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裡存在600多年的「龍」,如同守護神一樣,依舊守護著故宮

2021-01-09 奇聞菌愛驢遊

隨著旅遊業的高速發展,很多人都喜歡在節假日或者閒暇之餘出去旅遊。說到故宮,我想很多人都應該知道,因為這是一座非常久遠的皇家建築群,隨著歷史的不斷的改變,在時間的衝刷中,這座宮殿仍然展現出巍峨壯觀。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故宮裡存在600多年的「龍」,如同守護神一樣,依舊守護著故宮

紅色的城牆,金色的琉璃瓦都代表古代皇室居住的地方,象徵著古代權利的巔峰,隨著故宮的開放,裡面展示了數量非常多的古代珍品。故宮不但在建築風格上獨特,在宮殿的建造上更是技藝精湛。更是栽細節上把控的很好,同時方正的設計風格也是當時建築的一種表現,可以說是我國建築文化的瑰寶。

尤其是古代對於建築風水是十分的講究的,所以在故宮的建造時,就有很多的風水元素,在參觀的時候,你就可以看到很多的風水體現出來,比如蜿蜒的護城河,龍形一樣的形狀的通過整個故宮,可以說是這條龍這座故宮的守護神,它的神態自若,身姿婀娜的藏在故宮已有600多年!那就是金水河,同時也是護城河。

這條護城河已經陪伴這故宮走過了百年之久的時光,如同守護神一樣,依舊守護著故宮。這條河主要分為內外兩個部分,它起源是西邊的玉泉山水源,而金水河的名字也有一番講究的,那是來源五行的理念,東方木、西方金、南方火、北方水、中央土,所以來源於西邊的玉泉山水源,起名為金水河。

護城河的作用就是保護著故宮,其實這也是古人看來這是風水的一種體現,其次還有實用方面的,比如護城河的水可以在著火的時候用來滅火,大家都知道:故宮內的建築都是木質結構的,發生火災的概率也是比較大的,如果不能控制火災,那是十分危險的。所以護城河內的流水就是最好的滅火方法了。

更重要的是這條河還是用來排水的,故宮的地勢是有高有低的,如果下雨,那麼積水就會流入地表下面的暗河,再從暗河流入護城河,隨著護城河流出故宮外。大家看完:故宮裡存在600多年的「龍」,如同守護神一樣,依舊守護著故宮!有什麼感想或者看法?

