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因果:前生和後世好像是另外一個人,何苦為不相干的人修行

2021-01-21 念佛居士

大安法師講淨土

網友:法師您好,我是一個愚昧的人,佛說有三世因果,人有前生後世,可是我記不得前生,也看不到後世。我覺得前生和後世對我而言好比另外一個人,我為何要給不相干的人買單?又何苦為不相干的人修苦行呢?

大安法師:這大概是很多剛入佛門者所面臨的一個問題。初學者對於佛所說的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有種種的疑慮。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是佛教理論最堅實的基礎,離開這一點,佛教作為一種宗教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前提,修行也就沒有了理論上的依據。

一個佛教徒,對於三世因果應該有非常堅定的信心。

確實,從我們凡夫的生命輪轉過程來看,雖然我們有前生後世,但由於我們無明,無明緣行、行緣識……經過十二因緣,進入投胎就有了隔陰之迷,所以我們記不得前生了。

但記不得前生並不意味著前生不存在。

在古往今來的很多事例中,偶爾記錄有人能夠記得前生的。現在西方超心理學也在研究一些個案,就是有些人一生下來就知道自已前生是什麼身份,從什麼地方來的。

在我們中國傳統的民間信仰當中,人在中陰身階段,會喝孟婆湯(又叫迷魂湯),喝了他就忘記前生所有的事情了,進入下一個生命的輪迴。

這在西方文化稱為「遺忘川」,遺忘川的川水喝了之後也記不得前世的事情了。但不記得並不意味著下一世是另外一個人。

我們的阿賴耶識帶著前生善善惡惡的印記,在今生我們長相的美醜、福德的大小、智慧的淺深,都跟我們前生的業力相關。

阿賴耶識是不斷不常啊,你說生命是相續的吧,現在卻換了一個面孔;你說不相續吧,今生確實是他前生的一種延續。就好象火,傳到一個燈,這個燈滅了,火種又傳到另外一個燈上。

所以對我們來說,前生後世既不是一個人,又是一個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為自已未來的生命負責。

我們持戒念佛,我們的神識在我們臨命終時,會離開四大假合的身體,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蓮華化生。這也是同一個人去的呀!

如果不信願念佛,經過中陰身,經過投胎,我們就忘記前世了,忘得是一乾二淨。雖然忘記了,但我們前生的業力習氣,會在我們這一生展示出來。

比如你前生是一個牙科醫生,這一世你就會經常注意到其他人的牙齒;如果你前生是一個殺豬的,大概你今生看到豬就心裡痒痒的,想捅它一刀。這都有生命習氣的延續。

那麼至於問為什麼要給不相干人買單,不是這個概念。佛教吿訴我們心、佛、眾生等無差別。

我們和其他的眾生,在體性上是平等的,是同體的,是自他不二的。任何人與我們都不是不相干的,都是有關係的。《梵網經》說,六道眾生,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啊,怎麼能跟我們不相干呢?

在無量劫的六道輪迴裡面,所有的眾生都跟我們有直接間接的種種因緣,我們要有同體感!

既然同體,我們就要幫助他人。幫助他人就等於幫助自已,損害他人就等於損害自已。

原來九華山有個含笑而逝的肉身不壞的老和尚——大興和尚。他常常在口上講的話就是:「好人好自已,壞人壞自已」。所以要有一個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同體」。

不要把別人看得不相干。如果覺得別人不相干就會冷漠,甚至是種對待、讎隙的關係。這就是一切鬥爭、一切仇恨、一切戰爭的根源。

所以我們要把所修行的一切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這就放大了我們的功德。我們往生,也令法界眾生一起往生,這就是修微妙的菩薩行。

