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比德——新山水:一次總結,聆聽行業的設計聲音

2021-01-09 大豫網

近日,由山水比德與廣州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共同舉辦的2019年度第十二屆新山水優秀設計全國總決賽暨「山水?風景?生活」學術論壇圓滿收官。賽事作為校企合作,聯動行業上下遊的重要途徑,攜手「企業、行業、教育」建構設計生態,推動行業發展。

第十二屆新山水優秀設計全國總決賽獲獎者大合照

廣州美術學院900人報告廳座無虛席

山水比德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孫虎先生接受廣東廣播電視臺採訪

優秀設計締造影響力

圖片直播收穫超120萬人次瀏覽量

本次活動匯聚了國內外頂尖專家學者、高校師生、設計同行、甲方代表及行業相關人士,共吸引1000餘位觀眾蒞臨聆聽,25位匯報人帶來了一場豐盛的思想盛宴,收穫了評委嘉賓的辛辣點評與指導,引起了現場觀眾的熱烈反響。在場外,活動線上圖片直播收穫超120萬人次瀏覽量(截止12月20日9:00),創造了山水比德舉辦活動的收看記錄。

來自「企業、行業、教育」代表組成的賽事嘉賓與評委團

「企業、行業、教育」合力

建構設計生態,推動行業發展

作為華南地區美術學院代表,廣州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謝昌晶在活動致辭中指出,「校企合作是新型之向……雙方優勢互補,實現資源共享。一方面,企業能夠拓展人才需求,優化產品結構;另一方面,學校能夠更好的將教學科研、落地實踐,了解企業市場需求,及時更新人才培養方案,更好的融入社會,為今後進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希望通過本次活動,為我校人才培養、校企合作,注入一股新的動力,不斷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美術與設計教育事業向前發展,推動我校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建設中國社會主義新型示範區,做出更大的貢獻。」

作為行業協會代表,廣州市房地產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李俊平在致辭中提到,「2013年12月,中央對新型城鎮化提出要求,依託現有的山水脈絡,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要融入現代元素,更要保留優秀文化,延續城市歷史文脈,讓城鎮生活更舒適的理念體現在細節中……在新山水優秀設計全國總決賽,希望看到更多的設計、方案,建造更多好的房子,給我們的城市留下更多優美的旋律。」

作為羊城設計重要組織力量,羊城設計聯盟會長、漢森伯盛建築設計集團董事長盛宇宏提到,「……羊城設計聯盟已發展為六十多家企業、上萬名設計師的專業的行業組織,在這麼多羊盟優秀企業中,山水比德一直致力於創造優美的生活,讓中國房地產市場、園林景觀市場注入新的活力,『新山水』的創新,在整個行業是一個很大的推動……」

作為賽事主辦方,山水比德市政文旅設計院院長梅衛平講述了賽事的意義與願景,「賽事再次走入高校,旨在通過山水比德本年度具有代表性設計作品的成果匯報,為建築景觀專業師生帶來我們的設計思考,形成思想交流,同時讓院校師生了解一線設計企業思想與現狀,推動企業行業教育生態系統的構建,也為山水比德設計師打開一條與社會、高校溝通的橋梁……秉承『創新·引領詩意棲居』的使命,以新山水設計方法論為指導,通過山水比德本年度一系列的環境優化設計精品案例,通過設計創新建設我們的生活環境,讓棲居更美好。」

在致辭中,廣州美術學院研究生院院長、建築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沈康教授表達了對賽事的期許,「……通過接觸,山水比德是一家擁有進取心、理想情懷的設計機構,致力於對新山水、對中國自己文化力量的山水景觀的建造,是值得尊敬的一家企業。本次活動是值得期待的,希望每位作品的創作者,能夠用你們的激情、想像力,熱情地將作品呈現給各位……」,並宣布本屆賽事正式開始。

孫虎先生介紹賽事獎盃【獨樹一枝】

山水之行獨樹一枝

新書發布獎盃介紹

活動中,孫虎先生進行了孫虎工作室五周年作品集《山水行》新書的發布,該作品集收錄了工作室五年間分列於「天南海北」的項目,總結與反思了工作室五年來的思考與收穫。此外,孫虎先生還闡述了本屆賽事獎盃【獨樹一枝】的設計理念,以此表達對各位設計師保持對設計的熱愛、持續創新的期望。

設計師還需要關注什麼?

