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十二月十七日 明代高僧紫柏真可禪師圓寂紀念日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紫柏真可大師,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2015年2月5日,農曆十二月十七日,明代高僧紫柏達觀真可大師圓寂紀念日。

紫柏尊者(1543~1603),明代四大高僧之一,諱真可,字達觀,晚號紫柏,俗姓沈,吳江人。大師一生,脅不至地,常坐不臥,行腳四方,遍訪長老尊宿,真參苦修,行頭陀行,禪悟甚深。他洞悉禪門積弊,故矢志於挽救法門之凌夷。其後印刻藏經,議修《傳燈錄》,以續法脈之不絕。以至營救憨山,爭取罷礦稅案,致被誣「妖書」事,蒙冤下獄,從容坐化。大師平生之學,外則會通三教,內則融通性相,會歸各宗。憨山大師曾稱讚:「予以師之見地,足可遠追臨濟,上接大慧之風。」

大師年少時,性格剛烈勇猛,貌偉不群,慷慨具俠義氣。十七歲辭親,仗劍遠遊,本欲立功塞上,途經蘇州閶門,因大雨不能前進,投宿虎丘雲巖寺。當夜聞寺僧課誦八十八佛洪名,內心歡喜,翌日早晨,尊者走進明覺法師的房間,說道:「吾兩人有大寶,何以汙在此中耶?」即解腰纏十餘金,請求明覺法師為其設齋供佛及僧,並請求給予剃度,拜之為師。從此以後,尊者便由一個恃氣少年轉而成為佛門一名苦行僧。出家當夜,尊者一人在房間靜坐到天亮,以此因緣,終其一生脅不至地,夜不倒單。

明覺法師想募捐生鐵萬斤以鑄造大鐘,尊者得知後便說:「吾助之。」於是尊者獨自前往平湖,向豪門貴族化緣。尊者來到這些大家族的門口,就地跏趺而坐,吃飯時,豪門主人出來,用飲食供養尊者。尊者不吃,主人便問有何所需?尊者說:「化鐵萬斤造大鐘,有即受食。」主人立即布施了生鐵萬斤給尊者,尊者便接受了主人的飲食供養。飯後,尊者便把這些生鐵運回了寺院。回到寺院後,尊者終日閉戶讀經,精勤用功,半年足不出戶。有一回,見到一位僧人喝酒吃肉,尊者便說:「出家兒如此,可殺也!」那位僧人從此非常畏懼尊者。

大師出家後,二十歲從講師受具足戒,嘗至嘉興東塔寺,見一僧書寫《華嚴經》,跪看良久,慨嘆道:「吾輩若能如此,即滿足矣!」於是至武塘景德寺閉關三年,出關後回雲巖寺向明覺法師告假辭別,行腳雲遊,以究明生死大事。尊者行腳甚勤,日行二十裡,即便雙腳疼痛不堪,依然以石砥腳,繼續行走,他所行持的是相當精嚴勤勉的頭陀行,在行腳參訪的過程中,尊者獲益良多。

一日,聞一僧誦張拙的《開悟偈》,至「斷除妄想重增病,趨向真如亦是邪」,心生大疑,便將這兩句話抄錄在牆壁上,每日參究,直至頭面俱腫。一日齋時,忽然大悟,頭面腫處立即消除,嘆道:「使我在臨濟、德山座下,一掌便醒,安用如何如何?」從此以後,氣宇超絕諸方。不久,參雲谷禪師,叩華嚴宗旨。後至匡山,深究相宗奧義。

尊者所在的明朝,刻用的藏經版一般都藏於官府之中,請出來印刷流通經藏非常不易,僧俗間早有另行製版刻印的想法,但是都苦於事宜重大、經費難籌,遲遲沒有付諸行動。尊者聽聞後,立刻表示既有刻藏的必要,就應不畏艱難地去實行,於是他發願倡導刻藏,力排眾議,以方冊代替原有的梵夾裝來裝訂藏經。事後證明,這是一個很有見地的決定,佛經因此改變而有了更為廣闊的流布空間。在經費方面,尊者堅持廣募善資,讓天下眾生都能得到布施的機緣,以廣植善因。當慈聖皇太后得知尊者刻藏之舉,欲下令動用國庫,尊者婉拒了她的好意。這部大藏經因在浙江嘉興楞嚴寺刻印,被後世稱為《嘉興藏》。