觀世音菩薩就向我們表達了一個同體感:上與一切諸佛同一慈力,所以他的天冠上是一尊站立的佛像;下與十方眾生同一悲仰,他的身光裡面有六道苦難的眾生。

一切眾生都跟我們息息相關、唇齒相依,都在我們的自性自心裏面;佛也不離開我們的念頭。這是我們學佛要建立的起碼理念。

相關焦點

  • 三世因果
    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佛家《三世因果經》因果經前面的四句話,就是因果循環報應的總綱。既指出了人的命運是自己造就的,又指出了怎樣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既指出了因果循環報應規律,又指出了人只要棄惡從善並行善積德就可改運的道理。我們每個人都是由前世轉世來的,有的是神仙轉世,有的是由人轉世的,有的是由動物轉世的……。
  • 請問佛教的高僧:「我又記不得前世,為何還要背負前世的因果?」
    但是對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都是不記得自己過去生的,更是看不到後世。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很難以主觀感受來判斷前生來生是否存在。而且就算人們真的有前世,那前世所做的事情,就好似另一個人一樣,為何要今生的我來承擔?關於這問題,有人專門請教了淨土宗的大安法師。法師的答覆關於這問題,它似乎是很多剛入門的學佛人常常問道的一個問題。
  • 南懷瑾老師:自己的前生後世,其實不用問別人,自己應該知道的
    這裡面的重點是三世因果。所以佛有一個最重要的吩咐,這個三世因果,就是你的心理行為和你平常做人做事,過去到現在無數生的行為,累積起來的,這是個動力。拿現在的話講,也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但也包括唯物唯心力量在內,這個叫做業力。佛說的業,內涵三種:善業、惡業,以及不屬善不屬惡的無記業,統稱之為業。既然如此,那麼,修行的人是否也在造業?答案是肯定的。
  • 南懷瑾:有的人想知道前生後世,佛告訴你這個道理,你就明白了
    我們學佛的人,當然先要了解什麼是「業」。業並不是絕對的壞事。我們知道,佛說的業,內涵三種:善業、惡業,以及不屬善不屬惡的無記業,統稱之為業。既然如此,那麼,修行的人是否也在造業?答案是肯定的。修行人也在造業,諸佛菩薩也在造業,因為修行是在造業,造就至善純淨的善業,以至於菩提道業。既沒有無記業,更沒有惡業的雜染。
  • ​明「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為什麼能夠救人?
    人生本是業果的相續,而「來先去後作主翁」的第八識——阿賴耶識便是因果業報的主體。它把一個人前世所作的善惡業帶到現世來,又把今世所造作的善惡業帶到後世去。阿賴耶識,意譯藏識,它含藏諸法的種子,好像儲存各種信息一樣。由業因到果報,由果報到業因,生滅流轉,輪迴不息。人生的苦樂,世運的盛衰,都是業力所招感。所以佛說:自作自受,共作共受。《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說:「已作不失,未作不得。」
  • 劉舉人的三世因果
    佛家《三世因果經》因果經前面的四句話,就是因果循環報應的總綱。既指出了人的命運是自己造就的,又指出了怎樣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既指出了因果循環報應規律,又指出了人只要棄惡從善並行善積德就可改運的道理。我們每個人都是由前世轉世來的,有的是神仙轉世,有的是由人轉世的,有的是由動物轉世的……。
  • 查尋前世:三世因果
    茲舉說每人所生之月的三世因果簡明:     正月生之人(寅月出生)因果 正月生人前年四月受胎,前世生於四川,做秀才,喜教人事,行善積德,愛顧莊民,舍己成仁,受人恭敬,大有慈悲。今世可以享足衣祿,榮幸之人。但此世不可驕奢,繼勵前世之態,後世不憂也。
  • 大安法師: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教育孩子心存敬畏
    正如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凡人根本不予理會,視為封建迷信。但在正信之人心中,世間眾生都在因果之中打轉,有誰能逃得開?印光大師認為:「戒殺放生,吃素念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由一傳十,由十傳百,至千至萬,靡然風從,庶可望其天下太平、人民安樂,此實治亂持危、改革世道人心之根本法輪也。當今之世,若不以因果報應、生死輪迴為訓,雖聖賢齊出於世,亦末如之何矣!」
  • 如何知道自己的前生今世、三世因果及六道輪迴?
    如何知道自己的前生今世、三世因果及六道輪迴?如果你抱有懷疑,那就去看看下面這個神奇的秘密,一定會讓你大吃一驚的!
  • 道家不講因果與來世,因果與來世來自佛家,道家只道承負和今世
