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名嘴」現離職潮:多數人從商從政

2020-11-25 中國青年網

  央視著名足球評論員段暄的離職消息近日傳出,本周一播出的《天下足球》裡,主持臺前已沒有他的身影。雖然段暄未對外界明確辭職後的去向,但大家還是發現,此後他出現在一個大型電競賽事的開幕式上。接連三年內,央視迸發一波主持人離職潮,似乎成為一個「魔咒」。本報記者日前對近些年央視主持人離職後去向進行了梳理,並採訪了相關知情人士,以期還原這些名嘴離職背後的一些故事。

  記者 丹娜 鄭喬

  離職去向

  不少人走上從商從政之路

  近些年來出走的央視主持人,大眾所熟知的,早期有如王志、張政等,近期則有郎永淳、張泉靈、劉建宏、趙普等,其中還不乏李詠、柴靜這樣的「臺柱子」。僅在央視體育頻道,近來就有5位主持人和解說離開。

  那麼,這些央視主持人離職後的現狀如何呢?經過梳理記者發現,不少人選擇了從政、從商之路,也有人換個平臺繼續幹老本行或到學校教書。

  從政:2008年離開央視的《面對面》節目主持人王志,曾擔任過麗江市副市長,現任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助理;原《正大綜藝》節目的主持人張政,一度是央視學歷最高的主持人,現任貴州省黔西南州委書記。

  從商:2015年7月,張泉靈從央視離職,目前進入創業投資領域,與獵豹CEO傅戰隊合作,擔任紫牛基金合伙人。

  主持:李詠2013年離職,成立了「李詠工作室」。2015年1月4日起,李詠擔任北京衛視《全市你的》節目主持人,並且在多個地方衛視都有節目。邱啟明2012年6月離職,目前在貴州衛視主持《最強大夫》。體育名嘴劉建宏加盟樂視體育擔任高管之後,也經常會在賽事中出鏡解說。

  教書:2013年12月正式從央視離職的崔永元,入職中國傳媒大學任教,同時也在以個人名義進行一些紀錄片的創作。而趙普目前的打算,據說也是回母校教書,包括李詠的工作關係也已轉入中國傳媒大學。

  喬一瞧

  擇木而棲很正常

  近兩年,央視的名嘴們似乎引領了「離職潮」。從柴靜、張泉靈到劉建宏、段暄,他們原本是身處聚光燈下的媒體人士,又因「效力」的是央視這一平臺,因此格外受人關注。但應該看到,「離職潮」裡除了個人意願的因素,還有外部因素不小的影響。

  現有的媒體環境下,屬娛樂和體育賽事領域最為活躍。目前湖南衛視、東方衛視、浙江衛視等各大平臺,每個季度都有斥巨資從國外引進、本土打造的娛樂節目,每個周末都有收視大戰。相比之下,央視雖然以《正大綜藝》等節目開創了中國內地娛樂節目的先河,但發揚光大的卻不是他們。已舉辦了30多年的春晚和各種節日晚會,也已經不是央視的專利。而在體育領域,央視近年來連續在轉播權「爭奪戰役」中落敗,受眾大量流失。

  黃健翔離職後的經歷,或許能對當今媒體環境的變化,有一個很好的註解。德國世界盃後至今9年,黃健翔曾想過換個地方繼續老本行,去過鳳凰衛視,也籤過CSPN。如今,他還成為了籤約藝人,同時還在門戶網站擔任足球解說,上過《爸爸去哪兒》等真人秀,在網絡上也有了自己的脫口秀欄目。與央視時期相比,現在的黃健翔不僅多金,而且身處的環境更為寬鬆。

  此外,劉建宏的樂視體育、申方劍的PPTV和段暄的電子競技,不乏與央視在體育賽事資源方面較勁的能力,這是眾多名嘴樂於看到的發展空間。事實上,離開央視這個目前看來最穩的「鐵飯碗」,並不代表這些央視名嘴的個人前景不會好。老話說「良禽擇木而棲」,各人皆為理想罷了。 鄭喬

