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號-儒生暢談
《易經》位列《十三經註疏》之首,不僅是我國最早的一部佔卜書,還是一部凝聚了古聖先賢智慧的哲學書。其內容涵蓋天道、人道、地道,通過設卦觀象,描繪自然造化的奧妙情境,喻示人世間的吉兇禍福與處世為人之道。《易經》的易字也象徵著陰陽二元論的哲學。那什麼是陰陽呢?
有朋友就說了,簡單的說陰就是月亮,代表女性;陽就是太陽,代表男性。這是一個顯現的意思,陰陽呢,是咱們古代中國哲學的一對範疇,來源於古代中國人民的自然觀,是古人對自然界中各種既對立、有相互關聯的自然現象的總結。最初,陰陽代表陽光的向背,朝向陽光的為陽,背向陽光的為陰。後來,人們有將陰陽的涵義引申為氣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內外,以及運動和靜止等等。從春秋時代的《易傳》到老子的《道德經》,都提到陰陽的概念,陰陽更是滲透到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宗教、哲學、曆法、中醫、書法、佔卜等。
陰陽代表了宇宙中一切事物最基本的對立面。陰,即寒、暗、聚,是實體化的;陽,即熱、光、化,是氣化的。凡是劇烈運動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事物,都屬陽。凡是相對靜止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事物,都屬陰。如男為陽、女為陰;火為陽、水為陰;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暑為陽、寒為陰。陰陽是水乳交融的兩個方面,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她們的位置也是不斷變化的,周而復始;陰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要符合陰陽的結構和規律。
太極被認為是一種陰陽未分的原始混沌狀態。陰陽-太極也,五行-陰陽也。
你知道易經中的「易」什麼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