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之子傅聰去世,背負54年逼死父母之名,史料揭真相:他真冤枉

2021-01-08 愛看布克

「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傅聰

2020年12月28日,著名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國倫敦去世,享年86歲。

傅雷、傅聰父子在中國家喻戶曉,全都是因為《傅雷家書》這本被譽為教育聖經的書。這本書的作者傅雷是中國著名的翻譯家、作家,他在書中展示的形象是一位嚴厲、盡責的父親。

他在書中稱為「親愛的孩子」的就是他的大兒子傅聰。

如今傅聰先生去世,在世間引起了軒然大波,許多人說他傅聰身上有兩個汙點,一個是在「特殊時期」出走,加入英國國籍,另一個是因為他的出走,逼得他的父母以死謝罪。

難道,一個享譽世界在音樂界有著無上地位的老人,要背著這個沉甸甸的罪名到另一個世界去嗎?其實,有證據表明,說傅聰父母因他去世,實屬無稽之談。

1、因傅雷遺書中的一句話,傅聰背負54年罵名

傅雷有兩個兒子,他最喜歡、最看重的是大兒子傅聰。他曾在法國留學主修美術,並強迫傅聰也學習美術。

幸好他家對門住的天才少女顧聖嬰,她的媽媽發現傅聰的音樂天賦更加出眾,勸說傅雷培養兒子學習音樂。雖然傅雷很不情願,但經過慎重思考還是決定培養兒子學習鋼琴。

當時的傅聰只有3歲。傅雷在藝術界人脈很廣,先後給兒子認了幾個非常著名的鋼琴家當老師,比如上海工部局樂隊指揮家、鋼琴家梅百器。

傅聰果然不負眾望,1954年8月,傅聰受中國政府的派遣到波蘭學習,1955年在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上,傅聰獲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是新中國第一個在國際性鋼琴比賽獲獎的音樂家。

在這次比賽後,傅聰進入華沙國家音樂學院學習鋼琴。

1958年他提前畢業,在當年12月突然離開波蘭移居英國。這就是傅聰一生的汙點,被許多人誤解為「叛國」。

他的父親傅雷從1954年開始給他寫信,在1958年到1959年他們的通信中斷了一年多,他們的家庭發生了重大變故。1958年,傅雷在上海「反右補課」中,就被上海市作協劃為右派。

1958年他提前畢業,在當年12月突然離開波蘭移居英國。

傅聰被歐洲人譽為「鋼琴詩人」。

很多歐洲人感慨,為何蕭邦轉世會是中國人。時代周刊在60年代譽其為"當今最偉大的中國音樂家"。

1966年9月3日,傅雷和夫人朱梅馥被人發現在家中自縊身亡。

傅雷的遺書中寫道:光是培養何況光是教育出一個叛徒傅聰來,在人民面前已經死有餘辜了!就是這兩個汙點,讓傅聰背負上了54年逼死自己父母的罵名。

真的是傅聰逼死了自己的父母嗎?當年他為何出走加入英國國籍。

2、傅聰出走英國是歷史的誤會

當年,傅聰為什麼選擇從波蘭出走英國。

因為傅聰在國外呆久了,不知道國內的環境,思想也單純。

他和朋友口無遮攔的談了一些政治觀點。沒想到,這些話傳到了文化部的負責人的耳朵裡。把傅聰一頓臭罵,並說要終止他的留學,讓他回來到鄉下勞動。

他知道自己闖下大禍,父親已經被劃為右派,自己回來面臨的父子相互揭發的局面,如果下鄉勞動,自己的手就再也不能彈鋼琴了。

在一位朋友的幫助下,傅聰悄悄買了從華沙飛往倫敦的機票,決定出走英國,他一下飛機就被外國記者包圍了。只有他說一些對國家不利的話,就能得到一大筆錢。可是他一句話也沒有說。

