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
作者/吳鋮
螢火蟲,夜夜紅,
飛到西,飛到東。
飛到花園中,遇見小蜜蜂。
小蜜蜂,急啥呀?
勞動回家迷路了。
迷路了,家在哪?
花莊村南大樹下。
螢火蟲,提著燈,
趕緊把它往家送。
螢火蟲,夜夜紅,
飛到西,飛到東。
飛到草地上,遇見紡織娘。
「紡織娘,盼望啥?」
「盼望月亮照我家。」
「照你家,幹什麼?」
「夜間織布又紡紗。」
螢火蟲,提著燈,
一直陪它到天明。
學寫作,從讀詩開始。
螢火蟲是一首故事詩,情節分兩部分,前部分是小蜜蜂勞動回家晚了,看不見路,迷路了,螢火蟲送它回家去。後部分是天黑了,紡織娘不能紡紗織布,螢火蟲就一直提著燈給它照亮。
讀懂這首詩,我們先要知道小蜜蜂、紡織娘、螢火蟲這幾個小昆蟲的常識。比如;小蜜蜂的勞動是外出採蜜的,天黑前都會回到窩裡;紡織娘夏秋季的晚上出來覓食,會發出軋織、軋織的鳴叫,聽起來像織女在紡線織布。螢火蟲身上有磷化物發光質,尾部會發光,它的生命只有5天到兩星期。
其次呢,我們還要弄懂幾個詞語。迷路大家都懂了,就是走來走去找不到回家或者是到某一個地方去的路了。盼望,指殷切地期望,急切地期望,有時候會伴隨著瞪大眼睛、抬起頭、踮起腳尖等動作表情。紡線、織布,是過去年代的傳統手工勞動。
同學們,你把這首詩讀通順了,背下來,抄下來,默寫了嗎?如果你背下來了,默下來了,我們就進入寫作的環節。
結合這首詩做一個寫作練習,最簡單的方法是把它改寫成一個故事,也就是一篇記敘文的寫作練習。寫作之前,我們要做好構思。故事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這幾個關鍵的要素,這首詩都提供給我們了,我們要做的,只是用自己的語言,連貫而生動有趣地把它表述出來。這裡要考慮的是一個條理性,先怎麼樣,後怎麼樣;還要注意的是,前部分和後部分怎樣銜接。就是說,螢火蟲送小蜜蜂回家後,又是怎樣遇見紡織娘的。
下面,我們來看看夏晨愷同學寫的作文《熱心腸的螢火蟲》。
一個安靜的晚上,蟋蟀作曲家在彈著鋼琴,風中帶著玫瑰的香味。有一隻螢火蟲扇動著輕盈的翅膀,悠閒地在花叢中飛舞。突然,一陣哇哇哇的哭聲傳了過來,原來是一隻迷路的小蜜蜂。螢火蟲說:「我帶你回家吧。」螢火蟲把蜜蜂送回了家,蜜蜂給了螢火蟲一小桶蜂蜜。螢火蟲謝過小蜜蜂,高興地飛走了。它一邊飛,一邊吃著蜂蜜,不知不覺飛到了草叢中。螢火蟲聽到有人在嘀咕著什麼,原來是紡織娘。「你在嘀咕什麼?」螢火蟲問。「今天沒有月光,我織不了布了。」紡織娘說。「那就休息一天呀!」「不行啊,我織的布做被子,要給災區的小朋友送去,不然,他們要凍壞的。」螢火蟲趕緊開起了自己的小燈籠,說:「我來給你照明吧!」紡織娘開始織布。布織好了,螢火蟲連夜幫它把布送給了災區的小朋友,一直忙到了下半夜。天亮了,紡織娘聽到了一聲豬叫,原來是螢火蟲打呼嚕的聲音,它趴在剩下的布料上呼呼地睡著了。這篇作文寫得非常棒。作為一篇敘事作文,他非但寫得條理分明,敘事清晰,還想像豐富、語言活潑、充滿了童真童趣。第一段點明時間和夜晚的景色,主人公螢火蟲出場的畫面非常美麗。第二段第三段寫它幫助小蜜蜂和紡織娘。結尾處理得非常有趣,相信看到最後,同學們都笑了,感覺螢火蟲的形象更加鮮活可愛了。
讀了這首詩,我也寫了一篇童話,題目叫《山溝溝裡的螢火蟲》,也是寫螢火蟲熱心助人的故事。說到這裡,估計同學們也有自己的思路了,那就把自己關在書房裡,趕緊動筆寫吧!我們期待你的好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