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上做商品,非常重要的就是和競品之間的競爭度,商品的展現、點擊和評價直接影響著這個品的成交盈利。
而獲得成交的前提除了三要素,重點就在博士店長這篇所說的競爭度。
商品競爭度,首先是與競品的主圖、價格、詳情頁、產品賣點等這些顯而易見的對比。
主圖直接影響客戶的點擊、詳情頁是產品細節屬性的體現、評價內容是用戶需求的安全感、價格決定客戶最後下單……
這些,主要是從客戶方向出發,分析競品之間的差距,也是初做運營考慮最多點。
然後,就是通過工具獲取的競品數據,也是我們經常用到的大盤分析。
競品在運營中通常是指關鍵詞下前10名的商品。
在大盤分析中,類目下前50名商品的訪客、購買、流量來源、成交關鍵詞和人群等等數據,要怎麼利用,博士店長簡單概括。
增加競爭度,需要通過分析成交熱詞,優化當下操作的補單或開車的關鍵詞;
通過競品的流量來源,對比產品運營帶來的流量,增加商品訪客渠道來源;
通過競品的權重、評價,對比提升;
通過訪客、加購、關注、購買,分析競品近期操作,要跟上運營操作商品的步伐;
還有關於成交人群的詳細分析,這個大家都懂,不再多說。
數據,大家看到的都是相同,而分析後得到的,將會是不同的結果。
最後,博士店長要和大家說的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點——坑產。
發現很多商家都不理解坑產,甚至沒聽過。商品坑產也被稱為:有效銷售額、有效坑產、銷售額等。
坑產是商品在所在位置產出的銷售額(單量*客單價),準確來說是商品的有效坑產,無效訂單、異常訂單和優惠券的金額都不在有效銷售額範圍內。
京東看的只是商品的有效坑產,這些才是京東計算商品權重,和商品獲取更多流量訪客的重點。同樣知道競品的有效坑產數據也是同等重要。
總結定位分析競品:
1、商品的主圖詳情頁、價格、運營操作以及產品賣點。
2、定位競品,在大盤分析中查看分析類目下前50名商品的訪客數、購買數、成交關鍵詞、流量來源和商品人群。
3、坑產計算器中的產品有效坑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