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武健華 檔案春秋
近日,電視劇《隱秘而偉大》開播了,這部劇講述了抗戰勝利後發生在上海的特殊故事,主角顧耀東(李易峰飾演)初期是一名國民黨上海市警察局的小警察,在中共地下黨的幫助和培養下,最終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共產黨員。本文作者在解放初期曾在上海市軍管會公安部工作,他回憶了當時參與接管國民黨上海市警察局的前後,這是一段比電視劇更精彩的歷史,也是一個「隱秘而偉大」的故事——
《隱秘而偉大》劇照
從濟南出發
濟南於1948年9月24日解放,當時直屬中共華東局領導,故稱濟南特別市。華東軍區直屬昌濰保安司令部抽調了包括我在內的一批幹部組成了接管隊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李士英帶領下,在炮火中接管了濟南市國民黨警察局系統。
1949年5月初,華東局決定:要從濟南市公安局抽調幹部南下,去接管上海的國民黨警察局。為了完成這一光榮任務,在中共濟南特別市市委常委兼公安局局長李士英同志指導下,公安局一科科長張文炳和一科有關同志便積極著手做準備工作。
1949年,本文作者(左一)與上海市軍管會公安部戰友在一起
首先,我們把市局和分局(包括派出所)分作兩套班子配備。一套是準備南下的,一套是留下堅持工作的。南下幹部中的骨幹幾乎全是來自原華中和山東各地老區的同志。一般幹部有老區來的,也有一小部分經過挑選的原濟南市國民黨警察局留用人員,總共約600人。其次,從華東警官學校抽調學員800人。
5月9日,這是一個難忘的日子。濟南市公安局南下幹部加上華東警校的學員共1400多人,第一次坐上屬於人民自己的火車行軍。但畢竟是戰爭時期,有幾處鐵路大橋,被敵人在逃跑時炸壞,像淮河、浦口、明光等鐵路大橋,火車只好開開停停,再加上我們在南京呆了兩天,所以,直到5月15日我們才到達丹陽。
丹陽集訓
丹陽在鎮江和常州中間,城市不大,當時卻是我黨在江南的一個政治、軍事指揮中心。中共華東局和第三野戰軍司令部等首腦機關就駐在丹陽城內。這時準備接管上海的各路人馬,已陸續到齊。我們濟南來的南下幹部駐在丹陽城東不遠處的一個集鎮上。我隨張文炳同志就住在一間不寬敞的北房內。
在華東局社會部梁國斌、李士英、揚帆副部長領導下,我們的集訓,首先在少數領導層進行組織準備。劉少儻、顧明代表華東局社會部,張文炳代表濟南市公安局。他們根據國民黨上海市警察局的組織機構和部門,研究配備接管幹部的問題。
除此之外,絕大多數同志集訓的首要任務是思想準備。學習黨中央、華東局關於目前形勢和任務的論述以及新區工作特別是新解放城市的各項政策,以奠定穩固的思想基礎。
劉曉
與此同時,當時住在丹陽的中共中央上海局負責人劉曉同志,也給上海地下黨組織發出指示,要求地下黨按照部門系統,發動黨員及積極分子帶動廣大群眾配合接管。
長期隱蔽在國民黨上海市警察局內的中共上海警察工作委員會(「警委」),在邵健、劉峰等同志的領導下,20個黨支部,近500名黨員,2000多名參加黨的外圍組織的積極分子,也都動員起來。在市警察局、各分局、監獄、看守所等單位,負責監視舊警官員,保護要害部門,保管檔案材料,維護社會治安,準備裡應外合。提籃橋監獄黨支部在解放軍到達蘇州河以北之前,就繳了守衛武器、監房鑰匙,控制了整座監獄,保護了監獄內政治犯,防止敵人提走或者加以殺害。
「警委」還布置黨員作深入細緻的調查工作。調查敵駐軍、特務機關、武器、物資倉庫的情況;調查敵軍警、特務分子的經歷、住址以及罪惡事實。所有登記註冊資料,分別送往丹陽或在上海解放後交給軍管會接管專員,為迎接上海解放作出了重大貢獻。就在各級接管班子定下來以後,國民黨上海市警察局中共地下黨派來劉泮泉同志,他不但詳細地向各級領導介紹了國民黨上海市警察局的情況,並將警察局的地理位置、大門、側門等所有通道畫成地圖,十分精確。入城後,在接管時發現,實際情況與他的介紹完全一致。
編印於1949年3月的《上海調查資料·偽上海市警察局》,圖為目錄頁(上海市檔案館藏)
入城接管
形勢發展神速。我人民解放軍於5月12日開始對上海外圍實施攻擊,23日發起總攻,25日控制蘇州河以南市區,27日上海完全解放。
