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十二月六日 近代高僧觀本法師圓寂紀念日

2020-11-27 手機鳳凰網

澳門無量壽功德林舉行法事(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2015年1月25日,農曆十二月六日,近代高僧、無量壽功德林住持觀本法師圓寂紀念日。

觀本法師(1868~1945),近代高僧,無量壽功德林住持。法師俗家姓張,名壽波,號玉濤,廣東省中山縣人,清同治七年(1868)閏四月初三日生。一九三三年二月,於福州鼓山湧泉寺依虛雲老和尚受具足戒。圓戒之後,初在福建省福州湧泉寺任監院。同年,無量壽功德林朝林老和尚圓寂,觀本被功德林同修推舉為住持。一九三四年春,辭去湧泉寺監院,和明觀法師隨侍虛雲老和尚經由香港、廣州抵達曹溪南華寺,乃辭別虛雲老和尚,回到澳門繼任無量壽功德林法席。他在功德林中設立佛學院,自任主講,同時兼任香港佛學院主講及五會念佛教授。

一九三五年春,虛雲老和尚應香港東華三院之請,赴港建水陸法會,事畢回鼓山,辭去湧泉寺丈席,回到韶關南華寺,繼續重興南華。老和尚邀觀本相助,命他擔任監院。一九三七年七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其後廣州淪陷,省會遷到韶關,而南華寺徒眾日多,觀本奉虛雲老和尚之命,到香港募集經費支援南華寺。在香港時,於沙田普靈洞講經,以普度女眾為己任。一九四一年,日寇發動太平洋戰爭,竊佔香港。觀本法師間關內進,又回到南華寺,繼而隨虛雲老和尚到雲門寺,持戒益嚴謹,修持益精進,所至之處四眾景仰,男女善信皈依者逾萬人。抗戰勝利之後,廣東省佛教會請他返回廣州,駐錫菩提精舍;中國佛教會也聘他為指導員,指導整理廣東佛教。然老和尚世緣已盡,於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六日,在菩提精舍安詳示寂,世壽七十八歲,僧臘十八,戒臘十六夏,遺著有《香光閣隨筆》《五會念佛譜》等書。

