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電影:主流故事傳遞中國精神

2021-01-07 央視網

  【文藝觀潮】

  2020年對於中國和中國電影而言,都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影院停工半年之久,給電影行業帶來困擾和壓力。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後,在主管部門的統籌安排下,電影院開始分階段逐步開放。在2020年的下半場,中國電影抓住有利時機果斷髮力,重量級作品不斷形成觀影熱潮,在這特殊的半年時光中創造了新的歷史。

電影票房首超北美,產業空間未來可期

  受疫情影響,電影行業被按下了暫停鍵。面對史無前例的困境,政府部門率先行動。2020年5月,財政部、國家電影局等部門發布電影行業稅費支持政策,形成推動電影行業儘快重啟的強大動力。7月全國影院有序恢復營業,在經典影片重映的鋪墊下,一些大片開始試水並取得優異票房成績。國慶檔在《我和我的家鄉》《奪冠》《姜子牙》等大片的集體拉動下票房井噴。10月15日0時,中國以129.5億元人民幣的電影票房成績超越北美地區,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年末賀歲檔《緊急救援》《拆彈專家2》《送你一朵小紅花》《溫暖的抱抱》等陸續上映,持續拉動電影票房上升。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國電影票房突破200億元。同往年相比,雖然降幅巨大,但三、四線城市觀影需求增長顯著,國產電影票房佔總票房的83.72%,在非常時期取得這個成績殊為不易。我國全年電影票房已超越北美登頂世界第一,即使是在特殊背景下實現這一歷史性目標,仍然可以看出中國電影市場所蘊藏的巨大活力。疫情影響推動中國電影產業的重組和結構優化調整。疫情之前,我國電影業已處於熱錢退潮後加速擠掉泡沫和資本重構、產業升級的過渡期,疫情客觀上讓這一過渡期大幅度縮短。隨著我國社會發展基本矛盾的轉變,電影在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中佔據的位置越來越重要。面對新的國際國內環境,隨著國家對文化發展越來越重視,電影產業將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新主流電影愈加成熟,中國價值傳達更加有力

  近幾年,中國電影逐步探索出一條將主流價值、藝術表達和類型模式結合的新主流電影創作道路,取得較好成績。2020年新主流電影表現不俗,出現了《我和我的家鄉》《奪冠》《姜子牙》《金剛川》《一點就到家》《緊急救援》等爆款影片,多部作品票房超過10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市場主流。

  電影展現了全面脫貧和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成就。《我和我的家鄉》採用拼盤式敘事模式,5個故事聚焦醫療、扶貧、教育、環保、旅遊等方面,通過喜劇的樣態,以幽默的方式全方位多維度地展現了在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巨大變化,以及普通百姓在這一歷史進程中的主體地位,在給觀眾帶來了歡樂和感動的同時,引發大家思考。《一點就到家》則講述新生代農民利用現代網絡打通產銷兩端脫貧致富的故事。兩部電影分別獲得28億元和3億元的票房佳績,彰顯了新主流電影的強大吸引力。

  電影描寫了偉大的民族精神。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金剛川》通過敵我雙方的不同視角,描寫了志願軍面對美軍的輪番轟炸,寧願自我犧牲也要確保主力部隊按時到達作戰位置的不屈戰鬥意志,高揚了不怕強敵、奮勇向前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奪冠》探索以真人原型為基礎的體育電影創作思路,通過三代中國女排為了國家榮譽而奮鬥的故事,書寫了「女排精神」在不同時期的傳承與發展,引發觀眾強烈共鳴,形成影院裡的觀眾為銀幕上的女排隊員加油的奇特觀影現象。