專家學者批評與指導,做更好的設計

宣讀評審規則後,25位項目匯報人分別上臺展示優秀設計項目,多位專家學者、設計同行、甲方代表對匯報項目進行點評與評分,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和對行業的反思與期許,其中不乏辛辣犀利與妙語連珠,現場觀眾反響十分熱烈。

「21世紀崇尚極簡設計,為了營造一個更好的生態空間,多開拓一些簡潔精巧的設計。想用一句喜歡的話總結,美國設計師路易斯·康說過,『一條街,不止是一個移動用途的管道,而是一個人們可以共同使用的空間。』」

——巴黎索邦大學地理學院研究生院院長

Christian Pédelahore de Loddis

「設計師發現了地貌上的特別之處,並給予了足夠的尊重,在姿態上非常難得;項目過程中,應該是遇到了許多具體困難的,原本是期待演講時能夠呈現,項目在過程中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遺憾沒有呈現……」

——廣州美術學院研究生院院長

建築藝術設計學院院長 沈康

「這引發了一個問題:公園為誰而建?兩邊的容積率提高後,居住舒適性會降低,如何平衡中間的島與兩邊社區的小公園,如何更好地回歸一種生活狀態……」

——廣州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

院長助理、碩士生導師 王鉻

「演講者應像個鬥士,把城市設計中遇到的問題與困惑表達出來;這樣才能對行業整體訴求和社會地位會有所幫助。」

——廣州美術學院 建築藝術設計學院

風景園林教研室主任 楊一丁

「將來生活的居民中,其追求的放鬆與自然之感,也許可以帶入自己的生活狀態再嘗試去思考;在共性裡去轉移和創造新的風景園林的定義,在裡面找回放鬆的感覺。」

——廣州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

建築學教研室主任 黃全樂

「建議未來的評比,是否可以增加評比已建成項目的使用情況,提高使用者、設計者的感受。」

——廣州美術學院

建築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 陳鴻雁

「好的設計不應該過度設計,而是與場地融為一體,設計師在原生場地獨特的條件下,做了一個秩序的規整,把人的活動與參與性,與整個環境形成一體,是一個非常好的設計。」

——旭輝集團副總裁 範逸汀

「在整體設計中,人的動線需要注意內與外兩條動線,處理好人與人、景觀的互動體驗,以增強融入感。」

——招商蛇口華南區域設計總監 王舒夏

「各個創新的景觀元素內在的精神串聯起來,形成有體驗的故事線,會給未來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一些改變。」

——正榮集團設計管理中心

研發部總經理 李宏偉

「旅遊小鎮項目中,景觀什麼時候介入是最好的;對於文旅項目來說,景觀的介入應該是提前的,應從規劃、策劃階段介入。」

——海南生態軟體園集團

總規劃師 李守旭

「項目沒有過分地侵佔自然資源,保留了原來的山水格局,同時在水的處理上區分了南北特色,仿佛一場城市界面與自然界面的對話,提供給未來城市生活者一種不同的生活模式。

——廣東省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

風景園林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廣州普邦園林股份有限公司集團

董事兼規劃設計事業部總裁 葉勁楓

「室外環境是供人使用、欣賞和體驗的,因此好的室外環境要能與使用者產生共情…在庭院裡人與自然、人與人、家庭與家庭共融共生,留存許多閃光的回憶。因此在做景觀設計時不要只注重視覺美學,也不要做得過滿,要以人為本,打造謙遜的、和諧共生的交互空間。」

——金輝集團設計研發管理中心總經理 王罡

「希望與設計師探討,空間的意義是什麼,空間與人的關係是怎樣的;在人的活動互動性與關係上面需要思考得再深入一些。」

——中梁控股集團

產品研發中心副總經理 牛莉菲

「設計師提到的孩子愛奔跑,那麼孩子在奔跑中的一個設計體驗,可以看出設計師是為了孩子可以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在做設計。」