    因果,是佛法基本定律,主張今生的善惡業,可以引生未來世的善惡果報反作用到自身,佛門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波羅蜜的修行皆是基於深信因果,但又不同於宿命論。《涅槃經·遺教品一》:「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這句話和道教的太上感應篇的一句話大意相同,但細思就知兩者妙微之差!)因果即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 佛教:三世因果,六道輪迴,誰能識得自己的前塵舊事
    佛家有言: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佛法難聞,人身難得,生命能夠脫生到人道,就像茫茫大海中,一隻瞎了兩眼的烏龜,恰巧遇到了漂流在海面上的浮木,這塊木頭上,有一個孔,這隻盲龜不小心恰巧把自己的腦袋插了進去,生命的遇和就是這樣的困難和奇妙,一旦失去這個人身,下一生下一世不曉得是變成了小貓小狗,還是輪迴到天堂地獄,那就看一個人業與緣的關係了。
  • 別傻傻的分不清道教的天道承負論和佛教的三世因果論?
    在東漢年間的《太平經》卷卅九說中說:「承者為前,負者為後。承者,乃謂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過失,不自知,用日積久,相聚為多,今後生人,反無辜蒙其過謫,連傳被其災。負者,乃先人負於後生者也」。前人有過失,由後人來承受其過責;前人有負於後人,後人是無辜受過,這叩承負。換句話說,即前人惹禍,後人遭殃;如果是善的話,則是前人種樹,則後人遮蔭。
  • 佛教講的三世因果是真實的嗎?
    一切眾生,如果不出生死,就在無窮的三世之中,無盡的時間裡邊,一直循環延續下去。如果僅僅把前生、現生、未來生看成三世因果,那是看得太狹隘了。人既知有現生之中的三世因果,必能推想到有無盡的三世因果;不過問題在於今生的三世因果,是憑記憶力──所謂經驗而能相信、接受的,對於隔生或生前與死後的因果關係及事實,因為已出乎用腦細胞記憶的範圍,所以,難以接受和相信。
  • 「三世因果」是什麼?看懂了,覺悟就在當下!
    因為佛已經說出了三世因果的道理,通過了這些因果的關係,我們就可以解決到所有的問題了。「前世不修今生苦,今生不修來世苦。」三世的因果只有佛能夠說得出來,所以佛的智慧就是最高的,佛法是最偉大的。信佛就是要相信三世因果的道理,學佛就一定要修習《因果不虛》的這一個最基礎的修法。
  • [命理預測]三世因果經
    三世因果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善男信女至誠聽,聽念三世因果經。三世因果非小可,佛言真語實非輕。
  • 佛教:因果通三世,這「三世」是什麼意思?
    三世分別對應佛教所說的「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但他並不是所謂的「上一世,這一世,下一世」。就好比我們所說的昨天、今天、明天一樣,今天過了就是昨天,今天還沒到,就是明天。簡單來說,世間所有的一切事物或現象,在過去、現在、未來時間的遷流中,為一因果的連鎖。過去者為因,現在者為果;現在者為因,未來者為果,此稱為三世因果。過去世什麼是過去世?
  • 什麼是三世因果?學習三世因果的意義在哪裡?
    佛法的基礎;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和苦,空,無常,無我,等都是學佛首先要了解的內容。如果不知道有三世因果,六道轉回,人生是,苦,空,無常,無我的,就不知道為什麼要學佛!不知道學佛的目的。今天先簡單講一下,什麼是三世因果,講三世因果的目的是什麼?三世,就是前世,今世,來世。前世不是一世,而是無窮無盡的過去。
  • 佛說:世間的一切,都是一場因果循環
    平常良善的人,會得到善的回報;平常胸懷豁達,不與他人計較的人,會諸事順利;人活著最重要的,就是要為自己積福報。這是一個浮躁的社會,每個人都急於成功,人人都有自己內心的小九九,小聰明和別有所圖。甚至很多人為了錢財,為了名利,走上一條不歸路。其實不管是愛錢,還是愛名,愛利,都沒有錯誤,最重要的是用正當的方法獲得。古人常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 佛教三世因果經,人類不得不認識的大智慧
    , 今生做者因;因果有真假, 眾生細辨清,假經圖金銀, 真經為民生。善男善女細端詳, 聽念三世因果經。三世因果事非小, 真言細語實非輕。今生做官為何因, 前世公道正義身。前世修來今世果, 紫袍玉帶為民生。黃金贈與壯士行, 行俠仗義蓋世功。莫說做官皆容易, 正義公平兩邊行。
  • 南懷瑾: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是佛學建立的基礎
    編者按:很多高僧大德說過,你可以不相信佛法,但你不能不信因果。因果不因為你不信就不存在,但因果一旦與報應相連,一般人或許就不會認同;再與三世結合起來,就很容易被人視為迷信。這種現象非常詭異,深層心理有待詳細分疏。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一切自求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