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雖是美德,但別瞎用在孩子身上,會影響孩子的眼界和格局

2020-11-30 騰訊網

文丨洛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節儉這個話題,一直以來都被我們廣為熟悉,尤其是父母和老一輩的人,不論何時總是對這個話題津津樂道,可能說起其他的知識來他們都不是很了解,但是一說到節儉的小竅門,他們的建議就會層出不窮。

節儉也是我們中華民族一直在傳承的一種優良品德,這種傳承會隨著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傳達到孩子身上,但是很多父母卻分不清節儉和摳門的界限在哪裡,常常會把摳當作是節儉來教育孩子,這樣會導致孩子在成長方面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影響孩子的發展。

近日高中同學聚會,很多昔日的同學都榮升為了寶媽,大家坐在一起討論育兒經驗的時候,其中一位媽媽說起這樣一件故事,讓大家都若有所思。

這位媽媽說自己平時喜歡趕在超市打折的時候去買東西,這個時候的產品優惠力度比較大,可以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他的孩子壯壯每次都跟她一起去,她也沒意識到自己這樣做存在什麼問題。

直到有一次她換了個時間去超市,發現平時打折的產品在正常售賣時是非常貴的,壯壯也發現了這件事,看著自己喜歡的食物對她說「媽媽,這個太貴了,我們還在打折的時候來買吧。」這句話向針一樣刺激了這位媽媽,她突然發現自己的節儉很可能給孩子做了錯誤的示範。

父母過度節儉,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

就像上文中提到的這位媽媽,她喜歡買超市的打折產品不存在任何問題,而且也算不上是過於節儉,但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卻不小,孩子小小年紀就已經意識到超市的打折產品更優惠,這種花一點時間來節約金錢的想法,會在孩子的腦海中中逐漸已經成型,孩子會不自覺地想要重複這樣的行為來獲得一種滿足感,但是過於節儉會導致孩子的目光被局限在一個地方,影響孩子對於未來的規劃和想法,想像孩子的個人發展.

1、目光短淺

如果孩子受到父母的影響,習慣了通過節儉來節約錢財,藉此來獲得一種滿足感,這種行為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孩子的眼界,例如明明可以通過投資學習來獲得更多的知識,或者通過投資產品來獲取更多的收益。

這兩種做法都可以為未來美好的生活打下基礎,但是卻因為孩子捨不得花錢而與之失之交臂,整日活在自己節省了就是賺到的氛圍裡,故步自封,放不開眼界,終究沒有長足的大發展,錯過許多好的發展機會.

2、因為錢斤斤計較

過於節儉的人身上普遍都存在一種毛病,那就是在錢財問題上非常的計較,連帶著對其他事情也有點心胸狹隘,而生活在社會上,除了衣食住行等必要開銷外,我們還有社交的需求,對於非常摳門的人來說,必需品的消耗已經讓他們非常心疼,社交什麼的,看起來華而不實,沒有參加的必要。

這樣一來就少了很多可以交到朋友或者促進朋友關係的機會,對個人發展造成影響.同時人們大多數不喜歡與斤斤計較的人溝通,因為他們對於錢 的話題非常敏感,容易引起糾紛。

3、吝嗇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非常吝嗇的家庭中,他們對於金錢的憂患意識就會非常重,甚至對於自己的穿著打扮都非常吝嗇,例如捨不得買合體的或者質量好的衣服來修飾自己,常在穿著上面鬧笑話,這樣會給別人留下缺乏教養的印象,容易被別人看清。

4、影響事業和生活

一些父母教育孩子要學會節儉,故意讓孩子感到自己的生活緊巴巴的,這樣一來孩子與周圍的同齡人就會產生距離感,認為自己比較另類,無法融入大家,從而變得非常自己自卑,進而會造成不合群的現象,損害人際交往能力,想像事業和生活的發展。

可以節儉,但要適度

很多父母喜歡節儉 ,於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對孩子有節儉的要求。但是如果父母過於節儉,不但會影響孩子的生活質量,還會對孩子的世界觀形成一定的影響,讓孩子從小就斤斤計較,喪失很多生活的樂趣

