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幹地支的時間與空間

2021-01-19 蘇永林


微信公眾號:命理師蘇永林

天幹和地支,代表的是古往今來和四方宇宙,雖然幹支的發明是在中國很古老的年代,但放至今天,依然有著非常強大的生命力,甚至科學再發達,似乎也無法超越這個神秘的符號,甚至有學者認為,中國的幹支,是屬於史前文明留下的,是上一個人類史高科技濃縮的精華。

 

我們這個時代,雖然有研究多年幹支或者命理的大師,但對於幹支的認識,其實是非常微小的,我們幾乎所有的研究者,包括我在內,都是很單純的從五行去解讀幹支,但對於幹支本身的意義,絕不僅於此。

 

那麼,十天幹,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就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幹,都知道是代表五行的力量,十二地支,代表的也是五行的力量,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五行的力量是從哪裡而來。

 

其實十天幹的五行力量,是來源於五大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我們的身體,跟這個宇宙的行星運行息息相關,這些行星,都會釋放磁場和能量,進而影響到我們的五行能量的變化。

 

為什麼說天幹地支是代表時間和空間呢?首先,中國的古代,都是用幹支來紀年紀時的,比如今年是戊戌流年,這個月是戊午月,今天是癸未日,現在寫文章是丁巳時,這就是時間,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組合一個甲子,一個甲子年就是六十年,也就是,地球,每六十年,都會有一個大不同的變換,都會有一個非常大的變革,或者動蕩,這跟三元九運,也是能有關聯,每一個甲子,都會形成土星、木星、水星的會合,這三個行星,都是能量和影響最大的行星,所以,這三個行星的會合,會給全世界的人帶來深刻的影響。

 

說到空間,這就跟中國的堪輿密不可分了,首先,中國的八卦,把四方劃分成八個方位,用中國的詞來形容,就是乾兌離震坤艮坎巽,這是中國的八卦劃分的八個方位,那麼,在中國的堪輿,會把這八個方位,劃分成二十四個小方位,術語稱之為二十四山,每一個卦有三山,也叫一卦管三山,這二十四山,就是用十二地支,和八天幹,和四維組合而成,為什麼會用八天幹?而不用十天幹,因為戊己土屬中央,沒有方位,同時,在中國的一些算法裡面,戊己是孤虛,也是用不著,所以,二十四山當中,是沒有戊己土的。

 

二十四山當中,有北方壬子癸、東北醜艮寅、東方甲卯乙、東南辰巽巳、南方丙午丁、西南未坤申、西方庚酉辛、西北戌乾亥,一個卦位四十五度,一個山15度,在一個山中,又會分生、旺、孤、虛、空亡,堪輿的作用,就是要取得生旺,避開孤虛和空亡。

 

那麼,這個天幹地支所代表的時間和空間,又是如何影響我們人類的呢?我們出生的那一刻,就是當時的年月日時,把這個時間換算成天幹地支,既代表了時間,也代表了空間,同時,也代表了一個人的能量走勢,比如今年戊戌流年,是一個土旺的年份,也是一個孤虛的年份,如果從能量來說,就是土的力量會非常的大,如果你出生的八字,是非常需要土的五行,在今年,就是大旺之年,如果非常忌土,在今年,就是大忌之年,這就是時間對人的影響。

 

那麼,空間又是如何影響的呢?比如現在的午月,對應的是南方,與南方相對的是北方,如果你所住的房子,南北相對的能量是不平衡的,比如南高北低,在這個月,運勢就會非常差,如果是排行老二的男性或者女性,又或者屬馬和屬鼠的,在這個月,一定會出問題非常不好的問題,如果南北相對的能量是平衡的,比如北高,南低,這個月,運勢一定是非常好的,賺錢輕鬆,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生活如意,這個時候,當南北能量不平衡時,再有外煞來衝擊,輕則血光,重則有生命之憂,這就是空間對人的影響。

 