  電影彰顯了中國電影工業體系化生產能力的進一步提升。災難動作片《緊急救援》在製作上要面對天上、地下、海裡、火中等救援場景的考驗。該片沒有像同類題材電影一樣完全依賴後期特效支持,而是採取實景拍攝和特效技術結合的方式,創造出逼真又具有情感衝擊力的奇觀化影像。《金剛川》在不到三個月的製作周期內交出成片,並達到了較高完成度。還有動畫電影《姜子牙》在將歷史人物的故事進行創造性改編的同時,將工業化生產能力與民族美學追求相結合,形成了極富中國審美特色的動畫影像建構。這些都是中國電影工業體系化生產能力提質升級的重要標誌。

  電影展現了多題材多類型協同發展的趨勢。紀錄電影《掬水月在手》以北京四合院的結構模式展現葉嘉瑩坎坷卻始終不忘追尋初心的一生。還有犯罪片《除暴》,奇幻片《赤狐書生》,青春片《熱血合唱團》,文藝片《一秒鐘》等也在各自的類型題材領域有所拓展。

  總之,2020年中國電影深入關注歷史與現實,通過對民族精神的藝術化展現,為觀眾提供精神動力,也提振了電影人和電影市場的士氣與信心。

新發行方式攪動市場生態,小成本影片或迎來春天

  2020年1月25日,撤出春節檔的《囧媽》在網際網路平臺上線首播。之後,院線電影《肥龍過江》《大贏家》也相繼在視頻網站播放。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在疫情期間的文化需求,但也引發了院線、業界乃至社會的強烈反應。院線電影試水網絡發行方式,更多的是疫情下的特殊選擇。院線發行仍是電影發行主流,網絡只是其有益補充。疫情後觀眾對影院觀影的熱情爆發也表明,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公共文化交往活動空間,影院在人們社會交往日益網絡化的今天越來越成為一種稀缺資源,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價值。

  雖然網絡發行不會成為大多數影視公司的選擇,但它確實為電影行業發展打開了新的想像空間。我們看到,一批青年導演的小成本影片開始探索網絡發行。《春潮》《春江水暖》《夏日往事》等作品在視頻網站首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有些作品還在網絡口碑的推動下重新回到影院放映,二者形成一種良性互動。在我國藝術院線還不夠成熟的情況下,對於製作宣發成本有限,檔期排片不佔優勢,具有特定觀影人群的小成本影片,網絡發行提供了一種可能的選擇。如果未來能形成良性循環的行業生態,或將很大程度上緩解影片大量積壓和院線發行有限的長期矛盾,進一步細分觀眾群,創造新的觀影需求,促進青年電影人才的成長,從而拉動電影行業供需兩端的平衡,優化中國電影市場的結構多樣性和藝術多樣性。

  目前,檔期仍然是影片發行考慮的首要因素。暑期檔、國慶檔、春節檔等黃金檔期競爭激烈,宣發投入大,排片壓力也大。隨著觀影需求多樣化,很多片方看到了日常檔期中蘊藏的機遇。如《除暴》《赤狐書生》等片避開了黃金檔期的正面對抗,另闢蹊徑地登陸日常檔期,也獲得了不俗票房,為錯峰發行做出了有益嘗試。

  2020年,中國電影迎難而上,以優秀作品傳遞中國精神,彰顯中國力量,鼓舞和溫暖了人心。隨著中國電影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加速推進,中國電影必定能在未來生產創作出更多高品質作品,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為建設文化強國貢獻力量。