  記者調查

  看著光鮮,待遇卻大有落差

  對於名嘴離職,央視一直諱莫如深。白巖松等人每次談及此,也都表示不應過分解讀這一現象,那是職場上再正常不過的事。但在外界看來,央視這樣一個「鐵飯碗」,先前大家擠破頭都要進來,如今「走一兩個正常,走了一大幫肯定有問題」。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央視員工昨日接受記者採訪,套用一句電影臺詞「人心散了」來回答記者的疑問。她表示,近年來地方衛視和新媒體崛起太快,臺裡很多員工原本根深蒂固的觀念開始動搖,「以前很多年輕的員工進臺裡面試,從來不問薪資多少,只覺得能給一個機會進央視就非常滿足了。但現在不一樣了,他們並不認同央視在電視媒體中有更多優勢。」

  記者了解到,央視的等級制度十分嚴苛,層級之間待遇相差很大。據這位員工透露,央視事業編制、臺聘、企聘、臨時工四大等級中,以事業編制收入最好,基本能達到月入一萬以上。最慘的是企聘人員和臨時工,「在央視人員中所佔比重過半,工資福利卻有限,沒有諸如高溫費、交通費等補貼。」據悉,趙普在央視也只屬於「企聘」,待遇一般。他曾曬出過自己的工資條,只有6000元月薪。

  此外從去年上半年起,央視開始實施全員降薪,這也成為名嘴們另謀高就的客觀推動因素。劉建宏離開央視後加盟樂視體育擔當首席內容官,年薪據傳達到七位數。今年8月,申方劍從央視體育頻道離開,年薪400萬投身網絡直播平臺,坐進了PPTV的演播室。

  壓力大,發展空間卻有限

  薪資福利的不理想,當然只是一方面。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不少央視主持平時壓力巨大、作息混亂,常年受抑鬱症、失眠等病症困擾。名嘴們付出如此代價,受制於央視的各種條條框框,給予的發展空間卻很有限。

  身處國家級媒體,所有主持人在鏡頭前的差錯率自然會被無形放大,觀眾對他們的要求也更高。有央視主持人曾透露,連做夢也在背主持詞。李詠也曾表示,自己每天開播之前要進行策劃工作,播出時一人撐場,結束後還得召集劇組開會總結得失,十分勞累。臺裡還有末位淘汰制,央視近幾年各個節目總體不如地方臺鮮活,所以主持人的壓力也顯而易見。

  而作為公眾人物,央視主持人比地方主持人限制更多。這位央視員工表示,按規定他們不能接商演、拍廣告。「臺裡部分主持人去外面走場都是偷偷摸摸的,因為一旦被發現後果很嚴重。但為什麼依然有人會去?因為出場一次可能就20萬到手,可抵上他們一年收入。」這些條條框框的限制,無形中也加速了名嘴們的離開。

  規則的限制,也讓一些央視主持難以突破事業發展的瓶頸。有人表示,「想說的話不敢說,說出的話不願說,輪到主持人自身可發揮的空間其實很小。」邱啟明在一次訪談中就坦言央視工作體制化的現象,稱其是「日復一日,一成不變的生活」。前央視體育頻道主持人王濤,離職後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他表示:「離職與降薪無關,只是覺得自己的才華被埋沒了。」

