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貨幣解析:一種幣,兩個庫,三個中心

2021-01-08 未來智庫

(如需報告請登錄 未來智庫)

央行數字貨幣是人民幣的數字形式

央行數字貨幣主要替代 M0

央行數字貨幣 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下文均簡稱 DCEP), 由我 國中央銀行背書發行,是央行對公眾的負債。DCEP 屬於法定加密數字貨幣,具有無限的 法償性,是人民幣的數字形式,其本質是貨幣。區別於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DCEP 旨在替代流通中的紙幣,即 M0,而電子支付是基於現有的商業銀行帳戶體系,將 M1 與 M2 電子化,其本質是支付工具。

央行數字貨幣與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在發行方式、管理模式,技術架構等方面有著本質區別。 法定數字貨幣由央行發行並做信用背書,價值與人民幣掛鈎,可調節發行總量並處於銀行 體系監控範圍之內。同時,央行採取的是中心化的管理模式,非純區塊鏈的技術構架。而 比特幣等的數字貨幣,是基於區塊鏈技術,基於工作量證明機制等共識機制保證系統運行, 具有去中心化的特點,價值波動較大。

央行數字貨幣將採用「央行-商業銀行」二元體系

作為現金的替代,央行數字貨幣同時具有紙質貨幣和法定數字貨幣的特點。首先,與紙質 貨幣相同,DCEP 不計付利息,具有貨幣的基礎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 價值貯藏。其本質是央行對公眾的負債,具有無限法償性。同時,DCEP 具有法定數字貨 幣的特性:不可重複花費性、可控匿名性、不可偽造性、系統無關性、安全性、可傳遞性、 可追蹤性、可分性、可離線交易性、可編程性和基本的公平性。

央行數字貨幣採用央行-商業銀行的二元體系。商業銀行向央行繳納 100%準備金。發行時, 由央行將數字貨幣發行給商業銀行的銀行庫,同時等額扣減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再由商 業銀行將數字貨幣兌換給公眾。即由央行負責發行,商業銀行則與央行合作,維護數字貨 幣的發行和流通體系。一方面,與其他商業銀行和機構合作,可以充分利用資源並分散央 行所承擔的風險。另一方面,延續當前的貨幣發行體系可以避免對商業存款產生擠出效應, 導致金融脫媒。

不同於比特幣等去中心化體系下的數字貨幣,DCEP 採取中心化管理體系。在數字貨幣的 發行過程中,央行保持權威地位,擁有最高權限。堅持中心化,主要原因有三:首先,有 利於強調 DCEP 是央行對社會公眾的負債,由央行背書提供強有力的信用擔保。其次,實 行中心化管理有利於央行實現宏觀審慎和貨幣調控職能。同時,由於採取的是雙層運營體 系,實行中心化管理可以維持原有的貨幣傳導方式,防止貨幣超發。

DCEP 採取帳戶鬆耦合的形式,實現可控匿名。目前的電子支付方式,如銀行卡,第三方 支付平臺等,均採用的是帳戶緊耦合的方式,即資金轉移需要通過實名銀行帳號進行,但 隨著人們信息安全意識的提升,電子支付無法滿足人們匿名支付的需求。央行數字貨幣採 用帳戶鬆耦合的形式,無需通過銀行帳戶就能進行價值轉移,從而實現可控匿名。與比特 幣的完全匿名不同,中央銀行有權在合法範圍內獲知交易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數字 貨幣來源可追溯,而其他商業銀行和商家無法獲取相關信息。這種機制在保護數據安全和 公民隱私的同時,也使得洗錢等不法行為可以得到有效監管。

交易處理方面,DCEP 採用中心式帳本。央行數字貨幣採取技術中性,不預設技術路線。 但由於 DCEP 的應用場景為小額零售高頻場景,對數字貨幣交易系統的處理高並發情況的 能力要求較高,目前分布式帳本的處理能力還遠不能勝任。分布式帳本用於在數字貨幣的 確權登記中,處於輔助地位,而交易處理仍由中心式帳本完成,既提高了數據和系統的安 全性,也規避了處理速度的限制。