——中國奧園集團產品管理中心

景觀設計副總經理 趙崢

「希望山水比德在未來的匯報中,既有最終完成的唯美圖片,也能夠有技術上的表達,花一些時間去闡述,與建築師的交流、項目的地形、人文等,更加體現設計可行性。」

——羊城設計聯盟會長

漢森伯盛建築設計集團董事長 盛宇宏

「……項目涉及舊村莊改造、三舊改造等問題,在巨大的時間過渡上進行設計,有欣喜,也有矛盾、困惑、不安;而沒在談及這些問題上進行設計,是假設計、偽設計、假繁榮。」

——廣州土人景觀顧問有限公司

總經理兼首席設計師 龐偉

「白山黑水符合了新山水的理念,利用綠色進行了烘託,形成了記憶點,也形成了色調的高度統一。」

——賽拉維設計CLV.DESIGN

創始人、總設計師 王少青

「如詩般的演講,作為設計師來說,演講能力為一項重要能力;設計中讓我最感動的部分為把中國的文化清晰地闡述出來。」

——廣東築和建築設計集團董事長 肖至

「校企合作對於行業人才的培養以及對未來環境的營造都是一個很棒的事情,希望山水比德加油!」

——SNP尚諾伯納空間策劃聯合事務所集團董事長 王贇

20餘位現場評委,25個匯報項目,以作品競賽為契機,共同探討當下景觀設計的發展情況,並提出對設計的期望,為未來的發展指引方向。

國際視域下的中國設計

「山水·風景·生活」學術報告

項目匯報後,由巴黎索邦大學地理學院研究生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法國拉維萊特國家高等建築學院一級教授Christian Pedelahore先生與山水比德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孫虎先生進行學術分享,探討設計與生活的多元可能,探討回歸中國視閾下的本土性和現代性。

《Celebrating Asian centralityin architectural modernity》

——慶祝在建築現代性中的亞洲中心地位

報告人:Christian Pédelahore de Loddis

當代共棲共生性建築代表了一場令人嚮往的發展道路——共生建築跨歷史,跨地域。跨歷史,為我們現在和未來的建築獲得靈感與方法;跨地域,建築的發展最早受到亞洲文明的啟發,這是在不同領域的交流中產生的大概念。

以前人們一直認為現代建築大師們都是西方來的,但其靈感、設計思考等是來源於亞洲的。

現代建築強烈受到亞洲文化影響,最早期在賴特的設計中可以得到體現,如東京酒店就有很大的東方影響性;柯布西耶沒有機會親自到亞洲參觀,但在1913年時,其在土耳其進行了一次遊學遊記;1927年產生的新建築古典沒有一點來自歐洲,而更多的是在亞洲得到的啟發……眾多設計大師的設計的創意、智慧以及最精華的思索,其實要從亞洲去學習。

圍繞共生性建築,今天想要提出三大支柱,其概念是與古老的亞洲文明相融合的,分別是培育山、培育水、培育氣。如何讓建築與自然元素進行融合?我們是能夠實現人文與自然的偉大結合的,亞洲文化實現了共生建築的實踐創新,現代藝術起源受到亞洲文化影響,這是與東方哲學,包括生活哲學有關的。

《邁向新山水:一種風景園林理論的探索》

報告人:孫虎

每年的評優都是一次反思,都讓我們在進步,同樣也存在著問題,需要去做改變和提升。關於設計的本土性與現代性,他指出,本土文化的傳承,不應拋棄經典,去做全新的事情。根基在源中,我們應找到其中的創新性,用批判性發展去設計……創造性的轉變是我們未來設計的重點與研究方向。

新山水理論之「新」具有兩個層面的涵義:其一,非摧毀和重建傳統,而是與傳統為舞,再造傳統;其二,以再造傳統為基礎,面向未來的創新。如何在回到傳統性的同時又保持當代性,這便是「現代性(Modernity)」的終極求索之匙。

創造性轉化的四個面向

一、方案之前的參與(Engagement),滿足公眾訴求,調研問卷;

二、規劃之前的抓取(FourTraces):登陸、擱淺、搜尋、創建;再造(Recreating Shanshui):平地起源;

三、規劃設計中的間( In Between):創造性轉化,關聯性;

四、規劃設計之後的景觀績效(Performance):自然、經濟、生態綜合效益評價報告。

「新山水」優秀設計項目評選是山水比德每年一度的思想交鋒,旨在提升設計師的積極性、創造性,鼓勵設計師通過新科技、新工藝與新材料等當下物質文明,藝術性地重塑當代城市生活美學。在收穫榮譽的同時,我們將站在時間的尺度上,反思過去的不足,在更大尺度上實現景觀作為新型城市化和美好生活建造者的角色,為公眾而設計,為生活而設計。

支持單位

廣東省環境藝術設計行業協會

廣州市城市更新協會

廣東省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風景園林專業委員會

廣東省風景園林與生態景觀協會

上海細水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以上圖片由作者提供)

