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像夕陽一樣的溫暖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在公元前3000年裡,古埃及人就開始了對野生動物的飼養。古埃及尼羅河的兩岸有許許多多的野生動物,例如羚羊、瞪羚、巨角塔爾羊、銀狗、蒼鷺及鶴子等。古埃及人慢慢地開始學習馴化抓來的野生動物。有的動物非常兇猛,如果飼養員給它們餵食還要在幾個人的幫助下,把它捆起來,使勁地掰開它們的嘴才能進行。古埃及人進行了長期的嘗試,他們意識到有些野生動物的馴養不是那麼容易的,它們的習性很難改變。所以,這迫使他們最終放棄了對野生動物的飼養。只有那慢性子的牛和溫順的羊最終被馴服,所以,我們在古埃及的壁畫上看到的只有公牛、母牛、驢子、綿羊、山羊、牧羊等,當喜克索斯人入侵古埃及之後,他們把馬也帶到了古埃及。
古埃及飼養動物的牧場就是他們尼羅河河畔的灘和澤,這些地區除了在尼羅河附近就是在尼羅河三角洲地帶。古埃及的三角洲就是古埃及人的放牧場。這些放牧的人也和農民一樣,他們沒有什麼生產資料,都是為那些大地主、大莊園來放牧的。法老政府也控制著這些放牧的大戶,最終這些大戶人也要向法老稟報放牧的情況。牧民雖然屬於社會的邊緣,他們參與社會並不是很多,但是他們的生活是最自在、最瀟灑的,他們熟悉那個多水的世界,他們在沼澤地、在牧場上悠閒地放著牛羊,無憂無慮,自由自在,仿佛神仙一般的生活。
他們帶上自狗,從一個牧場遷徙到另一個牧場,而且他們的肩上還會披著晚上睡覺的墊席。每當夜幕降臨,他們就看著羊群,躺在自己的墊席上,看著天空的星星,聽著蟋蟀的鳴叫,然後嘴裡叼著剛剛從草地裡拔出來的一根嫩草。當餓了的時候,他們就會在自己的小茅屋中烤一隻飛禽,享受著法老都享受不到的美味。雖然他們有時會感到很孤獨,但是有羊群與他們作伴,這也是他們唯一的依靠,他們總是赤裸著身體背著自己的纏腰帶、席墊、食物以及自己的烹飪工具,而且他們還習慣了拿著一根棍子,這是古埃及人都擁有的習慣。
他們總是喜歡和自己放牧的羊群說話,因為這樣可以消除他們內心的孤獨,有時,他們會拍著羊群的脖子說道:「喂,夥計,吃飯啦!」他們知道哪些地方的水草好一些,也知道哪些地方的水草比較差勁他們會把羊群帶到水草豐美的地方,好好地讓羊群吃一頓飽。如果要滴過運河的時候,牧羊人會抱起小羊羔或者抱起剛剛出生不久的小牛犢,他們對這樣的牛羊是十分憐惜的。
他們怕鱷魚的突襲,因為鱷魚總是趁著幼小的牛羊過河之時,就吃掉小牛羊。在牛群交配的時候,牧民也會協助和管理,他總是挑選最好的公牛進行交配,這樣產下的幼崽一定是很強壯的小牛犢了。當母牛臨產之時,牧民也要充當助產婆來幫助母牛順利地接生。當牧民看到一隻公牛對自己的母牛產生了興趣之時,他就會提醒放牧的主人,說道:「喂,看牛的!不要讓那隻公牛爬到它的身上!」
在那些壁畫裡面還生動地描寫了母牛生產時的情境母牛瞪著大大的眼睛,吐露著舌頭,在地上滾來滾去,那些圖片上還生動地寫著:「用力拉著,看牛的,它陣痛著呢!」當牧民擠奶的時候,他就會鎖住牲口的後腿,不讓他動彈,然後坐在它們的肚皮下面,把奶水譁譁地擠進了罐子裡。小孩子們很喜歡撿牛糞,他們會把牛糞都拾進籃子,然後把籃子頂到自己的頭上運回家去。小孩子的母親接過孩子手中的籃子,把它們放到太陽能夠曬到的地方,把它們一一曬乾,這樣燒菜的時候,就可以用牛糞當作一種極好的燃料來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