望號。這三個國家的火星探測器均於2020年7月發射升空,預示著今年將是一個忙碌的太空探索之年。
-
歷史上的今天︱無人宇宙飛船拍下月球表面照片
無人宇宙飛船拍下月球表面照片衛星的防護艙沒能與雙子星座9號對接1966年6月6日,美國宇航計劃遭到了一個小小的失敗,但同時卻取得了一個很大的成功。太空人尤金-賽爾南和託馬斯-斯塔福德沒能把雙子星座9號與衛星對接,但賽爾南卻真正在太空中飄行了兩小時,今天他們在海上安全濺落。 同時,探測者1號於2日安全在月球上著陸並發回照片,顯示出月球表面布滿碎石,但很平坦。這一著陸對於美國在1970年前人類登上月球的計劃來說是重要的一步。探測者在月球著陸後幾個小時,發回地球的144張照片,顯示月球表面是平坦的,而且強度足夠支撐一個載人登陸飛船。
-
最早4月載人太空旅行!貝索斯太空公司完成關鍵測試
美國當地時間周四,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旗下太空公司藍色起源完成了2021年首次發射任務,成功對其火箭助推器和太空艙進行關鍵測試,並準備最早於4月份將首批太空遊客送入太空邊緣。藍色起源在德克薩斯州西部對其新謝潑德號(New Shepard)火箭助推器和太空艙完成了第14次試飛。這次成功的試飛名為NS-14,火箭被發射到10萬米高空。這是這種助推器及其攜帶太空艙的首次飛行,該太空艙配備了整套新的乘客安全和控制系統,藍色起源首次在飛行期間對這些系統進行了測試。
-
學術頭條:我國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新冠病毒通過鼻子進入...
首張新冠病毒感染人肺細胞分子反應圖繪出 顯示病毒如何劫持損害肺泡新冠病毒究竟是如何劫持並迅速對人肺細胞造成損害的?通過將生物工程人類肺泡細胞與高精度質譜技術相結合,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繪製出首張人肺細胞感染新冠病毒的分子反應圖,從而為阻斷新冠病毒提供了病理學基礎和新的治療靶標。
-
貝佐斯的藍色起源新年成功首射,新雪帕德火箭今年4月送人上太空
2021年開年,藍色起源(Blue Origin)公司進行了首次發射,這次發射任務代號是NS-14——1月14日,他們成功在德克薩斯州西部發射了新雪帕德(New Shepard)火箭,將一個命名為「RSS第一步」的乘員艙送入太空。
-
兩名太空人完成人類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
上周五(10月18日)上午,美國太空人克裡斯蒂娜·科克和傑茜卡·邁爾走出國際空間站,完成了史上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在太空行走期間,兩位太空人還與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和副總統邁克·彭斯通了電話。白宮表示,這是自1969年登月以來,美國現任總統首次直接與太空飛船外的太空人對話。sitting [st]:adj.現任的,在任期中的"你們正在完成一項難以置信的工作!」
-
參與太空治理,中國不能喪失話語權
通過不斷擴展對深空天體的到達和探測能力,航天強國已經成為新競賽規則的重要制定者、新競賽場地的重要主導者,在太空利益爭奪中佔有主導權。因此,向太空進軍,各國雄心勃勃。 2019年,美國成立太空司令部,負責統一指揮美國的全球太空作戰行動,明確太空是物理作戰域和戰場,並完善相關作戰條令。
-
NASA:Artemis I「獵戶座」宇宙飛船已通過關鍵認證測試
Artemis I將涉及獵戶座(Orion)宇宙飛船以及太空發射系統(SLS)和Exploration Ground Systems項目。Artemis I之後不久將會有第二個任務,其被命名為Artemis II。
-
阿波羅計劃,人類首次登陸月球
阿波羅計劃又被稱為阿波羅工廠,他是美國從1961年到1972年期間組織實施的一項載人登月飛行計劃。它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載人登月飛行,以及人類對月球的實地考察,從而為進行載人行星飛行和探測技術做準備。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號火箭載著阿波羅11號飛船,從美國的甘迺迪航天中心,點火升空,人類開始了首次登月的太空旅程。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巴茲·奧爾德林」和「麥可·阿琳斯」等人,駕駛著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跨越了38萬公裡的路程,承載著全人類的夢想,登上了月球的表面。
-
零度攝影:美國宇航局NASA,拍攝的30張木星照片分享
美國宇航局最近分享了朱諾號宇宙飛船拍攝的幾張木星新照片。1、美國宇航局的朱諾號宇宙飛船在拍攝到這顆行星的大氣時,地球直徑比木星直徑多一點。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3、在木星的第24次近距離飛行中,美國宇航局的"朱諾"號宇宙飛船捕捉到了這顆行星北半球一個混亂、風暴的區域,被稱為摺疊的燈絲區域。木星沒有固體表面,就像地球一樣。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43期:天火三號液體火箭發動機完成總裝
藍色起源公司將採用「新格倫」火箭每次為該項目發射30~35顆衛星,而相對論空間公司將採用「地球人」1型火箭每次發射一顆。 火箭實驗室公司嘗試一級回收11月5日,火箭實驗室公司宣布,其「電子」火箭定於11月15日(美國時間)從紐西蘭發射,並將首次嘗試對一級進行回收。
-
美國空軍KC-46A「飛馬座」加油機完成首次環球測試飛行
美國空軍最新的一架KC-46A空中加油機已於近期完成了首次環球測試飛行,指揮官稱「環球飛行為機組成員、維護人員提供了廣泛的培訓機會」。這次環球旅程分7個航段、共計13天時間。
-
美飛船33年飛行177億KM 接近太陽系邊緣(圖)
環球網記者薛珊珊12月15日報導,據美國《華盛頓郵報》消息, 1977年發射的2艘「旅行者」號(Voyager)宇宙飛船是目前仍在運作的宇宙飛船中距離地球最遠的。其中1號飛船在經過長達33年的長途跋涉,飛行超過110億英裡(約合177億公裡)之後,目前已經接近太陽系邊緣。12月13日,美國宇航局宣布,該飛船將在未來四年內穿過太陽系邊界,首次進入恆星際空間。
-
印度誇下海口將成為世界上第四個用飛船將人類送往太空的國家!
前任局長:印度應該採取尋求美國或俄羅斯提供幫助的方式實現載人航天現住在海德拉巴的前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負責人馬德哈萬.奈爾今天表示,印度應該尋求美利堅合眾國或俄羅斯的支持,以便在2022年前成功地將載人飛船送入太空。這位資深太空科學家認為,印度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建立自己的太空人訓練和空間環境模擬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