相關焦點

  • 盤點央視離職潮走上從商從政之路的"名嘴"
    央視著名足球評論員段暄的離職消息近日傳出,本周一播出的《天下足球》裡,主持臺前已沒有他的身影。雖然段暄未對外界明確辭職後的去向,但大家還是發現,此後他出現在一個大型電競賽事的開幕式上。接連三年內,央視迸發一波主持人離職潮,似乎成為一個「魔咒」。
  • 媒體:央視主持人壓力大 有人做夢也在背主持詞
    央視著名足球評論員段暄的離職消息近日傳出,本周一播出的《天下足球》裡,主持臺前已沒有他的身影。雖然段暄未對外界明確辭職後的去向,但大家還是發現,此後他出現在一個大型電競賽事的開幕式上。接連三年內,央視迸發一波主持人離職潮,似乎成為一個「魔咒」。
  • 從教從商從政就是不從央視
    從政組王志2008年,離開央視的王志擔任麗江市副市長。2010年,到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擔任副理事長。2012年,又出任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助理一職。張政張政曾是央視學歷最高的主持人。2009年12月,張政任新疆阿勒泰地委副書記。
  • 從政從商從藝
    離開央視後加盟湖南衛視,主持《我們約會吧!》《女人如歌》等。    憑藉一張極具標誌性的「加長版」面孔和親民活潑的主持風格,紅遍大江南北的央視主持人李詠,曾自稱是「央視的娛樂底線」,如今在央視主持人紛紛「出走」的大潮下,央視也即將「底線」不保。中國傳媒大學人事部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確認李詠回母校當副教授。
  • 曾是央視名嘴,卻因交友廣闊主動辭職,今小三成功上位入豪門
    說起各大電視節目的名嘴,那不得不說,都是相當有水平的,這個相信很多喜歡看這類節目的讀者們都是相當精彩的。尤其是那些採訪名人的名嘴,不僅要有一定的口才,更加要能摸清他們的底,才能採訪到有價值的東西。今天要小編要說的這個名嘴,當年可謂也是紅的發紫的那種,她的名字叫做許戈輝。
  • 前央視名嘴王小騫大變樣,兩頰凹陷下巴尖?瓶裝水洗水果被指奢侈
    1月13日,"央視名嘴"王小騫發布一條教大家洗水果的視頻。視頻中,王小騫用瓶裝礦泉水、鹽和麵粉洗了三種水果。王小騫洗完水果之後確實感覺比用純水洗的水果要乾淨。可以看到王小騫在視頻中兩頰有點凹陷,下巴特別尖,法令紋也有點明顯。
  • 地產首富梁穩根或從政:細數商界棄商「入仕」之路
    官員下海、商人從政均屬正常。近日媒體報導,中國新首富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或棄商從政,有關組織部門已對梁穩根進行了前期考察。事實上,以民企掌舵人身份進入黨內高層並無先例。
  • 從央視名嘴到"芳心縱火犯","藏"13年的撒貝寧在"被辭退"後現原形
    與此同時撒貝寧所主持的《今日說法》收視率還創造了央視的「午間奇蹟」,甚至都趕上了《新聞聯播》,可見他的受歡迎程度。在《今日說法》主持多年,撒貝寧冷靜、睿智,久而久之就給人一種正氣、極具權威性的形象,素有「央視名嘴」之稱。
  • 歷史上從商又從政的成功人士有怎樣的人生?
    中國歷史上成功的人太多,令人佩服者比比皆是,而商人在古代的地位一直比較低,但是能從政的商人在那個時代卻是很成功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範蠡和呂不韋就是這樣的成功人士。範蠡棄政從商,呂不韋棄商從政,最後的命運卻截然不同。範蠡學富五年,才高八鬥,上知天文、下識地理,滿腹經綸,文韜武略。
  • 央視名嘴李瑞英:兒子墜樓仍堅持工作,「六親不認」的背後是偉大
    她就是央視名嘴李瑞英,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也是一位平凡的母親,試問有哪位母親,能不愛自己的孩子呢?  02  無論你在其他地方多麼成功,到了央視也要從基層做起,李瑞英並沒有因此氣餒,她虛心地向各位前輩學習,每天加班加點只為能更快地提升自己。
  • 央視名嘴遭炮轟,解說男女排業餘失誤連連,球迷怒斥滿嘴跑火車
    最近世界男排聯賽在火熱進行中,央視也對此進行了轉播。參與解說的主持人甄誠遭到了球迷的炮轟,認為他解說比賽一點專業性也沒有,甚至不懂排球最基本的規則。上賽季的女排聯賽,央視轉播的場次並不多,球迷更多是通過網絡進行收看。然而,今年的世界男女排聯賽,央視加大轉播力度,可以說全程轉播。
