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央行數字貨幣|全球央行:數字貨幣「求快」還是「做對」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北京商報

隨著數字貨幣影響範圍越來越大,各國央行也躍躍欲試,試圖探索一條合法之路。儘管目前國際上已有多種私人部門發行的數字貨幣運行使用,但並不歸屬中央銀行監管,在使用過程中,仍有風險存在。為進一步加強對數字貨幣的管理,近年來,國際上已有多個國家對央行數字貨幣進行研究。而在2020年,各國更是加快了對這一領域的探索進程,包括澳大利亞、日本等國紛紛在今年宣布將啟動對數字貨幣的研究,也有立陶宛、巴哈馬、柬埔寨等國在年內發行數字貨幣。隨著央行數字貨幣的隊伍逐漸壯大,部分曾對數字貨幣持謹慎態度的國家也開始轉變態度,更有地區正逐步建立相關監管體系。

研發駛入快車道

「2020年是央行數字貨幣崛起的一年。」國際清算銀行(BIS)在年內發布的報告中指出。

央行數字貨幣(CBDC),是由中央銀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功能屬性與紙幣相同,可以被視作紙幣的數位化形態。

在部分私人部門數字貨幣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地的央行也在推進發行歸屬於國家控制的數字貨幣。而自Facebook於2019年發布旗下數字貨幣Libra的白皮書後,更是「敦促」各國央行加快了對於數字貨幣探索的步伐。國際清算銀行在年中發布的報告也指出,除Libra作為「引爆點」外,今年在全球範圍內暴發的疫情,也導致公眾對現金產生可能傳播新冠病毒的擔憂,從而也加速了各國央行數字貨幣發展的進程。

此前在11月2日,澳大利亞央行宣布與多家銀行合作啟動數字貨幣研究項目,將利用分布式帳本技術(DLT)探索CBDC的潛在用途和意義。該項目將涉及開發一個概念證明,以發行一種象徵性形式的CBDC,可供批發市場參與者在基於以太幣的DLT平臺上進行銀團貸款的放款、結算和償還。該項目預計將在2020年底左右完成,相關機構計劃在2021年上半年發布有關該項目及其主要發現的報告。

除澳大利亞外,也有中國、韓國、泰國等國在年內啟動央行數字貨幣試點項目,日本、菲律賓、巴西等國則表示考慮推出法定數字貨幣,相關研究實驗也有望在來年開啟。在大環境影響下,已有國家的央行數字貨幣進入測試階段。2月,瑞典央行就表示,已經開始進行央行數字貨幣——「電子克朗」的沙盒測試。

瑞典央行表示,如果該數字貨幣最終進入市場,可能將被用於模擬日常銀行業務,例如通過數字錢包進行存取款或者進行付款等。同時,該項目旨在展示普通大眾如何使用「電子克朗」,因此將側重於表現其在流通環節的穩定性與實用性。但瑞典央行同時也提到,目前還未決定是否發行「電子克朗」,其合作服務公司埃森哲正在開發的試點項目預計持續到2021年2月。

值得一提的是,除上述國家外,立陶宛、巴哈馬、柬埔寨均於2020年逐步在本國範圍內發行央行數字貨幣。此前,也有突尼西亞、委內瑞拉、烏拉圭等國已推出央行數字貨幣。

國際清算銀行執行委員會委員、創新部總監貝諾埃特·塞烏雷此前在10月表示,「2020年是全球不少央行對CBDC態度的一個分水嶺。根據BIS的調查,全球80%的央行目前已在探索研發CBDC,40%的央行在做概念原型驗證(PoC),10%的央行在做試點」。

