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的威嚴和奢華——故宮裡的5對鎏金銅獅

2021-01-09 豹子頭蔣藍

故宮寧壽門前獅子

在故宮內廷還有5對鎏金銅獅,鍍純金黃色,在陽光照射下,爍爍閃光,耀眼奪目。銅獅鎏金之制,在明清之際只為皇家建築所專用。它們成雙結對地被分別設置在乾清門、寧壽門、養性門、養心門和長春宮門前。

梁欣立先生指出,有些鎏金獅子的牙和舌頭都是後來鑲上去的。這包括獅子的耳朵、眼、眉毛以及身體的飄須都是鑲上去的。

故宮寧壽門前獅子

位於寧壽門、養性門、養心門前的鎏金銅獅,在其胸前或銅座上都刻有「大清乾隆年造」的字樣。特別是建築耗資達130萬兩的寧壽宮,尚不包括鼎、爐、缸、座、日晷、月影、銅龜、銅鶴、銅鹿、銅獅以及裝飾彩料、硬木、銅錫金屬等價款,這是乾隆皇帝準備做滿60年皇帝之後歸政當太上皇而修建的;其中寧壽門前的鎏金銅獅,是乾隆皇帝旨意宮中造辦處將兩座舊天文儀器毀掉後,鑄造成的一對銅獅,紅銅用去6435斤,五次鍍金共耗費334兩純金。

乾清門前的鎏金銅獅子

養心殿的院門就是養心門,自雍正皇帝後,養心殿成為各朝皇帝處理政務和生活起居的重要場所。門前金燦燦的鎏金銅獅是清乾隆年間的製品,在清富造辦處的「活計檔」中有詳細記載。這對鎏金銅獅比其他鎏金銅獅略小,造型也不太一致,但獅子身軀下部的鎏金銅鑄臺基座,有密密的雕花和錦鋪紋.紫禁城中的其他鎏金獅都是蹲坐在石刻的須彌座上,沒有鎏金銅鑄臺基座。這是很大的不同之處。

養心門前鎏金獅子

另外,獅子的眉、耳、捲雲紋、胸前雕綬帶、尾巴等也都是與身軀整體鑄造而成,沒有採用鍛造銅薄片裝飾鑲嵌的方法。但獅口中的牙齒和舌頭以及幼獅和綬帶纏繡球是分別鑄造後鑲嵌上的。鎏金獅的造型特點是豐滿圓厚,形象謙恭,比故宮另外的鎏金獅子顯得更溫和。它頭頂螺旋捲毛個數多,臉頰邊緣是一排鬣毛卷,獅前額頭飽滿,雙耳直立向後,雙眼圓睜,翹鼻平方,嘴張的不大,側背有肋骨紋。鎏金獅蹲守在幾代皇帝的寢宮前,白天以金光裝點門面,夜間以陰影為主子守夜。

養心門前鎏金獅子

這種造型比較圓厚的鎏金銅獅,這不但在故宮、就是在北京也僅此一對。

長春宮門前陳設的是一對不足2尺高的鎏金銅獅,是故宮銅獅裡體格最小的。清末慈禧太后於同治帝親政後,曾移居長春宮,光緒皇帝及遜帝溥儀的妃子也都在這裡住過,因此於此陳設獅子,這對獅子是東、西六宮中唯一的一對。

養性門外的銅獅子

養性門鎏金銅獅的石雕須彌基座,束腰部的四面,每一面都有一對行走姿勢臉對臉玩耍繡球的小石獅圖案,與寧壽門鎏金銅獅下部石須彌座的圖案一樣。養性門前的一對鎏金銅獅與乾清門、寧壽門的鎏金銅獅造型基本一致。但這對鎏金銅獅放置在內廷後宮,全身通金,保存十分完好,是紫禁城中鎏金銅獅保存最好的一對銅獅。這在於內廷後宮對外開放時間少,遊人稀疏,因而被人用手撫摸的機會比較少。

長春宮院內的銅獅子

以前故宮的銅獅都無護欄,遊人不斷與獅子左擁右抱,還有小孩騎在鎏金獅身上拍照,這些行為大大加劇了對鎏金的磨損。後來故宮博物院對所有鑄造飾物都加裝護欄,起到了保護古蹟的作用。好事者據此「演繹」出不少故事,說20世紀六十年代期間,故宮裡的小河開始漲水,一個傍晚漲到地面了,驚動了大人物,派郭沫若來調查,最後的結論是挪動了帝王的神物——銅獅,因此故宮裡所有的銅獅都被欄杆圈起來……聽上去就有些荒誕不經。

