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潮州史上唯一的文狀元,僅用3個字就能對出16字的下聯

2021-01-19 聊史補丁

文/陌上榆

說起歷史上的「潮汕三傑」,想必廣東人熟悉不過。所謂「潮汕三傑」分別是明正德辛未科進士陳北科、明嘉靖丙戌科進士翁萬達和明嘉靖壬辰科狀元林大欽。陳北科乃是國舅,翁萬達官至兵部尚書,而林大欽以年僅21歲就高中狀元而名震天下。此三人對潮汕地區的文學、生活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對於明代時期潮汕地區的發展作出重大的貢獻。

論起三傑中,知名度最高的當屬林大欽。根據其同時代人薛侃所作的《林大欽傳》記載,林大欽出生於書香門第,打小酷愛讀書,尤其喜愛蘇洵的《嘉佑集》,熟讀成誦。久而久之,反應越發敏捷,以快速善對而著稱。林大欽,其實他本名不叫林大欽,而是叫林大茂。關於他改名的事情,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幼年上私塾的時候,林大茂總喜歡趴在書桌上,但他的耳朵可一點也沒閒著。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以為他是在打瞌睡。有一天,私塾先生葉蓁實在看不下去了,就順口編了一句上聯嘲笑一下這個愛趴桌子的傢伙:困困昏昏,昏昏困困,越昏越困,越困越昏。

此上聯一出,同學們都心領神會,不約而同望向趴著的林大茂,接著便指著林大茂哈哈大笑起來。

不料就在這時候,林大茂抬起頭來,回敬了先生一句下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此對句,很顯然有大不敬之意,但論對對子而言,確實天衣無縫,對得極為工整,用詞也極為巧妙,且語意雙關,還暗自諷刺了先生一把。但葉蓁極為愛才,臉上有不悅之意,也沒有當面責備他,心內暗贊這個孩子乃是不可多得的「急才」。

又過了一段日子,葉先生看見對面不遠的院子大門豎起了一排竹架,便有了靈感,就想起把林大茂的名字寫入上聯,進一步考察考察這孩子到底是不是有真本事。於是,葉先生特意把林大茂叫到面前,出了一個上聯:竹架滿園,豈能為林大茂?這句上聯也挺有意思,表面上看是說滿園子都是竹架,卻稱不上是林子,茂盛就更談不上了。但因為恰好有林大茂的名字在內,就暗含著對林大茂的嘲笑之意。

林大茂聽了之後,也沒惱怒之意,只是略微沉思,便對出下聯:梅花魁首,何曾從葉先生?這句也對得較為工整,梅花在春之前開放,就時間而言,堪稱百花之魁,但它是先開花後發葉的,所以表面上看,這意境也是較為符合的。同時,又針鋒相對地回敬了先生,合情合理且不漏痕跡。

葉先生聽後,不僅暗地裡叫絕,從而更是斷言林大茂是可造之才,假以時日,必成大器,於是更是悉心培養。並對其父母建議,把這個孩子改名為「大欽」,有「大受欽佩」之意,要是被天下人「大欽」,自然有獨佔鰲頭的意思了。後來,林大欽果然年紀輕輕,年僅21歲便高中狀元,而著名的對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便是出自這位廣東潮州史上唯一的文狀元之手。

