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席琳·迪翁重唱《我心永恆》
本屆頒獎禮看點多多,席琳·迪翁再唱《我心永恆》把整場頒獎禮推向了高潮。 適逢《鐵達尼號》公映20周年,席琳·狄翁在公告牌音樂獎的舞臺上唱響了那首最暢銷單曲之一的《我心永恆》。 席琳·迪翁演出的舞臺位於觀眾席的中央,她身著一襲充滿設計感的白衣,其頭頂的圓柱體發光水晶造型參考了鐵達尼號大廳中吊頂燈的設計,席琳的演唱對歌曲進行了小小的改編,但她泰然自若的颱風和出眾的唱功依舊將這首經典演繹的完美動人。演唱結束,觀眾感動起立致以長久熱烈的掌聲,席琳也眼含熱淚。
-
時隔20年,席琳音樂大獎上獻唱《我心永恆》,依舊動人
17年美國公告牌音樂大獎上,為紀念電影《鐵達尼號》20周年,席琳·迪翁再唱經典神作《My Heart Will Go On》,鮮少能有幾首歌能像《我心永恆》一樣和電影這般緊密相連。
-
鐵達尼號:我對你的愛亙古不變
《鐵達尼號》對愛情的塑造堪稱完美,直到現在,很多場景仍令人記憶猶新。當傑克在冰冷的海水中緊緊抱著他一生摯愛,用最後一點溫度溫暖對方的一幕出現時,無論多少年,都讓人溼了眼眶。而羅絲決定無視家庭和禮數的壓力在鐵達尼號靠岸後與傑克一起。在這一刻,他們應該是最幸福的人。當船沉的時候,羅絲不顧一切回到空無一人的船艙尋找傑克,並在緊要關頭找來救生斧救出他。兩人來到甲板,羅絲在傑克的勸說下上了救生艇。(如果當時羅絲有好好聽話上救生艇,結局會不會有不同救生艇徐徐放下,羅絲神情恍惚,突然她放棄了也許是最後的逃生機會跳回鐵達尼號,這對情侶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
席琳·迪翁自曝最初不想唱「我心永恆」 稱「根本沒有打動我」
「我心永恆」是《鐵達尼號》的主題曲 1997年,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和凱特·溫絲萊特主演的那部《鐵達尼號》火遍全球,該片的主題曲「我心永恆」(My Heart Will Go On)也風靡全世界,演唱這首歌的席琳·迪翁藉此收穫了無數的粉絲。
-
CBR放映室|解構電影《鐵達尼號》:看戲人終成戲中人
以你之名,冠我之姓,是我餘生唯一可以讓你陪在我身邊的辦法。1997年,電影《鐵達尼號》上映,而後全球迎來「泰坦熱」。記者曾在紐約時代廣場採訪了一個眼睛紅腫的女孩,詢問後才知道,電影她已經看了14次;1998年,電影在中國首映,,引發了全民空巷的熱潮。上街隨機詢問路過的情侶,沒有哪一對沒看過《鐵達尼號》,影廳裡當日熱銷榜單中,《泰》必是佼佼者,碾壓群芳。
-
鐵達尼號背後的真實故事
鏡頭是暗淡和顆粒狀的,但它顯示的金屬物體是明白無誤的:鐵達尼號的鍋爐之一。巴拉德和他的船員爆發出歡呼聲和掌聲。有人為吐司開了一瓶香檳,但是他們注意到它已經快到了凌晨2點20分 - 海洋沉船沉沒的確切時間並且超過1,500名乘客和船員死亡之後,情緒突然變暗。對它的想法讓巴拉德感到震驚。「我們很尷尬,我們正在慶祝,」他後來告訴60分鐘。自從鐵達尼號離開其首次飛往紐約的首航之後,已經過去了73年多。
-
有一種男女間的友誼叫小李子和肥溫——緣起《鐵達尼號》
絕大部分的70、80後對1997年上映的《鐵達尼號》都不陌生,當時可以說是萬人空巷,全世界開始沉迷於他們,少男少女們都沉浸在「You jump,I jump」的愛情中,凱特·溫斯萊特和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也被認為是最般配的一對。
-
鐵達尼號事件轟動世界,可幾人知道,露絲後半生是如何度過的?
——《鐵達尼號》 1997年12月19日,一部名為《鐵達尼號》的電影在美國上映,一夜之間,引起全國轟動,再後來,全球轟動,萬千觀眾因它而痴狂,以至於在隨後的13年裡,它都穩坐全球票房第一的寶座。而故事裡貴族女孩露絲和窮畫家傑克的愛情故事,也成為大家的「意難平」,久久不能忘卻。
-
獻禮澳門回歸20周年楊敘辰電影《又見蓮花》今日上映
獻禮澳門回歸二十周年,由青年演員楊敘辰領銜主演的電影《又見蓮花》正式定檔12月20日晚間8點15分登錄央視CCTV-6電影頻道與愛奇藝首播。《又見蓮花》是由袁煒執導,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愛奇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紀念澳門回歸20周年獻禮電影。
-
當年買了船票,卻沒登上鐵達尼號的7個富豪:不登船理由很奇葩
該片就是由 「小李」萊昂納多、溫斯萊特主演的《鐵達尼號》。一經上映就席捲全球,在全球獲得了超過21.8億美元,約合140多億人民幣的票房!這個記錄直到2013年才被「卡神」自己導演的《阿凡達》超越。 《鐵達尼號》橫掃1998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11項大獎,也橫掃了金球、棕櫚、歐洲電影節等大獎。而露絲和傑克也成為了西方愛情的最新代名詞,被人們追捧至今,也被奉為經典。
-
108年前鐵達尼號遇難,為何不爬上冰山避難?原因有三!