乾清門前的鎏金銅獅子

此外,故宮還有一處也有獅子,是一對小石獅,位於故宮外東路寧壽宮西側的乾隆花園之內的第二道門「垂花門」口。乾隆皇帝對蘇州獅子林情有獨鍾,曾六次遊獅子林,賦詩作畫,並賜「真趣」等匾額,還下令在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內仿建。在花園裡置放一對小石獅,算是一種緬懷吧。

養心殿外的銅獅子

相關焦點

  • 故宮裡這些耷耳垂眉、「燙髮」結髻的銅獅子,都有哪些好玩的故事
    引申一下就是這個意思:故宮裡很多地方的整體風格、建築內容、布局陳設,甚至是綠化等都是一樣的,包括鋪天蓋地的琉璃瓦、金龍璽彩的裝飾牆,只會令人沉默嚴肅。難怪,快要被逼瘋的康熙帝才去修了圓明園。這當然是一個笑談——皇家的規制哪能隨意逾越,一宮一殿、一磚一瓦那都得按規矩來的。如果不想看千篇一律的大建築,那就建議看一些細節的東西。
  • 為什麼去故宮遊玩時會被告誡不能和獅子合照,原因讓人恍然大悟
    曾經的「園中之園」圓明園、「血與肉築成」的八達嶺長城、皇家祭壇天壇公園、皇家園林頤和園還有威嚴的天安門廣場等等,其中作為明清兩代帝王的治理天下的皇家宮殿——紫禁城,在今天被我們稱為「故宮」而被天下人熟知。如果你來到了北京除了不到長城非好漢之外,如果沒有去一睹故宮的風採那就等於白來一趟。
  • 故宮年夜飯分分鐘訂滿,宮裡的盛宴是怎樣令人心動的存在?
    朋友們,故宮年夜飯聽說了嗎? 據悉,2020年春節期間,故宮角樓餐廳將推出年夜飯,每桌按照十人的標準設置,一桌收費6688元,每增加一位再多收費680元。每天僅接待三桌,想吃必須預約。消息剛剛傳出不久,從小年到正月十五的年夜飯已全部訂滿。
  • 為什麼中國古代的富人喜歡在院子裡放水缸?
    向來講究尊卑的皇帝們要在普天之下最莊嚴的地方擺放這樣的大缸,並且還要用貴重的黃金將它們塗抹均勻,這其中自然有著皇家特殊需求的考量。在皇帝們眼中,這些大缸真正的名字叫做吉祥缸,也被稱作太平缸,一般來說都是用鐵和銅鑄造的,如果按照它們的材質又可以被劃分為鐵缸、燒古青銅缸和鎏金缸,而這三種缸還有一個共用的名字,那就是「門海」。
  • 北京故宮知識大全!「圖文詳解」
    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龍鳳、獅子、海馬等立體動物形象,象徵吉祥和威嚴,這些構件在建築上起了裝飾作用。故宮前部宮殿,當時建築造型要求宏偉壯麗,庭院明朗開闊,象徵封建政權至高無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對角線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隻吉祥瑞獸,生動形象,栩栩如生。故宮的設計者認為這樣以顯示皇帝的威嚴,震懾天下。
  • 粵豪珠寶、故宮聯袂推出《皇家祈福-十二生肖守護神》
    皇家祈福——佛教專屬護佑,皇室宮廷品質  活 動現場,濃鬱的佛教氣息與華麗的皇家氣派震撼著每一位嘉賓。一首空靈寂靜、優美宜人的《天籟問佛》將人們帶入到的內心安定祥和、明澈如水的佛教勝境。在禮 儀的引領下,特邀嘉賓走到莊嚴肅穆的宮廷大鐘旁,敲響了祈福的鐘聲,祈求:一生平安、家和業興、國泰民安。
  • 故宮,為什麼故宮呈「凸」型?北京的「裡九外七皇城四」是……
    02簡單介紹明成祖在元大都基礎上往南移5裡修建明都明嘉靖時期修建外城,但由於經費問題只修建了南邊,後來一直沒有再修建,所以今天故宮呈「凸」型北京是裡九外七皇城四皇城包括紫荊城、萬歲山、太液池(北海、中海、南海)、太廟、社稷壇
  • 故宮屋頂為什麼沒有鳥屎,專家給出答案:原來故宮還有這種秘密
    故宮屋頂為什麼沒有鳥屎, 專家給出答案:原來故宮還有這種秘密故宮是我國明清兩朝的皇帝的住所,已經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一共經歷了24為皇帝。故宮的建築結構,被世界上所有著名的建築師驚嘆,僅僅依靠著古代的建造技藝,能讓故宮延續那麼多年,期間還經歷過大地震,依然沒有絲毫的破損。
  • 寓意福運的「故宮瑞獸」驚豔亮相