相關焦點

  • 5年前,廣東一景區懸賞70萬徵集下聯,短短7個字,卻至今無人對出
    根據拼音的理論,漢字每一個字都有固定的音節,對應著古時候所稱的平、上、去、入四種聲調,除平之外的三種聲調都被歸為仄。在對聯中講究上聯用仄收而下聯用平收尾,而且講究平仄聲交替等等。楊國忠用猴兒來暗罵李白,看他如何對句(鋸),而李白果然不負詩仙之名,原地走了一步之後就做出了下聯「一馬隱身泥裡,看畜生如何出蹄」,意思就是楊國忠是畜生出題(蹄)。 到了現在依舊有很多人喜歡對對聯,春節的時候很多人就喜歡寫春聯,也有人會在網上發布上聯來懸賞下聯。
  • 1字價值10萬,觀音山70萬懸賞下聯,5年已過為何下聯依然未出?
    廣東東莞的觀音山,就曾許諾以70萬元的巨額賞金向全天下徵集一幅下聯,正所謂,一字十萬金!可遺憾的是,時間一晃,五年時間過去了,時至今日,我們依然沒能看到最佳下聯評出。只是很可惜,鄒繼海先生出的這幅上聯看似言簡意賅,但卻沒有一個人對出合適的下聯。隨後,為了尋求最佳下聯,觀音山景區開始向全社會徵集下聯,並不惜開出豐厚獎金,然而獎金從剛開始的5000元,提升到2萬元,再提升到4年後,即2019年中秋節的7萬元,一番全社會熱潮性質的狂對,終究還是沒有得到滿意的下聯。
  • 中國古代故事:廣東歷史上第一個高考狀元來不及上任就死在家鄉
    嶺南第一位狀元,據廣東地方志書所載,是唐宣宗時廷試第一的封州(今廣東封開縣)人莫宣卿,距張宏雅及第,已近二百年了。莫宣卿,字仲節,號片玉,唐大和八年(834年)八月十七日生於封開縣麒麟山下的文德鄉鑼鼓岡(在今封開縣漁澇鎮河兒口村)。其父莫讓仁,博學能文,是個讀書人,得不到功名,早逝。莫宣卿是遺腹子。母梁氏,生性賢淑,因家境困苦,為了撫養莫宣卿,改嫁開建縣籍人莫及芝作繼室。
  • 廣東觀音山懸賞70萬徵集下聯,只有七個字,卻至今都沒人能對得上
    在廣東東莞有一處著名的景區名為觀音山,相傳此山得名於觀世音菩薩曾在此停留,唐朝時在山頂修建了觀音古寺,後來一直是佛教信徒前來燒香祭拜的聖地,還有不少文人墨客來此吟詩作賦。在中國的王朝更替史上,有些帝王與佛教結緣,也有的帝王崇信道教,但是佛教在中國的發展一直綿延不斷,沒有受到嚴厲打壓。因而兩千多年來,中國誕生了一大批佛教徒,這也使得佛教一躍成為教徒人數排在第三位的世界級宗教。而東莞的這個觀音山森林公園從建設伊始至今大約有15年時間,最大的特色是在山頂有一個重達3300噸的觀音雕像,這個雕像採用花崗巖材質,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觀音石雕。
  • 史上最經典對聯,共有8個字,也可以說10個字,也可以說20個字!
    接下來小解就為大家帶來史上最經典的一副對聯,你可以說它只有8個字,也可以說有10個字,也可以說有20個字,並且這三種說法都正確!這副對聯曾出現在語文教材中,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表面上看全聯由8個字構成,而按字數算是20個字,但是按照釋義來講,它就是10個字!
  • 皇帝亂點狀元譜:皇帝點狀元不看文章看什麼?所有大臣沒想到!
    狀元,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追求,也是中國科舉文化的一個特殊符號。在1300年科舉史上,我國共考出進士約11萬名,其中狀元僅800名左右,可謂鳳毛麟角。要想高中狀元,必須在各級考試中過關斬將,除了出眾的文才,有時還得拼運氣。進士分三等,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就是金字塔頂的狀元、榜眼、探花。二甲大致三五十名不等,賜進士出身。三甲約三五百名不等,賜同進士出身。
  • 聯妙詠山名奪冠 景新描夢美縈心——東莞觀音山7字70萬尋下聯
    「觀音山上觀山水」 下聯徵集活動,歷時5年,海內外參與者數十萬計,網上閱讀量高達七千餘萬,還一度吸引了海外華人博士團不辭萬裡前來景區一探究竟對佳句,在楹聯界掀起了一股「觀音山上觀山水」 對句之旋風,可見對聯魅力之所在!遺憾的是,到目前止,尚未徵到與之配對理想的下聯,令觀音山山門至今仍空位以待!那麼,為何此句如此難對?有必要作些分析,闡明出句之意旨,以期早日配好對句,圓觀音山之緣。
  • 古代狀元了不起,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狀元寫的字比印刷體還要好!
    中國古代最後一個狀元,那是慈禧太后欽點,名叫劉春霖。這個狀元不僅是書法家,還是一個近代畫家,他生於1872年,河北人。清光緒三十年(1904)他考中狀元,因為他考中狀元的第二年,清朝就把科舉制廢除了,所以劉春霖就成了中國史上的最後一個狀元。
  • 狀元詩詞為學子助力!
    我國古代的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金科狀元」。 科舉考試,是古代大多數讀書人出官入仕的唯一途徑,而科舉考試中的狀元,更是萬眾仰慕的佼佼者。 這些狀元必然學富五車,才高八鬥,也留下了不少我們耳熟能詳的詩詞佳作。
  • 廣東某景區懸賞找對聯,一個字10萬塊錢,如今卻還沒人對得上來