中國這些傳統文化,我們即使窮盡一生,也無法研究透徹,只能窺知其間的一些皮毛而已,不懂之人,沒有研究之人,把它們當作封建迷信之人,其實都是沒有生命的感悟,也沒有經歷過生命的洗禮,當一個人經歷過人生的悲歡離合,人生的那些種種不如意,觸動了你的內心最深處,這時候,你才能知道,生命,充滿著太多的未知,而這些未知,恰是中國傳統文化最精髓之處。 

相關焦點

  • 周易基礎知識天幹地支到底是什麼?和時間、空間有哪些聯繫?
    瑪雅文明對於時間有他們獨自的曆法,古巴比倫、埃及、羅馬、阿拉伯也有其各自的曆法、星座、星盤。來記述時間、空間、事物。中國當然也有其獨自的曆法,就是我們祖先常用來作為數目和搭配紀時用的符號,天幹地支!它們除了作為數目和紀時外,還有各自的涵義和屬性。
  • 淺談天幹地支
    對於天幹,有十個符號,輪流值班,一年一換,天幹代表了空間,也就是空間因素,無形因素,也就是存在的,固定的因素,比如,日升日落,晝夜交替等等,也是高於二維的一種存在物質,而地支,作為時間,自然有時間特性,時間具有發展的特性,時間是二維特徵,因為有了時間,才有了過去和現在以及未來,它是沿著一條直線運動的
  • 十二地支的由來及天幹地支的關係
    地支與黃道十二宮的關係也印證了孔子在《繫辭傳》中所說的&34;這個說法,印證了地支與天象之間的關係。孔子在這裡所說的&34;就是指由天幹地支所表示的時間和空間生生不息、循環不已的演化,以及宇宙萬物由生至死,由死復生的生命周期循環。
  • 天幹地支詳解
    那麼天幹地支具體是哪幾個,他們分別代表著什麼呢? 來歷 天幹地支是古時候人們為了確定時間和空間劃分的陰陽載體,其中主要的是天幹主陰,地支主陽。當然萬物皆有陰陽,天幹地支自己分別也有自己的陰陽劃分。而隨著時間的發展,大概在殷商時期,天幹地支逐漸就變成了一個時間單位。分別是由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組成的六十甲子一說,而我們經常所在電視中看到的一甲子,一般都是六十年,其主要來歷也就是天幹地支一輪迴。
  • 零基礎八字教程03 如何用天幹地支記載時間
    序 上兩章中,我們已經學習了陰陽與五行及五行對應的幹支,在這一章中,我們主要講解天幹地支(以後統稱幹支)與時間的對應關係。 萬年曆中時間的組成 (註:此小節需要了解並掌握) 我們知道, 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由一個天幹,一個地支組成
  • 天幹地支紀年
    十二地支: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其中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由於天幹地支的意義均來自於樹木,所以他們的原始字義也被人們賦予了生動的說法。
  • 天幹地支五行解讀
    由於天幹地支配合產生的周期以天幹「甲」與地支「子」為開始,因此人們又將這個以六十為一個過程的周期稱為「甲子」。天幹周期和地支周期在明確地告訴人們,在我們生活的空間內,在天上存在著一個以十進位為一個循環周期的規範化與標準化的自然運動程序,在地上存在著一個以十二進位為一個循環周期的規範化與標準化的自然運動程序,它們都是出自於大自然的創作,是不可人為更改的自然規律。
  • 天幹地支五行快速記憶法
    天幹地支,在古代來說是一種用於曆法,計算時間,方位的計算工具。與阿拉伯數字和字母相對比,我國古代的天幹地支的算法要準確得多。
  • 天幹地支快速掌握法
    天幹地支,在古代來說是一種用於曆法,計算時間,方位的計算工具。與阿拉伯數字和字母相對比,我國古代的天幹地支的算法要準確得多。
  • 天幹地支與時間的詳細解讀
    天幹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規律性。它顯示了大自然運行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 動,和「陰」與「陽」的作用結果。中國幹支歷包含了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迴圈運化的規律。幹支歷主要由幹支紀年、幹支紀月、幹支紀日、幹支紀時四部分組成。
  • 天幹地支五行快速掌握法
    天幹地支,在古代來說是一種用於曆法,計算時間,方位的計算工具。與阿拉伯數字和字母相對比,我國古代的天幹地支的算法要準確得多。
  • 「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為什麼構成了天地萬物