1、節儉存在於生活

節儉存在於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指對自己在物質或者消費方面下意識的節約,而不是別人身上打主意,想要佔別人的便宜,如果一心只想要佔別人的便宜,不僅會被別人討厭,還會影響孩子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讓孩子的性格出現缺陷,不受歡迎。

2、正確消費,而不是摳門

生活中該有的消費還是要有的,這是保證生活質量的基礎,如果因為想要節儉,而一味的省錢,並且向孩子反覆訴說節約的理念,這就是摳門了,長此以往,孩子會感覺自己的家庭很貧困,想做什麼想要什麼也不敢跟父母說,自我壓抑。父母要教會孩子正確的消費觀,讓孩子學會把錢花在刀刃上。

3、父母不要向孩子抱怨

很多父母可能工作和生活壓力比較大,當孩子有消費的時候會忍不住抱怨幾句,本意是想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賺錢不容易,讓孩子學會節儉,但是在孩子看來,就可能是自己造成了父母的負擔。對父母產生一種愧疚的感覺,也給心理和精神帶來一定的壓力,小小年紀就心事重重。養育孩子是父母的職責,如果一味地向孩子抱怨,只會帶給孩子更多的壓力,影響孩子的成長。

父母想要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意識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節儉而影響了生活質量,就得不償失了。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世界觀和人生觀是逐步形成的,父母過分的節儉可能對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的影響,孩子過於看重金錢,也不利於人際關係的形成。

育兒問題洛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洛媽媽育兒堂,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相關焦點

