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小孩子聰不聰明,從「手指」就能看出端倪,父母要多注意

2021-01-09 居家學一學

很多家長都很關心的問題就是孩子到底聰不聰明,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在她的多次講座裡面提到,孩子聰不聰明,取決於孩子在小時候的「指尖」上面,家長一定要多留意自己的孩子在指尖上的表現,孩子智商取決於先天的遺傳基因,更取決於後天的培養!

李玫瑾:小孩子聰不聰明,從「手指」就能看出端倪,父母要多注意

孩子在小的時候手指的活動越頻繁,對大腦的發育來說越有益,通過很多研究表明,孩子的大多數的表現都是從指尖傳輸到大腦當中做出的反應,因此,家長應該在小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鍛鍊小孩子小時候的手動能力,使大腦充分受到刺激!

手指對大腦的重要性

刺激腦部發育,開發新潛能刺激大腦的關鍵銜接就是我們的神經,而神經聚集得較多的就是我們的手部,甚至手部的神經是小腿的10倍左右,也就是說,通過刺激手部的一些動作,接著將這些刺激傳輸給大腦,大腦接收之後對手部做出相應的回應,這個過程當中就激活了大腦,使大腦處於一種活躍狀態!小時候孩子的手部活動越多,證明大腦的活躍度越大,小孩子的思考能力也會增強,從而表現出讓人覺得聰明的表現。

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家長見得最多的就是小孩子亂碰東西或者是直接抓頭髮,甚至會用手去捏他人的臉部,這些行為都讓家長感覺到苦惱,這些表現都是小孩子在小時候提高認知能力的表現,這時候的他們只能用自己的雙手去觸碰來認識一樣東西,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裡面是這樣的東西的,只有用他們的雙手碰到了,他們才會將這樣的東西納入自己的大腦,從而在大腦裡面產生一定的記憶!

如何幫助孩子提高手指間的活躍度

捏物訓練在孩子三個月的時候,家長可以選擇一些比較柔軟材質的玩具來吸引孩子的同時,又能讓孩子主動去抓取玩具,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不斷抓取、掉落,形成一個循環,可以幫助孩子不斷向大腦發出刺激挑戰,讓孩子的大腦處於活躍狀態,從而讓孩子的大腦充分得到一定的激活,每次掉落的方式的不一樣,證明孩子的大腦在不斷思考,想通過不同的方法來作出反應,從而達到鍛鍊大腦的目的!

協調性和連貫性家長還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進行協調性和連貫性的鍛鍊,這種方法主要表現在可以讓小孩拿一個玩具,另外一隻手可以拿另外一個玩具,或者讓孩子講一個玩具在雙手之間進行傳遞,亦或者讓孩子的一隻手最大限度抓取兩個玩具,不斷刺激大腦的過程也會幫助孩子挖掘出新的潛能。

除此之外就是手部跟大腦的一個銜接性的鍛鍊,最好的鍛鍊方法就是為孩子提供一本讓孩子主動接觸的一個兒童讀物,這裡給給為家長安利一本讓孩子主動接觸學習的書本——《瘋狂大腦》,這本書根據孩子對色彩鮮豔的敏感度和對一切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乃至孩子的探索欲,吸引孩子不斷走進書本的每一頁,達到一種主動學習又能開發想像力的效果!

這本書總共有400多道題目,當中包含了多種題型,全面針對孩子的大腦進行開發,挖掘孩子的不同潛能,甚至幫助孩子激發出大腦當中新的潛能,每天只需10分鐘的訓練,幫助孩子更好開發大腦!

《瘋狂大腦》這本書經過中科院心理所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白雪親自審核,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加這本書的權威性,增加書本的可信度,保障孩子《瘋狂大腦》的接受度,避免家長盲目對孩子的大腦進行開發!