運行框架:一種幣、兩個庫、三中心

央行數字貨幣運行框架的核心為一種幣,兩個庫和三個中心。

一種幣指由央行背書並發行的中國法定數字貨幣。

兩個資料庫為數字貨幣銀行庫和數字貨幣發行庫。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與流通是基於央行 -商業銀行-公眾的雙層運營體系。發行貨幣時,央行將數字貨幣發行給商業銀行的數字貨 幣銀行庫,商業銀行向央行繳納 100%準備金作為數字貨幣發行基金,進入到央行的數字 貨幣發行庫中。

三個中心的具體結構為:認證中心,登記中心和大數據分析中心。

1) 認證中心負責集中管理法定數字貨幣機構及用戶身份信息,是系統安全的基本組件, 在可控匿名中起到重要作用。認證可採用公開密鑰基礎設施(PKI)或基於標識的密 碼技術(ibc)等方式。

2) 登記中心負責權屬登記和流水記錄,包括央行數字貨幣和對應用戶身份,法定數字貨 幣產生流通、清點核對及消亡全過程。

3) 大數據分析中心依託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對海量的交易數據進行處理。通過進行 支付行為分析、監管調控指標分析,掌握貨幣的流通過程,保障數字貨幣交易的安全 性,並對洗錢等違法行為進行防範,為宏觀政策的實施提供數據支持。

可信服務管理模塊作為各參與方業務的接入點,負責數字貨幣應用相關的發行、管理、認 證與授權。用戶通過移動終端進行數字貨幣的交易。數字貨幣客戶端應用存儲在移動終端 的安全模塊中,消費者和商戶可以通過支付平臺與其他移動終端進行在線交易,或通過 NFC 等進行離線交易。

核心技術:安全、交易、可信保障

我國法定數字貨幣的核心技術分為安全技術,交易技術和可信保障技術三類。

1.安全技術

1) 基礎安全技術:包括加解密技術與安全晶片技術。加解密技術由國家密碼管理機構定 制與設計,其核心是建立完善的加解算法體系。主要應用於數字貨幣的幣值生成、保 密傳輸、身份驗證等方面。安全晶片技術分為終端安全模塊技術和智慧卡晶片技術, 終端安全模塊主要用於安全存儲和加解密運算,為數字貨幣交易提供基礎性的安全保 護。數字貨幣通過移動終端中搭載的終端安全模塊實現交易。

2) 數據安全技術:包括數據安全傳輸技術與安全存儲技術。數字貨幣信息通過密文 +MAC/密文+HASH 方式傳輸,以確保數據信息的保密性、安全性、不可篡改性。數 據安全存儲技術通過加密存儲、訪問控制、安全監測等方式儲存數字貨幣信息,確保 數據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可控性。

3) 交易安全技術:包括防重複交易技術、匿名技術、身份認證技術與防偽技術。防重複 交易技術通過為數字貨幣數據串中增加數字籤名、流水號、時間戳等方式,來確保數 字貨幣不被重複使用(雙花問題)。匿名技術通過盲籤名(包括盲參數籤名、弱盲籤 名、強盲籤名等)、零知識證明等方式實現交易的可控匿名。身份認證技術通過認證 中心驗證客戶身份,確保交易者身份有效。防偽技術通過加解密、數字籤名、身份認 證等方式確保數字貨幣真實性與交易真實性。

2.交易技術

在線交易技術與離線交易技術為設備交互,數據傳輸,交易處理等交易業務各個環節提供 了在線和離線兩種不同的技術解決方案,確保了數字貨幣的交易不受網絡條件的限制。

1) 在線交易技術:包括在線設備交互技術、在線數據傳輸技術與在線交易處理等

2) 離線交易技術:通過脫機設備交互技術、脫機數據傳輸技術與脫機交易處理等

3.可信保障技術

可信服務管理技術基於可信服務管理平臺(TSM),為數字貨幣參與方提供安全晶片與應 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可信服務管理技術為數字貨幣提供各項服務,包括應用註冊、應用 下載、安全認證、鑑別管理、安全評估、可信加載等,保障數字貨幣安全模塊與應用數據 的安全可信。

央行數字貨幣的頂層設計

央行法定數字貨幣系統的頂層設計主要涉及法定數字貨幣的發行、流通、管理、回籠,投 融資和銀行間結算等六個環節。數字貨幣系統由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系統、商業銀行數字貨 幣系統以及認證系統構成。