這期間,父子的通信也中斷了。在上海市有關領導的關下,他們中斷10個月的通信才恢復了。

傅雷一封封充滿愛國情誼的信,牽引著兒子的心向國家:你每次等他都與國家的面子有關,個人的榮辱得失事小,國家的榮辱得失事大。

開始出國那幾年,傅聰的經濟上十分拮据,但他從來沒說過對國家不利的話。

1964年,傅聰的一封信好像一顆炸彈,轟的傅雷心情沉入谷底,他和兒子的通信再一次中斷了。直到傅聰的長子凌霄出生,他才回來信。

因為傅聰食言了,他加入了英國國籍。

他說:這完全是為了生計。拿著中國護照,許多地方不準我演出。弄得我沒有辦法生活。

從時間上來看,傅雷被劃為右派和傅聰無關。

傅雷是1958年4月被劃為右派,傅聰是12月才去了英國。

從1958年底至今,傅聰和父母至死沒有再見面,整整分別了62年。

這一切,都是歷史的誤會。

1979年4月,傅雷的沉冤得到昭雪,上海市文化藝術工作者聯合會為他舉行追悼會,傅聰決定回國。

傅聰這次回來住了10天。他的眼裡一直噙著淚水!

朋友們都說傅聰像換了一個人。

他平靜了,20年心神不安的遊子生活已成為過去,他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從那以後,傅聰差不多年年回來一次,他講學、演奏,盡一切力量為祖國做一點有益的工作。

3、偶然發現的書信,揭露傅雷夫婦之死的真相

1961年,傅雷因表現良好,被暫時摘除右派帽子。

在1958年後的8年,文ge期間,傅雷才又倒了大黴。

80年代末,作家葉永烈在上海音樂學院找到一批傅雷的信件。

這些信件是時任該院工會副主席餘學德,在清理學校一個只有4平米的雜物間時偶然發現的。

他在清理小屋時發現,一捆捆五顏六色的紙頭中,有一包用黑紙裹著的東西。打開黑紙,裡面有幾本練習冊、幾張照片、幾封信。上面有「傅雷」的字樣。

因為他看過《傅雷家書》,所以對這個名字很熟悉。

他把這些東西交給老院長賀綠汀過目,經過仔細查看,確定這些是傅雷的照片,和寫給傅聰的信的底稿。

這些信件在已經出版的《傅雷家書》中,編著註解為「這批材料『文革』中抄家失散。」然而,如今在上海音 樂學院廢紙堆中找到的練習本,正是那幾冊珍貴的簿子!

傅雷沒在上海音樂學院任教,傅聰也從未在此上學,他們家的東西怎麼會弄到這裡來呢?回答了這個問題,就知道傅雷真正的死因。

作家葉永烈為了探尋這個真相,走訪了上海音樂學院清查辦公室,查閱了有關檔案,終於揭開了這個謎團。

1966年8月30日上午,上海音樂學院派人抄了李翠貞教授的家。李教授是該院鋼琴系系主任。

上海音樂學院的那些人抄傅雷的家,也是因為她。

李翠貞與傅雷都是上海南匯縣人,有著同鄉之誼。她和傅雷夫人朱梅馥,還是上海晏摩氏女子中學的同學,兩家交情深厚。

李翠貞的家境優渥。

她的父親李復生曾留學美國,後成為上海名醫。母親張婉珍畢業於上海中西女塾,頗有文化素養。李家住在上海四川北路一幢寬敞的花園洋房裡。

1953年,李翠貞的丈夫已經在香港定居兩年。這年,他回國探親,想把她和孩子一起帶到香港定居。為了孩子有更好的生活條件,她忍痛讓丈夫帶走了孩子,自己依然留在上海音樂學院任教。