5月25日下午,我們隨著華東局機關,由丹陽乘火車到南翔, 再分批乘汽車向上海市區進發,先後進駐徐家匯交通大學。我們沒有佔用師生員工的宿舍,而是集中住在交大體育館,從領導到一般幹部,都躺在地板上休息,這就是我們入城的第一個夜晚。在丹陽和到上海的行軍、宿營等後勤保障工作,是吳濂同志及其隨同人員負責的。在車輛、物資緊缺的戰爭情況下,他們順利地安排好1400多人的衣、食、住、行,其任務是異常艱巨的。
5月26日,李士英副部長要秘書處長張文炳和秘書處副處長、「警委」領導人邵健同志,先到國民黨上海市警察局去接觸了解情況,我作為秘書處當時唯一的秘書也隨同前往。時值風大雨急天氣,交大校園的草坪和馬路兩側人行道上,散落著殘枝敗葉。路上行人不多,沿街商店大多上著門板或虛掩著門窗,店主人不時地偷偷向外張望。汽車趟著沒膝的積水,緩緩行駛。
李士英
到了福州路河南路口,已遠遠看到警察局大門兩側用麻袋壘起的工事,國民黨士兵的頭盔和殘缺不全的槍枝散亂堆積在工事一側,工事內不時冒出黴變氣味的縷縷灰煙。走進大門,兩輛血腥鎮壓人民的「飛行堡壘」,東斜西歪地停在大院南端車庫一角。警察局周邊還時時聽到零落的槍聲,雖然戰鬥已經結束,但仍充斥著一片戰火硝煙的氣息。
令人極度憤慨和悲痛的是,國民黨上海市警察局局長、特務頭子毛森在5月24日晚逃跑之前,竟喪心病狂地下令,將關押在市警察局拘留所的沈鼎發、施南嶽等9名革命志士,槍殺在市警察局後院。雖然屍體已由地下黨同志收殮,但血跡斑斑慘不忍睹的現場依然可見,我們默默地憑弔了已經看到曙光而未能與我們會師的先烈們。
張文炳、邵健同志在北部五樓接見了代理警察局長陸大公和主任秘書王魯。陸大公曾任國民黨上海市警察局督察處督察長、警備科科長、專員等職。1949年4月,他接受中共上海地下組織規勸,同意反正。1949年5月24日,他被任命為上海市警察局副局長、代理局長。5月25日,陸大公向上海各警察分局發出「時局已變,各安職守,維護秩序,聽候命令」的指令,並下令各警察分局懸白旗向解放軍投誠。 兩位處長同他談話,安排好接管事宜,並交代汽車隊負責人,隨時聽候調遣。
解放軍進駐國民黨上海市警察局
5月27日上午9時,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公安部副部長梁國斌、李士英、揚帆和張文炳、邵健、鍾望陽等領導同志以及我們隨行的幾個秘書,分別乘車由交大直奔福州路國民黨上海市警察局。
進入警察局大門時,我們看到在大門上方懸掛著一面白旗,到了大院後,又見四周樓房的窗門處,有人伸出胳膊手持大小不一的小白旗,向我們搖動,聲音不大地喊著:「歡迎解放軍!」幾位領導向大家揮了揮手,就直接乘電梯上到北部五樓舊警察局局長辦公室。接待我們的是原局長辦公室工友、我黨地下黨員馮鴻順同志,他樂不自禁地為我們搬座衝茶。整個大樓完好無損,整齊有序。局長室對門的大房間裡,分類排列著舊警察局機關警員使用過的各種槍枝。
領導同志在寬敞的局長辦公室坐定後,由邵健引進警察局代理局長陸大公。他面對幾位領導坐下,畢恭畢敬地介紹了自己的身份和近兩天維護警察局的情況,最後他起立將國民黨上海市警察局的印章鄭重地上交李士英副部長。
27日下午,後續接管人員陸續到齊,在北部八樓會議室,召集了國民黨上海市警察局所屬各處長或代理人,和我們接管警察局各處室的領導一起,開了接管工作首次會議。會議由揚帆副部長主持。李士英副部長作了政策性的講話。會議開得成功,講話深得人心,很快穩定了許多舊警人員焦慮不安的心情。
解放初,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提籃橋分局大門(上海市檔案館藏)
會後,按我們原來組織接管的部署,遵照軍管會確定的「穩步前進,量力而行,實事求是」的接管方針,整個接管工作分成接收、管理、改造三大步驟進行,按組織按系統,各就各位,先後著手接收階段的工作。
我奉命接管警察局檔案室。檔案是接管中重要的一項。《約法八章》第五條特別強調:凡屬國民黨各級政府機關的官員、警察人員,應各安職守,負責保護各機關資財、檔案等,聽候接收處理。如有乘機破壞,攜帶公款、公物、檔案潛逃者,定予依法懲辦。