其中,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系統用於數字貨幣的產生、發行和權屬登記。商業銀行數字貨幣 系統用於對數字貨幣執行銀行功能。認證系統用於向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系統與終端設備之 間和與商業銀行數字貨幣系統之間的交互提供認證。

1.法定數字貨幣的發行

發行法定數字貨幣時,數字貨幣發行系統首先要接收申請方發送的數字貨幣發行請求並進 行業務核查。核查通過後,發行系統向中央銀行會記核算數據集中系統(ACS)發送扣減 存款準備金的請求。在接收到 ACS 發送的扣款成功應答的信號後,發行系統生產數字貨 幣並發送至申請方。

2.法定數字貨幣的流通

用法定數字貨幣進行交易時,付款端根據付款金額和預定義的匹配策略,從數字貨幣保管 箱中選擇數字欄位組成支付來源數字貨幣字串集,並將該字串集發送給管理端。管理端將 該字串集中的數字貨幣字串登記作廢后,生成支付去向數字貨幣字串發送給收款端。支付 去向數字貨幣字串的金額為付款金額,所有者標識為收款端。

3.法定數字貨幣的管理

數字貨幣管理體系包括數字貨幣追蹤方法體系和基於一定的條件所觸發的數字貨幣管理 體系,觸發條件有經濟狀態條件、貸款利率條件、流向主體條件和時點信息條件等。

1) 基於經濟狀態條件觸發的數字貨幣管理方法和系統:能夠對資金歸還利率進行相應的 調整,從而規避流動性陷阱,實現對經濟的逆周期調控。實施流程:數字貨幣系統在 回收貨幣時獲取相應時點的經濟信息,當經濟信息滿足預設條件時,調整數字貨幣的 歸還利率並依據調整後利率進行回收。

2) 基於貸款利率、流向主體、時點條件觸發的數字貨幣管理辦法:數字貨幣管理系統通 過外部觸發條件控制數字貨幣的生效與否,使數字貨幣的投放更加精準,縮短貨幣政 策的傳導時滯,減少貨幣空轉。實施流程:數字貨幣系統向金融機構發行狀態信息為 未生效的數字貨幣,在接收到金融機構發送的數字貨幣生效請求後,獲取生效請求對 應的觸發條件(貸款利率/流向主體/時點)信息。當觸發條件符合預設的標準時,將 數字貨幣的狀態信息設置為生效狀態。

3) 數字貨幣追蹤方法和系統:在保護用戶隱私的同時,能夠在發行方管理範圍內跨主體 追蹤資金付款方的資金流向,並且支持貨幣流向的定製追蹤。實施流程:數字貨幣系 統接受來源幣所有者的追蹤請求,在交易產生的去向幣中設置追蹤並保存去向幣;接 收到來源幣所有者的查詢請求後,向其返回來源幣後續交易過程的追蹤鏈條。

4.法定數字貨幣的回籠

進行數字貨幣的回籠流程時,數字貨幣回籠系統接收申請方發送的數字貨幣回籠請求並進 行業務核查。若核查通過,回籠系統向 ACS 系統發送增加備付金請求;接收到 ACS 增加 存款準備金的成功應答後,將數字貨幣回籠應答發送至申請方。

5.法定數字貨幣用於投融資

數字貨幣系統與智能合約技術相結合,可以在投資平臺上實現由投資人到籌資人的資金轉 移。實施流程:首先,投資人錢包接收到投資平臺發布的智能合約,經投資人確認後,向 合約中添加投資金額、投資人數字籤名和投資人個人信息。投資確認信息經投資平臺驗證 通過後,智能合約生效,投資人錢包通過數字貨幣系統向籌資人支付數字貨幣。

6.法定數字貨幣用於銀行間結算

銀行間數字貨幣的結算系統將數字貨幣結算與銀行間傳統結算的方法進行了有機結合。 實施流程:發起銀行系統向數字貨幣系統發送將數字貨幣付款給接收銀行的報文。數字貨 幣系統收到報文後執行預操作,並向發起銀行和清算銀行反饋操作成功結果。清算銀行系 統接收到數字貨幣系統發送的清算報文後,在該清算銀行的同業帳戶存款餘額中增加與接 收到的數字貨幣金額相等的額度,並將表徵清算成功的結果發送給接收銀行數字貨幣系統。 接收銀行數字系統將接收到的表徵清算成功的結果返回給發起銀行系統。

