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趣味與深度 故宮出版社推出系列新著解讀600年紫禁城文化密碼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紫禁城365》內頁 故宮出版社供圖 攝

中新網北京7月21日電 (記者 應妮)故宮出版社日前連續推出《紫禁城建築之道》《紫禁城古建築營建思想研究》《紫禁城365》3本新書,分別從紫禁城的建築語言、思想境界、營建文化、圖像解構等方面詳細解讀紫禁城的文化密碼。

《紫禁城365》內頁 故宮出版社供圖 攝

《紫禁城365》趣味圖解故宮

《紫禁城365》以時間為線索、以12個月為劃分,以日讀的方式,詳盡地描寫了故宮裡的365個細節,內容涉及建築、歷史、人文等方方面面。可以說,它是一本濃縮故宮建築文化精華的筆記書,是一本了解故宮人文的歷史書,一本展現故宮國寶的寶藏書。

該書最大的特點是以圖解的方式講述建築、歷史與藏品。作者趙廣超(也是《紫禁城100》的作者)將圖片和文字完全融合,形成了對紫禁城歷史文化知識的圖像化解構,使得原本晦澀難懂的知識點進行了簡化和提煉。讀者在閱讀時,對知識點會有直觀的理解,同時又會產生濃厚興趣,在「言有盡、意無窮」的閱讀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之美。

例如,書中講建築時宏觀與細節並重。書裡非常細緻地介紹紫禁城中的一草一木、一器一物:故宮裡古代警報器——石別拉,古代消防栓——吉祥缸,太和殿屋脊上的脊獸每個樣貌、本領都不同;故宮大殿的臺基四周圍以望柱,下設有石雕龍頭,此龍頭是既精美又實用的排水設備,古時稱為「螭」——每逢大雨,即現千龍吐水祥瑞。像這樣兼顧裝飾與功能的設計在故宮中還有很多很多,而這些充分體現中國古人的審美與情趣。

又如,談藏品時親切講述其獨特之美。《紫禁城365》用獨特的視角及呈現方式,深入淺出地講述國寶故事:在介紹乾隆朝各色釉彩大瓶時,書中形象地用倒影和漣漪,綿延展開這件器物的釉色及工藝,並極富詩意地說:「古人欣賞瓷器,每以它能否喚起或挽留我們對自然的情感為標準。有明月清輝、雨過天青、瑰麗夕陽、夜空的繁星,紅透的荔枝、蚯蚓走過的春泥……」書中還形象的將其喻為「御花園」,在上面能找到「胭脂美酒」「江南春翠」「瑰麗紅霞」與「清夜明月」的顏色。

新書合影 故宮出版社供圖 攝

《紫禁城建築之道》解鎖文化密碼

《紫禁城建築之道》的作者為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王子林,這是一本研究紫禁城營建思想的力作。

紫禁城有著豐富的建築語言,強調秩序、比例和對稱原則。中軸是建築的脊梁,是支撐整個宮殿的元樞。整個紫禁城周正、對稱、有序,是中國古代官式建築的「模範生」。

作者在書中寫道,紫禁城在營建構思上與中國傳統文化緊密聯繫,凝結著古代的智慧。例如,紫禁城的框架結構——五門三朝、前朝後寢、東西六宮,來源於《周禮》。而《周易》中的乾坤卦象和紫禁城的建築格局非常契合:東西六宮的平面結構就像一個坤卦;乾清宮、坤寧宮和交泰殿的命名直接來源於乾卦、坤卦和泰卦。

紫禁城最具代表性的顏色是宮牆紅。紅牆黃瓦,幾乎成了紫禁城的象徵符號。這兩種顏色,從明代建造紫禁城始,一直延續至今。紅色象徵火,黃色象徵土。按五行之理,火可生土,火旺則土厚。紫禁城的三大殿建在土字形的臺基上,宮殿是紅色的,屋頂的瓦是黃色的。紅與黃的設計,體現了農業文明對土地的重視,根基離不開土。

該書如同一把鑰匙,帶領讀者探索紫禁城建築背後的奧秘,探求古人在都城營建上所遵循的原則和哲理。作者王子林在故宮博物院工作三十多年,是宮廷研究的專家。作者越過慣常的視?,從歷史研究者角度去審視宮殿的結構、空間的布展。在他的解讀下,紫禁城不但大氣磅礴,且一石一木都有講究,宮殿、花園、山石乃至屋頂的形制、河流的走向,都蘊含著說不盡的奧秘。讀者從中不僅能看到紫禁城外在面貌,更能深入了解紫禁城的歷史和內涵,解鎖不為人知的紫禁城文化密碼。