1959年,李翠貞前往香港探親期間,她反覆考慮去留問題。

那些後來為傅雷引來大禍的信件,就是在這期間寫的。她自己已有想法,繼續留在祖國,還是給傅雷寫信詢問他的意見。

傅雷收到信後,立即回信,勸她回到上海。

傅雷的信,堅定了她的選擇。

1966年7月的一天,上海音樂學院的校園裡貼出了批判李翠貞的大字報。「資產階級生活方式」只是其中的一條「罪狀」。

8月30日,「那些人」衝進她的家,名為「掃四舊」,實則大抄家。

抄家中,搜出了傅雷寫給李翠貞的那幾封信件,認為她與傅雷有政治聯繫。

當天夜裡11點多,上海音樂學院「那些人」當晚便追到傅雷家中,逼著傅雷「揭發」李翠貞的「反動言行」。

傅雷不從,於是從逼供發展到批鬥,從查抄傅聰的「叛國罪證」,轉為查抄傅雷的「反黨罪證」。這個過程持續了持續了幾天幾夜,直至9月2日中午才結束。

傅雷夫婦受此凌辱,心中極度憤懣,於9月3日凌晨雙雙離世。

李翠貞教授聞訊,悲不自禁,於9月9日自殺身亡,追隨傅雷夫婦含恨棄世。

那幾本練習本,混雜在傅家的大批抄家物資中,用卡車運到了上海音樂學院。

通過上面的種種分析,我們知道這個令人遺憾的故事,都是在當時特殊的環境下發生的。傅雷夫婦的死和兒子傅聰無關,也能證實傅聰背負了54年的罵名,實屬冤枉。

讀罷《傅雷家書》,我從中看到,一個嚴父,一個良師,更是一個益友。這對父子,是一對知己,那種心靈和精神上的高度共鳴、相互映照,讓人豔羨。

傅聰評價父親:「又熱烈又恬靜,又深刻又樸素,又溫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

這些家書裡,包含著傅雷那顆熾熱、剔透的心。

一位中國父親給遠在歐洲學藝的孩子的家書。傅雷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把自己的人生的智慧、生活的經驗、藝術的體會、文化的感悟,都毫無保留地貢獻了出來。

