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經典5句話:明利害 ,斷天機,趕快告訴身邊人!
很多朋友都聽說過《易經》,但是真正研讀過《易經》的朋友並沒有多少。《易經》並沒有想像中那樣難,真正領略其中的奧妙之後,你會從《易經》中感悟到很多人生中的大智慧,尤其是領略到《易經》中的這五句精華,相信你會對人生有不一樣的見解,不如我們一起來看看《易經》中的這五句精華,明利害 ,斷天機,趕快告訴身邊人!
1.君子以恐懼修省。
君子因為內心有恐懼,自然會對改善自身的問題,對自身進行反省,從而達到一個高度。只有內心對事物有恐懼的心理,才會導致自身對這件事有上進心,會有不一樣的行為出現。不然很容易會被社會淘汰,有了敬畏心,自然會更加的上心,對事物也會有一個認真的態度。2.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真正的君子有自己的學問,不會可以暴露於人前,他們不會向別人炫耀,誇大自己的優秀。本身要有才華,但是不可以沒有才華,這兩者是不一樣的態度。所以自身有學問的話還是要有自己的機會會比較好,凡事都要準備好,也就會有機會的降臨。伺機而動,在必要的時候將自己的才華施展出來,這才是對自己才華最好的尊重。
3. 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易經》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變經,這是因為變化繁多,《易經》是講變化最為著名的書籍,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哪部著作要比《易經》講變化要更專業。古人一直認為,世界一直都是變化的,經常是變化無常,此消彼長。所以,大家不可以固定到一個模式中,要懂得變通,就《易經》所講的變化一樣,要時常有所變化,有所創新。4. 亢龍,有悔。
高空中的龍,正處於一個高空中環境,看著天空四周,已經沒有了進步的空間,但是又不能輕易下降,因此這條龍滿滿的都是鬱悶苦惱。這就要求每個人在為人處世的時候,多考慮考慮結果,做任何事物的時候都要深思熟慮,不以頭腦發熱做一些不經過大腦的選擇這樣的結果往往會導致失敗乃至災禍。所以,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要知道進退,既要知道進步,又要知曉結果,為自己找好退路,這樣才是對自己負責。
5. 天地不交,否。天地交,而萬物通。
否極泰來,這是《易經》上的卦象,是在說事物之間需要溝通交流,天地萬物之間需要相交,這樣萬物才可以生長。萬物是如此,人類也是一樣。人與人之間也需要相互溝通交流,這樣才可以促進大家共同的進步。人與人要溝通,社會才會出現生機勃勃的景象。交流這個詞語很廣泛含義,人們讀書學習也是在溝通交流。
人們無論是在做什麼,都需要與他人一起溝通交流,不可以處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不與他人交流。要多與他人交流,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促進世界的美好。不知道大家理解《易經》中這5句精華了嗎?這5句話明利害 ,斷天機,趕快告訴身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