《紫禁城古建築營建思想研究》解密建築背後

《紫禁城古建築營建思想研究》作者周乾為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所研究館員。該書從公眾的視野角度來解讀紫禁城古建築的營建文化、藝術與科學。全書內容涵蓋紫禁城的選址、「天人合一」文化、建築數字、建築色彩、門釘、屋頂小獸、寶匣鎮物、防暑禦寒、建築技術、建築風水等諸多方面內容。

例如,關於紫禁城星象布局的「四象」問題。很多公眾對故宮中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感興趣,卻又不知道指的是哪個具體位置。本書認為,古人觀天象,把東、西、南、北四方每一方的七個星座(星宿)想像為一種動物,叫做四象。其中,東方七星組成青龍,西方七星組成白虎,南方七星組成朱雀,北方七星組成白虎。紫禁城的四座大門:東華門、西華門、午門和神武門,分別與天宮中的「四象」對應。其中,午門在外形上,很象展翅飛翔的孔雀。而神武門在最初建造時,命名為「玄武門」,後因避諱康熙名字玄燁而改為「神武門」。

再如,關於紫禁城古建築屋頂「鎮物」的數量問題。紫禁城幾乎所有古建築在快要完工時,工匠會在屋頂正中開設「龍口」,並安放寶匣。寶匣內有「五金」「五穀」「五線」「五藥」五種寶石等多種鎮物,用於消災驅邪。很多人問為什麼鎮物的數量多帶「五」字。本書認為,漢字「五」在古文字階段是「X」與上下兩個「一」進行組合;「X」表示陰陽二氣,上下「一」表示天地;因而「五」寓意宇宙中的萬物。古人認為宇宙由金、木、水、或、土五種元素組成,亦包含這種含義。

故宮出版社負責人表示,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也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5周年。紫禁城作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和世界文化遺產,是一座寶庫,也是一座迷宮。它不僅凝結著古代建築精湛的建築技藝和卓越的建築智慧,還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思想,推出系列著作正是為了更好地為大眾解讀紫禁城的建築之道,帶領大眾探索紫禁城豐富的文化內涵。(完)