和鐵達尼號一同設計的還有奧林匹克號以及不列顛尼克號,但是因為鐵達尼號船體尺寸過於龐大,長達883英尺,於是建造公司決定這三條船不能同時建造。不過鐵達尼號在1912年2月3日完成所有的裝潢任務,它的處女航最初被定在了3月20號!但是卻因為奧林匹克和皇家海軍巡洋艦發生碰撞,最終延遲了鐵達尼號的收工工作,最終將鐵達尼號的處女航定在了4月10日!
-
《鐵達尼號》豆瓣9.4分,很多人說「再看100遍,我還是要看」
鐵達尼號是票房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之一,但是當它於1997年首次發行時,我沒有關注它。 不是我不感興趣; 這些年來,我讀了很多有關《鐵達尼號》的文章,幾乎抓住了處理這場災難的所有PBS或《國家地理》雜誌的全部內容。
-
《鐵達尼號》不服,直接戳穿「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發出求救信號的鐵達尼號~ 號稱永不沉沒的「鐵達尼號」撞上冰山了,海水瞬間就衝進了船體。10分鐘的時間,海水就已經從底艙上升了14英尺,已經淹沒了船頭艙、三間艙房及6號鍋爐房,整個船已經有5個艙進水了,而「鐵達尼號」只能承受4個艙進水,5個艙進水是致命的,是不行的。5個艙進水,也就意味著,「鐵達尼號」要沉了!
-
《鐵達尼號》不是窮小子愛上富家女,是浪漫男拯救空虛女的愛情
《鐵達尼號》有多經典,獲得的獎項有多少、賺到的票房官方資料的什麼就不列舉,喵哥我單講此片90年代上映時給喵哥周遭(十八線小縣城)帶來的變化:當時坊間盛傳「中國人必須看鐵達尼號」(懷疑中國人必須怎麼怎麼滴句式由此發端),所以每個人都以能到電影院看此片為榮,喵哥的幾位小學同學就被父母帶到影院看了此片
-
趙本山英文名首次曝光,與《鐵達尼號》男主同名
緊接著球球開始自曝全家人的英文名字,「我哥哥叫邁克(Mike),我媽媽叫瑪麗(Mary),我爸爸叫傑克(Jack)」。沒想到趙本山一家的英文名字就這樣被球球曝光了,不得不說,趙本山一家的英文名字起得還是很有特色的,像極了小學英語課本上的人物名字,聽起來十分親切。小黃飛得知趙本山的英文名叫「Jack」,也是再次向球球確認,「你爸是叫傑克(Jack)嗎?」
-
《鐵達尼號》火遍全球,可幾人知道,露絲後半生是怎麼過的?
就筆者自己來說,真正了解這種感覺的時候,還是看到鐵達尼號的那一刻。不得不說這部電影當時拍的太好了,太唯美了,太悲情了,以至於讓我們這些沒有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居然在那一刻也了解了那首詩的一些真實韻味。遙想當年鐵達尼號火遍全球,而我們在教室裡面觀影的時候,更是全場掌聲雷動,時而歡樂時而痛苦。
-
108年前鐵達尼號沉沒,為何至今沒人打撈?專家:不能撈!
相信《鐵達尼號》這部電影大部分人都有看過,很多人都被他那悲壯的愛情故事所感動。事實上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變而來的,歷史上確實有鐵達尼號沉沒在大西洋深處,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人敢去打撈呢?
-
《13號星期五》40周年!為什麼第13部《13號星期五》至今難產?
今年是經典恐怖片《13號星期五》上映四十周年,可是從2009年的重啟版之後至今10多年來我們再也沒有看到下一部《13號星期五》電影,不禁讓人納悶為什麼第13部《13號星期五》這麼難拍呢。由於2009年的重啟版票房慘澹,其續集(原計劃於2010年8月13日上映)被草率地取消了。
-
鐵達尼號撞冰山沉沒,為何不爬到冰山上避難?這些限制人難上去
1912年4月14日的夜裡,號稱「永不沉沒」的鐵達尼號從此墜入海底。而關於鐵達尼號出現事故的原因,到底是木乃伊的詛咒還是一場蓄意謀殺,亦或是有一顆鉚釘的失誤導致的,至今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按照最普遍的說法,鐵達尼號是撞了冰山之後,次日凌晨兩點多鐘船體斷裂,徹底沉沒,上千名乘客葬身海底。
-
《2001太空漫遊》上映50周年:偉大的人類進化暢想曲
為紀念已故大師——斯坦利·庫布裡克經典之作《2001太空漫遊》上映50周年,第71屆坎城電影節組委會於今年五月電影節期間舉辦了特殊展映,放映影片70mm原版膠片全新版。克里斯多福·諾蘭首次出席坎城電影節,負責此次電影的重映,並在電影節開設大師班分享庫布裡克對其電影事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