金庸曾經評價:「傅雷先生的家書,是一位中國君子教他的孩子做一個真正的中國君子。」

點擊「去看看」,你就能領悟傅雷經典家庭教育觀念。

相關焦點

  • 著名翻譯家傅雷之子傅聰在英感染新冠不幸去世
    當地時間12月28日,據奧地利音樂頻道消息,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於當日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27日,傅聰被媒體報導確診新冠肺炎。他的學生、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教授孔嘉寧發文透露,「傅先生已經住院兩周,希望他能挺過來。」
  • 傅聰去世,卻被罵上熱搜:叛逃英國、害死父親,真相究竟是什麼?
    在傅雷去世前幾個月的一封家書裡,他告訴傅聰自己經常「夢見你,你琴上的音樂在夢中非常清楚」。 遺書上的指責,不過是出於不得已的苦衷。 傅聰人如其名,自幼就十分聰明。 從三四歲開始,他就表現出對音樂的興趣。 傅雷發現,只要收音機裡響起西洋音樂,傅聰就會瞬間變得十分安靜。 「他長了一雙音樂的耳朵。」傅雷的朋友曾驚訝地說。
  • 「鋼琴詩人」傅聰去世,享年86歲,其父為著名翻譯家傅雷
    當地時間28日,據奧地利音樂頻道消息,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於當日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27日,媒體報導傅聰感染新冠病毒,那時已經住院兩周。但,終究還是沒能挺過來。聽聞先生去世的消息,業內很多名人紛紛發文哀悼。傅聰是一位非常偉大的藝術家,被稱為「鋼琴詩人」。
  • 鋼琴家傅聰因新冠去世,評論區卻出現了罵聲
    ▲ 傅雷有愧疚,有深愛,有恨鐵不成鋼,卻唯獨沒有他在遺書上表現出來的那種決裂。他至死都思念著兒子。在傅雷去世前幾個月的一封家書裡,他告訴傅聰自己經常「夢見你,你琴上的音樂在夢中非常清楚」。遺書上的指責,不過是出於不得已的苦衷。▲ 傅雷遺書複印件1934年,傅聰出生於上海。他是傅雷和朱梅馥的長子。
  • 《傅雷家書》背後的三代悲劇:期待完美的父母,會心生怨恨;看到真實...
    一年之後的 1955年,他獲得"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以及「瑪祖卡"最優獎(一種波蘭舞曲),一鳴驚人。1958年畢業回國前,傅聰從來信中了解到了父母的處境和國內的情況,開始擔心回國後的遭遇。1958年12月,在一位英國鋼琴家的幫助下,傅聰「逃」往了英國,抵達倫敦,轟動一時,正因如此,不少人一直指責他是「叛國者」。
  • 54年前傅雷夫婦自盡,改變了3個人的命運,都不好過
    1966年,是一個不尋常的年。這一年,著名作家老捨去世了,也是這一年,隨著傅雷夫婦的自盡,開啟了為期長達10年的黑暗時代。傅雷夫婦原本過著幸福的生活,後來右派的帽子,讓他們遭受了三天四夜的批鬥,一輪輪的抄家和連續審問,受盡了羞辱。所謂:「士可殺,不可辱。」於是他們選擇了體面地死去。
  • 傅聰回到了音樂世界裡,那個世界醇和與純粹
    奧地利時間12月28日,86歲的著名鋼琴家傅聰去世了,死因是感染新冠病毒。有人在評論裡說:一個英國人你們這麼關心?就在他自以為抖機靈成功的時候,馬上被幾百條回復罵到飛起。網友深夜一隻貓評論:改革開放的一個重大標誌,是傅雷不僅平反,還掀起文化熱潮,無論是傅雷家書,巨人三講還是約翰克利斯朵夫,以及傅聰回來彈琴,場場爆滿。
  • 紀念傅聰丨重讀《傅雷家書》:我愛你們 也因為愛你們而更愛我的祖國
    2020年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們送別了一位偉大的音樂家、藝術家傅聰。英國當地時間12月28日,傅聰先生因感染新冠病毒,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傅聰,1934年3月生於上海,8歲半學習鋼琴,9歲師從義大利鋼琴家梅百器(Mario Paci);954年赴波蘭留學。
  • 傅聰因感染新冠去世,重溫傅雷家書:人生的關是過不完的
    12月27日,傅聰被媒體報導確診新冠肺炎。他的學生、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教授孔嘉寧發文透露,「傅先生已經住院兩周,希望他能挺過來。」 傅聰為翻譯家傅雷之子,1954年,傅聰赴波蘭進修古典音樂,傅雷、朱梅馥夫婦開始與之跨洋寄信,直到1966年兩人決絕離世。這些往來信件後經出版,也成了為大家所熟知的《傅雷家書》。
  • 鋼琴家傅聰:出走英國,一生三次婚姻,最終成為鼓浪嶼的姑爺
    01傅聰,1934年出生,一個屬狗的男娃。老爸傅雷,翻譯家,一個至真至善、又驕傲的性情中人。老媽朱梅馥,全職主婦兼夫君的特別助理,總之家中大小雜事,均由她一肩挑,只為一心一意為傅雷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傅聰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傅敏。只可惜,時代風雲打落了傅敏這朵父親的花。傅聰,從小就對鋼琴有天賦。這天,老爸的朋友偶然測試傅聰對音高的把握。