除了藏經的刊印,尊者對於中國佛教的另一大貢獻便是廣興寺院。尊者行腳所到之處,每見古剎荒廢或為強豪所佔,必定立志興復。有人施建禪堂,禮請大師作聯,大師刺血書之曰:「若不究心,坐禪徒增業苦;如能護念,罵佛猶益真修。」明朝末年,興復寺院的工作一般都十分艱辛,不僅因為經費難籌,而且還牽扯到豪強侵佔寺產的官司纏訟。儘管如此,尊者從楞嚴寺開始,一直到雲居寺,前後共興復了十五座寺院。

大師五十歲,北遊房山雲居寺,朝禮隋代高僧靜琬和尚所刻石經,於石經山雷音洞佛座下得和尚所藏佛舍利三枚。慈聖皇太后得知大師已至京城,命近侍陳儒備辦齋供,供養袈裟。大師辭謝道:「自慚貧骨難披紫,施與高人福更增。」太后遂恭請佛陀舍利入宮供養三日,並賜內帑造大石函,將舍利重藏於石窟。靜琬和尚刻石藏經處,像設擁蔽,石經薄蝕,而琬公塔院也早已為寺僧所賣,大師於是以太后所施齋銀將塔贖回。

其後,大師與憨山大師在都門西郊相對暢談四十晝夜,共議復修明朝《傳燈錄》,並相約前往曹溪復興法脈。萬曆二十三年(1596年),憨山大師被誣以「私創寺院」罪而入獄,後被流放嶺南。大師當時正在廬山等候憨山大師一同前往曹溪時,得知憨山大師被謫戍雷州,便在江滸之地等待。時值嚴冬,兩人相見於下關旅泊庵,大師握著憨山大師的手說:「公不生還,吾不有生日!」並發願為憨山大師誦《法華經》百遍,祈求佛力加被。

萬曆二十八年,朝廷徵收礦稅,宦官乘機擾民,南康太守吳寶秀拒不執行徵稅命令而被逮捕,夫人憤死。大師多方調護,以毗舍浮佛偈授予吳寶秀:「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諄囑其誦十萬頌,當可出獄。吳寶秀在持誦八萬偈後被釋出獄,甚為感念。大師憂心忡忡地感嘆道:「老憨不歸,則我出世一大負;礦稅不止,則我救世一大負;《傳燈》未續,則我慧命一大負。」

尊者為了營救憨山大師,幾度奔波於京城與嶺南之間,並視此事為自己出世的最大任務。對於憨山大師,尊者付出了足以流芳萬古的友情道誼。尊者曾數次對弟子感嘆道:「釋此三大負,當不復遊王舍城矣。」此時尊者心中所念、信中所寫也都是此三大負事,而這也為他種下了日後罹難之因。尊者反對礦稅、營救憨山大師的舉動,遭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嫉妒與不滿。弟子們皆知京城的情況對他相當不利,紛紛寫信勸他離開,但尊者表示:「吾曹斷髮已如斷頭,今更有何頭可斷!」為了三大負事,他堅決留在京城。大師慷慨激昂的言論終於引起朝廷的側目,門下弟子與憨山大師等皆力勸他儘速離京。不久,謗言四起,忌者乘機誣陷他濫用公帑,乃朝廷內部傾軋匿名「妖書」的造作人,大師遂蒙冤下獄。在審理的過程中,刑部曾對尊者動用杖刑。尊者在《臘月十一日司審被杖偈》中說道:「三十竹蓖償宿債,罪名輕重又何如?痛為法界誰能薦,一笑相酬有太虛。」

明代杖刑極其殘忍,受刑者不死即殘。對於尊者的受刑,見者曾說:「及其被訊,以衰殘歷諸刑苦,凡侍者皆心欲落,而師雲閒水止,了無一事。」可知刑部對尊者用刑不止一次,而且極為殘酷。然而尊者畢竟是個剛毅有修為的人,面對大刑,不僅不為所動,甚至還神色自若地為人說法。