相關焦點

  • 紙上山水,精神表達的凝結——吳木離的筆下山水
    紙上山水,精神表達的凝結——吳木離的筆下山水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在《山園小梅·其一》中這樣描述自己眼中所見的自然山河,有關疏影、黃昏等景象的描述,給人以清疏爽朗之感。讀知名畫家吳木離筆下之山水,亦有此感,蒼茫山水,蔚然成象,觀之,使人心胸自開。
  • 枯山水詳解 · 100圖
    枯山水又稱假山水(鎌倉時代又稱乾山水或乾泉水),是日本園林獨有的構成要素,堪稱日本古典園林的精華與代表。日本人好做枯山水,無論大園小園,古園今園,動觀坐觀,到處可見枯山水的實例。枯山水之名最早見於平安時代的造園專著《作庭記》,不過這時所言的枯山水並非現在通常所指的那種以砂代水,以石代島的枯山水,而僅僅指無水之庭。
  • 張大千:山水畫法
    畫山水時,應當觀察山水在晴雨朝暮和煙雲變幻中的種種奇妙變化,且要眼觀手記,心領神會,方能得其靈秀之氣。若用石青,就在赭石上面填石綠一次,再加兩三遍石青就可以了。不可用花青汁綠打底,因為這二種都不明透。
  • 冬天雜談——山水如畫 煙火人家
    山水如畫煙火人家山水如畫,煙火人家。小民百姓從來就是開門七件事:菜米油鹽醬醋茶。衣食住行當先。如果有閒心踏盡山水做世外高人,必然是飽食暖衣心無俗事煩擾,一心歲月靜好。徐霞客,李白之所以遍遊天下是資以家底厚實,沒有平常百姓的日常瑣事幹擾。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莫將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 山水詩句_描寫山水的50首古詩
    山居秋暝 - 唐代·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憶江南·江南好 - 唐代·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望洞庭 - 唐代·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 書房裝飾掛畫 山水舒心 書卷怡神
    書房掛畫推薦四:國家一級美術師山川大尺寸山水畫《旭日東升》作品來源《易從網》山川先生這幅《旭日東升》描繪了祖國的山山水水,映入眼帘的是層疊的峰巒、溝壑的起伏,但他並不一味地強調丘壑的壯美,更強調筆墨的氣韻高華,力求在崇山峻岭的雄強氣勢塑造中透出南方山水溫潤秀美的墨韻,江水千年流淌,水面平滑如鏡,漁船在江面航行,船上的人搖櫓前行。
  • 董其昌將山水造型符號化,獨具慧眼的齊白石學董風格,創齊家山水
    齊白石雖然山水畫畫得少,但開創了前無古人的齊家大寫意山水。現今山水畫如何改變怎樣才能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精神的精品?這是擺在當代畫家面前的嚴峻課題。研究借鑑齊老的成功經驗,對發展當代山水畫有重要意義。齊白石 蕉屋書屋表面上看,齊白石『變法』後的山水畫和董其昌之山水面貌迥異,似乎看不出師承關係,而這正是齊氏山水畫的創新與高明之處。
  • 新打卡地來了!這個橋下有一片巨型巴渝山水塗鴉牆
    原來,南濱路上添了一面融合重慶山水風光和巴渝文化特色的巨型塗鴉牆,市民遊客行走於此仿佛穿越古今。1月7日,記者向重慶南濱路建設發展中心了解到,這面新的巨型塗鴉牆是石板坡長江大橋南橋頭立交周邊綠化市政維護工程,也是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2020年度30個項目中的其中之一,設計施工僅用時20天。
  • 山水間,黑多白少!黟古城,往世今生-山水間黑多白少
    置身山水間,高山流水,細水長流,這一條流經了數百年的黟川河,如今蛻變,變成古城文藝聚集地,黟川兩岸文化街的打造,勢必會將地緣文化、建築藝術、文化旅遊的水準推向更高的層次,也會成為黟縣下一個網紅打卡點、微度假目的地。
  • 海派文化、山水風光、吉祥寓意……都融進了這場藝術展!
    色澤柔和的奇石、惟妙惟肖的木雕、造型各異的山水盆景……1月5日下午,由經緯國際設計集團、上海經緯建築規劃設計研究院主辦的2021經緯天地上海藝術展開幕。百餘件(組)奇石、木雕、山水盆景、玉雕、石雕、書畫等藝術作品,將在此持續展出一個半月。
  • 高劍父山水,氣勢磅礴