相關焦點

  • 唐山大地震,卻未震的動故宮?專家揭曉出清朝600多年的秘密!
    唐山大地震,卻未震的動故宮?專家揭曉出清朝600多年的秘密!現在房屋打的地基,其實都還是比較一般的。一有地震的時候,就能夠感受到餘震的存在。大部分的房子都是如此,尤其是那些高層。但你知道嗎?古時候的房子,其實比現在更加堅固呢,尤其是故宮。
  • 故宮600年是怎麼算的?聽閻崇年細說端詳
    說到故宮600年,這600年是怎麼算的呢?閻崇年先生說,明初的皇宮最早是在南京,明太祖朱元璋死後由他的嫡長孫建文帝即位,燕王朱棣取而代之年號永樂,永樂元年(1403年),朱棣下詔以北平為北京,1406年下詔建北京宮殿,1420年北京宮殿建成,下詔「明年正月初一日以北京為京,時正式遷都北京,舉行慶賀大典」,所以從北京皇宮1420年建成,到2020年正好是600年。
  • 寓意福運的「故宮瑞獸」驚豔亮相
    河南商報記者白雪瑩通訊員於曉洋焦志磊楊豔    「故宮瑞獸」為您守護福運    文化的傳承,離不開文創產品的傳播。「故宮瑞獸」系列貴金屬文創產品,是為紫禁城建成600年而「生」。    2019年,中國建設銀行攜手故宮博物院及扎什倫布寺推出了特別紀念版「故宮瑞獸」系列黃金手繩。
  • 粵豪珠寶、故宮聯袂推出《皇家祈福-十二生肖守護神》
    接著主禮嘉賓向純潔的蓮花,揮灑聖水,蓮花徐徐 綻放,《皇家祈福·十二生肖守護神》耀世而出!  《皇家祈福·十 二生肖守護神》由故宮合作開發,粵豪珠寶聯合宮廷御賞傾情演繹,產品為菩提葉外形,正面圖案以皇室供奉的故宮珍藏級佛像為原型,背面為時輪宗極具神聖意義 和神秘力量的十相自在圖,以及生肖字樣。
  • 《故宮日曆》推出12年「全家福」
    11月23日下午,由故宮出版社主辦的《文明縮影歲月留珍——〈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紫禁書院舉行此《典藏版》為限量發行,全球共編號限量9999套,除完整收納自2010年至2021年的十二冊日曆外,同時附有《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券》。  1933年至1937年,當時的故宮博物院曾連續5年編纂出版了《故宮日曆》,作為賞用兼宜的普及性藝術讀物,可惜因戰亂戛然而止。2009年,故宮出版社將《故宮日曆》以1937年版為藍本復刻出版。
  • 兼具趣味與深度 故宮出版社推出系列新著解讀600年紫禁城文化密碼
    《紫禁城365》內頁 故宮出版社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7月21日電 (記者 應妮)故宮出版社日前連續推出《紫禁城建築之道》《紫禁城古建築營建思想研究》《紫禁城365》3本新書,分別從紫禁城的建築語言、思想境界、營建文化、圖像解構等方面詳細解讀紫禁城的文化密碼。
  • 2020年《故宮日曆》,向六百年紫禁城致敬
    每天一條獨家原創視頻明年,是故宮建成的第600年,為了將紫禁城的建築、這600年的風風雨雨、宮中故事、帝王后妃的生活一一展現出來,2020年的《故宮日曆》一改以往以文物為主題的慣例,將故宮8700多間房劃分為10個區域,圍繞著建築、文物、人物和秘聞,精煉了365個知識點
  • 北京故宮真的有鬼嗎?88年大人物在故宮遇鬼事件
    那麼故宮呢?故宮建成已經600年了,橫死在裡面的人眾多。故宮自古以來是宮廷鬥爭、你死我活的地方。遠的不說,光緒皇帝的珍妃,就被慈禧太后扔在井裡慘死。死的時候,珍妃才24歲。其實,慈禧太后害死的人還真不少,珍妃不過是其中之一。驗屍表明,年僅38歲的光緒帝是被砒霜毒死。
  • 故宮的秘密:600年背後的1000個商標_有數_澎湃新聞-The Paper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長久以來,故宮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最典型的象徵,見證著中國歷史文明的發展。作為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故宮有著全國最多的藏品、最多的珍貴文物和首屈一指的客流量。但是近年來,伴隨著有趣的文創產品、豐富的文化活動、層出不窮的跨界合作,故宮給我們的印象仿佛更加的年輕而鮮活。
  • 上遊新聞帶你看故宮600年大展 錯過不用再等一百年!
    今年,這座恢宏的宮殿群已整整600周歲。想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嗎,看這個展就對了!「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號稱「錯過再等一百年」的展覽,再現了紫禁城600年風雨歷程,不少珍貴文物為首展。這樣的故宮,堪稱一生僅一次。11月15日是展覽最後一天。還沒來得及去看?那就再等100年?等等,還有一個辦法——跟隨上遊新聞記者的鏡頭前去探秘吧!
  • 因為唐山大地震,發現了故宮隱藏600多年的秘密,清朝竟這樣聰明
    根據記載,自1420年故宮建成以來,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這期間附近發生了不下兩百次的地震,最嚴重的要說河北唐山發生的7.8級地震,瞬間奪走了25萬人的性命。當時在北京也有波及,導致房屋坍塌有些古代留下來的建築也遭到了破壞,需要整修。但是故宮卻安然無恙,可見古人的聰明智慧。
  • 「故宮兄弟」周一圍、鄧倫在「宮」裡穿梭古今
