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十六字真言與易經

2020-11-29 易經通

著名的十六字真言與易經

在中國文化史上,有一個著名的十六字真言。在古文《尚書.大禹謨》有記載,據說,是來自堯舜禹禪讓的事情。這個十六字真言,就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大家首先要好好記住這十六字真言,也是學易經的心法。我是我要強調的。

對於這十六個字的解釋,中國文化史上已經很多了,我就不一一列舉了。無非就是做些訓詁,引申的闡釋,但真正知其所以然的,我還沒看到過,現在,我們就用易經的道理,來解釋這個十六字真言的真正道理。

人心惟危,若是要問一句,人心為何是危險的,可能很多人也會東拉西扯的,但能切中的,可謂少之又少。

前面的文章,用易經看人為萬物之靈這篇文章,我已經解釋了人之所以能和域中四大並列的道理。但有一點我沒說,那就是能和域中四大並列的實際上只有聖人,得道的人。平常的人都具有這個並列的機會,潛力和種子。但需要人修耳。

其實聖人也是修來的,有的可能經歷幾世的輪迴。這點不多說。換言之,聖人也是平常人,到聖人的高度也是修來的。或者說人人皆可為聖人的。

但人人之所以沒能成為聖人,根本原因就在於這個人心惟危。人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有這個潛力,也是因為人心可以不危。那麼問題就來了,人心為何是危的呢?

原來,人心本來是乾卦,就是三爻的那個乾卦,是純陽的,也就是那個中氣,正氣。有人會問,不是說的是中和氣之氣麼?自己先悟。但是因為人不僅得三爻乾卦之氣,而且還因為人具有後天坤卦之氣。所以這個人心本來是乾卦的,因為天地交合,把人心變成了三爻的離卦。和的區別就在於中間的那一陽爻變成了陰爻。這是造成人心惟危的根本原因。也恰是因為此,人具有情性之分。乾卦本來是是人的本性。也就是中庸所言的,天命之謂性。人的性本性是有天賦予的。由於天地交合,人心也有變成了。離卦那一中爻是陰爻,是來自坤卦,代表著人的情慾。而人心的危險就在於人心是被情慾主導的,導致人離著自己的本性越來越遠,以至於都不知自己本來的面目了。所以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這個喜怒哀樂之未發的時候,就是人明心見性的時候,是能知自己本性的。但喜怒哀樂之發,若不能中節的話,情性就不能中和,情性不能中和的話,那麼人就被自己的情慾主導了,蒙蔽了自己的本性了。

話再說回來,人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就是要把人心的這個離卦再變回乾卦去。也就是儒家所講的自誠明,致中和,明心見性,率性之謂道等。人是能變回去的,但需要修。這個修,有儒家的修身之法,也有道家的修身之法。這一點,以後也會說。因為篇幅關係,這裡就不說了。

所以,也可知聖人的話都不是亂說的,更非是經驗的總結,而是有著嚴謹的邏輯和根據的。這一點,讀中國的文化典籍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能想當然,要知其所以然。只有知其所以然,才知中國的文明是多麼神奇和精妙。

