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河北自古屬燕趙之地,文化底蘊豐厚,地靈人傑。自古至今,有無數風流人物出現在這片土地上,涉及政治、軍事、文化等多個領域。趙奢,嬴姓,趙氏,名奢。河北邯鄲人。戰國時代東方六國的八名將之一。這回,小編帶你走近這位戰國名將。
趙奢像。圖片來自網絡人物簡介
趙奢(生卒年不詳),嬴姓,趙氏,名奢。戰國時代東方六國的八名將之一,簡曰馬氏。主要生活在趙武靈王(前324—前299年)到趙孝成王(前265—前245年)時期,享年約60餘歲。馬服君趙奢墓坐落在邯鄲市區西北十五公裡處的紫山。
人物生平
趙奢的早期活動不詳。據《戰國策·趙策》載,他對趙勝說:「奢嘗抵罪居燕,燕以奢為上谷(燕郡,治所在今河北懷來縣,轄今張家門以東,呂平以北)守,燕之通谷要塞,奢習知之。」據此,他可能參與過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改革,而在惠文王四年(前295年)「沙丘之亂」後,趙成、李兌專權,迫害武靈王近臣,正值燕陽王召賢,趙奢亡命入燕,得信任,被任命為那守。趙惠文王十二年(前287年)李兌失勢,受其迫害者陸續回國,趙奢可能此時才回到趙國。
趙惠文王時,趙奢初做趙國的田部吏(徵收田賦的小官),收租稅,執法無私,因平原君家不肯出租,趙奢依法處置,殺平原君家主事者九人。平原君發怒,要殺趙奢,趙奢與之辯論。平原君聽了趙奢講的道理,認為趙奢是位很賢能的人,向趙王介紹舉薦。
後來被任用做將軍,悉心治軍,對下嚴而和,凡有賞賜,必分給部屬。
惠文王十九年(前280年),趙奢被任命為將軍,跨進軍事行列。他帶兵攻取了齊因的麥丘(今山東商河縣西北),趙王因得城大喜,為之加增進酒,以示權賀。這以後便開始了他早期的軍事生涯。
周赧王四十六年(趙惠文王三十年,前270年),秦軍派重兵圍困閼與(今山西和順縣)。趙王又召趙奢商議。趙奢認為:「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鬥於穴中,將勇者勝。」(《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奢此議與趙王不謀而合。於是,趙王任命趙奢為將,率軍往解閼與之圍。
趙奢作為良將,有著高尚的品格。他不循私情,「受分之日,不問家事,」其子趙括少學兵法,言兵事,聰明強識,自認為「天下莫能當」。但僅記書本,並無實踐。趙奢以此「不謂善」,他憂慮地對妻於說;『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而已;若必將之,被趙者必攝也。」這種認識和憂慮,不是常人所能具備的,而他的憂慮,果被子其言中,趙括所率的趙軍在長平之戰中被秦將白起全殲。
趙奢死後,趙王為追念他為趙國所建立的功績,厚葬於邯鄲附近的西山,時人稱之為「馬服君」。其子孫以馬為姓,東漢名將伏波將軍馬援即為其後。
人物故事
趙奢論稅
趙奢論稅。圖片來自武林軍事早年趙奢名聲不顯的時候還只是趙國的一個收稅的小官,當時他去平原君家裡收稅,結果平原君家裡的僕從不肯交稅,平原君是誰?他可是天下的風雲人物,趙國有名的貴族,是趙武靈王的兒子,而趙奢只是一個小小的收稅官,按理說這個時候就應該退了,但是趙奢沒有,反而是嚴肅的按照當時的律法處置了他們,殺了平原君家裡的九個奴僕,俗話說的好,打狗還要看主人呢,平原君被這樣打臉自然不能忍,就大怒要殺了趙奢。