  • 窮養孩子有這3個「壞處」,特別是第一個,孩子會變成「守財奴」
    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就應該窮養,認為從小窮養孩子的話,可以讓孩子培養起節儉的價值觀,並且能夠讓孩子體會到家長賺錢的不容易,希望孩子們長大以後都會節儉懂事。於是很多家長就會在孩子小的時候告訴孩子,家裡很窮沒有錢,或者跟孩子說,不要亂買東西這樣子會很浪費錢。
  • 父母對錢的態度,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家庭教育當中,金錢教育是一個會貫穿孩子一生的問題。大到追求志向,小到生活習慣,都有著深遠的影響。父母是直接影響孩子金錢觀形成的第一人。但是在中國家庭,金錢教育和死亡教育一樣,是十分匱乏的。很多家長可能並沒有這樣的意識。他們要麼單純地認為「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要麼就壓根不會在孩子面前提起錢。
  • 媽媽在三個方面越「敗家」,孩子將來越有出息,爸爸可別捨不得
    中華傳統美德的基礎一項就是勤儉持家,但是中國父母非常捨得給孩子花錢。曾有相關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家庭的教育支出平均佔據總支出的百分之三十,甚至有時會高達百分之六十。這一大部分錢,幾乎都是在學業上的開銷,家長們在生活中方面並沒有過於嬌慣孩子。但是有的媽媽十分捨得為孩子花錢,從吃到穿,從穿到玩,難免會被扣上「敗家」的帽子。
  • 家長別溺愛,不浪費,讓孩子遠離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
    文/可馨育兒 在現代家庭生活中,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但我們還是應該奉行勤儉持家的方針,提倡節儉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家長別溺愛,不浪費,讓孩子遠離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現如今,很多國家的父母都會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給孩子灌輸勤儉節約道理。聯合國還專門把每年的10.月30日設立為「勤儉日」,也是在提醒並要求人們在現代的生活中仍要堅持勤儉節約的美德。 但是如今的社會,受到外來的一些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的影響,一些人們講排場、比闊氣、揮霍浪費的現象此起彼伏。
  • 若要孩子「情商高」,儘量避開這3個「懂事行為」,父母別瞎開心
    如果孩子有以下這幾點看著懂事的行為,或許是在暗示你孩子的情商比較低,在孩子長大之後,可能在生活和工作上受到一些影響。若要孩子「情商高」,儘量避開這3個「懂事行為」,父母別瞎開心1、不調皮惹禍,不愛出門大多數的孩子在小的時候,總是會吵著鬧著出去玩,就連自己一個人玩玩具時也很調皮搗蛋,但是你發現你家的寶寶就沒有這樣的情況,甚至不會主動要求出去玩,也不會做一些讓父母感覺到生氣的事情,那麼每一位做家長的都認為孩子很乖很省心,但你知道嗎?
  • 孩子太小氣不願分享?變成「小氣鬼」的3個原因,與孩子無關
    所以當孩子有零食時,孩子會非常珍惜,只想自己一個人將東西吃完,不會給別人吃。當孩子有了玩具時,也想自己玩,根本不會想到和別人分享。不過,這些問題看似是小孩子不對,但即使上都是父母的教育失敗,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喜愛孩子的舉動,會對他們造成這麼大影響。父母哪些教育方式容易培養「小氣鬼」孩子?
  • 溫儒敏:用古詩餵大的孩子,早就贏在了起跑線和格局上
    為什麼古詩文會突然得到重視,溫儒敏教授對此表示古詩文是學好大語文的關鍵所在,用古詩餵大的孩子,早就贏在了起跑線和格局上!古詩的作用一提到背古詩就有很多人出來反對,認為:背古詩死記硬背對孩子能有什麼用處?或者背古詩能學習好嗎?國家又不是靠背幾首古詩支撐起來的。難道數理化就不重要了?
  • 孩子有3個「懂事」的行為,暗示長大跟成功無緣,家長別瞎高興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們總是很開心,認為自家孩子比別人家多了很多「長處」,但是他們並沒有發現,有時候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懂事」,很大機率會影響娃未來的發展。,可是很多家長都沒有發現,孩子有3個「懂事」的行為,暗示長大跟成功無緣,家長別瞎高興。
  • 孩子為什麼不能穿別人的舊衣服?與節儉無關,心理上才是大問題
    與節儉無關,心理上才是大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首先說答案:不可以,這與浪費、節約之類的美德無關。衛生安全正如前文娟娟想的那樣,舊衣服之前遭遇過什麼,上面有多少細菌,我們一概不知。哪怕是朋友的衣服,經常清洗,那她在決定不要時,會不會隨手往地上一扔或者用來擦髒東西?這些都是無法預測的。
  • 越是層次低的男人,越在這些事上斤斤計較,是孩子和家庭的悲哀
    但現實往往並非如此,正如很多人認為男生的生活能力要比女生強一樣,其實還是要分人,真不是男女之別。認識一位朋友,聽她說結婚以前,她一直感覺老公是個不錯的相處對象。雖然也會有一些小缺點,但總覺得婚後就會改變,結果她高估了習慣和性格的根深蒂固性。以前談戀愛時,她已經感覺到老公比較節儉,結果婚後這種節儉簡直到了摳門的地步。
  • 幾種媽媽帶大的孩子,往往心胸寬廣、格局高,將來更容易成大器