相關焦點

  • 農曆四月十四 淨土宗九祖省庵法師圓寂紀念日
    省庵法師(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2014年5月12日,農曆四月十四,淨土宗第九祖省庵法師圓寂紀念日。省庵(1686~1734),清代高僧,淨土宗第九祖。俗家姓時,是江蘇常熟人,字思齊,號省庵。法師家中世代習儒,夙有出塵之志。十五歲時出家,經典過目不忘。二十四歲受具足戒,嚴持戒律,不離衣缽,日僅一食,恆不倒單。於真寂寺掩關三年,晝閱三藏,夕課西方佛名。後應諸方叢林之請,講經十有餘載,江浙道俗皈依法師之人甚眾。
  • 農曆十二月十七日 明代高僧紫柏真可禪師圓寂紀念日
    紫柏真可大師,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2015年2月5日,農曆十二月十七日,明代高僧紫柏達觀真可大師圓寂紀念日。十七歲辭親,仗劍遠遊,本欲立功塞上,途經蘇州閶門,因大雨不能前進,投宿虎丘雲巖寺。當夜聞寺僧課誦八十八佛洪名,內心歡喜,翌日早晨,尊者走進明覺法師的房間,說道:「吾兩人有大寶,何以汙在此中耶?」即解腰纏十餘金,請求明覺法師為其設齋供佛及僧,並請求給予剃度,拜之為師。從此以後,尊者便由一個恃氣少年轉而成為佛門一名苦行僧。出家當夜,尊者一人在房間靜坐到天亮,以此因緣,終其一生脅不至地,夜不倒單。
  • 農曆十月二十 近代高僧冶開禪師圓寂92周年紀念日
    近代高僧冶開禪師(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冶開禪師重修天寧禪寺(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2014年12月11日,農曆十月二十,是近代高僧冶開禪師圓寂紀念日。定念和尚圓寂之後,冶開禪師亦離開天寧寺,到鎮江金山寺潛修多年,後又至終南山結茅潛修。 光緒二十二年(1896),冶開禪師回天寧寺。天寧寺部分建築在鹹豐、同治年間毀於兵燹,冶開禪師發願重修,以期恢復舊觀,於是四出募化,歷時十餘年,先後重建天王殿、文殊殿、普賢殿、地藏殿及羅漢堂等,同時廣造僧舍、修繕全寺,使天寧寺殿宇嵯峨、僧舍連雲,名聲大噪,成為江南四大叢林之一。
  • 農曆五月初六 唐代高僧鑑真大師圓寂紀念日
    編者按:鑑真大師是中國唐代佛教高僧,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開山祖師。14歲出家,晚年應日本僧人請求先後六次東渡,弘傳佛法。
  • 農曆八月初六 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往生紀念日
    慧遠大師(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 2014年8月30日,農曆八月六日,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往生紀念日。 關于慧遠圓寂之具體年月日,學界多數根據《高僧傳》《出三藏記集》等記載,認為慧遠卒於義熙十二年之八月六日,世壽八十有三,佛學辭典如《佛光大詞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都執此說。也有不同看法:《廣弘明集》載謝靈運《遠法師誄》,謂慧遠卒於義熙十三年,年八十四,湯用彤先生謂「二說末知孰是」。不論卒年,不少作品所記圓寂日期基本一致,皆為八月六日。
  • 農曆十一月二十四日 東晉高僧道生大師圓寂紀念日
    (圖片來源:資源圖片)  2015年1月14日,農曆十一月二十四日,東晉劉宋時期著名高僧道生大師圓寂紀念日。 道生大師(355~434),一般稱為生公,是晉宋間義學高僧。本姓魏,鉅鹿人,寓居彭城。依竺法汰出家,隨師姓竺,幼而穎悟,披讀經文,一覽能誦,十五歲登講座。到受具戒之年,便以「善於接誘」見重當世。中年遊學,廣搜異聞。
  • 農曆八月十一 唐代高僧南嶽懷讓禪師圓寂紀念日
    湖南南嶽磨鏡臺(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攝影:李保華) 2014年9月4日,農曆八月十一,是唐代高僧南嶽懷讓禪師圓寂紀念日。 南嶽懷讓(677~744),唐代高僧。俗家姓杜,是金州安康(即今陝西漢陰)人,又稱大慧禪師。十五歲時出家,一度習律,後參曹溪,為六祖慧能之高足,留侍六祖身邊有十五年之久,六祖圓寂之後,懷讓禪師始於玄宗先天二年(713)住於湖南南嶽般若寺觀音臺,宣揚慧能學說,遂開南嶽一系,世稱南嶽懷讓。懷讓禪師之法系相對於青原行思之法系(稱「青原下」)而稱「南嶽下」,同為南宗禪之二大法流。
  • 農曆八月七日 天台宗五祖灌頂國師圓寂紀念日
    章安灌頂國師(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 2014年8月31日,農曆八月七日,是灌頂國師圓寂紀念日。灌頂國師(561~632),隋代高僧。俗家姓吳,是臨海章安(今浙江臨海)人。出家之後,名灌頂,字法雲,世稱章安大師、章安尊者。七歲從攝靜寺慧拯法師出家,二十歲時受具足戒。慧拯法師圓寂之後,灌頂大師於南朝陳後主至德元年(583),至天台山修禪寺謁智者大師,承習天台教觀,此後隨侍智者大師。隋開皇十七年(597),智者大師示寂,灌頂大師奉遺物獻貢晉王廣,晉王遣官送返並致唁辭。
  • 農曆四月二十五 《觀所緣緣論釋》譯出紀念日