《瘋狂大腦》還利用孩子對繪本的熱愛度進行書本的製作,讓孩子在書本的學習當中津津樂道,讓孩子沉浸在書本的思考當中但卻不覺得這本書枯燥乏味,為鍛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提供了環境,充分鍛鍊到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

作為家長的我們都知道孩子對遊戲的沉迷度,如果現在有一本讓孩子在能夠玩遊戲的過程當中也能夠幫助孩子獲取新的知識,何樂而不為呢?《瘋狂大腦》這本書正是利用孩子的對遊戲的吸引點,讓孩子主動判斷在遊戲當中這幾隻螞蟻抵達目標食物的速度,從判斷的過程當中幫助孩子鍛鍊到數學邏輯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空間想像能力以及對問題的分析能力!

除此之外,《瘋狂大腦》還針對孩子的好奇心,在書本裡面放入了一些還沒有接觸過的知識,例如國外的一些標誌,這些都是孩子從來沒有見過的,由於孩子的好奇心,一定會吸引孩子不斷翻閱裡面還沒有見過的一些標誌,從而達到拓寬孩子的知識面的目的,也從側面培養了孩子從多方面思考的能力,打破對傳統思考能力局限性,幫助孩子大腦進行全面開發,激發孩子未知的潛能!

除此之外,孩子左右腦的鍛鍊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左右腦的訓練能幫助孩子從不同的角度想問題,解決問題,於是書本裡面設置了讓孩子左右腦切換的題目,幫助孩子更好鍛鍊左右腦!利用孩子對刺蝟多層次的跳動關係,最終判斷刺蝟掉進的桶這個過程,增強孩子左右腦的切換能力,以及左右腦的思考能力,讓孩子的大腦得到全方位的鍛鍊!

很多數學專家說:「對於孩子的數學邏輯思考能力,從來沒有捷徑可走,只有多練再多練!」鍛鍊孩子大腦的過程也一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長長時間的耐心和陪伴,才能幫助孩子大腦更好開發,才能激發出孩子在大腦裡面的未知潛能!

每天陪伴孩子進行10分鐘的大腦訓練,便能幫助孩子養成一個獨立思考的能力的好習慣,也能全面開發孩子的大腦,只需10分鐘,你的孩子也能成為別人眼中的優秀孩子!

