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章典籍裡經常有「歲在某某」,具體指什麼意思?

2020-11-30 談藝錄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221課,只講「步」部的一個漢字:「歲」,這個字,在現代漢語中,已於1986年《簡化字總表》簡化為「歲」,它是現代漢語常用字,因此需要詳細了解,此外,由於古籍中經常用到「歲星紀年法」,今天也順帶介紹一下,如果只想了解歲星紀年法,請看文末所附一章,其他無關興趣內容可以忽略。今天課程內容的詳情如下:

歲。讀suì。《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歳,木星也。越歷二十八宿,宣徧陰陽,十二月一次。從步戌聲。律歴書名五星為五步。」形聲字。本義是星名,即木星,引申為年。

郭沫若《金文叢考》:「就子和子<父下+缶>歳字以覘之,寔乃戉之象形文」,並說「左右二圓點之象形文變而為左右二止形之會意字,而上有政策字以成。是故歳本戉之異文。其用為木星之名者,乃第二段之演進」。又說「由歳星更孳乳為年歳字,由年歳字理孳乳為歳祫之祭名。經諸演進而歳與戉分化,歳失其本義而遂為形聲字矣。」

(郭沫若像)

顯然,郭沫若先生認為它是會意字與象形的孳乳字,與「戉」有親屬關係,是「戉」的象形文字。它然,他的觀察點來源於甲骨文和金文,我們看下字形:

(甲骨文與金文裡的歳字)

古人認識到木星約十二年運行一周天,其軌道與黃道相近,因將周天分為十二分,稱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經一次,即以其所在星次來紀年,故稱歲星。

(木星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位置)

古人把木星當作「歳星」用以紀年,實際上,木星圍繞太陽的公轉周期為11.8622年,古人以地球為觀測點,以相對不動的恆星為背景來觀測歲星(當然也包括日、月及其他行星)在天空的運動,發現木星約十二年繞天一周,也就是說,木星每年要行經一個特定的星空區域,古人給每一星空區域起了一個特定的名稱,即「十二次」人們用「十二次」來紀年的方法,叫「歲星紀年法」,當然,這種紀年法是相對較簡單的。

「十二次」周而復始,時代永無停歇,早期典籍裡的「歲在某某」(比如《左傳》)就是按這裡的「歲星紀年」來記載年份的。

(木星)

歳的本義是星名,即木星。即《說文》所說的「十二月一次」。比如《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歳在星紀,而淫於玄枵。」杜預注稱:「歳,歳星也。」這看,這裡的紀年,就是說歲星應當在星紀位置,但已經過頭到了玄枵位置。這裡的「星紀、玄枵」都是「十二星次」的名稱。

周代以前,人們稱年為歳,這其實是歳的引申義了,取的就是木星運行一次的意思。到了周代以後,歳一般用為年的通稱。比如《書·堯典》:「朞(期的異體字),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歳。」比如《漢書·陳湯傳》:「發民作城,日作五百人,二歳乃已。」又比如柳宗元《捕蛇者說》:「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歳賦其二。」這兩例中的歳,指的就是年。

(柳宗元像)

歳又有其他用法,比如:(1)歲月;時光。比如《論語·陽貨》:「日月逝矣,歳不我與。」歲月流逝,時光不等人!又比如《楚辭·九辯》:「歳忽忽而遒盡兮,老冉冉而愈馳。」時光匆匆又將盡,衰老漸至人漸損。

(2)年齡。比如《北史·柳遐傳》:「遐幼而爽邁,神採嶷然,髫歲便有成人之量。」髫歲指童年,柳遐在很小的時候就有成人之量。又比如王安石《揚子三首》之二:「歳晚強顏天祿閣,只將奇字與人言。」天祿閣,是中國古代傳統建築名,屬於中國最早的國家圖書館。大意說他晚年就只讀書做學問了。歳也指一生。比如《史記·孔子世家》:「優哉遊哉,維以卒歳。」悠閒自在地消磨一生。