  (作者:張斌,系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教授)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電影:主流故事傳遞中國精神
    在2020年的下半場,中國電影抓住有利時機果斷髮力,重量級作品不斷形成觀影熱潮,在這特殊的半年時光中創造了新的歷史。電影票房首超北美,產業空間未來可期受疫情影響,電影行業被按下了暫停鍵。面對史無前例的困境,政府部門率先行動。2020年5月,財政部、國家電影局等部門發布電影行業稅費支持政策,形成推動電影行業儘快重啟的強大動力。
  • 2019年,中國電影的主旋律年
    作者/謝維平2019年,註定是中國電影的主旋律年,從年初的《流浪地球》,到國慶三部大片《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不但在票房成績上屢破紀錄,更是在社會話題和口碑上獲得巨大認可。逐漸開放的90年代電影市場,基本上是國產片、港片、好萊塢引進片三分天下的時代。比如1995年的票房前三名就是施瓦辛格的《真實的謊言》、成龍影片《紅番區》,還有姜文的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陽光燦爛的日子》當時的國產片很大部分就是國有製片廠創作的主旋律影片,在市場化改革的初期,電影依然承擔了很大的主流宣傳任務,雖然已經在開始講故事了。
  • 2012文化中國關鍵詞:中國電影 奮力突圍 砥礪前行
    對於中國電影而言,2012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月18日,在絕大多數中國電影人並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中美達成了新的電影協議。這一協議不僅會對國產電影市場份額造成持續的、巨大的衝擊,而且必將引發中國電影大變局。
  • 不凡之年:破局、突圍和再生——關於2020年中國電影的凝思
    剛剛過去的2020年,對中國電影來說,度過了最不平凡的一年。受疫情的影響,電影市場經歷著一場艱難的復甦、突圍和蛻變,電影產業感受著從創作、製作到發行的全鏈條震蕩。  無論是中國電影票房首次全球「奪冠」,還是海歸派新生代導演的「蕎麥瘋長」,抑或全國電影院線閉門靜默的「一秒鐘」,這一年,中國電影有太多的離愁和悲歡。
  • 從「熊貓之聲」到「生活美學」這座城市是如何傳遞中國故事的?
    或者你是否曾巧遇倫敦公園裡的中國美食展?伴隨著全球格局的加速演變,中國的聲音與腳步越來越引人注目。新時代背景下,世界渴望通過城市窗口探析中國發展、中國道路和中國經驗的奧妙。城市作為傳遞中國聲音的重要傳聲筒,也正在積極實踐與探索描繪中國藍圖的最佳方式。
  • 西華大學外語課堂: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傳遞中國聲音
    2020年6月1日,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然而,如何將外語教學與課程思政相結合?如何挖掘外語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外語教學中,達到育人目的……這些讓不少老師一直在思考。「外語教育是中西方語言、文化、思想的交融,如何用它講好思政?」外國語學院李學芹老師說,「相信有很多老師最開始都有這樣的疑問。
  • 2020年中國汙泥處理處置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能源幹化成為主流技術路線
    2020年中國汙泥處理處置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能源幹化成為主流技術路線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汙泥處理處置行業發展概況分析汙泥是汙水處理的副產物,含有毒有害物質,需進行穩定化、減量化和無害化處理。2015年國務院印發的《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汙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應於2020年底前達到90%以上;2017年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聯合印發的《「十三五」全國城鎮汙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要求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應由「重水輕泥」向「泥水並重」轉變;2020年國家發改委與住建部聯合印發《城鎮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也明確提出要推進汙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處置
  • 2019中國電影為何「風景這邊獨好」?
    ——展現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跡,影片《我和我的祖國》以31.21億元位居全年票房第四,加上位列第五的《中國機長》、第七的《飛馳人生》、第八的《烈火英雄》和第九的《少年的你》,每一部都是誠意之作。這些影片廣受觀眾好評,不僅因為內容展現逆境中奮鬥的精神感染力,還在於其故事風格、人物塑造和藝術表現等方面顯得更加大膽靈活,踏出了堅實的前進腳步。
  • 2019年那些電影見證了中國電影的大事件
    月5日 主 演 吳京,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隋凱 片 長 125分鐘 上映時間 2019年2月5日(中國) 票 房 46.55億元(中國內地)6.998億美元(全球) 主要獎項 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 專家談光影中的意識形態 解碼中國電影意義缺失的背後