央行數字錢包——數字貨幣技術應用

根據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的介紹,數字錢包或將成為央行數字貨幣的載體。央 行數字貨幣可以採取商業隱含帳戶體系+數字貨幣錢包的雙層結構,採取在現有的銀行及 第三方支付體系中設立單獨的數字商戶管理入口或者設置獨立的數字錢包 app 兩種路徑, 實現一個帳戶同時管理現有銀行存款和數字貨幣。

數字錢包的開立:個人和企業通過商業銀行和商業機構開立數字錢包。同紙鈔相似,用戶 與用戶之間的相互轉帳不需要進行對應銀行帳戶的綁定,也無需網絡,但向數字錢包中充 值或取現需要綁定對應的銀行帳戶。

數字錢包認證方式:同網上銀行,第三方支付平臺相似,數字錢包交易時也要驗證身份以 進行授權,因此需要數字錢包驗證系統。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認證方式有特定生成的識別 碼(如網銀 U 盾),生物特徵碼(如指紋識別,面部結構光識別),和傳統的密碼等。數字 錢包驗證系統也需要相應的法人識別碼體系和自然人識別碼體系。法人識別碼可能包括工 商註冊、行政等級信息,自然人識別碼可能更多地使用生物特性碼比如指紋驗證,面部識 別等。

數字錢包使用場景:央行數字貨幣屬於法幣,具有無限的法償性,所以接收方不可以拒收 央行數字貨幣。這意味著只要存在電子支付的平臺,就可以使用央行數字貨幣進行支付, 而不會像第三方支付平臺那樣,因商業競爭面對排他性的限制。與電子支付類似,數字貨 幣的交易應該會涉及快捷支付,掃碼支付,NFC 支付,數字錢包間轉帳等操作。同時「雙 離線技術」使數字錢包不需要網絡就可以完成價值轉移,適用範圍更廣,小額零售或將成 為高頻應用場景。

數字錢包交易監管:央行數字貨幣的交易實行可控匿名,為了防止數字貨幣的匿名性被利 用於洗錢或恐怖主義活動融資,當大數據識別出特定交易特徵時,數據挖掘技術能夠快速 地進行身份比對並鎖定帳戶地真實身份。同時,數字錢包的交易會按照現行的現金管理規 定設置一定的限制,並根據不同級別錢包設定交易限額和餘額限額,例如直接兌換大額的 現鈔等可能需要提前預約等。這樣可以降低金融順周期效應的風險,減少數字貨幣對存款 產生的擠出效應。

數字錢包可能影響:不同於銀行存款,數字貨幣屬於銀行表外資產,不對現有銀行核心業 務系統造成影響。在斷直連後,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實質上是用商業銀行存款貨幣進 行支付的,在 DCEP 推出後,會換成由央行背書的數字人民幣。主要變化體現在支付工具 的改變和支付功能的增加上,渠道和場景將不會發生大的改變。

