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9——2225——傅聰:出走英國後,一生三次婚姻,最後竟成為鼓浪嶼的姑爺
作者:山佳
中學時,對買過的兩本書,印象特深:一本是《簡.愛》,另一本就是《傅雷家書》。與這兩本書邂逅,相信也是難得的緣分,心儀好久了,當然在第一時間拿下。如今還記得,當時雀躍的心情。
總也忘不了這一幕,當翻開《傅雷家書》,有一張是朱梅馥帶著兩個公子的合影。瞬間,被梅馥的美麗,及傅聰早慧的眼神所傾倒(那時,傅敏還太小太稚嫩)。
今天,之所以想聊聊傅聰,還是看新聞,86歲的他,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國逝世……
回想傅聰,一生三次婚姻,最終娶妻卓一龍,成為鼓浪嶼的姑爺,夫妻恩愛,終於有個幸福的收梢。
01
傅聰,1934年出生,一個屬狗的男娃。老爸傅雷,翻譯家,一個至真至善、又驕傲的性情中人。老媽朱梅馥,全職主婦兼夫君的特別助理,總之家中大小雜事,均由她一肩挑,只為一心一意為傅雷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傅聰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傅敏。只可惜,時代風雲打落了傅敏這朵父親的花。
傅聰,從小就對鋼琴有天賦。這天,老爸的朋友偶然測試傅聰對音高的把握。沒想到,每次都回答無誤,這讓眾人刮目相看。於是,傅雷開始著重培養長子的特長。
當次子傅敏對老爸坦言,自己想學小提琴時,傅雷認為這簡直是異想天開。原因有二,一是供長子一人學琴,經濟上就很吃力了,再加上他並不認為傅敏在音樂上有天賦,於是傅敏小提琴家的夢,算是破滅了。
在長子傅聰身上,傅雷花費的心血真沒有白費。1954年,傅聰經文化部批准,去波蘭留學。那一年,他20歲,風華正茂。
功夫不負有心人,1955年,傅聰在第五屆蕭邦鋼琴大賽中,獲得了第三名以及「瑪祖卡」最佳演奏獎。這,也是東方人首次在這項賽事中獲獎。
留學一年,就取得這樣的成績,真是可喜可賀。這樣,傅聰在波蘭的知名度,迅速打開。
後來,還傳出這樣的消息,要不是照顧蘇聯老大哥的面子,將第一名、第二名內定。否則,傅聰就不只是第三名那麼簡單了。由此可見傅聰的鋼琴水平,那是相當的有競爭力。
正常情況下,傅聰留學完畢,應正常回國。可是,那時的傅雷,已被打成右派。這意味著什麼?一般情況下,眾叛親離,親朋好友,相互揭發,劃清界限。
於是,傅聰決定出走,並得到了一位英國教授的幫助。
那天,傅聰到了波蘭機場。在飛機即將起飛時,倫敦機場突現大霧,導致波蘭這邊,飛機不能正常起飛。
此時,中國駐波蘭大禮館的相關人員,已得知傅聰出走的消息,正趕緊前往機場,準備加以制止。緊要關頭,倫敦機場大霧已散,這邊飛機起飛了。就這樣,傅聰來到了英國。
後來的傅聰,這樣解釋:我即將畢業回國,我知道,等待我的,將是父子相互揭發、批判。於是兩個自尊心很強,絕不肯違心講話、行事的人來說,這實在太難堪了!果真如此,1979年就不是給父親一個人開追悼會了,很可能是開父子追悼會,實在是逼上梁山。
如今回顧這段歷史,再想想鋼琴界的天才少女顧聖嬰,一個晚上就同母親、弟弟一道共赴黃泉,絕對能夠理解傅聰所謂的「出走英國」了。
02
在以世界舞臺為背景的一次演出中,傅聰結識了世界知名的小提琴家梅紐因。
梅紐因,很欣賞這位來自東方的小帥哥,欣賞其對蕭邦音樂的演繹。而傅聰,更是為梅大帥的琴聲所折服。相處之下,梅大師的坦率、幽默及修養,使他更成了傅聰的偶像。
一來二去,傅聰也就與梅大師的千金彌拉相識了。
彌拉,是梅大師與前妻諾拉的女兒。來自東西方文化的不斷撞擊,兩顆年輕的心,也不住在悸動。傅聰與彌拉,相愛了。
在來到倫敦一年零八個月時,傅聰在家書中,向上海的老爸老媽透露了這段戀情。
有人會問,為何傅聰出走,怎麼又能與國內的親人,取得聯繫呢?原因很簡單,就是高層領導一句話,允許傅雷接著與傅聰通信唄。