    唐代高僧、中國佛教史四大譯經家之一義淨大師(圖片來源:資料圖片)2014年5月23日,農曆四月二十五日,《觀所緣緣論釋》譯出紀念日。《觀所緣緣論釋》,一卷,又稱《觀所緣論釋》《觀所緣釋》,古印度護法菩薩造,唐中宗景龍四年四月二十五日,義淨法師於大薦福寺翻經院譯出,沙門玄傘、智積等人筆受。本書是《觀所緣緣論》的注釋書,闡釋《觀所緣緣論》中所說破外的與、奪之意,而明自宗的內境,但未論及他們之間的差別。《觀所緣緣論》,一卷,古印度陳那尊者作,唐玄奘法師譯。
  • 農曆十一月七日 唐代高僧夾山善會禪師圓寂紀念日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2014年12月28日,農曆十一月七日,唐代高僧夾山善會禪師圓寂紀念日。 夾山善會(805~881),唐代高僧。廣州峴亭人,俗姓廖。九歲於潭州(湖南長沙)龍牙山剃度,二十歲受具足戒。前往江陵專研經論,又至禪會處參學。初住潤州(江蘇鎮江)京口鶴林寺,時值道吾從襄州關南來,與之相互問答,大有所得。
  • 農曆四月初四 文殊菩薩聖誕、晉代高僧支遁圓寂紀念日
    一、文殊菩薩聖誕日2014年5月2日,農曆四月初四,文殊菩薩聖誕。二、晉代高僧支遁圓寂紀念日2014年5月2日,農曆四月初四,晉代高僧支遁圓寂紀念日。支遁(314~366),東晉高僧,陳留(今河南開封)人。俗家姓關,字道林,後從師改姓支,世稱支道人、支道林。支遁家世事佛,早悟無常之理,隱於會稽餘杭山中,專研《道行般若經》等般若系經典,二十五歲出家,後遊京師建康,為當時名士所激賞。
  • 農曆臘月十七恭逢明代高僧紫柏真可禪師圓寂紀念日
    編者按:紫柏真可大師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因被誣「妖書」案中,蒙冤下獄,從容坐化。
  • 農曆八月初六 《因明入正理論》譯出紀念日
    印度玄奘大師紀念館(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2014年8月30日,農曆八月六日,《因明入正理論》譯出紀念日。 又本論因主旨簡明扼要,自古以來流通較廣,較之《正理門論》更易為世人所研究、講習。 本論注釋之書較多,玄奘漢譯本問世後,神泰、靖邁、窺基等人亦曾為之作注,其中尤以窺基所作《因明入正理論疏》注釋最詳細,對中國、日本因明學研究影響甚大。 據《開元釋教錄》記載,貞觀二十一年八月六日,玄奘法師於弘福寺譯出此論,沙門知仁筆受。
  • 農曆八月一日 牛頭宗三祖慧方禪師圓寂紀念日
    牛頭慧方禪師(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2014年8月25日,農曆八月一日,唐代高僧、牛頭宗三祖慧方禪師圓寂紀念日。後來到牛頭山參謁智巖禪師,請問秘要,智巖禪師觀其根器,堪任正法,於是示以心印,慧方禪師豁然開悟,成為智巖禪師嗣法弟子,其後在牛頭山,十年不出林藪,四方學者雲集來訪。後以正法傳付法持禪師,獨自歸隱茅山。《五燈全書》記載,禪師滅度前夕,曾見有髻發後垂狀如菩薩者五百餘人各持幡華來請,又感山神現大蟒身來至庭前,如將泣別。禪師預知時至,謂侍者洪道曰:「吾去矣!汝為吾報諸門人。」
  • 淨空法師如此評價103歲高僧夢參老和尚:這個老法師很難得
    淨空法師如此評價103歲高僧夢參老和尚:這個老法師很難得佛門耆宿一代高僧夢參長老於2017年11月27日(農曆丁酉年十月初十)16時30分在文殊菩薩聖地五臺山真容寺安詳圓寂。世壽達到一百零三歲高齡,僧臘八十七。
  • 農曆臘月十八恭逢近代高僧太虛大師誕辰紀念日
    太虛大師(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武漢佛協提供)太虛大師(1889~1947),近代高僧,民國以來佛教革新運動之倡導者。光緒三十年(1904),十六歲時,於蘇州小九華寺出家,後依寧波天童寺寄禪老和尚受具足戒,與圓瑛法師私交甚密。十九歲時在西方寺閱讀藏經,讀《般若經》而有悟境。後遊學於楊仁山主持之祇洹精舍,與歐陽漸、梅光羲同學。因受時代思潮激發,遂主張革除佛教積弊以弘教護國,進而興國救世。
  • 中國近代佛教界三大高僧法號有共同一字被尊為佛教三虛
    中國近代佛教界三大高僧法號有共同一字被尊為佛教三虛中國近代出現的三位高僧,他們的法號裡面有一個共同的字:虛。他們就是虛雲老和尚、倓虛大師、太虛大師,他們被並稱為民國三虛,同為中國近代佛教界的三大高僧。這三位高僧及其眾多的弟子徒孫們,都弘揚人間佛教,倡導六祖大師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 《印光法師文鈔》法師簡介
    印光法師 民國四大高僧之一印光法師(1861年夏曆十二月十二日辰時,農曆辛酉年)—1940(庚辰年十一月初四),即釋印光,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慚愧僧」,又因仰慕佛教淨土宗開山祖師—當年在廬山修行的慧遠大師,故又號「繼廬行者」。
  • 12月12日 原蘇州寒山寺法主和尚性空長老圓寂紀念日
    編者按:2019年12月12日,恭逢原蘇州寒山寺法主和尚性空長老圓寂紀念日。性空長老,江蘇泰州人,14歲出家,曾受教於仁山法師、守培法師、芝峰法師、雪煩法師等高僧。62歲時繼任寒山寺方丈,在任期間,經過多年的辛勤操持和苦心經營,在寒山寺殿宇修復、佛像重光、文物保護以及恢復叢林制度、培養僧伽人才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
  • 農曆四月初十 臨濟宗開山祖師義玄禪師圓寂紀念日
    編者按:義玄禪師,唐代高僧,對參禪者要求極為嚴苛,不過各地禪僧依然輻輳雲集,門風興隆,臨濟宗也成為我國禪宗五家七宗最盛行的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