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怡苑心靈樂園
我們追隨上師到底是為什麼?
是證悟嗎?是解脫嗎?
還是當粉絲,或者妝點輪迴?
如果是後者,
我們就在對上師撒謊,
我們並沒有如最初發願般,
履行依教奉行的誓言。
-01-
剛開始聽上師講《前行廣釋》時,覺得,哎,這個師父,說話還蠻幽默的,原來出家人講話不都是慢吞吞的啊。後來慢慢被上師的慈悲、睿智的講課方式所吸引,成了上師的鐵桿粉。跟很多人一樣,平時幾乎沒有機會見到上師,但上師之心卻通過一節節課與我們緊密相連。甚至覺得,上師知道我們的一切,乃至最隨機的想法。也許上師根本就一直與我們在一起。
當剛進入佛教圈,會很容易聽到各種聲音,教你這樣那樣,先邁左腿還是右腿,到後來覺得都不知道該怎麼走路了。上師與弟子之間,法是唯一長久的關係,任何世間情感都是無常痛苦之幻相。當正感覺與上師保持這樣因法而親密的距離很好時,有聲音就會飄來:你一定要有一個根本上師,就是那種隨時隨地可以指導你的那種上師(是不是還可隨時吃飯喝茶?)。一時也很蒙圈兒,啥意思,依止好上師是拼福報的,我現在已經有了這麼好的具德上師,這個上師除了指引眾生解脫,不要我們洗衣做飯,連一分錢供養都不要,你說介個,難不成是讓我跟你學?
上師在《勝道寶鬘論》中講道:
上師對弟子要負責任,
自己要具相,有智慧與菩提心,
最重要的是要為弟子開示解脫道,
否則就不叫上師。
-02-
上師多次教導要根據經典、以智慧觀察上師,作為弟子,我們自然有很多衡量標準。話不多說,先自問三題:
一、我們追隨上師到底是為什麼?是證悟嗎?是解脫嗎?還是當粉絲?如果是後者,我們就在對上師撒謊,我們並沒有如最初發願般,履行依教奉行的誓言。
二、成佛開悟必須天天跟著上師轉,上師去哪兒我去哪兒嗎?好像也不一定,就拿談戀愛來類比,一開始你儂我儂時,看對方無不是佳人才俊,後來能相安無事,一輩子白頭到老毫不後悔的又有幾對?因自他三觀不合閃婚閃離的傳聞總屢見不鮮,再美的邂逅,到頭來也不過哀嘆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啊。離佛最近的六群比丘和提婆達多就是反例,靠得太近,可能看到的只是過失,而非功德了。《勝道寶鬘論》裡說有些修行人:一個人的時候坐不住,在眾人中時又跟誰都合不攏,跟誰都有意見,看誰都不順眼。這樣的人在家玩冷戰;在單位看領導不順眼,覺得別人嫌貧愛富、一無是處,居然還當上了領導,真是老天不開眼;開個車遇到堵車各種埋怨,遇到前面有人稍微慢一點,嗔恨心都能起個好幾回;買個冰棍兒都氣憤社會世風日下,雪糕這麼貴還讓不讓人活......so,醬紫的人,說自己在世間雖然毛病挺多,但對上師就不一樣,憑著現在對上師的執著和信心,肯定能在上師身邊俯首稱臣,視師如佛?至少平臺君想:雖然自己天天自我提醒,要早起啊早起,但每天無不是睡到日上三竿;曾幾何時發過的願、盟過的誓,已被雨打風吹去;覺得功課太多,刷手機完全不需要提醒,但到做功課時間就要下很大個決心......目前看來,這樣跟上師的確是完美距離。
三、天天跟著上師是為了至少死時有人超度嗎?這也是個極大的未知數。學了幾天佛,大家都懂,死亡無常、死緣眾多,有的人遇到翻車就死了,有的人打個水就掉水裡死了,有的遇到地震死了,誰能保證死的時候上師絕對在身邊可以超度你,而不是在地球另一個國家,或者上師本尊也正好在醫院做手術呢?
-03-
經常關注樂園平臺的寶寶們應該對曾經我們寫過的一個故事記憶猶新:是說一名修行不錯的弟子,對上師很有信心,相信上師一定可以使他在輪迴中解脫。於是,他便在上師面前祈請,希望上師在他臨終時一定要為他超度。上師答應了,這位弟子非常開心。當時間慢慢流逝,這位弟子告別了這個世界,此時上師卻沒有來為他超度,或許因為時間久遠,又或許由於因緣福報的問題,上師將此事徹底忘了。
人的中陰身,是知道世間發生的一切的,
這位苦苦期盼上師為其超度的修行人,在中陰發現上師並沒有來,失望、憤恨,讓他發起了一個非常大的惡願:你不仁,我不義,我要投身成為法力無邊的惡鬼,生生世世障礙你的事業!於是這名已很有境界,依靠自己也可以解脫的修行人,卻因為臨死時這樣的狀況,墮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之中。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因為了知輪迴過患,佛教徒也許比世間大多數持人死如燈滅觀念的人更重視死亡。修行人最應該依靠的是誰呢?當死亡來臨那一刻,有上師在,我們是幸運的;有好道友在,我們也是幸運的。但作為一名好弟子,應該不是為了跟著上師等著他超度,像扔石頭一樣把我們扔到極樂世界——乖乖修行,生死自在,至少有自救能力的人,可能才是上師的乖寶寶。
蓮師說,靈牌上灌頂已太遲,
作為走解脫道的修行人,
我們要不斷發願:
一生依師精進修持,
死亡來臨時,
上師教授的所有武藝已全副傍身,
現世早就是我們的遊樂場,
面臨中陰也毫無懼色,
就算不靠任何人給我們超度
我們也有能力解脫。
-04-
所以,當聽到有人再說:哎,某某地方太好了,上師對每一個去世的弟子都會去超度!會讚嘆上師慈悲,有上師在是多麼好的福報,但不會羨慕甚至希求要做這樣一個指望死時全依靠他人超度的修行人。
或聽到說:哎,加持品要多戴一點在身上,有這麼多殊勝的加持品,我到哪裡都覺得好有安全感哦!看到對方四五個醒目的加持品一串串掛在胸前,會想:加持品沒了呢?你的安全何處安放?看城市夜色繁華,跟朋友感嘆城市確實讓人眼花繚亂,難以靜心,但他說山裡還是有人玩手機,抱怨簡陋的住宿和寡淡的飲食,恨不得早日逃離。
如果我在修行,如果我在憶念上師,上師與我如此之近,近到毫無距離。即便死亡來臨,一切灰飛煙滅,上師也會跨越物質、空間與時間,堅定陪伴、與我同在,此時還需要怎樣的跋涉,才能離上師更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