(3)用作量詞。表示年齡的單位。比如:八歲的孩子。《莊子·漁父》:「(孔)丘少而修學,以至於今六十九歲矣。」(我)從小就研究學問,到現在,已經六十九歲了。

(4)一年的農事收成,年景。比如:豐歲;歉歲。《左傳·哀公十六年》:「國人望君,如望歳焉。」杜預注稱:「歳,年穀也。」國人們盼望您好像盼望豐收一樣。

(豐歲)

此外,歳還是姓氏,《續通志·氏族略七》:「歳,明河南鄧州有歳氏。」

歳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歳字的小篆寫法)

附:歲星紀年法

上面說了,因為木星每十二年運行一周,所以人們稱木星為「歲星」或「太歲」,它既是星辰,也是中國民間奉祀的神祇之一,人們給「十二次」又分別取了名字,它們分別是:「星紀、玄枵、娵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這樣就可以用「歲在某某」紀年了,這種上古的紀年方法,即「歲星紀年法」,這「十二次」是將黃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由西向東的方向平均劃分為十二等分:如歲星在某一年運行至星紀區域,這一年就記為「歲在星紀」。翌年歲星又運行至玄枵區域,該年就記為「歲在玄枵」,以下類推,十二年循環一次。比如《國語·晉語四》「君之行也,歲在大火」就是用歲星紀年的例子。

(天幹地支對照表)

到後來,人們發現「歲星紀年法」有缺陷,比如記載「歲在某某」,十二年後,又會有一個同樣的年份,相對於漫長的歷史來說(甚至相對於一個人的一生來說),十二年並不是一個特別長的周期,因此,「歲星紀年法」的「歲在某某」會有準確年份指代不清的弊端。於是「歲星紀年法」被「幹支紀年法」取代,因為人們又發現「歲星」(木星)實際上是以六十年為運轉大周期的,十二年只是一個小周期,於是又發明了「幹支紀年法」,幹支紀年以天幹地支搭配,六十年一個周期,人的一生大致也不會經歷兩個以上的六十年,所以,幹支紀年法相對「歲星紀年法」要科學得多了。

既然都是紀年方法,人們為了打通「歲星紀年法」和「幹支紀年法」,又細細地給它們做了對應關係,《爾雅·釋天》裡記載:

1、十天幹:太歲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強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維,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陽;

2、十二地支: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協洽,在申曰涒灘,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閹茂,在亥曰大淵獻,在子曰困敦,在醜曰赤奮若。

是不是頭大,的確不好記。我們可以舉例子:比如《資治通鑑》是通史,為了避免以某一朝代的年號為紀年標誌的尷尬問題,他就用了這種歲星紀年與天幹紀年法結合的紀年方法,比如開篇:起著雍攝提格,盡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意思是從戊寅年起,到壬子年止,共計35年。

(《資治通鑑》書影)

再比如,王福庵先生不止刻過一方「上章敦牂」的印章,實際上也是紀年印章,對照下來,其實就是庚午年(1930年):

(王福庵「上章敦牂」印兩方)

我們經常在典籍中看到「歲在某某」的說法,早期典籍是歲星紀年,對照歲星紀年即可,後期典籍的「歲在某某」是幹支紀年法,比如著名的《蘭亭序》有「歲在癸丑」:

(《蘭亭序》裡的「歳」字)