趙奢於是勸告平原君說:「您是身份高貴的人,現在卻縱容您的家臣去做那些違紀犯法的事情,這樣法律的威嚴就被削弱了,國家就會衰弱;國家一旦衰弱,諸侯就會都來攻打趙國,這樣趙國就危險了。那您現在偷漏的那點稅務遠遠彌補不了你的損失啊。如果您這樣身份高貴的人能夠遵紀守法,那麼全國上下都能夠安穩和諧,這樣國家就會越發強大,而你就會越發受人尊敬。」
這一番言論說服了平原君,因此平原君覺得趙奢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就對趙王說了這件事,最後趙王任用趙奢來主管趙國的稅務,不出數年,趙國就民富國強。
趙奢與田單論兵
趙惠文王三十年,相國安平君田單與趙奢交談,他說: 「我不是不喜歡將軍您的用兵策略,讓我不怎麼敬佩的只是您使用的兵員太多。使用的兵員多,百姓就不能很好地耕種,糧食也要從別國賣入,遠距離輸送,不能保證軍隊供應,這是不攻自破、坐以待斃的辦法,我不會這樣做。我聽說過,帝王用兵不超過三萬人,天下就能歸服。現在將軍您每次一定要憑藉十萬乃至二十萬的大量兵員才能作戰,這是我所不佩服的。」
馬服君趙奢說:「看來您不僅不通曉用兵之道,而且也不明了如今的軍事形勢。那吳國的幹將之劍,加之於肉體可以砍斷牛、馬,加之於金屬可以割斷盤、匝。如果把它靠在柱子上砸,就會折為三段;把它墊在石頭上砸,就會碎為百片。現在用三萬兵力去對付強大國家的軍隊,這就像是把寶劍靠在柱子上、墊在石頭上砸它一樣。況且那吳國的幹將之劍雖然鋒利,更難得的是如果劍背不足夠厚,劍尖就無法刺人;劍面不足夠輕薄,劍刃就無法斷物。如果同時具備了這樣的劍背和劍面,但是沒有劍環、劍刃、劍珥、佩帶等輔助之物,那就只好手持劍刃去刺物了,這樣的話,劍還沒有入物,自己的手指就先被割斷了。您如果不擁有十幾、二十萬的兵力作為像劍環、劍珥這樣的配合部分,只想憑藉三萬名精英橫行於天下,怎麼能做到呢?何況,古時候天下分成很多個諸侯國。即使是大城邑,城牆也沒有超過三百丈的;人口即使多,也沒有超過三千家的。如果用訓練有素的三萬軍隊去攻打這樣的城邑,還有什麼困難呢?如今,古代眾多的諸侯國已經歸併成為戰國七雄,它們可以召集十萬兵力,打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如果這樣持續幾個年頭,就會出現你們齊國那樣的狀況。齊國動用二十萬兵力攻楚,五年才結束戰爭;趙國出動二十萬兵力滅中山,整整打了五年才告成功。假如說,現在齊、韓兩國勢均力敵,又相互圍攻,有誰敢對我誇下海口,說他能用三萬兵力去援救這兩國呢?現在方圓千丈的大城、戶口上萬的大邑相互對峙,如果想用三萬的兵力去包圍千丈的大城,恐怕連城的一角都圍不住,至於進行野戰就更加不夠了,你能拿這點兵力去幹什麼呢?」
安平君田單長嘆了一口氣,說:「我確實比不上您的高明呀!」
人物評價
馬服君趙奢。圖片來自武林軍事
趙奢有豐富的軍事思想。從閼與之戰中「告之不被,示之不能」、「能為敵司命」、「反客為主」、「居高臨下」等戰略戰術來看,他顯然吸取了孫武、孫臏的軍事思想。從他於孝成王二年(前264年)與田單論兵法來看他重視對戰爭形勢和特點的研究,最後使田單折服地說:「單不至也。」說明他有較高的軍事造詣。
(趣歷史、鐵血網、武林軍事網等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