    故宮》延期播放。在一眾「故宮迷」的翹首期盼中,26日當天,節目重新定檔於11月9日晚21:08在北京衛視播出。為回應「宮迷」的期待,節目官微賣萌「小爪都搓出泥來了,趕緊播出!」。故宮》「晉封」為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的「故宮兄弟」周一圍、鄧倫在「宮」裡穿梭古今,向網友介紹這位百歲的故宮老人。周一圍在為節目拍攝的宣傳片中說:「故宮是一位穿越600年而來的智者,有著令人神往的歷史積澱,我喜歡在不同的時空中穿梭的感覺,但更喜歡觸摸和傾聽真實的歷史。」鄧倫在宣傳片中說:「在故宮面前,每個人都是個稚嫩的少年,我痴迷於故宮的每一處細節。
  • 「五脊六獸」,那些守護故宮的小精靈們,你認識幾個呢?
    前幾個月帶著孩子去故宮看600年特展,人太多,孩子沒有看夠,於是買了一本《這裡是故宮:脊翔瑞獸》,陪著孩子一起了解故宮脊獸的知識,不光是孩子,我也增加了許多有用的知識。《這裡是故宮》是一套書,《脊翔瑞獸》是其中的一本,是由「壽安宮大學士」向斯編著的。
  • 2021年《故宮日曆》發布
    8月23日, 2021年《故宮日曆》在故宮博物院內箭亭故宮書店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發布。從2009年恢復出版到2021年,新版《故宮日曆》將走過12載春秋。2021年版是新版《故宮日曆》出版的第12冊。2021年版《故宮日曆》以「福牛賀新歲、豐年禾黍香」為主題,全書選取故宮館藏的歷代牛文物以及由牛引申出與我國農耕文化相關的文物藏品,分別展現了牛迎豐年、春來牛肥、吉牛納福、耕織為本、仙牛呈瑞、牧牛意趣、丹青寫牛、百牛賀歲等豐富內容。
  •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退休 用7年時間「重建」故宮
    據央視新聞微博消息,記者從故宮博物院獲悉,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今日退休,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接任故宮博物院院長。2012年1月10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正式接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時日,由文化部部長蔡武在故宮博物院宣布了這一任命。
  • 故宮屋頂很少有鳥盤旋,神奇的是這麼多年從沒鳥屎,這是什麼原理
    在古代的時候,沒有先進的技術,也沒有更多的工具,一切都是靠大腦實現的,但是古人做出的很多設計依舊讓人驚嘆,現在挖掘出的很多文物,不僅是中國,更是讓世界各國的專家都忍不住多看兩眼。在現今,文物還在不斷地發現和挖掘中,近幾年出土的文物數量越來越多,但是能保存至今的建築卻是很少。
  • 《故宮日曆》累計發行300萬冊 被譽「中國最美日曆」-1933年 故宮...
    原標題:故宮日曆:累計發行300萬冊 被譽「中國最美日曆」  《故宮日曆》2020年版出爐  中國最美日曆讀懂600年紫禁城滄桑  2020年《故宮日曆》新鮮出爐了!出版人為王亞民,由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陳麗華、器物部專家馮賀軍、劉嶽、韓倩和書畫部專家李湜編撰。  《故宮日曆》是故宮博物院介紹故宮藏品、傳播故宮文化的普及讀物,是故宮博物院宣傳故宮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  1933年至1937年,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當時的故宮曾推出過五期《故宮日曆》。2009年,《故宮日曆》以1937年版為藍本復刻出版。
  •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從「四個故宮」建設體系到使命與擔當
    經過90多年建設與探索,2019年故宮博物院正式提出了「四個故宮」(「平安故宮」「學術故宮」「數字故宮」「活力故宮」)的建設體系。2020年,在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建院95周年之際,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近日在《故宮博物院院刊》專門撰文表示,通過回顧和整理故宮歷史的發展脈絡表示,對「四個故宮」建設體系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並對故宮博物院的使命與願景有了更清晰的定位,「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回顧故宮博物院95年的光輝歷程,更加堅定故宮人的初心與使命。」
  • 600歲故宮又上新!康熙乾隆寫的福字春聯賜你吉祥如意
    新年講究好意頭,600歲的故宮和中國國家博物館(以下簡稱國博)攜手上新了一大波又紅火又文化味兒十足的國潮年貨,康熙御筆親書的福字,藏於故宮、威風凜凜的清代門神,六款色號任娘娘挑選的故宮口紅,溫暖軟糯的蠶絲紅圍巾……不管你是想要家居煥然一新的儀式感,還是想要春節一家團圓的幸福感,這個年貨節,京東居家都給你備齊了!
  • 故宮慶祝600歲生日:《清明上河圖》將再次展出
    原標題:故宮慶祝600歲生日:《清明上河圖》將再次展出    明年,紫禁城將迎來600歲誕辰紀念。故宮博物院4日透露,將推出數十項優質展覽,展現六百歲紫禁城的魅力。   御茶膳房與南薰殿   ——故宮對外展出家具文物數量將再創新高   御茶膳房建成「瓷器倉儲展」,以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御窯瓷器為主,涉及藏品約15萬件。該展覽以故宮博物院文物庫房的文物保管與整理工作為核心,旨在通過改善文物庫房的存儲條件,更加方便庫房工作人員對藏品進行日常的管理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