細心的人會發現,王羲之《蘭亭序》裡的歳字,寫作「嵗」,這並不是他寫錯了,而是因為嵗實際上是歳的異體字,它的正體就是今天我們要講的「歳」字的寫法。

讀完今天的課程,當我們再遇到歲星紀年與幹支紀年打通的紀年方法,我們就不至於一頭霧水,不知所云了。

(【說文解字】之221,部分圖片引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佛說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是什麼意思
    讀書之後能有自己的見解,「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自圓其說,是值得提倡的。佛經中大部分是釋迦牟尼與弟子們之間的對話,切磋琢磨,教學相長,其實是很親切的。在《金剛經》裡,經常有這樣的話:佛說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例如: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 經常見到的「未央」一詞,到底是什麼意思?
    「未央」一詞經常見於古典文學中,但現代用得並不多,很多人接觸到它都是從一些現代的「古風作品」中,畢竟這種詞彙一聽就是偏古風的。但很遺憾的是,很多所謂的「古風作品」雖然提及了這個詞彙,但都是濫用而已,根本不知道它的具體涵義,也和古典文學沒什麼關係。
  • 天文星象在古代象徵著什麼,對人類又有什麼幫助?
    《詩經》「子興視夜,明星有爛」《詩經·鄭風·女曰雞鳴》,「昏以為期,明星煌煌」《詩經·陳風·東門之楊》,都是指金星說的。金星黎明見於東方叫啟明,黃昏見於西方叫長庚,所以《詩經》說「東有啟明,西有長庚」《詩經·小雅·大東》。木星古名歲星,逕(jing)稱為歲。古人認為歲星十二年繞天一周,每年行經一個特定的星空區域,並據以紀年。水星一名辰星,火星古名熒惑,土星古名鎮星或填星。
  • 歷史典籍告訴你真相
    在討論古代神獸以及超能力的時候,總會想到鳳凰涅槃重生,其實這是大錯誤。在我國傳統神話中,鳳凰不會涅槃重生,可以涅槃的是不死鳥,是西方神話,是在近代從外國引進的新物種,古代沒有記載,嚴格來講,兩者根本不能相互混淆。
  • 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 每個年齡段的老人都有不同...
    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 每個年齡段的老人都有不同的稱呼時間:2020-11-30 12:22   來源:八寶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 每個年齡段的老人都有不同的稱呼 我國古代對每個年齡段的老人都有不同的稱呼,60歲是花甲,70古稀,那麼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
  • 古代春節裡的「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是什麼意思?
    雙春年在古時民間一直有這樣一種說法,那就是「美好的寓意」,例如「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一年打兩春,豆子貴如金」、「三閏兩不閏,一年打兩春」等眾多俗語,只是這些都有什麼含義呢?一年有兩個立春,因曆法不同,而出現兩種說法與曆法,如陽曆、農曆古代春節裡一直有種說法,那就是「雙閏年」,閏月在漢歷之時,指的是每隔兩三年就會出現的一年中多出來一個月的情況,而每一次閏月的情況又並不似同,也就是說每次閏月的月份不一定在同一個月。
  • 古代天文學基礎概念,學會它,不用再擔心看不懂古書
    當我們閱讀古詩文的時候,經常會碰到這樣一些詞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唐·王勃《滕王閣序》)「……,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唐·李白《蜀道難》)「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先秦·小雅·大東)什麼是「星分翼軫」?什麼是「捫參歷井」?
  • 不忍卒讀的意思 不忍卒讀的文章是什麼意思呢[多圖]
    螞蟻莊園不忍卒讀的意思包含哪些?在文章中是指什麼意思?12月30日問題「讓人不忍卒讀的文章是指」,問題答案分別是寫的很差的文章以及悲慘動人的文章,兩者之間有很大區別,具體的答案遊戲鳥小編已經幫大家準備好。
  • 春分三候是什麼意思具體指什麼 春分節氣如何遠離春困
    2018年春分是什麼時候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中國天文年曆》顯示,3月21日零時15分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此時節,陽光明媚,春意融融,雨霽風光,萬物競生,正是「春色惹人醉,楊柳萬千條」的大好時節。
  • 獵媽人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在網上衝浪時經常口吐芬芳的祖安人
