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安灌頂國師(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
2014年8月31日,農曆八月七日,是灌頂國師圓寂紀念日。灌頂國師(561~632),隋代高僧。俗家姓吳,是臨海章安(今浙江臨海)人。出家之後,名灌頂,字法雲,世稱章安大師、章安尊者。七歲從攝靜寺慧拯法師出家,二十歲時受具足戒。慧拯法師圓寂之後,灌頂大師於南朝陳後主至德元年(583),至天台山修禪寺謁智者大師,承習天台教觀,此後隨侍智者大師。隋開皇十七年(597),智者大師示寂,灌頂大師奉遺物獻貢晉王廣,晉王遣官送返並致唁辭。晚年住在會稽稱心精舍,講說《法華》。貞觀六年八月七日示寂,世壽七十有二,追諡總持尊者。
灌頂大師智解辯才絕倫,能領持智者大師之遺教,如《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等,集記大小部帙一百餘卷以傳後世,智者大師教文不墜,全仗灌頂大師之力,後世尊為東土天台宗第五祖。灌頂大師著有《大般涅槃經玄義》二卷及《經疏》三十三卷、《觀心論疏》五卷、《天台八教大意》一卷、《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一卷、《國清百錄》四卷,以上作品留存於世,尚有《仁王經私記》三卷、《仁王疏》四卷,均已散佚。
天台宗,中國佛教宗派,因創始人智顗(智者)大師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義主要依據《妙法蓮華經》,故亦稱法華宗。天台宗是中國佛教最早創立的一個宗派,集南北各家義學和禪觀之說,加以整理發展而成一家之言,對隋唐以後各宗派影響較大。元明以後,天台宗學者往往也兼修淨土,形成「教在天台,行歸淨土」之風。天台宗在漢族地區幾經興衰,但仍廷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