從十一月二十九日尊者被捕到十二月十五日判罪,期間只有短短十五天,就草草地結案定罪。對執事者有意置自己於死地,尊者相當失望,深切感慨到:「世法如此,久住何為?」乃說偈云:「一笑由來別有因,那知大塊不容塵。從茲收拾娘生足,鐵橛花開不待春。」透露出他不願再住世的訊息。十二月十七日辰時,尊者囑侍者:「吾去矣!幸謝江南諸護法。」道人哭,尊者叱之曰:「爾侍予二十年,仍作這般去就耶!」後沐浴端坐,數稱毗盧遮那佛,準備往生。曹直指聽聞立即趨往榻前,撫尊者,曰:「去得好!」尊者復開雙眼,微笑道別。他曾說:「怕死不怕死,不在口硬。但臨期出脫,看他便了。」後念佛安然而逝,世壽六十一,法臘四十一。

憨山大師聞訊悲痛萬分,作詩云:「一笑由來別有因,那知大塊不染塵;從今收拾娘生足,鐵橛花開不待春!柱杖挑開雙徑雲,通身湧出光明藏;珍重諸人著眼看,這回始信無遮障!」

尊者坐化後六日,色身依舊神色不改。出獄後,弟子依照其遺言將法體浮葬於京郊慈慧寺外。萬曆三十二年,京城大水,弟子擔心肉身為水所化,開棺啟視,但見其端坐如生,絲毫不為大水所害,弟子於是奉龕歸徑山。萬曆四十四年,由憨山大師舉行荼毗儀式,此時雖離尊者坐化已十三年,然其肉身絲毫不壞、宛如在世。荼毗之後,留下無數舍利,後人於徑山文殊臺起塔供奉。

紫柏尊者一生,為人率真,俠骨柔腸,性情剛烈不阿;他以負荷正法為己任,精進修持,淡泊名利,為刻經、復寺事業奔波操勞,如同一盞明燈,給黑暗中的眾生以無限的光明與希望。