    高劍父於山水、人物、翎毛、走獸、花鳥、魚蟲等,無所不長,無所不精。 高劍父的山水、氣勢磅礴,筆法有近似馬遠、夏圭一體的,橫砍豎劈,幹筆飛白,於秀逸中見剛勁。所作朝陽夕照、風雨晦暝、煙霞雲霧之景,生動再現了南國山川的秀麗多姿。
  • 姜德文:水土保持的核心要義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
    實現的目標是發揮水土保持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和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其工作內容是系統全面的,工作任務和目標是系統完整的,也是水土保持事業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有所作為、強力支撐的重要職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繫的有機鏈條。」
  • 《周易》64卦詳解:解析山水蒙卦的卦象和卦辭,講解佔卜的卜卦原則
    上一期我們講了水雷屯卦,這一期我們講一下山水蒙卦。首先我們講一下山水蒙的卦象,山水蒙卦和水雷屯卦一樣,都是四個陰爻和兩個陽爻組成的,唯一不同的則是,其爻的位置不同。水雷屯卦是初、五爻為陽爻,二、三、四、六爻為陰爻。而山水蒙卦則是水雷屯卦的進一步發展,從水雷屯的初、五陽爻升位,升至二、六爻為陽爻,初、三、四、五為陰爻。
  • 醉人山水含清暉 浙江慶元揭開「原」字訣生態密碼
    在源源不斷吸引著為「好生態」埋單的遊客同時,慶元,也在山水之間慢慢揭開了她「原」字訣的生態密碼:無可比擬的清新環境、風生水起的「養生清肺遊」、令人趨之若鶩的田間農產品……醉人山水含清暉,憑著一份高純度的「原生態」,這個安於浙西南的山區小城躍然闖入人們視野。
  • 無我自在 暢神自得———宋力山水畫造境探微
    宋力專攻山水,當與郭熙所言山水畫旨同,即山川可予人以無限的、自由的審美感受,亦直通莊子「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山林與,皋壤與,使我欣欣然而樂與」中所昭示的與天地並遊、與自然合一、忘情山水、逍遙無待、自由愉悅的審美超越。
  • 北派山水藝術中心釋果慶作品創作交流會落幕
    近日,北派山水藝術中心釋果慶作品創作交流會在北京舉辦。此次活動作為釋果慶的個人作品推介會,得到了眾多北派山水藝術家的積極參與,在行業內引起強烈的反響。主題分享會上,北派山水藝術中心創始人充分肯定的書法作品——「仁德」。他表示,「釋果慶筆法龍蛇騰躍、蒼勁有力,通過用筆用墨、結構章法、線條組合等方式實現入木三分、相得益彰的效果,驗證中國傳統書法所求的『筆酣墨飽、筆走龍蛇、力透紙背』的特點,充分表現了中國傳統筆法的的審美情操。」
  • 王鑑己酉年作《仿巨然山水圖軸》鑑
    筆者將《仿巨然山水圖》與《關山秋霽圖》作為同一時期作品進行比較後,發現有以下異同點:共同點:1)兩幅作品的構圖都是遠景中景近景構成。6)道路的設計是清楚的。不同點:1)《仿巨然山水圖》(以下簡稱」仿巨圖「)礬頭的畫法與《關山秋霽圖》(以下簡稱」關山圖」)不同。
  • 謝靈運的單純,讓他成為山水詩人,如此單純的人最後被處死
    因此,謝靈運之所以會寄情山水,除了因為他真的是喜歡山水以外,也因為他想要借山水雅韻,排解自己心中的煩悶之情。謝靈運是誰?他不是一個普通人,他是東晉名將謝玄的孫子,在魏晉時代,王謝家族,是最最大名鼎鼎的氏族了,應當說謝靈運是出生在一個大富大貴的家庭啊。
  • 中國人的山水情結
    本文來自玉雕名家官網山水是中國人刻在骨子裡的情節,所以才會有孔子的「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等名篇佳句的千古流傳。國人愛山水,不僅要在詩詞歌賦中吟誦,在水墨中勾勒,更要在那名貴的玉上刻畫出來,以玉之瑩潔展現出我們心目中的理想山水。
  • 陳師曾:清代山水之派別
    文/陳師曾我國之畫,漢以前多尚人物,逮至六朝,山水始肇其端,然為人物之點綴,尚不能蔚然自立。及唐王維、李思訓輩出,山水之畫,於焉乃昌。方之歐洲,亦同斯例。試觀希臘、羅馬以及中世之美術,皆以人物著稱。洎夫十七世紀,英法畫始有山水。然則山水畫之後起,中西竟有相同,殆亦有自然趨勢耶。自唐以後,畫家代出,而歷史久遠,流傳者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