相關焦點

  • 藏傳佛教「六字真言」
    六字真言、六字真經或六字大明咒,是藏傳佛教誦咒「嗡、嘛、呢、叭、咪、吽」六個字。據說是佛教秘密蓮花部之根本真言。諸佛悉加持,最精密要藏,福利來源處,成就的根本,往生善趣階,禁閉惡趣門」;(5)西北民族學院多識教授雲:六字大明咒象徵「具足佛身,佛智的觀世音關照」;①(6)雲南社會科學院趙櫓先生對「六字真言」有著自己獨特的研究,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他研究認為:廣泛流傳於藏傳佛教的「六字真言」,系直接由密教而來。「六字真言」原是在印度的一句禱祝詞,被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繼承下來,更為密教所吸取。
  • 解密「六九之術」:佛家「六字明咒」道家「九字真言」
    道教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起源春秋戰國「方仙道」;以黃老之學為理論,生出一大批教統,以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為宗旨,比較著名的教派為:太平道,五鬥米道(又稱正一道,天師道),全真道等儘管教派百家爭鳴, 卻掙不脫「道」之一字,隨著歷史發展,教派融合,形成了如今學術上有完整體系的道教。
  • 六字真言到底何解
    西藏布達拉宮外一塊巖石上觀自在菩薩六字大明王陀羅尼,知名佛教普傳密咒,盛行於西藏及漢傳佛教地區,俗稱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六字大明陀羅尼。…是以六字真言為智法圓滿之徑,修持汝帶業之身言意,乃至諸佛無垢之身言意。· 諾那呼圖克圖的解說
  • 被日本抄錯用錯數千年的道家九字真言
    被日本抄錯用錯數千年的道家九字真言 喜歡研究玄門法術的人都知道,道家有著名的九字真言傳世,那就是「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此九字語出《抱樸子》,原文大致為「入名山,以甲子開除日,以五色繒各五寸,懸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
  • 佛教:念誦六字真言,其意義是什麼?
    學佛的人都知道,六字真言也稱為六字大明咒,即「唵嘛呢叭咪吽」六個字。 而這六個字的咒其實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所特持的咒語。也就是說,六字真言這個咒語,是釋迦牟尼佛還未成佛之前,就曾學會並深懂得此咒的真義,在他成佛之後,也曾在多個場合傳授此咒。由此可見,六字真言這個咒有多麼重要。
  • 看楊式太極拳行拳中的三字真言,[活潑潑]的妙用
    等等,以這些太極拳理論來指導練拳,按照拳論的規則規矩去練功,本篇為朋友們簡述陳鑫太極拳論中"活潑潑"三字在行拳中的關鍵性作用。大家知道,陳鑫是近代歷史上著明的太極拳理論家,是陳式太極拳第八代傳人,其祖父,祖叔父都是家傳陳式太極拳極具影響力的人物,陳鑫著有著名的陳式太極拳論,其中對行拳很有指導意義的拳論章節,如:"打拳者,手極虛極靈,手挨物即知,即能隨機應變......往來屈伸,如風吹楊柳,天機動蕩,活潑潑地毫無滯機",此段對太極拳練習者,在盤架子行拳中極具指導意義,特別是"活潑潑"三字,看似輕描淡寫,實則意義重大
  • 何為「九字真言」?帶你走進道教
    其實,在道教中比較出名的符咒就是「九字真言」。接下來就由小編帶領大家學習一下吧!在道教中,符咒也叫口訣、要語、金言、真言等等,從這些名稱也可看出符咒在道教的重要性。我們總是在道教符籙中看到「急急如律令」和「福生無量天尊」的字眼,這些就是道教要語,九字真言也是其中之一。那麼,人們為什麼要創造出九字真言的概念呢?
  • 什麼是佛門咒語「六字真言」?這六字咒語分別什麼意思?
    佛門中的「真言」,又叫「箴言」、「密語」,這裡說的佛門六字真言即「唵嘛尼叭彌吽」。六字真言,源於梵文,漢語音譯為:唵(an)、嘛(ma)、尼(ni)、叭(bei)、彌(mi)、吽(hong)。通常叫做觀世音著薩明呢,或觀世音六字真言。這一明咒在佛門中已經運用了很長時間。
  • 珠寶首飾上字印「六字真言」的含義?今天才真正了解
    六字真言的首飾已經不單單是手串,作為珠寶銷售一線的人員,你是否知道首飾中字印六字真言都代表著什麼呢?現在小商整理了如下資料,希望對你的銷售幫助!許多的人都知道「六字大明咒」相當殊勝。隨身帶上經過加持的、印有六字真言的法物,能獲得佛法的加持,消災減厄。
  • 如來用來壓孫悟空的,其實根本不是五行山而是觀音六字真言?
    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六字真言」根本不是如來首創的,而是觀音大士心咒,咒文及讀法是:唵(ong)嘛(ma)呢(ni)叭(bei)咪(mei)吽(hong) (有多種寫法,這是其中一種,均是梵文音譯過來的。)這六字真言有多厲害呢?為何往山頂上一扔,由五行轉化的山立刻生根合縫,把孫悟空的法術都封印了?
  • 九字真言可以隨便念嗎?普通人可以念嗎?
    02九字真言的作用然後我們再來說一下九字真言的作用,九字真言出自於葛洪的《抱樸子》中,九字為:「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在道教中提到九字真言的中作用有很多,包括淨化心靈、降服妖魔等等的,其實大多數人最看重的功能就是闢邪,九字真言之所以廣為流傳的原因也是闢邪,關於這個問題我們查詢過典籍,在歷史上有很多書籍中都提到過九字真言,一般使用的場景都是在自己極度害怕的時候,比如說太黑的夜路,或者是特別膽小的時候,在這種場景下念出咒語,希望可以達到闢邪驅魔的作用。03常人是否可念?