謹慎態度不可鬆懈

各國央行探索數字貨幣逐漸形成風潮,動搖了部分曾經對數字貨幣持否定態度的國家,並紛紛加入數字貨幣的研究行列中。與此同時,也有部分國家目前對數字貨幣仍持謹慎態度。

10月,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舉行的跨境和數字支付虛擬小組會議上,美國聯邦儲備局(以下簡稱「美聯儲」)主席Jerome Powell表示,美聯儲尚未就是否發行央行數字貨幣作出決定。他表示,「在作出這樣的決定之前,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此前在2019年11月,Powell曾表示,美聯儲在密切關注數字貨幣的發展,但由於一系列法律、法規及運營的問題,並未考慮積極參與其中。

但在2020年2月,美聯儲理事Lael Brainard表示,美聯儲正在就數字支付和數字貨幣的監管和保護等一系列問題展開調查,並已經開始研究數字貨幣發行的可行性。

重建全球貨幣體系

對於擬推出央行數字貨幣的國家,如何實施、加強對數字貨幣的監管,是各國央行亟待解決的問題。

歐洲央行行長Christine Lagarde曾於11月初表示,已經開始探索推出數字歐元的可能性。此前在10月2日,歐洲央行發布一份可能發行數字貨幣的綜合報告。該報告指出,歐洲央行計劃於2021年年中就是否啟動數字歐元項目作出決定。

而在歐洲央行正在研究是否啟動數字歐元項目的同時,歐盟委員會(以下簡稱「歐委會」)表示,相關部門正為加密貨幣制定基本規則。同時,歐委會要求加密貨幣公司必須在歐洲設立實體機構、接受資本約束。

「歐洲在數字經濟時代最大的威脅來自北美眾多的Bigtech,從歐洲對公眾隱私的保護重視程度,以及率先出臺數據安全保護法規及其他強硬的手段可以看出,歐洲也擬發行數字歐元來應對這種威脅。」 業內人士裡厄(化名)評價道。

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看來,發展數字經濟,推動數位化發展已經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數字貨幣逐步取代紙質貨幣也更適應未來數字經濟發展的需要。

從當前來看,已有部分中小國家發行並使用央行數字貨幣。但有業內人士指出,這些中小國家此舉大多是為擺脫經濟困境或重建本國貨幣體系。那麼,在全球央行紛紛加入研發法定數字貨幣行列的當下,是否也代表著全球貨幣體系將得到重建?

展望未來全球數字貨幣的前景,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黃卓此前曾公開表示:「未來可能形成一套由IMF和多個重要國家主導的多邊全球數字貨幣體系。第一種是有很多種主權數字貨幣,形成一個新的多邊協議和技術架構,代替現在所有的結構。第二種是,在這個基礎上還有一種超主權的數字貨幣,比如由IMF牽頭來形成一種新的數字貨幣。」