每個優秀孩子的背後,都站著一對有遠見有眼界的家長,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現在就開始抓起吧!點擊下面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怎麼判斷孩子聰不聰明?李玫瑾:從「手」就能看出來,父母多留意
    比如說一些很難的思維題目,別人看一下就能找出答案,思考一下,答案就自然而然地出來了,說白了,人家就是比我們聰明。那怎麼判斷一個孩子聰不聰明呢?其實在嬰幼兒時期,家長們就可以通過孩子的某些舉動和部位看出來,只要父母多留心,抓住教育和培養的關鍵時期,你的孩子將來也會有一番大作為的。
  • 李玫瑾坦言:孩子聰不聰明,從「手」就能看出,不用等長大
    隨著腦潛能開發班的普及,可以看出家長都希望孩子在智商上能夠領跑,這樣孩子將來更有可能成為學霸,成為人中人、鳳中鳳。如何判斷孩子的智商高不高?真的要等到你的孩子十幾歲了,長大了再去測試才知道嗎?事實上,著名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孩子聰不聰明,從「手」就能看出,不用等長大」!
  • 寶寶聰不聰明,從小手就能看出,有這4個特點的娃智商不會低
    比如說,家長們可以多觀察下寶寶的手部動作,靈活的小手可是寶寶們智商高的特徵表現之一。一、有這4個特點的娃智商不會低很多明星在生娃後都喜歡拿寶寶的小手拍照,一家人把手緊緊地握在一起的照片也成了新生兒擺拍的標配姿勢。通常,小傢伙們的小手都呈自然握拳的姿勢,這讓他們看起來更加萌萌的。不過也有一些明星父母希望寶寶能夠擺出比較「特別」的手勢。
  • 李玫瑾坦言:孩子聰不聰明,從他的「手「就能看出來,何必等長大
    很多人認為聰明與否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表現出來的事情,但其實在嬰幼兒時期就會知道了,然後在大量的指導下,你的孩子在未來一定會做得很好。那麼寶寶聰明的表現有哪些呢?今天就給大家講講。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兒童早期智力的發展水平體現於手指尖上。根據這項研究: 孩子的智商主要取決於父母的遺傳和後天培養。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的智商是高還是低,看看手指尖就知道!
    在寶寶出生之後,相信許多家長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家的寶寶到底聰不聰明?為了驗證孩子的聰明程度,有的家長甚至還會給孩子做各種各樣的測試,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檢測孩子的智商。雖然可以理解寶爸寶媽那望女成鳳、望子成龍的心態,但是,想要看孩子聰不聰明,其實真的不用通過如此複雜的方式,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說,孩子的智商是高還是低,從孩子的手指尖上就能夠看得出來。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通過看手,就能夠看出孩子的智商呢?這其中又有什麼奧秘和科學依據?
  • 寶寶聰明不聰明,從手上就能看出,你家寶寶中了幾個?
    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兒童早期智力的發展水平體現在手指尖上,簡而言之,就是說通過寶寶手指的靈活性及敏捷性,就可以判斷其智力的高低。一個孩子聰不聰明「看手」就知道,手上有這幾個特徵,暗示智商很高。
  • 孩子將來能否有本事,早已命中注定,李玫瑾:從這3方面就能看出
    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意思就是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習慣,我們就能看出他未來是什麼樣的,李玫瑾是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她在育兒領域也有自己的見解,近幾年她在網上發表的視頻深受廣大父母喜歡,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將來能否有本事,早已命中注定,從這3方面就能看出!
  • 李玫瑾直言:孩子聰不聰明,看「手」就知道,不用等他長大
    文 | 小婷老師育兒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日本的一位兒童專家說過:倘若想培養出智力開闊、頭腦聰明的寶寶,那就必須經常鍛鍊手指的活動能力,通過手指的活動而刺激腦髓中的手指運動中樞,就能促使全部智能的提高。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也寫道: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 李玫瑾:孩子是否聰明,從這幾個地方就能判斷,不用等長大
    隨著年齡的增長,霍金便有了「小舉動」,被他父母發現後,並沒有阻止過他,而是很認可他的那些「小舉動」,甚至還培養他。時間過去了20年,那個被人嘲諷的小孩卻成為了物理教授。李玫瑾表明:智商高不高,在這4個舉動就可以看出來,不用等到他長大身為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的教授李玫瑾,對於青少年心理研究有很大的看法,很多家長都很看重她的教育思想。
  • 孩子聰明不聰明,看他的手就能略知一二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希望在起點就可以比其他人要快上一些,讓智商發育的更加快一些。其實要看一個人聰不聰明,可以從手上的一些特徵就可以看出。可能很多人心裡就會有疑問,似乎是沒有聽說過這個方法,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位母親非常希望自己可以擁有一個優秀的孩子,所以在懷孩子的時候,就吃了非常多的補品,還有進行胎教。當孩子出生後,也是在各種方面上細心照顧著。當小朋友六個月的時候,她就想要知道在智力這方面是怎麼樣的。
