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那些不為人知的民間禁忌,你知道幾個

2021-01-07 柳葉乘風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龍舟節、龍日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原本是上古先民擇「龍升天」吉日祭祀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南方吳越先民的龍圖騰祭祀 ,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最後形成如今端午節文化內涵。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端」意味著初始,過好端午節也意味著開啟下半年的好運之旅。不過在傳統文化中,5月5日被視為陽氣最盛之日,物極必反,陽氣太盛便會產生「陽毒」,影響運勢。所以5月也被稱作「毒月」。端午節的習俗注重闢邪、禳解災異等。那麼,端午節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節日,在這一天有什麼樣的禁忌呢?

1.忌吃娘家粽

毒五月,真的不是空穴來風,一些禁忌一定要記得啊在一些地區,有這麼一種說法:「端午吃了娘家粽,一個親人都不剩」,感覺就特別恐怖,雖然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在農村也算是一種禁忌吧,特別是上了歲數的老人,思想還是較為傳統的,他們抱著老祖宗傳下的規矩,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就有了這麼一種說法。其實在舊時的農村,交通非常不便,很多女兒在出家之後就很少回家探望父母。而端午就是一個年後探望父母的節日,為了這一天,女兒女婿會提前買好禮物,提前一兩天,初三、初四時,閨女回娘家探望父母。

2、忌下河遊泳

在一些地方,端午節這天是比較忌諱下河遊泳的,特別是一些淹死過人的河流和湖泊,因為在這一天,上了歲數的老人都覺得陰氣特別重,畢竟是拜祭祖先和紀念先賢的日子,水鬼也會特別兇,很容易被他們找上當成是替身……記得小時候特別皮,又不知道有這個禁忌,和幾個小夥伴在水邊玩耍,都沒下河,就被奶奶狠狠的訓了一頓,再也不敢在這天去水邊玩耍了。

3、忌香囊丟失

在北方的一些地區,端午節這天有給小孩子佩戴香囊的習俗,也就衍生了忌香囊丟失的禁忌,如果小孩子在這幾天把脖子上掛的香囊弄丟了,那這這一年都會黴運纏身,雖然感覺沒啥科學依據,但是這幾天父母還是會隨時檢查小孩子脖子上的香囊,以便丟失後能夠及時地找回來,端午節過後,小孩子要及時將所佩戴的香包扔到水中才行。

4、忌惡日

古人把農曆五月當作「惡月」,農曆五月初五為重五,更不吉利,所以這天一些地區有「躲五」的習俗,即一周歲以內的嬰兒,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逃脫災禍。

5、忌辦喜事

端午節一般都是祭祀先人和紀念先賢,不管是投江自盡屈原,還是伍子胥,又或者是孝女曹娥,這天要包很多粽子投入江中,就像是上墳一樣,和清明差不多,祭祀時難免悲傷,也影響人們的心情,所以端午這天,基本都諸事不宜,不適合參加娛樂活動。

6、忌行房事

農曆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這九天為天地交泰九毒日,毒氣攻身,邪氣旺盛,非常不適合男女行房事,而端午是九毒第一天,所以古人把這一天定為歸寧日,女兒回娘家省親,夫妻分房而睡,這樣就沒辦法行房事了。

古人這些禁忌,看似荒誕,但經過現代科學證明,卻不無道理。比如,從氣場來看,陰陽平衡為正宗,陽氣至極則傷腎,此時房事兇險多。從季節來看,此時氣溫突升,毒蟲盛行,真茵泛濫,也容易傷害健康,喝雄黃酒,插桃枝艾葉,也都是為了驅蟲祛毒。…故謹遵古訓,不觸禁忌,還是有益無害的。

常靜心,多喝溫水,多吃菜,少吃肉。節慾望,免消耗!