相關焦點

  • 農曆臘月十七恭逢明代高僧紫柏真可禪師圓寂紀念日
    編者按:紫柏真可大師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因被誣「妖書」案中,蒙冤下獄,從容坐化。
  • 農曆八月十一 唐代高僧南嶽懷讓禪師圓寂紀念日
    湖南南嶽磨鏡臺(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攝影:李保華) 2014年9月4日,農曆八月十一,是唐代高僧南嶽懷讓禪師圓寂紀念日。 南嶽懷讓(677~744),唐代高僧。俗家姓杜,是金州安康(即今陝西漢陰)人,又稱大慧禪師。十五歲時出家,一度習律,後參曹溪,為六祖慧能之高足,留侍六祖身邊有十五年之久,六祖圓寂之後,懷讓禪師始於玄宗先天二年(713)住於湖南南嶽般若寺觀音臺,宣揚慧能學說,遂開南嶽一系,世稱南嶽懷讓。懷讓禪師之法系相對於青原行思之法系(稱「青原下」)而稱「南嶽下」,同為南宗禪之二大法流。
  • 農曆十一月七日 唐代高僧夾山善會禪師圓寂紀念日
    參謁船子德誠禪師,後居湖南澧州夾山,大揚禪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2014年12月28日,農曆十一月七日,唐代高僧夾山善會禪師圓寂紀念日。 夾山善會(805~881),唐代高僧。 據史料考證,善會禪師居夾山十一年,首倡茶禪境味之說。《五燈會元》:「參夾山,才入門,見維那。那曰:此間不著後生。師曰:某甲不求掛搭,暫來禮謁和尚。維那白夾山,山許相見。師未升階,山便問:甚處來?師曰:雲居來。曰:即今在甚麼處?師曰:在夾山頂上……來日普請,維那令師送茶。師曰:某甲為佛法來,不為送茶來。那曰:奉和尚處分。師曰:和尚尊命即得。乃將茶去作務處,搖茶甌作聲。
  • 農曆十二月六日 近代高僧觀本法師圓寂紀念日
    澳門無量壽功德林舉行法事(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2015年1月25日,農曆十二月六日,近代高僧、無量壽功德林住持觀本法師圓寂紀念日。 觀本法師(1868~1945),近代高僧,無量壽功德林住持。法師俗家姓張,名壽波,號玉濤,廣東省中山縣人,清同治七年(1868)閏四月初三日生。一九三三年二月,於福州鼓山湧泉寺依虛雲老和尚受具足戒。圓戒之後,初在福建省福州湧泉寺任監院。同年,無量壽功德林朝林老和尚圓寂,觀本被功德林同修推舉為住持。
  • 農曆八月一日 牛頭宗三祖慧方禪師圓寂紀念日
    牛頭慧方禪師(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2014年8月25日,農曆八月一日,唐代高僧、牛頭宗三祖慧方禪師圓寂紀念日。慧方禪師(629~695),唐代禪僧,牛頭宗第三代祖師,俗家姓濮,是潤州(今江蘇)延陵人。於開善寺出家,受具足戒之後深研經論。後來到牛頭山參謁智巖禪師,請問秘要,智巖禪師觀其根器,堪任正法,於是示以心印,慧方禪師豁然開悟,成為智巖禪師嗣法弟子,其後在牛頭山,十年不出林藪,四方學者雲集來訪。後以正法傳付法持禪師,獨自歸隱茅山。
  • 農曆十月二十 近代高僧冶開禪師圓寂92周年紀念日
    近代高僧冶開禪師(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冶開禪師重修天寧禪寺(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2014年12月11日,農曆十月二十,是近代高僧冶開禪師圓寂紀念日。定念和尚圓寂之後,冶開禪師亦離開天寧寺,到鎮江金山寺潛修多年,後又至終南山結茅潛修。 光緒二十二年(1896),冶開禪師回天寧寺。天寧寺部分建築在鹹豐、同治年間毀於兵燹,冶開禪師發願重修,以期恢復舊觀,於是四出募化,歷時十餘年,先後重建天王殿、文殊殿、普賢殿、地藏殿及羅漢堂等,同時廣造僧舍、修繕全寺,使天寧寺殿宇嵯峨、僧舍連雲,名聲大噪,成為江南四大叢林之一。
  • 農曆六月十三 宋代高僧應庵曇華禪師圓寂日
    2015年7月28日,農曆六月十三,宋代高僧應庵曇華禪師圓寂日。應庵曇華禪師,宋代高僧。俗家姓江,湖北黃梅人氏。十七歲時,投東禪寺出家,十八歲受戒為大僧。受具足戒之後,遍參諸方知識。
  • 農曆四月初十 臨濟宗開山祖師義玄禪師圓寂紀念日
    編者按:義玄禪師,唐代高僧,對參禪者要求極為嚴苛,不過各地禪僧依然輻輳雲集,門風興隆,臨濟宗也成為我國禪宗五家七宗最盛行的一派。
  • 農曆五月十三 中國禪宗第七祖神會禪師圓寂日
    德宗邀諸禪師,共推神會為禪宗第七祖。(圖片來源:資料圖片)2014年6月10日,農曆五月十三,唐代高僧、中國禪宗第七祖神會禪師圓寂紀念日。神會(668~760),唐代禪宗高僧,荷澤宗創始人。慧能大師圓寂之後,神會參訪四方,跋涉千裡。開元八年(720),神會奉敕住南陽龍興寺,大力弘揚禪法,人稱南陽和尚。六祖慧能大師圓寂後的二十年間,曹溪頓悟宗旨影響不大,尤其北方各地,基本毫無影響,長安、洛陽兩京都很推重神秀,神秀圓寂之後,又由普寂等人接著樹立法幢。