    獵媽人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在網上衝浪時經常口吐芬芳的祖安人時間:2020-04-03 16:20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獵媽人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在網上衝浪時經常口吐芬芳的祖安人 指那些在網上衝浪時經常口吐芬芳 要問候對方母親 的祖安人。
  • 螞蟻莊園小課堂古代滿100歲的人稱為期頤!期頤是什麼意思
    螞蟻莊園古代滿100歲的人稱為什麼?古代滿100歲的人很多人都不太了解,畢竟很多年齡段也有專屬的稱呼,而今天我們就是要來看看古代滿100歲會被稱作什麼,下面有海峽網小編帶來答案攻略,大家可以多看一看。
  • 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 對老人的其他稱呼還有哪些
    我國古代對每個年齡段的老人都有不同的稱呼,60歲是花甲,70古稀,那麼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呢?下面八寶網小編帶來:最新螞蟻莊園小課堂11月28日答案。最新螞蟻莊園小課堂11月28日答案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正確答案:耋耄《禮記》裡說
  • 古代的意思和現在差了十萬八千裡!
    我是文化英豪,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一些俗語,比如當一個人沒有根據地胡亂編造事情,我們就會說他胡說八道。但是你知道胡說八道到底是什麼意思嗎?又是哪八道呢?所以,這次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幾個中國俗語的來歷。既然說到了胡說八道,我們就像從胡說八道開始看。這個詞在現在是貶義,但是在古代只是在陳述一個事件,而且並沒有貶義的成分。
  • 「三寸長壽,四寸無憂」是什麼意思?具體指的哪裡的尺寸?
    今天的文章,我將帶著大家解讀這樣一句俗語:三寸長壽,四寸無憂,這也是流傳至今的先輩養生方法之一。很多人可能頭一回聽說這句話,對於其中的要點有些捉摸不透,只知道它和健康長壽有關,的確如此,想要了解這句話的含義,學習其中的長壽方法,我們必須知道這裡的「三寸」、「四寸」分別指的是哪裡。「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具體是指哪裡的尺寸?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窈窕」指女人身材好?小看古代男人了
    在很多人眼裡,古代先賢們多半都是些「迂腐」的老學者,腦子裡想的都是些三綱五常。但事實卻和大家想得不太一樣,這一點從古詩詞中就能看得出來。《詩經》作為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一直是古代文人必讀甚至必背的典籍,但大家知道它收錄的第一首詩是什麼嗎?是愛情詩《關雎》。
  • 在古代,「師傅」和「師父」有什麼區別,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嗎?
    接下來,筆者就跟大家一起簡單地聊聊,在古代或近代,師傅與師父有著什麼樣的區別?提前聲明一下,二者所表達的意思並不一樣呦!第一個,師傅經常看古裝劇或歷史劇的朋友肯定都聽過這6個詞,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從字面意思來看,他們所指的意思或許不盡相同,但究其本質,還是一個意思,即師傅(不過是一個為主,一個為輔而已)。
  • 古代的總角指的是哪個年齡段6歲還是12歲 螞蟻莊園11月4日最新答案
    古代的總角指的是哪個年齡段6歲還是12歲 螞蟻莊園11月4日最新答案 11月4日,在今天支付寶的螞蟻莊園更新了全新的問題,下午不少的小夥伴收到關於「下列哪個兒童年齡符合我國古代總角所指的年齡段?
  • 讓人不忍卒讀的文章是指什麼意思?螞蟻課堂今日答案 不忍卒讀怎麼用?
    今天小雞寶寶考大家的題目是,讓人不忍卒讀的文章是指寫的很差的文章還是悲慘動人的文章。不少小夥伴直接就從字面上了解了一下就匆忙的回答了,這道題目不少的小夥伴都答錯了,下面就來告訴大家正確答案。
  • 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11月28日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11月28日今日的問題90歲老人的稱呼是什麼?我們聽的最多的就是花甲之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其它歲數的稱呼就比較少了。下面小編就把今天的正確答案告訴大家。順便分享一些我國古代對老人年紀稱呼的叫法。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正確答案:耋耄《禮記》裡說:「八十、九十曰耄。」「耄」和「耋」都是會意字,指人年老,因此就把80、90歲的人稱為「耄耋老人」。
  • 命理中的「行大運」是指什麼意思?
    如果你曾經有過suan ming經驗的話,一般最多也就給排六步大運就足夠了(剛出生寶寶除外),為什麼呢?因為六步大運就代表了六十年。 縱使你目前只有十來歲,也已經有七十年的歲月了,當然並不是說你就活到七十,而是說你七十歲以後,縱使有再好的大運又有什麼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