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達茂旗是一個主要以畜牧業為主的邊陲小城,有著天然優質的草場。小編在此採風時,發現許多外地到此處以放牧為業的外鄉人,他們遠離家鄉,忍受孤寂與思鄉之苦,他們為了生活的付出讓常人難以想像。我們故事的女主人公就是其中一位放牧人。(鴿子視角攝影盜發必究)
到此放牧的女子今年50多歲,來自千裡之外的赤峰林東,她說,是投奔這裡的親戚過來的放牧的。每天主要以放牧這些羊為主,這些羊有近700隻。放眼望去,近700隻羊散放在寬闊的大草原上,星星點點,如綠草地上一朵朵盛開的白蓮花,又如一朵朵漂浮的白雲,非常壯觀漂亮。
這些羊以山羊為主,也有綿羊。羊兒們或一群一群的聚在一起,或單只遠離羊群獨享安靜,無論如何,看上去都非常安靜祥和。
這是綿羊,體態肥胖,主要用途是產肉和產皮毛。綿羊肉質細膩,羊毛細密,肉和毛皮都能賣個不錯的價錢。
也有這種羊,這是山羊,顧名思義主要在山地活動,其體形小,毛色白細長。山羊產的羊絨是非常珍貴的保暖材料,因此,內蒙古有不少生產羊絨衫的廠家。此外山羊肉也是非常好的肉製品,非常受大家歡迎。
該女子說,放牧從早上6點多就開始了,早上起來就把羊趕出圈子,羊會成群結隊的自己到牧場去吃草,中午把羊群趕迴圈子休息一個小時,下午又把羊趕進牧場,晚上就迴圈休息。圖為遠處的羊圈和牧羊女子休息吃飯的房子。
由於雨水稀少,草原上的草長得並不好,接近大暑節氣,天氣乾燥,當日氣溫顯示為35度左右,無遮無擋的草原如同一個巨大的蒸籠乾熱難耐,加上強烈的紫外線,讓包裹嚴實的牧羊女的臉上脫了不少皮,嘴唇上裂開了口子。小編的車剛一停下,牧羊女的小黑狗就急忙跑到車的陰涼處乘涼。
放牧的女子說,在這管吃管住,一年能掙5萬元錢,比老家要好得多,活倒不是很累。牧羊女子說得輕鬆,實質透著辛苦和心酸,牧羊女不僅要忍受惡劣的天氣環境,還要忍受強烈的思鄉之苦。牧場四周人煙稀少,孤寂的草原上常常只有放牧的女子,還有陪伴她的一條小黑狗。想想,其實,每個人都挺不容易的,在這向辛苦勞作的人們致敬。鴿子視角專注於優質原創內容創作,歡迎關注、轉發、評論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