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8日,據奧地利音樂頻道消息,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於當日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27日,媒體報導傅聰感染新冠病毒,那時已經住院兩周。但,終究還是沒能挺過來。
聽聞先生去世的消息,業內很多名人紛紛發文哀悼。
傅聰是一位非常偉大的藝術家,被稱為「鋼琴詩人」。1959年起為藝術背井離鄉,浪跡五大洲,他曾這樣描述音樂對自己的重要性——「我是鋼琴的奴隸,更確切地說是音樂的傳教士,人生大半輩子消磨在琴上,太辛苦!但我還沒有退休的計劃」。也正是因為鋼琴在他的心目中有著不同尋常的地位,所以在他的鋼琴曲中能感受到與眾不同的感情,他詮釋的蕭邦、莫扎特、德彪西,有一種讓人難以捉摸的深度和古典美。
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傅聰還是那個《傅雷家書》裡接受父親教誨的聰兒,是了,他的父親就是著名翻譯家傅雷,印象中還是青春正好的少年郎,而如今卻已是一個與世長辭的八十多歲老人。
回顧傅聰這一生,「命途多舛」四個字應該是最貼切的。
他1934年3月10日出生於上海,8歲半開始學習鋼琴,9歲拜義大利鋼琴家梅百器為師。1954年赴波蘭留學,1955年3月獲「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和「瑪祖卡」最優獎。
1959年他和父親傅雷命運急轉直下,傅聰不得不移居英國倫敦,與家人分居兩國,傅聰陷入深深的孤寂之中,他將對祖國的思念,對家人的思念融化在他彈奏的蕭邦樂曲中。
1960年,傅聰的音樂感動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爾曼·黑塞,黑塞寫下了一篇名為《致一位音樂家》的文章,並將文章印了一百多份分發給朋友。
後來他在多地舉辦過音樂會,主講過很多藝術家專題,他有豐富的藝術經驗,有孜孜不倦的學習態度,受到廣大師生以及音樂愛好者的讚揚和尊敬。
即使後來年紀大了,傅聰也沒有停止練琴,他對音樂就像是基督教徒對待《聖經》一般虔誠。
傅聰一生有過三段婚姻,26歲時他與美國小提琴家梅紐因前妻的女兒彌拉相戀,只是,最終因東西方人的秉性差異而破裂,這段婚姻持續了十多年。第二段婚姻是與南朝鮮駐摩洛哥大使的女兒,只是這段婚姻非常不幸,只維繫了三個月,是一場短暫的婚姻。第三段婚姻則是與女鋼琴家卓一龍,卓一龍的琴聲引起了他的共鳴,兩位以琴為媒,開始了共同的生活。
幾十年來,他為鋼琴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傅雷一家也給人類社會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願如今您與父母已經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