相關焦點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丨網聯銀聯:跨行清算地位是否被削弱
    在12月8日,由北京商報社、北商研究院出品的《解碼央行數字貨幣》正式發布,從地方試點篇、監管篇、個人篇、支付篇、機構篇、場景篇、資本市場篇、清算篇、跨境篇、全球篇等10個維度出發,全景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並對後續走向進行分析預測。」2020年是央行數字貨幣崛起的一年,隨著國內數字貨幣試點工作的正式展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央行數字貨幣將會給我國清算體系帶來哪些變化。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上市公司:數字貨幣概念股誰在「摸魚」
    來源:北京商報隨著央行數字貨幣頻傳利好,A股資本市場也聞風而動,帶火了數字貨幣概念股。經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目前市場上共有神州信息、御銀股份、廣電運通等27隻數字貨幣概念股,所涉業務大多與數字貨幣的底層技術、應用場景相關。值得一提的是,在27股中也有部分個股撇清了與數字貨幣的關係,明確表示公司不涉及數字貨幣相關業務,但仍遭到了投資者熱捧,公司股價接連大漲。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支付寶微信:與數字人民幣如何競合
    「數字人民幣由指定銀行參與兌換,不與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直接競爭」,自10月25日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就數字人民幣進行了全面回應和解讀後,數字人民幣與微信、支付寶等機構的關係進一步明晰。不過,公眾仍存疑惑的是,在第三方支付已經足夠便捷的情況下,央行為何還會推出數字人民幣?對第三方支付又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使用數字人民幣和使用微信、支付寶有何不一樣?
  • 中國央行數字貨幣面世:為什麼要用數字貨幣?對老百姓有啥好處?
    01事實上,做中國自己的央行數字貨幣,早在2014年,當時的行長周小川就提出過這個想法了。現在的央行的數字貨幣是個什麼樣子呢?它的功能和屬性跟紙鈔完全一樣,只不過它的形態是數位化的。我們對它的定義翻譯過來就是「具有價值特徵的數字支付工具」。什麼叫具有「價值特徵」呢?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丨蘇州:10萬個數字人民幣紅包有何突破
    全文共2752字,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編者按】今年數字金融的最熱關鍵詞,非數字貨幣莫屬。從頂層設計到各地試點,過去一年來,數字人民幣進展如何?用戶認知度有多少?如何影響市場機構?存在何種難點與挑戰?在12月8日,由北京商報社、北商研究院出品的《解碼央行數字貨幣》正式發布,從地方試點篇、監管篇、個人篇、支付篇、機構篇、場景篇、資本市場篇、清算篇、跨境篇、全球篇等10個維度出發,全景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並對後續走向進行分析預測。」繼深圳之後,蘇州版「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也來了。
  • 姚前:加密貨幣是央行數字貨幣研發方向之一
    中登公司總經理、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前所長姚前:  「加密貨幣是央行數字貨幣研發方向之一」  在這其中,區塊鏈與數字貨幣、電子支付等概念關聯更是關注的焦點。「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那麼,區塊鏈作為一種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資料庫,其與數字貨幣之間是否也存在這種關係?區塊鏈和數字貨幣到底有何關聯?央行數字貨幣的未來將向什麼方向發展?
  • 央行數字貨幣DCEP是什麼?DCEP錢包是什麼?
    綜投網(www.zt5.com)4月17日訊  2019年8月,央行官員表態央行數字貨幣(DCEP)「呼之欲出」。三個多月後,央行數字貨幣的廬山真面目是真的呼之欲出了。
  •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央行主動學習和吸納數字貨幣...
    有人說,只要市場認可比特幣,它就能成為真正的貨幣。這是真的嗎?另一方面,縱觀全球,各國央行也正加速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如加拿大央行Jasper項目、新加坡金管局Ubin項目、歐洲中央銀行和日本央行聯合開展的Stella項目均已取得積極進展。當前,私人數字貨幣與法定數字貨幣儼然形成一副競爭態勢。那麼,數字經濟時代的貨幣角色由誰來承擔?私人數字貨幣,抑或法定數字貨幣?
  • 鼠年投資攻略之金融科技篇:2020年有望成為全球央行數字貨幣元年
    1、2020年有望成為全球央行數字貨幣元年 在數字貨幣領域,世界各國紛紛發力,1月21日,據日本央行官網,其與歐洲央行、英國央行等組建了央行數字貨幣小組,共同評估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可能性。
  • dcep與Libra的比較分析,為什麼要發行央行數字貨幣dcep?