    此時,電影作為國家文化工業又當如何應對,變成頗具新意的命題。2015年負面評價美國社會主流價值的《鳥人》在奧斯卡評獎中大獲全勝。2016年,《鳥人》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多又憑《荒野獵人》蟬聯了最佳導演,而且在片中召回了美國歷史的印第安幽靈。
  • ​觀看2019年獲獎的「中國故事」 展望2020年更多「中國故事」
    16日上午9點,「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雲頒獎典禮暨2020「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雲啟動儀式線上開播,作為重慶分站賽區,2019年獲獎作品在重慶大學(虎溪校區)新聞學院進行了頒獎。「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是由國務院新聞辦指導、中國外文局主辦的面向國內外社會公眾公開徵集各領域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樹立中國良好國際形象的年度官方品牌活動。
  • 電影《中國推銷員》上海路演 主創談及拍攝艱辛-中國,中國人,嚴健...
    東方網1月9日消息:由李東學、邁克·泰森、李艾、安妮克·阿斯克渥德、克羅維斯·弗昂主演,史蒂文·西格爾、王自健出演的電影《中國推銷員》今日上映。今天下午,出品人劉忠、導演兼編劇檀冰、製片人趙建國來到上海路演現場,走進影廳與觀眾第一時間分享電影創作故事。兩位法國主演安妮克·阿斯克渥德、克羅維斯·弗昂也在映後到場,講述了此次參演背後的體會與喜悅。
  • 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
    據燈塔(阿里影業旗下)實時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0月15日0時,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累計票房達129.5億元人民幣(約合19.3億美元),這個票房成績也讓中國超越北美地區19.25億美元的票房,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
  • 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落幕 背後這些不為人知的故事更感人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楊書貞 通訊員 董克偉  9月26日晚,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頒獎典禮暨閉幕式在鄭州圓滿落幕。大會幕後的故事,你有必要知道!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暨第29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簡稱「一周一節一論壇」)9月14日至28日在鄭州舉辦。
  • 以電影光熱映照生活星空——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
    新華社鄭州9月24日電(記者任沁沁、李文哲)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24日晚在黃河之濱、黃帝故裡河南鄭州開幕,以光影之名,點亮古都星空。  本屆電影節會期3天,不設開幕式和紅毯儀式。
  • 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宣傳片正式上線 《我和我的電影》在廈多個...
    日前,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宣傳片《我和我的電影
  • 中國網絡媒體25年:從邊緣到主流
    傳統主流媒體、政企機構、廣大網民紛紛藉助網絡傳遞訊息、發表意見,帶來媒體格局、輿論格局的深刻變化。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在網際網路誕生50周年紀念日,人民網傳媒頻道特推出新中國新聞事業70年之網絡媒體篇。
  • 中國電影這十年
    作者:王不易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壹「資本」,2010年至2020年中國電影發展的關鍵詞。2016年,中國電影市場遭遇十年來增速最緩慢的一年,同比增長3.73%,而上一年的增速是48.7%。接下來崔永元事件,影視圈遭受暴擊,還未從暴擊中緩過來,2020疫情來襲。中國電影這十年最後的榮光落在了一家新公司上——北京文化。北京文化的董事長宋歌是典型的新勢力。
  • 電影《辛亥革命》:凸顯歷史的精神本質
    電影《辛亥革命》截取了封建中國在1911年至1912年初那一時段發生的歷史事件,從「血染黃花崗」到「武昌城首義」,從「陽夏保衛戰」再到「創建共和制」,由表及裡的歷史重現了辛亥革命的過程,書寫了一群熱血青年用自己的生命叩擊愚昧的封建國體,用自己的熱血呼喚青春中國的壯舉。
  • 百花齊放,問鼎中原,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
    9月26日晚,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頒獎典禮暨閉幕式在河南藝術中心大劇院舉行。  以匠心鑄就百花獎盃,用膠片濃縮千年之魂。本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參評影片題材豐富,新作、佳作迭出,反映了兩年來中國電影的創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