(報告來源:華泰證券)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央行主動學習和吸納數字貨幣...
    因此,需要跳出這一傳統分析框架,至少從貨幣價值穩定性、公共經濟學、交易費用理論三個視角來審視和討論數字貨幣發行權的歸屬問題。04.準確地說,以比特幣為代表的私人數字貨幣雖然名義上叫「幣」(coin),但實質上只是一種非貨幣數字資產。區塊鏈技術解決了私人數字貨幣的支付技術信任問題,卻不能解決它們的資產價值信任問題。價值不穩定決定了私人數字貨幣難以成為真正的貨幣。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全球央行:數字貨幣「求快」還是「做對」
    央行數字貨幣(CBDC),是由中央銀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功能屬性與紙幣相同,可以被視作紙幣的數位化形態。在部分私人部門數字貨幣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地的央行也在推進發行歸屬於國家控制的數字貨幣。而自Facebook於2019年發布旗下數字貨幣Libra的白皮書後,更是「敦促」各國央行加快了對於數字貨幣探索的步伐。
  • G7反對在監管推出前放行天秤幣,各國央行數字貨幣進程加速
    儘管為減少監管阻力,社交巨頭臉書(Facebook)提出的超主權數字貨幣天秤幣(Libra)將重心從錨定一籃子貨幣轉為錨定單一貨幣,但多國監管層仍持反對態度。10月13日,據路透社報導,七國集團(G7)將在周二宣布,反對臉書在得到適當監管之前發行Libra穩定幣。
  • 姚前:加密貨幣是央行數字貨幣研發方向之一
    在這其中,區塊鏈與數字貨幣、電子支付等概念關聯更是關注的焦點。「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那麼,區塊鏈作為一種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資料庫,其與數字貨幣之間是否也存在這種關係?區塊鏈和數字貨幣到底有何關聯?央行數字貨幣的未來將向什麼方向發展?
  • 一本書讀懂數字貨幣 王騰鶴 辛泓睿 黃永彬編著 數字貨幣發展歷程
    通俗解讀數字貨幣發展歷程,匿名幣、穩定幣、央行數字貨幣的基本概念詳細介紹具有代表性的數字貨幣(比特幣、Libra天秤幣、USDT、石油幣)特別介紹我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作者介紹王騰鶴,區塊鏈行業早期投資者和從業者,多家企業鏈改顧問、公共關係顧問,《一本書讀懂區塊鏈》作者。
  • 數字貨幣對於中國的意義是什麼
    最近央行的數字貨幣DCEP又刷屏了。但是數字貨幣究竟是什麼?對中國有什麼意義?很多人都說不清楚,幣圈的人也只是淺顯的知道幾個點,沒看到什麼真正有深度有內涵的解析,趁著還在熱點上,今天咱就來聊聊究竟什麼是數字貨幣,數字貨幣對中國又有什麼意義。
  • dcep與Libra的比較分析,為什麼要發行央行數字貨幣dcep?
    數字人民幣成為制衡美元的一把利劍追根朔源,人民幣從1948年誕生至今,根據升級版本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人民幣1.0版本指的是人民幣以紙幣及硬幣作為主要形態發行,至今並沒有完結;人民幣2.0版的標誌是人民幣走向電子化,即在銀行等金融體系內的現金和存款早已通過電子化系統實現數位化;而人民幣3.0版本則是指人民幣數位化,即是推出中國數字貨幣DC/EP,與現金人民幣等同
  • 央行數字貨幣DCEP是什麼?DCEP錢包是什麼?
    綜投網(www.zt5.com)4月17日訊  2019年8月,央行官員表態央行數字貨幣(DCEP)「呼之欲出」。三個多月後,央行數字貨幣的廬山真面目是真的呼之欲出了。
  • 央行發布數字貨幣「八字差一撇」 未來會將取代紙幣嗎?
    金投外匯網4月26日訊,隨著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區塊鏈技術以及相關的虛擬貨幣被認為極具顛覆性。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網際網路金融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黃餘送表示,數字貨幣分為虛擬貨幣和電子貨幣。其中虛擬貨幣包括有交易價值的Q幣、遊戲幣以及比特幣等。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上市公司:數字貨幣概念股誰在「摸魚」
    來源:北京商報隨著央行數字貨幣頻傳利好,A股資本市場也聞風而動,帶火了數字貨幣概念股。經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目前市場上共有神州信息、御銀股份、廣電運通等27隻數字貨幣概念股,所涉業務大多與數字貨幣的底層技術、應用場景相關。值得一提的是,在27股中也有部分個股撇清了與數字貨幣的關係,明確表示公司不涉及數字貨幣相關業務,但仍遭到了投資者熱捧,公司股價接連大漲。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支付寶微信:與數字人民幣如何競合