    「故宮瑞獸之喜獅」是以太和殿前的銅獅為原型藝術演繹,搭配祥瑞紫色手繩,寓意平安守護、幸福安康;「故宮瑞獸之瑞鹿」是以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青玉銜靈芝臥鹿」為原型,靈感演繹溫婉靜謐的臥鹿,搭配青色手繩,寓意平安如意,福運常伴;「故宮瑞獸之一鹿平安」是以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緙絲紫天鹿」中的「天鹿」為原型,演繹靈動跳躍的仙鹿形象,口銜靈芝仙草,寓意吉祥安康、一路平安。
  • 故宮裡存在600多年的「龍」,如同守護神一樣,依舊守護著故宮
    說到故宮,我想很多人都應該知道,因為這是一座非常久遠的皇家建築群,隨著歷史的不斷的改變,在時間的衝刷中,這座宮殿仍然展現出巍峨壯觀。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故宮裡存在600多年的「龍」,如同守護神一樣,依舊守護著故宮紅色的城牆,金色的琉璃瓦都代表古代皇室居住的地方,象徵著古代權利的巔峰,隨著故宮的開放,裡面展示了數量非常多的古代珍品。故宮不但在建築風格上獨特,在宮殿的建造上更是技藝精湛。
  • 92年故宮牆上驚現清朝宮女,僅出現5秒,留下一張照片就神秘消失
    故宮可謂是金碧輝煌的,也是壯麗奢華的,因此每年都會有很多的遊客前來參觀本身就是「文物」的故宮。但由於歷經了太久的歲月和不少磨難,在古時那個科技並不發達的年代,並不能很好的讓建築避開雷擊,而幾乎都是木結構的故宮常常因為雷擊而被焚毀。據史料記載,象徵著高大威嚴的三大殿從修建之後便被雷擊毀掉數次,後又修復。對於這樣年代久遠的宮殿,關於它的傳說並不少見,不僅是在封建時期。
  • 攝影師鏡頭下的故宮—劉順兒妞|攝影世界FOTO
  • 現場|故宮博物院藏法器展:看深藏宮中、秘而不宣的皇家寶器
    故宮博物院藏有豐富的法器類文物,尤以藏傳佛教法器居多,這些文物對於認識和了解清宮廷的物質文化、皇室的宗教信仰有著重要的意義。澎湃新聞獲悉,12月15日,由故宮博物院和嘉德藝術中心聯合主辦的「妙寶莊嚴——故宮博物院藏法器展」在北京嘉德藝術中心開幕,此次展覽是繼去年「故宮博物院藏宮廷器座展」之後的再度合作。
  • 故宮為何從不見鳥屎?專家解釋其中玄機,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時又被曾作紫禁城,處於北京中軸線的位置,是我國古代宮殿精華之作,佔地面積接近72萬平方米,有著70多座大小宮殿,也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  現在大家都能夠進去瀏覽參觀,不過古代的老百姓可沒有這麼幸運了,作為皇帝過去議政以及和後宮妃子棲息的地方,有著重重御林軍防守,普通人對此自然是望而卻步的。
  • 故宮為何5點就關門,真是因為「陰兵借道」?你看60年前發生了啥
    北京故宮是一座有著600多年歷史,歷經了明清兩代王朝的皇家宮殿,從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一直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才建成,有房屋9999間半,到了清朝又有所擴建。將故宮建設成為了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的巨型皇家院落。
  • 宮裡過大年都有哪些講究?「皇家餃子」也放吉利錢?
    紫禁城裡辦特展 展現清代宮廷過年習俗在午門正樓和東西雁翅樓展廳,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特展,共展出文物885件(套),以「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親睦族、勤政親賢、遊藝行樂、歡天喜地」六大主題,全面展現清代宮廷過年習俗。
  • 臺灣中正2019春季拍賣會精品推薦:鎏金嵌寶文殊菩薩造像
    藏品名稱:鎏金嵌寶文殊菩薩造像規格尺寸: 通高:32.3cm類別:雜項簡介:文殊菩薩是印度梵語「文殊師利」的音譯簡稱,意譯「妙德」和「妙吉祥」。在佛教諸菩薩中,他以智慧見長,位居各大菩薩之首,佛經中稱他「文殊師利法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