  • 央視的名嘴,兒子墮樓後仍面色不改色工作,被批「六親不認」!
    作為央視名嘴,李瑞英播報過的新聞數不勝數,她憑藉著自己卓越的實力成為後人學習的榜樣。對於一些多棲發展的主持人來說,李瑞英淡泊名利的身影讓人為之動容,作為一名新聞人,她認為每一個事物有它不同的受眾範圍,對於新聞,她更希望自己能端正地講完報導。對待變成「藝人」的主持人,也堅持自己的見解,每個人的想法不同,她自己更願意踏踏實實的講新聞.
  • 謝娜微博曝內幕:董卿已從央視離職?「10.19」
    最近一直是湖南衛視一姐的謝娜開始轉戰央視,在微博官宣成為《我要上春晚》的主持人。因為大家的記憶中一直是董卿在主持這個節目,謝娜突然官宣,讓眾多網友開始浮想聯翩。是不是董卿已經正式離職了?謝娜一向以搞笑風格主持節目,也深受廣大粉絲厚愛,有人恭喜謝娜的同時也質疑她能不能勝任這樣的節目,畢竟這個節目以往風格都是像李思思、尼格買提這樣的主持人。
  • 昔日奧運冠軍現狀 從政從商執教冠軍改行成狀元
    從政、從商、移民、執教、搞娛樂……每個人各顯神通,爭取讓自己在退役後能「混得」更好。類型一:從政代表人物:鄧亞萍這位身高只有155cm的桌球皇后、奧運桌球四金得主。在退役之後,延續著屬於她的傳奇。在求學之路上,她勤勤懇懇,11年苦讀功成劍橋;在政治之路上,她認認真真,平步青雲。
  • 猿輔導老師做客央視直播間與名嘴共析高考作文
    在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猿輔導資深語文老師殷麗娜受邀做客央視直播間與名嘴朱廣權共同組成「權麗以赴」組合,金句齊飛,精彩不斷,深刻解析高考作文。同時,這也是一場聲勢浩大的高考「雲加油」活動,從早晨7點半持續到中午12點半,央視記者實地探訪全國各地高考現場,連線清北學霸、知識博主,探討語文學習秘訣。「權麗以赴」組合對高考作文的解讀,則是整場直播的重中之重。
  • 廣西書記:不能既想有從政者權力 又想享從商者收入
    廣西書記:不能既想有從政者權力 又想享從商者收入 2014-08-19 08:24:28   中新網8月19日電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彭清華日前在參觀自治區黨風廉政警示教育展覽時強調,要懂得「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不能既想擁有從政者的權力和地位,又想享受從商者的收入和生活。
  • 「名嘴」落馬「高手」湧動 股評名嘴不如算命先生
    一向在電視、博客裡賺名氣的"名嘴"們,忽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近日,一份針對多位股評"名嘴"的預測成功率數據在網上流傳,根據這一數據,一些在股民群體中頗有影響力的財經界人士,其預測命中率連50%都不到;與此同時,有專業媒體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一些常在股吧或論壇裡發帖的"民間高手",其預測命中率高達90%以上,遠超專業"名嘴"。
  • 彭彭離職、鄭達逐漸隱退,廣東新聞再無名嘴?
    不知不覺,彭彭從南方衛視《今日最新聞》離職,已經兩個月了。 彭彭是誰? 當他的聲音響起——「你有你觀點,佢有佢睇法」,不少廣東人都會想起,那位言辭犀利的「全桶型」男人。
  • 她曾是央視名嘴、如今是企業家,她的人生經歷揭開成功女人的秘密
    已從央視離職5年的張泉靈,如今早已走出了剛剛離職時的迷茫,儼然成為一個網際網路時代的新型企業家。這個出生於上世紀70年代初期的上海女孩,在她不斷變幻的身份背後,有著她怎樣與眾不同的聰慧與睿智。接下來,請跟隨小編的文字一起走入張泉靈的世界去看一看。
  • 姚明談"轉型":不管從政從商,首先應該"從學"
    還有一點,不管轉型是從政從商,首先都應該「從學」,你看鄧亞萍去劍橋那麼長時間,厚積薄發,現在才可以在你們那兒(人民日報)做搜尋引擎。她也是運動員裡傑出的榜樣。  公益事業  我們除了為國爭光,還能讓別人感到溫暖  記者:退役後做公益事業也是你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這給你帶來什麼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