  • 農曆三月十七 黃龍派開山祖師慧南禪師圓寂紀念日
    黃龍慧南禪師(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2015年5月5日,農曆三月十七,黃龍派開山祖師慧南禪師圓寂日。 慧南(1002~1069),宋代禪宗高僧,臨濟宗黃龍派開山祖師,世稱黃龍慧南。俗家姓章,是信州玉山(今江西上饒)人。禪師少習儒業,博通經史,十一歲從智鑾禪師出家,十九歲受具足戒後,遍參棲賢澄諟、雲峰文悅、石霜楚圓各位尊宿,都能獲得他們的器重與讚許。其後禪師於同安院開堂說法,四眾歸趨。不久又前往歸宗寺,因為堂宇突然遭遇火災,全寺都被焚毀,於是蒙冤坐獄。
  • 農曆正月二十四日 元代高僧雪大證禪師誕辰紀念日
    2013年3月5日,農曆正月二十四日,元代高僧雪竇無印大證禪師誕辰紀念日。大證(1297~1361),元代曹洞宗僧。江西鄱陽人,俗姓史。字無印。生於大德丁酉正月二十四日,自幼穎異。出家於饒州昌國寺,十四歲時受具足戒。參天童山雲外雲岫禪師,後嗣其法。
  • 農曆五月初六 唐代高僧鑑真大師圓寂紀念日
    編者按:鑑真大師是中國唐代佛教高僧,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開山祖師。14歲出家,晚年應日本僧人請求先後六次東渡,弘傳佛法。
  • 農曆三月十六 準提菩薩聖誕、慧可大師圓寂紀念日
    二、中國禪宗二祖慧可大師圓寂紀念日中國禪宗二祖慧可大師(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2014年4月15日,農曆三月十六,中國禪宗二祖慧可大師圓寂紀念日。慧可(487~593),一名僧可,是中國禪宗第二祖。
  • 農曆十一月二十四日 東晉高僧道生大師圓寂紀念日
    (圖片來源:資源圖片)  2015年1月14日,農曆十一月二十四日,東晉劉宋時期著名高僧道生大師圓寂紀念日。 道生大師(355~434),一般稱為生公,是晉宋間義學高僧。本姓魏,鉅鹿人,寓居彭城。依竺法汰出家,隨師姓竺,幼而穎悟,披讀經文,一覽能誦,十五歲登講座。到受具戒之年,便以「善於接誘」見重當世。中年遊學,廣搜異聞。
  • 紀念|農曆十一月廿四 天台智者大師圓寂紀念日——法華同聽真精進 直到靈山未散時
    ——蕅益大師2021年1月7日,農曆十一月廿四,智者大師圓寂紀念日。智者大師是陳、隋時代的一位高僧,乃漢傳佛教第一個正式創立的宗派——天台宗的開宗祖師,在佛教史上舉足輕重。智者大師俗姓陳,字德安,荊州華容(今湖北潛江西南)人。
  • 農曆四月初四 文殊菩薩聖誕、晉代高僧支遁圓寂紀念日
    一、文殊菩薩聖誕日2014年5月2日,農曆四月初四,文殊菩薩聖誕。二、晉代高僧支遁圓寂紀念日2014年5月2日,農曆四月初四,晉代高僧支遁圓寂紀念日。支遁(314~366),東晉高僧,陳留(今河南開封)人。俗家姓關,字道林,後從師改姓支,世稱支道人、支道林。支遁家世事佛,早悟無常之理,隱於會稽餘杭山中,專研《道行般若經》等般若系經典,二十五歲出家,後遊京師建康,為當時名士所激賞。
  • 農曆五月十四 北宋曹洞宗芙蓉道楷禪師圓寂日
    (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2014年6月11日,農曆五月十四,宋代曹洞宗高僧芙蓉道楷禪師圓寂日。芙蓉道楷(1043~1118),北宋禪僧,青原下十一世、洞山嫡傳雲居道膺下第六世高僧。因學《法華經》而出家,三十一歲,遊浙江白雲山,拜謁投子義青禪師。初相見時,道楷禪師提問:「佛祖言句,如家常茶飯;離此之外,別有為人處也無?」
  • 農曆五月十四 芙蓉道楷禪師圓寂日 祈願眾生威武不屈
    2015年6月29日,農曆五月十四,宋代曹洞宗高僧芙蓉道楷禪師圓寂日。芙蓉道楷(1043~1118),北宋禪僧,青原下十一世、洞山嫡傳雲居道膺下第六世高僧。
  • 圓寂究竟是怎麼操作的,為什麼高僧灑脫的像開玩笑一樣
    在歷史上還真的有不少的高僧,在圓寂的時候不僅沒有悲壯,甚至還有一點搞笑。孚上座是雪峰禪師的弟子,有個姓陳的尚書非常尊崇他,於是把他請到了家裡用愛供養,原本住的也不錯,可是突然有一天,他說我明天要再講一遍《大涅槃經》。於是尚書非常的恭敬,連忙將第二天的所有事宜都準備好了。
  • 農曆四月十四 淨土宗九祖省庵法師圓寂紀念日
    省庵法師(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2014年5月12日,農曆四月十四,淨土宗第九祖省庵法師圓寂紀念日。省庵(1686~1734),清代高僧,淨土宗第九祖。俗家姓時,是江蘇常熟人,字思齊,號省庵。法師家中世代習儒,夙有出塵之志。十五歲時出家,經典過目不忘。二十四歲受具足戒,嚴持戒律,不離衣缽,日僅一食,恆不倒單。於真寂寺掩關三年,晝閱三藏,夕課西方佛名。後應諸方叢林之請,講經十有餘載,江浙道俗皈依法師之人甚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