  • 李玫瑾:孩子當街撒潑打滾,父母不能袖手旁觀,要維護他的自尊
    孩子哭鬧的時候,真的是油鹽不進,軟硬不吃,父母無奈崩潰。3歲的二寶就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本來要去吃飯了,突然大哭起來,怎麼安撫都不行。後來才知道,他把爺爺的枕巾扔到了床下面,找不到了,遇到了小小的挫折 。這麼小一件事,直接告訴大人拿出來不就行了嗎?非要哭,孩子的世界真是看不懂。
  • 想知道寶寶聰不聰明?看這三個方面很關鍵!一歲就可看出來
    導語:如果真有一項關於父母和孩子的調查,肯定絕大多數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又健康,但是我們也都非常清楚,雖然孩子的智商水平都差不多,但是真正入學之後學習成績確實有好壞。所以家長特別關注孩子的智力發育,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家孩子聰明伶俐。不過有時候孩子到底聰不聰明,通過一些小事就能夠看出來。
  • 李玫瑾坦言:孩子是否聰明,看他的手就清楚了,不用等他長大
    每一個人都要適應這個社會的發展,同時也要在這其中逐漸去做出更多的突破。我們在培養孩子的時候,同樣也要讓他們逐漸去擁有更合理的改進,至少能夠擁有非常聰明的大腦才行。許多人都希望讓自己的孩子成為非常聰明的人,所以採用了一系列的方法對其進行培養,似乎嘗試了任何能夠提升孩子智商的方法。雖然這的確有作用,但平時也應該適當去觀察一下,沒準自己的孩子已經擁有了高智商。
  • 李玫瑾:家長注意!幼兒園的孩子,有這三種表現,大多是學習的料
    最後這個女孩成了音樂老師,她就是李玫瑾的女兒!李玫瑾教授一直強調,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在幼兒園就能看出,家長多留心孩子就會知道,只要表現在這三個方面。李玫瑾:家長注意!不喜歡電子產品電子產品的危害很多家長都已經非常了解了,若是給小孩子長時間玩電子產品,不僅會影響小朋友的視力,還會分散孩子的專注力,調查發現,有75%的孩子因為注意力不集中而荒廢了學習,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李玫瑾教授也多次提到,孩子學習好不好,並不是智力的原因,而是專注力不集中的原因,以此可以推斷出,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專注力是考核的關鍵因素!
  • 孩子聰不聰明,其實從他的眼睛裡就能看出來?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聰明一些,但是其實孩子聰不聰明,能夠從他的眼睛裡看出來,我們也常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麼往往孩子擁有什麼樣的眼神就能夠看出他一些內心的想法,或者是說他的性格那麼如何,從他的眼睛裡看出來寶寶聰不聰明呢?今天就來跟大家一起討論一下。
  • 一個人聰不聰明與什麼有關係呢?額頭的寬窄與聰明有關係嗎?
    比起樣貌,家長們更加重視的是孩子的智力,誰不想自己的孩子聰明呢?很多家長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想要立馬看出自己的孩子聰不聰明。從古至今,流傳著一種說法:可以從孩子的額頭看出他是否聰明,有的孩子的額頭比較寬,一般會比較聰明的。那麼這種說法到底科不科學呢?從健康上看,額頭的寬窄和聰明有關係嗎?額頭的寬窄和聰明沒有必然的關係。為什麼會有額頭寬代表聰明的說法呢?
  • 寶寶聰不聰明?看看他的小手就知道
    其實,十指的靈活性是大腦神經系統發育情況的重要體現,說白了,就是大腦越聰明,寶貝的手指就越靈活啦!所以說,寶寶聰不聰明,看看他的小手就知道。如果家長想讓寶貝有一個聰明的大腦,多鍛鍊鍛鍊寶貝的手部精細動作非常有必要哦!趕快來學習一下寶貝的精細動作發育規律以及如何通過簡單的遊戲和玩具幫他更聰明吧!
  • 怎麼知道剛出生的寶寶聰不聰明?家長要觀察這一點
    說完這句話,朋友就給我舉了一個例子,說寶寶的聰明並不是只有長大後才能顯現,其實從小時候寶寶的抓握能力就能看出十之八九。原來,小寶寶和我們成人一樣,手上分布著大量的神經叢,有些聰明的小寶寶發育的比較好,抓握能力從小就比別的寶寶強,長大之後體格發育和智力發育也都會更快。那麼家長如何通過寶寶的手部力量的發育情況來判斷不同時期寶寶的智力發展水平呢?
  • 父母血型會影響孩子智商嗎?若夫妻是這些組合,孩子長大更聰明
    我們常常會下意識地認為如果父母都是高知識分子那他們的孩子就一定也會很聰明,其實這個結論是不對的。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很多非常聰明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學歷普遍都不會很高,有些孩子父母的學歷甚至可能只停留在初中高中階段,但他們的孩子卻在同齡小孩子中非常的出類拔萃,這是為什麼呢?
  • 李玫瑾坦言:孩子智商高不高,看他的「手」就知道,何必等長大
    大腦潛能開發班的盛行,可以看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智商上能夠領跑,這樣孩子上學期間更有可能成為學霸,未來也更可能成為佼佼者。那如何判斷孩子智商高不高呢?真要等到孩子十幾歲、長大了去做測試才能了解嗎?其實不然,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表示:「孩子智商高不高,看他的「手」就知道,何必等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