    「數字人民幣由指定銀行參與兌換,不與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直接競爭」,自10月25日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就數字人民幣進行了全面回應和解讀後,數字人民幣與微信、支付寶等機構的關係進一步明晰。不過,公眾仍存疑惑的是,在第三方支付已經足夠便捷的情況下,央行為何還會推出數字人民幣?對第三方支付又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使用數字人民幣和使用微信、支付寶有何不一樣?
  • 中國央行數字貨幣面世:為什麼要用數字貨幣?對老百姓有啥好處?
    01事實上,做中國自己的央行數字貨幣,早在2014年,當時的行長周小川就提出過這個想法了。現在的央行的數字貨幣是個什麼樣子呢?它的功能和屬性跟紙鈔完全一樣,只不過它的形態是數位化的。我們對它的定義翻譯過來就是「具有價值特徵的數字支付工具」。什麼叫具有「價值特徵」呢?
  • 法媒:歐美競相參與數字貨幣競賽
    全文摘編如下:在華盛頓、法蘭克福和矽谷,在央行及數字巨頭們的辦公樓裡,人們都在關注著中國圍繞數字人民幣進行的試水,他們的心情摻雜著好奇和擔憂。之所以好奇,是因為這一大膽的試驗或許會帶來「央行數字貨幣」的可能性,而這也是很多專家一直在呼籲的。
  • DC/EP央行數字貨幣是什麼意思?會完全代替現金嗎?
    在使用體驗上,雖然央行數字貨幣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的使用方式相似,都需要手機。但是,使用央行數字貨幣支付,實際上跟使用現金一樣;而支付寶、微信支付使用的仍是個人銀行卡裡的餘額等。  據了解,使用數字貨幣時,不需要網絡、不需要銀行帳號。只要手機裝有DC/EP數字錢包,兩個手機碰一碰,就能實現轉帳功能,被稱為收支雙方「雙離線支付」。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丨網聯銀聯:跨行清算地位是否被削弱
    在12月8日,由北京商報社、北商研究院出品的《解碼央行數字貨幣》正式發布,從地方試點篇、監管篇、個人篇、支付篇、機構篇、場景篇、資本市場篇、清算篇、跨境篇、全球篇等10個維度出發,全景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並對後續走向進行分析預測。」2020年是央行數字貨幣崛起的一年,隨著國內數字貨幣試點工作的正式展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央行數字貨幣將會給我國清算體系帶來哪些變化。
  • 鼠年投資攻略之金融科技篇:2020年有望成為全球央行數字貨幣元年
    1、2020年有望成為全球央行數字貨幣元年 在數字貨幣領域,世界各國紛紛發力,1月21日,據日本央行官網,其與歐洲央行、英國央行等組建了央行數字貨幣小組,共同評估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可能性。
  • 英國公布加密貨幣監管規則 稱天秤幣或成為重要支付工具
    PingWest品玩10月10日訊,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日前推出了加密貨幣支付服務商在英國開業前必須滿足的交易規則。天秤幣本身屬於加密貨幣(數字貨幣的一種),也面臨這一規則的監管。英國央行金融政策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天秤幣等創新產品的合約條款必須在貨幣發行之前通過。英國監管當局應該相應地運用他們的權力。」
  • 回顧2020央行數字貨幣進展:中國開展多處試點,歐美日雷聲大雨點小
    花樣滑冰世界冠軍申雪等活動體驗者受邀開通數字人民幣錢包,帶動了數字人民幣的熱度。除了中國,世界各國央行都在積極推進數字貨幣的發行計劃。2020 年是當之無愧的數字貨幣元年2020 年 10 月,G7 各國中央銀行和國際清算銀行(BIS)發布數字貨幣可行性報告,《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基本原理和核心特徵》。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丨蘇州:10萬個數字人民幣紅包有何突破
    全文共2752字,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編者按】今年數字金融的最熱關鍵詞,非數字貨幣莫屬。從頂層設計到各地試點,過去一年來,數字人民幣進展如何?用戶認知度有多少?如何影響市場機構?存在何種難點與挑戰?在12月8日,由北京商報社、北商研究院出品的《解碼央行數字貨幣》正式發布,從地方試點篇、監管篇、個人篇、支付篇、機構篇、場景篇、資本市場篇、清算篇、跨境篇、全球篇等10個維度出發,全景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並對後續走向進行分析預測。」繼深圳之後,蘇州版「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也來了。
  • 數字貨幣錢包開發去中心化錢包開發
    數字貨幣錢包開發去中心化錢包開發[本文由塗先生編輯/數字貨幣錢包開發:ruiec999]在區塊鏈的產業鏈中,所有用戶最常用到的是什麼?很多人會說,當然是交易所和錢包了,一般交易所用來進行買賣,錢包用來儲存暫時不交易的數字貨幣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