    換而言之,在中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我國法定貨幣從貝殼換成金屬,金屬換成紙幣,如今正朝著紙幣換成數字幣進階。而在如今全球經濟數位化變革之中,與其他國家央行相繼推出的數字貨幣比較,除了具備基本支付便捷安全,儲存成本較低,資金流向可追蹤可監管等優勢,醞釀開發達6年之久的中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又擁有何種背景優勢?
  • 央行數字貨幣解析:一種幣,兩個庫,三個中心
    (如需報告請登錄 未來智庫)央行數字貨幣是人民幣的數字形式央行數字貨幣主要替代 M0央行數字貨幣 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下文均簡稱 DCEP), 由我 國中央銀行背書發行,是央行對公眾的負債。
  • 專訪張曉燕:除了央行數字貨幣,不要碰其他所謂的虛擬貨幣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7日電 (張燕徵)27日,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長張曉燕在2020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期間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專訪時表示,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除了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不要碰其他所謂的虛擬貨幣。
  • DC/EP央行數字貨幣是什麼意思?會完全代替現金嗎?
    2020年突如其來的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給傳統產業帶來衝擊的同時,也為數字經濟新業態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引發了人們對數字貨幣的普遍關注。日前,一張央行數字貨幣在農行帳戶內測的照片在網絡上流傳開。不少人開始歡呼:「數字貨幣,來啦!」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Bigtech:應用場景有多大想像空間
    今年9月,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京東數科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雙方以數字人民幣項目為基礎,共同推動移動基礎技術平臺、區塊鏈技術平臺等研發建設;並結合京東集團現有場景,共同促進數字人民幣的移動應用功能創新及線上、線下場景的落地應用,推進數字人民幣錢包生態建設。
  • G7反對在監管推出前放行天秤幣,各國央行數字貨幣進程加速
    路透社拿到的一份為G7(美國、加拿大、日本、德國、法國、義大利、英國)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準備的草案顯示,七國集團繼續認為,在通過適當的設計並遵守適用的標準,充分滿足有關法律、法規和監督要求之前,全球穩定幣項目不應開始運作。穩定幣是指與一種或一籃子貨幣掛鈎的資產,可用於支付或價值儲存。
  • 「財經翻譯官」央行數字貨幣影響知多少?專家告訴你
    新華網北京1月8日電(楊曉波)從深圳、蘇州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發放到北京冬奧試點應用在地鐵大興機場線試點落地,再到在多家平臺的場景應用。我國央行數字貨幣在場景落地呈現加速態勢。那麼央行數字貨幣到底是什麼,它的推出又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 一本書讀懂數字貨幣 王騰鶴 辛泓睿 黃永彬編著 數字貨幣發展歷程
    全書共六章,包括:認識貨幣、什麼是數字貨幣、匿名幣—注重隱私保護的數字貨幣、穩定幣—注重價值穩定的數字貨幣、央行數字貨幣—數位化的主權信用貨幣、全球數字貨幣體系的發展趨勢。《一本書讀懂數字貨幣》適合對數字貨幣感興趣的廣大讀者閱讀,也適合作為投資者、網際網路金融從業者、企業管理者了解數字貨幣,尤其是央行數字貨幣的參考讀物。
  • 數字貨幣對於中國的意義是什麼
    據統計全球目前共有2259種數字貨幣,大型跨國商業機構也開始嘗試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在今年6月份,全球最大的社交媒體Facebook,宣布聯合Visa、萬事達卡、eBay、PayPal以及美國各大銀行共計27家機構,共同發布一種新的數字貨幣—天枰幣(Libra)。發行這種數字貨幣的目的為了用區塊鏈技術推進普惠金融,要建立一種無國界貨幣,還將推行多國之間的跨國結算。
  • 央行發布數字貨幣「八字差一撇」 未來會將取代紙幣嗎?
    金投外匯網4月26日訊,隨著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區塊鏈技術以及相關的虛擬貨幣被認為極具顛覆性。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網際網路金融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黃餘送表示,數字貨幣分為虛擬貨幣和電子貨幣。其中虛擬貨幣包括有交易價值的Q幣、遊戲幣以及比特幣等。
  • 法媒:歐美競相參與數字貨幣競賽
    全文摘編如下:在華盛頓、法蘭克福和矽谷,在央行及數字巨頭們的辦公樓裡,人們都在關注著中國圍繞數字人民幣進行的試水,他們的心情摻雜著好奇和擔憂。之所以好奇,是因為這一大膽的試驗或許會帶來「央行數字貨幣」的可能性,而這也是很多專家一直在呼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