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南嶽磨鏡臺(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攝影:李保華)
2014年9月4日,農曆八月十一,是唐代高僧南嶽懷讓禪師圓寂紀念日。
南嶽懷讓(677~744),唐代高僧。俗家姓杜,是金州安康(即今陝西漢陰)人,又稱大慧禪師。十五歲時出家,一度習律,後參曹溪,為六祖慧能之高足,留侍六祖身邊有十五年之久,六祖圓寂之後,懷讓禪師始於玄宗先天二年(713)住於湖南南嶽般若寺觀音臺,宣揚慧能學說,遂開南嶽一系,世稱南嶽懷讓。懷讓禪師之法系相對於青原行思之法系(稱「青原下」)而稱「南嶽下」,同為南宗禪之二大法流。弟子眾多,馬祖道一禪師繼其法流,其後發展成臨濟、溈仰等宗派;另有普化、黃檗兩宗,也是懷讓禪師法流系統。唐玄宗天寶三年八月十一日,懷讓禪師示寂,世壽六十有八,敬宗追諡「大慧」,今有《南嶽大慧禪師語錄》行世。
禪宗史籍記載,懷讓禪師二十三歲前往河南,參謁慧安禪師,不久即到廣東拜謁六祖。初相見時,六祖問曰:「從那裡來?」懷讓禪師答曰:「從嵩山安和尚處來。」六祖又問:「什麼東西到這裡來?」懷讓禪師未能即時答覆。三十一歲開悟,告六祖曰:「某甲有個會處。」六祖問曰:「怎麼樣?」懷讓答曰:「說是一物即不對。」六祖又問:「需要修證麼?」懷讓答曰:「修證則不無,汙染即不能。」六祖遂曰:「這個不汙染是諸佛所護念,你已如是,我亦如是。」即授密印,其後又侍隨六祖十五年。
六祖慧能大師門下弟子很多,《景德傳燈錄》及《傳法正宗記》皆載有嗣法四十三人,《壇經》說有門人十人,《祖堂集》則列舉八人。其中最著名者計有青原行思、南嶽懷讓、荷澤神會、南陽慧忠、永嘉玄覺五人,得法後都各成一家,又以青原、南嶽兩家弘傳最盛,南嶽下數傳後衍為臨濟、溈仰二派,青原下數傳後分為曹洞、雲門、法眼三派,形成禪宗五派法流,稱「一花開五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