  • 54年前傅雷夫婦家中自殺,遺書細節感人,墓碑上12個字概括了一生
    楊絳曾在《憶傅雷》中談道:「1954年,有一次,在北京開翻譯工作者的會議時,傅雷未能到會,只提交了一份書面意見書。在那份意見書中,傅雷信手舉出當時翻譯作品中許多謬誤的例句。此一「挑人錯以示眾」之舉觸了眾怒,很多人都大罵傅雷狂傲,還有一位老翻譯家竟氣得大哭。為此,錢鍾書還寫信批評過傅雷,勸他多多與人為善。」
  • 紙短情長——《傅雷家書》: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
    星期五文藝:2020年最後的幾天,當地時間12月28日鋼琴家傅聰在英國去世。這個消息立即傳到了大洋彼岸的中國,佔據了熱搜,並引起了撕裂般的討論。有人說為什麼要對一個英國人這麼關心,他換了國籍就不再是中國人,為什麼要懷念他?
  • 《傅雷家書》:先做人,後成「家」,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的教育經
    1.初讀《傅雷家書》初讀《傅雷家書》的時候,我才只有12歲,剛上初一,對未來懵懵懂懂。《傅雷家書》中,收集著傅雷給兒子傅聰的許多書信,從1954年到1966年,這些信件,讀來讓人覺得親切又溫暖。因為是書信,寫就的時候,並沒有預備著給別人看,所以這些內容,或者很家常,也或者很體己。總之,它不是教條的,是私人的,是飽含著情感的,是更被人敬重的。
  • 傅雷45歲悟懂人生,給兒子寫2封懺悔信,學者:建議父母們都看看
    《傅雷家書》是非常有名的教育類經典讀物,伴隨著「中國蕭邦」傅聰的消息它再次被熱議。很多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傅雷對傅聰的人生觀、世界觀的教導。而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這部書開頭時不起眼的兩封信,第一封就把我震住了。第一封信寫於1954年一月十八日,信中有這麼一句話: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
  • 紀念|曹可凡憶傅聰:「我離開《傅雷家書》已經很久了……」
    編者註:當地時間12月28日,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國去世,享年86歲。本文摘錄自曹可凡所著《我認識一些深情的人》。鋼琴詩人傅聰先生傅聰先生的脾氣壞是出了名的。音樂會上,哪怕是微弱的耳語聲或拍照的「咔嚓」聲,都會惹他不快。有時,他甚至會中斷演奏以示抗議。不過,生活中的大師倒是慈眉善目,一派祥和。
  • 從傅雷個人獨白到父子對談,如何理解傅聰家信?
    2020年12月27日下午5點半,在深圳教鋼琴的侄女微信轉我傅聰染疫住院的消息,我連忙與傅敏夫人陳哲明微信確認,她說也收到了英國方面的消息,還未及告知傅敏,言之將泣,我只能安慰她,希望傅聰先生挺過來。晚上11點26分,傅敏在朋友圈發了譯林版《傅雷家書》書影,未著一字,我想他已知此事,不敢多言。
  • 傅雷痛斥蘇軍東北暴行被說立場不對,文革中不出賣朋友拒絕檢討
    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傅聰的父親傅雷先生在上海寓所懸梁自盡,終年58歲;傅雷的父親傅鵬被出獄後,在傅雷4歲便去世,終年24歲;百年時間,祖孫三代知識分子,都不是善終,令人唏噓不已。傅聰的去世,勾起人們對傅雷先生悲慘身後事的回憶。
  • 《傅雷家書》之片段:婚姻不要苛刻於人,最美好的行動就是信心
    《傅雷家書》,如雷貫耳。 作為子女,能夠與父母有深刻的交流,以及在特有的含蓄文化背景下,堅守不一樣的家庭教育風格,對於孩子,是不可多得的成長經歷。
  • 2020年底,又有三位名人去世了!
    一是傅聰。12月28日,那個《傅雷家書》的收信人,在英國因新冠悄然離逝,享年86歲。二是皮爾·卡丹。12月29日,那個改變了無數人時裝觀念的設計師,在法國魂歸天國,享年98歲。三是羽田雄一郎。12月27日,日本前首相羽田孜長子、前國土交通大臣,在日本英年早逝,成為日本第一位因新冠去世的國會議員,時年53歲。
  • 傅雷家書03|(1954年)二月二日大除夕-二月十日
    文/傅雷 朱梅馥 傅聰 譯林出版社 一月三十日晚* 此信系母親所寫。看到你們父子之間的融洽,互相傾訴,毫無顧忌,以前我常常要為之擔心的恐懼掃除一空,我只有抱著歡樂靜聽你們的談論,我覺得多幸福、多安慰,由痛苦換來的歡樂才是永恆的。雖是我們將來在一起的時候不會多,但是憑了回憶,寶貴的回憶,我也會破涕而笑了。我們之間,除了「愛」 之外,沒有可說的了。我對你的希望和前途是樂觀的,就是有這麼一點母子之情割捨不得。只要常常寫信來,只要看見你寫著「親愛的爸爸媽媽」,我已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