    孩子的人生觀世界觀基本上都是從母親身上學來的。執筆:張蒙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除了優厚的物質條件和富足的生活,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對他們的成長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教育得好,很可能會收穫一個聰明懂事的乖寶寶。
  • 斤斤計較的家庭,走不出胸懷博大的孩子
    家庭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看世界的角度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父母的格局對孩子的影響大嗎?」有一個高贊的回答是:「非常大,父母是積極向上還是消極,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曾說:「一個在斤斤計較的家庭裡走出來的孩子很難胸懷博大,也很難在一個世俗的家庭裡發現一個清純的孩子。」孩子是用廣闊的視角去看待這個世界,還是用狹隘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關鍵在於父母。
  • 媽媽捨得在這些方面「敗家」,孩子會越來越優秀,爸爸可別攔著
    孩子爸爸總說:「上小學了就應該好好學習,這些課外書有什麼用?」其實,很多家長都覺得給孩子買課外書,是佔用孩子的學習時間。實際上,書是給孩子帶來回報最大的一件東西了。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正處於完全依賴家長和老師學習的階段,是培養閱讀習慣的最佳時期。
  • 教會孩子說「NO」:美德不是「道德綁架」,不是別人的護身符
    家長們都會用這個故事來教育孩子要學會禮讓他人,教育孩子要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等等。但今年來,各地關於老人強行要求讓座的新聞數不勝數,甚至採取了一些比較過激的行為。之前就看過一個消息:僅僅是孩子並沒有看到站在她面前的老人沒有及時讓座,就被老人扇了好幾下巴掌。這讓大家不禁懷疑,給老人讓座什麼時候成了必須要做的事情?
  • 孩子過生日,選陽曆還是選陰曆?家長別再傻傻分不清了
    最後還是陽曆生日那天,甜甜放學回家,說老師和同學在學校已經祝自己生日快樂了,爺爺奶奶才妥協了,現在大家確實都用陽曆過生日了。02孩子過生日,選陽曆還是選陰曆?家長別再傻傻分不清了①沿襲傳統美德,陰曆生日更有意義陰曆又稱農曆,也是從我們國家起源的,早前農民主要採用農曆來指導農時,後來慢慢成為了百姓慣用的計時方式。如果您的家庭頗具傳統風範,家風濃厚,可以讓孩子過陰曆生日,感受傳統文化,沿襲傳統美德。
  • 父母血型會影響孩子智商嗎?若夫妻是這些組合,孩子長大更聰明
    我們常常會下意識地認為如果父母都是高知識分子那他們的孩子就一定也會很聰明,其實這個結論是不對的。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很多非常聰明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學歷普遍都不會很高,有些孩子父母的學歷甚至可能只停留在初中高中階段,但他們的孩子卻在同齡小孩子中非常的出類拔萃,這是為什麼呢?
  • 孩子學說話很慢?別著急,看看是不是這些原因造成的
    當有了孩子以後,寶媽們的話題從化妝品、衣服迅速轉到孩子身上,開口就是我家孩子怎樣怎樣,孩子有一點點進步就驕傲莫名,孩子有一點點不好就唉聲嘆氣。而在話題轉變後,攀比心也是悄然存在的,只是從誰的衣服貴誰的化妝品大牌,變為了誰的孩子長得快誰的孩子更聰明。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比聰明還沒辦法「用分數說話」,大家一般都是用孩子的表現來自誇。
  • 別再用這句話毀了孩子的一生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萊蒙特說: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須按照一定的規矩秩序各就各位,當我們的家庭秩序正常時,我們的家中就會有愛流動,孩子就會從父母身上獲得生命的能量。而正常的家庭秩序關係中,夫妻關係是第一位的。有一天,我和老公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正吵得不可開交時,卻發現孩子不知何時默默地站在臥室門口看著我們,眼神裡充滿了驚恐不安。
  • 格局大的女人,從不和爛人糾纏不清!這樣的女人身上會有這些特點
    由此可見,女人是一個家庭的風水,潛移默化地影響家庭的運勢。股神巴菲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曾說過:「認為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是跟什麼人結婚,而不是任何一筆投資」,此話也完美地應驗了找個大氣女人的重要性!大氣的女人,身上會有哪些特點?1、大氣的女人有大格局讀女貞的文章《大宋皇后劉娥:有大格局的女人,運氣都不會太差》,我看到了一個有大格局的劉娥。
  • 孩子社交恐懼會有哪些影響?父母要如何幫助孩子走出恐懼?
    社交恐懼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有哪些1.對孩子的其他能力造成影響很多孩子有一顆想要進行社交的心,卻不知該從何下手。想要進行社交時又害怕自己不被接受,無法主動改變自己的性格邁出第一步。這種有想法卻無法實現的心理會極大的影響他們做其它事情的信心,很多時候在面對一些困難時不敢突破自我,也不敢主動改變。只能被動著等別人來推自己,以此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