朋友們還知道哪些端午節的禁忌,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相關焦點

  • 端午節那些不為人知的民間禁忌,你知道幾個?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龍舟節、龍日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南方吳越先民的龍圖騰祭祀 ,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最後形成如今端午節文化內涵。
  • 端午節要來了,端午節的這幾個禁忌,你可知道
    端午節最初是夏季驅離瘟神和祭龍的節日,後來人們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日子。「端」意味著初始,過好端午節也意味著之後會過的更好。在傳統文化中,5月5日被視為陽氣最盛之日,物極必反,陽氣太盛便會產生「陽毒」,所以5月也被稱作「毒月」。那麼在這一天有什麼樣的禁忌呢?
  • 端午安康丨那些你不知道的端午節冷知識!
    今天一起來看看那些端午節的冷知識~不能說端午節快樂?因為端午節是一個祭祀的日子,所以不能互祝快樂,互說端午節快樂;要想祝福的話,用「安康或祥瑞」等字句來代替更合適。端午節不是唯一名稱?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是最多的,堪稱節日別名之最。
  • 端午節五彩繩又叫什麼,有什麼禁忌,你都知道嗎?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中國漢族人民祭奠屈原 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懸艾葉菖蒲、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已成為國人普遍行為。
  • 端午的來歷,端午節有什麼禁忌?
    端午的來歷,端午節有什麼禁忌?時間:2020-06-27 12: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的來歷,端午節有什麼禁忌? 端午節,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端午節家人團聚的同時,有4個禁忌最好不要做,與你息息相關
    5月5日是端午節,還有幾天就到了,很多人都喜歡過端午節,因為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又可以划龍舟。還有很多地方有當地的一些活動,家人也會在這一天團聚,祭拜祖先。因此在這一天也有很多禁忌,最好不要做。具體是哪些,一起來了解一下。禁忌1:端午節快樂。端午節是拜祭祖先和紀念先賢的節日,在端午節這一天一定不能說「端午節快樂」,而應該互相祝福「端午節安康」。禁忌2:端午節為「毒日」,不宜進行洩耗活動。因為5月天氣漸漸轉熱,而且雨量增多,因此空氣也悶熱潮溼,毒蟲肆虐。
  • 端午節家人團聚的同時有4個禁忌最好不要做,與你息息相關
    端午節家人團聚的同時有4個禁忌最好不要做,與你息息相關時間:2020-06-25 00:0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家人團聚的同時有4個禁忌最好不要做,與你息息相關 端午節明天幾天就到了,很多人都喜歡過端午節,因為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又可以划龍舟。
  • 端午節習俗與禁忌,不可不知!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叫法達二十多個,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那麼,今日與大家分享一些常用而且有意思的別稱,透過別稱讓你更加了解端午節,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 端午節風水習俗才是節日關鍵,這九大禁忌你不可不知
    其實端午節在古人的想法中認為「端午」是個犯禁忌的日子,因為此時五毒盡出,所以端午風俗多為驅邪避毒,比如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也被稱為「菖蒲節」。  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端午節不吃粽子就好像少點什麼, 建議大家端午節吃粽子的時候,不要少了鴨蛋,無論是健康還是運勢方面都會對你有益處的。
  • 你一定要知道!端午禁忌與開運秘法
    再過三天,就要迎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5/30),而2017年犯太歲的生肖『鼠丶狗丶雞丶兔』丶或是年初至今感到運勢特別不順的人,一定要把握端午節這天為自己轉轉運!可用下列老師告訴你的『午時水』丶『點紅造命法』為自己招來好運!另外還要提醒你端午節的禁忌。記得提醒家人丶朋友也做做,和他們一起開運!
  • 端午節如果門口沒放這兩種草,等於白過端午,在民間非常流行!
    說起端午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都知道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設定的節日,都知道端午那天要吃粽子,但是你知道嗎?,端午節如果門前沒有掛這些草,端午就算白過了;這兩種草一個是懸艾,一個是浴蘭,大家知道為什麼說沒有插這兩種草就算白過端午嗎?
  • 端午節習俗與禁忌,不可不知!祝您端午安康.
    午,屬十二支,農曆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  此名稱根據陰陽術數而來。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二十·熙朝樂事》:「端午為天中節」,是因為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午時尤然,故稱之為「天中節」。日本以五月五日為「男兒節」,可能也是據天中節而來,因其認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氣。  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汙為俗。
  • 為啥端午節要吃粽子?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今天是端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有哪些習俗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與端午節相關的知識吧。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其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其一,為了紀念屈原。
  • 端午節居然有20多個別稱,你知道幾個?
    端午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別稱叫法最多的一個節日,那麼你能說出來多少呢?初級認知:粽子節:自古以來,吃貨從來不會缺席,提到端午就想到粽子,因此也就有了這個直截了當的名字咯。端陽節:午為「陽辰」,午月中的第一個午日,這一天時為仲夏,也是登高踏青的好天氣,因此也有「端陽節」之稱。
  • 端午節到了,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關於端午的那些傳說
    端午節要在自家門前懸掛著艾草,這種草是神仙的寶劍。水怪想淹一些地方給我做他的地盤,可是這樣的想法被天上的神仙憐憫地上的百姓。便想了一個方法,神仙砍了艾草和菖蒲做成寶劍。先去找水怪決鬥。再經過幾天幾夜。終於勝利了,水怪關於神仙只要是神仙的子孫,它就不去侵犯。
  • 頭條| 五月初五話端午,最全的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端午節到了,除了吃粽子、划龍舟以外,其實還有許多的習俗,你都知道嗎?讓我們一起從端午節的傳說、別稱、習俗等方面重新認識一下這個傳統節日。因呼為女兒節。」7菖蒲節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邪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北方山東,河北,河南等省份大多是在端午節用艾草艾葉煮雞蛋用來食用。吃的小時候每到這天就可以放開量的吃,吃的越多越好!同粽子一樣,可以說雞蛋也是端午節的重要食品,南方現在蛋黃粽也是一個重要的品類。民間相傳吃蛋生心。因為蛋形如心,民間普遍認為吃了雞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端午節吃蛋一方面是為了圖吉利,祈禱一年不生病,另一方面則是用來改善生活(過去老百姓的物質生活比較匱乏)。
  • 端午節一開始真的是為了紀念屈原?那些鮮為人知的冷知識
    端午節一開始真的是為了紀念屈原?想要理清這之間的誤會,我們得先知道,到底是先有的屈原還是先有的端午節。我們都知道,屈原是我國戰國末期偉大的愛國詩人。那麼,端午節又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據考證,端午節最早是祭祀的節日。春秋戰國之前,崇拜龍圖騰的吳越部族,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會舉行部落圖騰祭祀,形式是龍舟比賽。屈原自己也寫過賽龍舟的場景。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哪些傳統風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哪些傳統風俗?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中國 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包裹在端午節裡的千古文化
    詩人許文通《端陽採擷》,讓我們穿越到南宋時期江南水鄉端午風情畫裡:空氣中飄著粽子香,河面上龍舟賽激戰正酣,枕河人家插艾葉飲雄黃用以驅邪,佩戴香囊的小孩騎在父親的肩上看熱鬧,此刻,打扮俏麗的小媳婦也成了另一種端午風景。從眾多地方文獻史料可知,端午節俗歷來頗為興盛,在節物、節俗、節信等方面呈現大同小異的特色和內涵。尤其在遊樂活動、端午食物、闢瘟習俗等方面,體現出重大節日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