5月28日,我持由軍管會陳毅、粟裕籤發的接管命令,與隨同我參與接管的3位同志到檔案室執行命令。該室從股長到科員共9人,均已照常到位,接管工作隨即進入實際運作過程。我們根據檔案目錄卡,逐一清點、交接、入櫃。接收完畢時發現缺少22宗重要案卷。正在嚴格追查之際,我刑事偵察處接管同志交來了這批材料。經查,這是由原刑警處對我進步人士搞的調查材料,解放前夕,檔案室股長特為調出移送刑警處的。
1949年5月30日~6月30日,上海市軍管會接管各偽單位人員統計(上海市檔案館藏)
警察局這批中文、外文文書檔案資料,歷史跨度長,從租界工部局警務處、日偽警察局到國民黨警察局,多達十餘萬卷,有著重要的查證參考價值。如今,這些檔案都完整地保存在上海市檔案館。
由於黨的接管方針正確,加上移交人員協同配合,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各處室大約用了半個月到二十天的時間,就勝利地完成了接收任務,從而使接管工作順利轉入管理和局部改造階段。
維護安寧
國民黨潰逃前,他們有計劃地進行「應變」部署,潛伏了一批間諜特務分子。同時,還有一些從先解放的地區逃亡來滬的反革命分子。解放初期,境外間諜特務機關與境內隱蔽的和公開的特務、武裝特務、慣匪、盜匪以及散兵遊勇等,始終把上海作為重要目標,擾亂社會治安,破壞生產和建設,妄圖顛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
從見之於報端的兩則新聞,就可知當時社會動亂的一斑。1949年6月12日《新民報》晚刊登載:「本市南市江南造船廠附近,最近連續發生國民黨殘匪潛伏裡弄,深夜開槍狙擊解放軍守衛,甚至公然放火焚燒民房事情,由於群眾協力檢舉,已經捕獲重大嫌疑犯多人。且其日記簿上均有『軍統』及『中統』特務之人名地名,群眾憤怒,自動嚴密合作防範。」
本文作者(攝於1949年5月)
事實說明,由於當時我們組織尚未健全,警力不足,加之敵特的造謠破壞,留職員警情緒不穩,工作不力,嚴重不能適應尖銳鬥爭形勢的需要,急需我們從思想上、組織上、工作上採取新的措施,打開新的局面。
陳毅市長講話
為了鼓舞鬥志,威懾敵人,消除留職員警的思想顧慮,堅定對敵鬥爭信心,1949年6月8日,陳毅市長在天蟾舞臺,向公安系統接管幹部和市局、分局員警代表4000多人作了動員報告。
陳市長首先從上海解放說到思想解放。他說:你們現在的工作性質與在國民黨反動派統治時期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過去是警察人民,今天是人民警察。這個任務是非常光榮的,要做名副其實的人民警察,大家必須努力學習,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為人民的事業多作貢獻。你們不要縮手縮腳,要大膽地履行職責,把眉毛舒展開,把胸脯挺起來,人民政府支持你們。
陳市長告誡大家,不要聽信謠言,不要懼怕恐嚇。還以近兩天發生的一件事風趣地對大家說:「有特務給軍管會寫恐嚇信,寄了兩枚子彈,想嚇人。打淮海戰役,消滅敵人五六十萬,飛機大炮都不怕,怕你兩顆花生米,豈不笑話。」對陳市長的幽默,大家在笑聲中報以熱烈掌聲。
上海解放初,公安警察和警備部隊戰士在街頭維持秩序(上海市檔案館藏)
經過組織整頓,士氣更旺盛,凝聚力更增強。這就大大提高了對敵作戰能力,極大地推動了全市對敵鬥爭和社會治安形勢的發展。六、七兩月,公安機關和警備部隊共逮捕殘敵、特務、盜匪2560多人;收容散兵遊勇2.5萬多人,其中包括各級軍官2700多人;掃除市區近郊地雷2.5萬多個;拆除碉堡1.8萬多座。通過整頓交通秩序,六、七兩月車輛肇事案件比解放前的一兩個月顯著減少。
與此同時,市公安局在隱蔽戰線的鬥爭中取得重大勝利,先後破獲「美國中央情報局遠東情報總站(簡稱E.S.D44)」魏克特間諜案和妄圖謀刺市長陳毅及其他黨政領導人的國民黨「保密局」劉全德行動特務案。
(武健華:山東榮成市人,1927年7月出生,曾任中央警衛局副局長、8341部隊政委。)
雜誌編輯:張晶晶
新媒體編輯:一茶、陸聞天
原標題:《電視劇《隱秘而偉大》背後的真實:上海舊警察機構被摧毀前後的「暗戰」》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