兒子的戀情,讓風雨飄搖中的傅雷夫婦,看到了一絲幸福的曙光。
1960年,21歲的彌拉,嫁給了26歲的傅聰。郎才女貌,分外恩愛。
三年後,彌拉有喜。聞知消息的傅雷,很開心地就為兒媳腹中的寶寶開始取名了。老父親一言九鼎,生個男孩,叫凌霄,女孩嗎,凌雲好了。老母親梅馥,早就忙著為孫輩織起了毛衣。
一個可愛的男嬰,出生了,大名就是傅凌霄。當傅聰將消息告知千裡之外的老爸老媽時,傅雷夫婦欣喜萬分。老兒子,大孫子,是老太太的命根子。真想親手抱抱自己的大孫子啊,只是何日才相見,終是橫在他們心中難過的坎。
1966年9月3日凌晨,傅雷夫婦自殺,一同離開了這個世界。兩個月後,傅聰從法國朋友那裡得知噩耗後,天旋地轉……
終究,老爸老媽未能親自抱抱自己的大孫子,這真是一個遺憾。
都說七年之癢,而傅聰與彌拉,在九年後,兩人分手。
多年之後,傅聰說起原因,畢竟彌拉是個英國姑娘,東西方文化的差距太大,而兩人的脾氣秉性,更是相距甚遠。一別兩寬,放對方一馬,也是給自己出路。
傅聰的第二次婚姻,是娶了韓國駐摩洛哥大使的千金玄禧晶,一位東方女性。
沒想到,這段婚史,更是短暫,只有區區三個月。傅聰坦言,三個月後我們便無法共同生活了。
一般而言,兩人結婚,都是奔著白頭偕老去的。但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清官難斷家務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總之,傅聰,又一次逃離了圍城。
03
1974年,傅聰結識了他的真命女主卓一龍,此時的他,已到不惑之年。
而卓一龍小他六歲,屬龍滴。是否因為這個原因,父母大人,為她取名一龍呢,姑且聽之。
卓一龍,出生在廈門鼓浪嶼。老爸卓綿成,民族資本家,與兄長卓全成,同為廈門「同英布店」的創始人。老媽,大名周默士。一聽名字,就是不是凡人。
卓一龍從小家境優越,一直與鋼琴相伴,才女一枚。1946年,全家移居香港。卓一龍,後又考入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巴黎音樂學院深造。
同為來自東方的鋼琴家,對音樂作品的演繹,彼此間,總會引起雙方的共鳴。於是,傅聰開啟了他的第三次婚姻。
婚後,卓美女生下一個男娃,取名凌雲,也是當年傅雷為孫輩起的備用名。
終於,婚姻坎坷的傅聰,在卓美女這裡找到了知音。
傅聰不會開車,卓美女就是他的司機。當傅聰與來自國內的老朋友徹夜長談時,妻子就坐在車內,默默地等了一宿。
愛一個人,就是包容他的一切。在卓美女這裡,仿佛又看到了婆婆梅馥的影子。
終於在1979年,離別故鄉多年的傅聰,踏上了思念的土地。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朝思暮想的期盼,終於在這一刻,成為了現實。只是子欲養而親不在,傅聰面對的,只能是父母的骨灰了。
4月,傅雷夫婦的追悼會,在上海舉行,並當場宣布為傅雷評反。會後,傅聰手捧老爸的骨灰盒,傅敏拿著遺像,將其移葬至上海革命烈士公墓。
老媽朱梅馥,因身份不符,不能與夫君合葬於公墓。傅聰與傅敏一商量,只能偷偷將父母的骨灰,各取一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入在一起。
2013年10月,傅雷夫婦合葬於上海浦東福壽園海港陵園。年近八十的傅聰,當下難掩悲痛。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曾經,傅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過——
我有時候會很憂鬱,很痛苦,而且有時候簡直痛不欲生。告訴你,我常常想到死。可是同時,其實我還是個相當開朗的人,對我來講人家怎麼看我,我根本不考慮,最重要是我自己怎麼看自己。
2020年12月28日,傅聰也走完了他的一生,帶走了他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