  • 普賢菩薩六字真言與象徵意義什麼?
    普賢菩薩的六字真言,即普賢菩薩的心咒,如下:?  ōng suō gā yā suō hā  唵  梭  嘎呀  梭 哈  六字真言的象徵意義  關於「六字真言」文字表面的含義和深層的含義以及誦讀的效應,在《佛說莊嚴寶篋經》、《華嚴經陀羅尼》、《六字真言經》、《珍寶陀羅尼》等觀音二十一經及根據上述佛經由吐蕃王松贊幹布寫成的字數達數十萬的《嘛呢教言集》和歷代印藏佛教學者有關觀音法的研究注釋著作中有系統全面的解釋
  • 九字真言,道教護身闢邪秘術!(內含詳細手印)
    道家九字真言出自我國東晉時期葛洪所著的《抱樸子內篇登涉》,原文書中是這樣敘述的:「入名山,以甲子開除日,以五色繒各五寸,懸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鬥者,皆數組前行。凡九字,常當密祝之,無所不闢。要道不煩,此之謂也。」葛洪是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自號抱樸子。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世稱小仙翁。他曾受封為關內侯,後隱居羅浮山煉丹。
  • 道教修持「五字真言」
    至於道教的文化價值觀,以往尚未有人予以總結,最近幾年來,我經常揣摩這個問題,覺得也可以用五個字來概括,這就是:道、德、善、靜、安。現在,我就從道教文化角度談談這五個字的內涵。按照道教的觀點,「道」是生化萬物的本元,「道」本身具有無限的神力,《易經》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都表明了「道」的神聖性。按照中國道教協會前副會長陳蓮笙大師的說法,「道」包含著一切已經認知的世界以及一切尚未被認知的世界;包含一切我們已經理解的狀態、運動、規律以及尚未被我們知曉的狀態、運動和規律。
  • 道家秘典九字真言-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
    這就是道教九字真言,又名六甲秘祝。在《抱樸子·內篇卷十七·登涉》第五段有記錄:「入名山,以甲子開除日,以五色繒各五寸,懸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凡九字,常當密祝之,無所不闢。要道不煩,此之謂也。」
  • 拉薩帕邦喀寺:藏文誕生之地,世界第一塊六字真言石碑所在地
    來到拉薩,除了著名的布達拉宮、大小昭寺等地方外,帕邦喀是必須要到達的一個地方,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布達拉宮建造以前,這裡是吐蕃時期的政治、佛教的中心,更為重要的是藏文就在這裡誕生,想當年松贊幹布就在這裡修行,在這裡接待外國使臣,談論國事等等。究竟是誰創造了藏文?怎麼創造出來的?
  • 道教小知識:淺談道教九字真言,它的錯版在日本大行其道!
    如果有喜歡看仙俠小說的小夥伴,那麼對九字真言應該不陌生。「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此為九字真言,誦之有大威能。本文我們就來聊一聊道教的九字真言。一、九字真言的介紹九字真言又名六甲秘祝,《抱樸子》有言「入名山,以甲子開除日,以五色繒各五寸,懸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凡九字,常當密祝之,無所不闢。要道不煩,此之謂也。」
  • 道家九字真言「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到底由何而來?
    影視劇中的九字真言咒語的威力咒語,可不僅只是九九乘法表這樣簡單。咒是口頭語言禁忌 ,平時禁止使用。九字真言與手訣九字真言的來源作為與佛教不同的,道教咒語,又稱為奧義九字、六甲咒語、六甲秘祝。根據傳說推斷,當黃帝與蚩尤在涿鹿展開決戰之時,蚩尤施展妖法,九天玄女傳授黃帝奇門遁甲術,大破蚩尤,所用正是六甲秘祝的九字真言。而最早有關九字真言的文字記錄是在《抱樸子·內篇卷十七·登涉》中,「入名山,以甲子開除日,以五色繒各五寸,懸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
  • 道教九字真言到底是什麼,神秘的文字到底有著怎麼樣的文化傳承
    這個九字真言,經常在日本的漫畫中,或者小說中被人常提起,但是世人都不知道這句話的緣由,甚至其中的奧秘是什麼,不得而知!而我今天給大家解密,其中的奧秘知識到底說的是什麼。九字真言,還有一個名字叫「六甲秘咒。」何為六甲?六甲:指的是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在天幹地支裡面屬於開頭第一位。
  • 王陽明心學:人到中年,別把錢和人脈看得太重,牢記「六字真言」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憑藉自己獨創的陽明心學,也被人們稱為聖人。王陽明一生所創造的成就,在我國甚至全球都有非常高的地位。王陽明的前半生歷經坎坷,因得罪宦官劉瑾被貶到貴州龍場做縣丞,大家都覺得他會死在那個荒無人煙,瘴氣漫天的地方。但是,王陽明不僅堅強地活下來了,而且還領會了心學的真諦,也就是史上著名的「龍場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