    雖然說廣東不是一個旅遊大省,但廣東每年接待的遊客量還是非常多的, 因此這幾年廣東省在旅遊方面也算是比較上心。開發了很多的旅遊景點,也做了很多的宣傳。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在幾年後廣東的旅遊業一定能夠追上四川和雲南這些旅遊大省,至於是多久以後我們就不好說了。
  • 王維年輕時的詩作,盡顯狀元才華,最後10個字,更是意氣風發
    北宋文學家蘇東坡曾經寫信給他的侄兒說,「大凡為文,當使氣象崢嶸,五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澹。」俗話說,文如其人,想當初,辛棄疾也曾金戈鐵馬,王安石更是秋毫明察。可是彈指間,幾十個春秋悄然無聲便隨風而逝。辛棄疾褪去了尖銳,王安石也淡泊了名利。
  • 「跟著總書記看潮州」——潮州文化的特質是什麼?
    潮人要謀生計、求發展,便須盡力完善自己的行為方式,在「精」字上做足文章:務農須精耕細作;經商要精打細算;做工要精緻奇巧;做人要「儒氣」精明……不如此,便難以在社會上謀事立身。另一方面,半封閉的地理環境又催生出潮人在有限的活動空間中,追求自娛、自適、自樂的達觀心態:菜怎樣做才適口,茶怎樣衝才更香,器樂怎樣演奏才更動聽,等等。
  • 清江丙午淮字大清銅幣二十文,存世僅兩枚,有就發了!
    銅元在中國製造、流通不過半個多世紀,雖然在漫長的貨幣發展史上只是短暫的一瞬,但其數量龐大,品類繁多,形制及版別的區分,極為複雜,可以說,歷史上任何一種錢幣都無法與之比擬,置身其中,方可體會其獨特的收藏魅力。
  • 「千字3元」,網絡衝量文背後的「江湖」
    「收開頭文,男生頻道、女生頻道均可,過稿千(字)10(元)起無上限。1-2w(字)正文+2000(字)起完整大綱即可投稿,最晚3個工作日內給回復。」上午8點11分,有甲方開始了新的一天的約稿。甲方還收廢稿開頭文,「過稿價格千字2-7元。」 消息發出後,很快有人跟帖,「有工作室需要寫手嗎?」
  • 光嶽樓上的「宇宙文衡」,四個大字,是什麼意思?
    清軍入關建立清朝後,對中原實行「漢人不選妃,旗人不點元(狀元)」的政策。清朝第一次開科取士,聊城古樓北傅以漸高中狀元,後拜為太師、宰相等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升為權貴。聊城古樓北傅氏府地,也多次修造。傅宅大門上懸掛一立式匾額,匾曰「相府」,該匾白地黑字。大門有一對聯,上聯書「傅臚首唱無雙世」,下聯書「開國文章第一家。」
  • 「千字3元」 網絡衝量文背後的「衝量江湖」
    「收開頭文,男生頻道、女生頻道均可,過稿千(字)10(元)起無上限。1-2w(字)正文+2000(字)起完整大綱即可投稿,最晚3個工作日內給回復。」上午8點11分,有甲方開始了新的一天的約稿。甲方還收廢稿開頭文,「過稿價格千字2-7元。」消息發出後,很快有人跟帖,「有工作室需要寫手嗎?」到了下午,又有新的甲方約稿:「千字6(元)起招寫手。」
  • 清華教授出上聯:「孫行者」,唯有一位學生答對,下聯是什麼?
    但對聯卻從不是自多而難的,在清華大學曾經有有個教授,出了一個三字上聯,讓學生們對出下聯,結果卻難倒了一眾優秀的清華學子。這個教授的名字叫做陳寅恪。陳寅恪號稱「清末四公子」之一,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等等。1890年,陳寅恪出生於湖南長沙城內一個富裕的家庭,從記事開始就學習四書五經和世界地理等等。
  • 絕妙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全是寶蓋頭的字,下聯讓人拍手稱絕
    這位富翁遺孀出了一個上聯,並放話說如有絕佳的下聯,自己將帶著萬貫家財做陪嫁。上聯是:寄寓客家,寂寞寒窗空守寡。這個上聯很不一般,它的每個字都是寶蓋頭的,但這些字又恰好表達了她目前孤苦伶仃的生活狀態,非常難對(註:其中的「空」字,按現在的說法,應該是「穴」字頭)。有一天,有個雲遊的和尚來到這裡,聽說著該女子對聯招親的事情,就直奔她家而來。
  • 3個字+2個標點符號,這條微博迅速火出圈!
    3個字+2個標點符號,這條微博迅速火出圈!近日一位網友曬圖配文僅有3個字+2個標點符號:無錫。據了解網友曬的無健康碼服務通道出現在無錫火車站僅僅1張圖、3個字、2個標點符號就讓網友蜂擁而來轉發、評論、點讚
  • 2016中國高考狀元姓名排行榜 王黃陳姓分列兩岸三地榜首
    中國大陸高考狀元姓名排名:王姓和曉字勇奪榜首   報告顯示,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最新調查的1977-2015年中國大陸省級高考狀元中,入選姓氏有270多個,名字有950多個。「宇」字45人,居第2;「文」字44人,列第3;名列前10的其他字依次是明、華、偉、海、小、子和傑等。   兩岸三地同根同源,高考狀元姓名排行規律基本相同   中國兩岸三地高考狀元哪個姓氏最多、名字中哪個字使用頻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