    十天幹最早的起源來自甲骨文,相傳十天幹其實是十個部落的名稱,原始十天幹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簡化後的天幹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之後人們的大腦越來越進化,越來越聰明,把「十天幹」無限擴容:陰陽五行,相生相剋,東南西北,酸甜苦鹹,五顏六色,五花八門等等,還把十天幹分配到我們人體之中:甲為頭為膽,乙為肩為肝,丙為額為小腸,丁為齒舌為心,戊為鼻面為胃,己為鼻面為脾,庚為筋為大腸,辛為胸為肺,壬為脛為膀胱為胞絡,癸為足為腎。十天幹幾乎包羅萬象,可以說,十天幹是我們老祖宗創造的偉大符號。
  • 天幹地支,紀年
    遠古時代古人以天幹地支來作為載體。天幹承載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載的是地之道。
  • 中國文化-天幹地支來源淺考
    一些學者從中國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湯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幹中的字已被用於名號這一特有現象。鄭文光在所著《中國天文學源流》一書中認為,十天幹起源於中國古代羲和「生十日」的神話傳說,是十進位法概念在紀時中的反映,應當產生於漁獵時代的原始社會;「十二地支」則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話傳說演變而來,產生於殷商之前,後逐漸演變為十二辰。所以,鄭文光推斷:「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創作。」
  • 天幹地支(六爻教學第三課)
    天幹地支內容繁多,深奧複雜,就算寫一本專著、也不一定講透徹,本文只作簡單介紹,後面應用再作補充。第一節:天幹天幹共10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幹有陰陽、有五行、有方位、有相生相剋、有相衝相合,甲乙屬木、(在東方),丙丁屬火、(在南方),庚辛屬金、(在西方),壬癸屬水、(在北方),戊已屬土、(在中央)。
  • 天幹地支的真實用意
    相信稍有點中華傳統文化知識的人都知道,中華民族很早以前就運用它來記載時間了,年有幹支,月有幹支,日有幹支,時有幹支,從考古的發現中,我們的祖先至少在商朝,就有以幹支來記時間的記載,從挖掘出來的大量商朝甲骨文卜辭中顯示,以天幹地支來記載時間在當時已經非常普遍,而這種記時的方法直到今天,在中華民族中還在普遍地使用著,以天幹地支記錄時間的做法,現在的農曆中仍然存在,並沒有因為科學的進步而被拋棄,雖然也有人認為它們是
  • 中國易學:關於天幹地支與陰陽五行的說法!
    不管是用四柱、八卦,還是其他術數方法為人預測命運、預測吉兇信息,都離不開陰陽變化的原理,離不開五行生剋制化的法則,離不開天幹地支的排列組合。陰陽五行之氣是極其精微的物質,一般人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目前我們還無法測量它。
  • 天幹地支誰更重要?為何地支藏著天幹?
    關於時晨八字算命起名中的八字,命運天幹與地支誰對日主的影響更大呢?有人認為因為地支藏天幹,所以應從地支結合日幹來看命運如何。
  • 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 什麼是十二天幹地支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是中國古代紀年曆法,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五行為木,對應的天幹是甲乙;地支是寅卯辰。五行為火,對應的天幹是丙丁;地支是巳午未。五行為土,對應的天幹是戊己;地支是辰戌醜未。五行為金,對應的天幹是庚辛;地支是申酉戌。五行為水,對應的天幹是壬癸;地支是亥子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幹支紀元法。
  • 什麼叫天幹地支?天幹地支又有多少個?
    天幹地支起源於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又被稱為幹支,正如天幹地支這四個字所表述的,幹支是由天幹與地支所組成。其中天幹有十個,地支有十二個。十個天幹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幹中,甲乙攜帶風氣,丙丁攜帶火氣,戊己攜帶溼氣,庚辛攜帶燥氣,壬癸則攜帶了寒氣。由此表明五行之氣遵照了五行相生的規律演化,也表明了十天幹是以一種獨特的方式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