相關焦點

  • 3本新書詳解紫禁城600年化密碼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蔣肖斌)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也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5周年。近日,故宮出版社陸續推出《紫禁城建築之道》《紫禁城古建築營建思想研究》《紫禁城365》3本新書,分別從紫禁城的建築語言、思想境界、營建文化、圖像解構等方面,從不同角度詳細解讀紫禁城化密碼。
  • 《故宮日曆》推出12年「全家福」
    11月23日下午,由故宮出版社主辦的《文明縮影歲月留珍——〈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紫禁書院舉行此《典藏版》為限量發行,全球共編號限量9999套,除完整收納自2010年至2021年的十二冊日曆外,同時附有《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券》。  1933年至1937年,當時的故宮博物院曾連續5年編纂出版了《故宮日曆》,作為賞用兼宜的普及性藝術讀物,可惜因戰亂戛然而止。2009年,故宮出版社將《故宮日曆》以1937年版為藍本復刻出版。
  • 600歲紫禁城「玩」數位技術,擴大「朋友圈」
    」到「數字故宮」,有著600年歷史的紫禁城正在藉助數位技術的無限可能刷新著「朋友圈」。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時婷婷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介紹,新版網站自2017年上線以來,總訪問量超過1億次,其中特別針對青少年的學習需求和閱讀習慣,開發了故宮青少年網,製作了情境式交互地圖,手繪文化故事,通過鮮明的卡通形象和寓教於樂的設定,為他們帶來身臨其境的感知體驗。
  • 《故宮日曆》累計發行300萬冊 被譽「中國最美日曆」-1933年 故宮...
    2019年8月26日,由故宮出版社主辦的2020年《故宮日曆》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敬勝齋舉行。出版人為王亞民,由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陳麗華、器物部專家馮賀軍、劉嶽、韓倩和書畫部專家李湜編撰。  《故宮日曆》是故宮博物院介紹故宮藏品、傳播故宮文化的普及讀物,是故宮博物院宣傳故宮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  1933年至1937年,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當時的故宮曾推出過五期《故宮日曆》。2009年,《故宮日曆》以1937年版為藍本復刻出版。
  • 2020年《故宮日曆》來了,帶你盡賞紫禁城建築之華章
    曾為天子一人獨有的內府珍藏——故宮日曆,也開始成為公眾分享文化積澱、增強民族自信的重要資源。 《故宮日曆》最初出版於1932年至1936年,包括從1933年至1937年共五年的日曆,每年一冊,活頁裝訂,由京滬等地商號經銷。
  • 《故宮日曆》推出十二載典藏版 呈現「紙上博物館」
    《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 故宮出版社供圖  《故宮日曆》是故宮博物院介紹文物藏品、傳播故宮文化的普及讀物,以故宮博物院豐富的文物藏品、深厚的文化內涵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精華。1933年至1937年,當時的故宮博物院曾經連續5年編纂出版了《故宮日曆》,作為賞用兼宜的普及性藝術讀物,廣受歡迎,可惜因戰亂戛然而止。2009年,故宮出版社將《故宮日曆》以1937年版為藍本復刻出版。
  • 12年國寶日讀《<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出版
    人民網北京11月23日電 故宮出版社今天正式推出《文明縮影 歲月留珍——lt;故宮日曆gt;十二載典藏版》。此次發行的《lt;故宮日曆gt;十二載典藏版》為限量發行,全球共編號限量9999套。該套盒中除了完整展示了自2010年至2021年的十二冊日曆外,還附有《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券》。此券正面選用紫禁城代表性建築太和殿為主景,背景輔以紫禁城鳥瞰圖,背面選用故宮九龍壁右側第一條龍為主景圖案,使雄偉壯觀和歷史深邃同時展現。為呼應《故宮日曆》的生肖主題,還附贈了一本故宮博物院典藏晚清海派畫家任預的《十二生肖圖》高仿圖冊。
  • 熙天曜日新品官宣首發 ,致敬紫禁城600周年
    永樂十八年(1420年),紫禁城正式建成,2020年,紫禁城建成已整整600年。在這600年的傳承中,它見證了歷史的演進、時代的更迭。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走進紫禁城,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上新了·故宮》作為一檔文化綜藝節目,打造承載紫禁城故事的文創產品,也頻頻C位出圈。
  • 紫禁城600年文物背後的中國歷史,你了解多少?
    編者按 紫禁城至今已落成600年,那紫禁城是誰建的呢?是明朝永樂皇帝朱棣所建,如所有的帝王一樣,建造紫禁城的皇帝朱棣希望朱家的帝業承傳萬世,但他絕對想不到,幾百年之後,他的宮殿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全世界參觀人數最多的遊覽勝地。在這麼多人湧進昔日的皇家禁地自由自在參觀博物館的時候,有多少人是可以解讀他們觀看的這座古老的紫禁城?
  • 看新聞學翻譯 | 12冊故宮生肖「全家福」,你都集齊了嗎?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整。
  • 2021年《故宮日曆》發布
    8月23日, 2021年《故宮日曆》在故宮博物院內箭亭故宮書店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發布。從2009年恢復出版到2021年,新版《故宮日曆》將走過12載春秋。2021年版是新版《故宮日曆》出版的第12冊。2021年版《故宮日曆》以「福牛賀新歲、豐年禾黍香」為主題,全書選取故宮館藏的歷代牛文物以及由牛引申出與我國農耕文化相關的文物藏品,分別展現了牛迎豐年、春來牛肥、吉牛納福、耕織為本、仙牛呈瑞、牧牛意趣、丹青寫牛、百牛賀歲等豐富內容。
  • 寓意福運的「故宮瑞獸」驚豔亮相
    河南商報記者白雪瑩通訊員於曉洋焦志磊楊豔    「故宮瑞獸」為您守護福運    文化的傳承,離不開文創產品的傳播。「故宮瑞獸」系列貴金屬文創產品,是為紫禁城建成600年而「生」。    2019年,中國建設銀行攜手故宮博物院及扎什倫布寺推出了特別紀念版「故宮瑞獸」系列黃金手繩。
  • 北鬥拱照紫禁之巔《上新了·故宮》探尋紫禁城
    新年伊始,網絡上隨處可見網友們各式各樣的祝福和祈願,這熱鬧的背後寄託著大家對2020年的美好期盼。而今年迎來600歲生日的故宮,從誕生之初就是按照一座「祥瑞之城」來布局營建,幾乎處處都隱藏著充滿美好寓意的祈願和巧思。
  • 紫禁城:我今年600歲了!
    2020年,紫禁城已經600歲了,今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始建於公元前1406年,至公元1420年明代永樂十八年完全落成,舊時稱為紫禁城,共計有24位皇帝曾居住於此,隨著中國封建社會的結束,紫禁城也就更名為故宮。
  • 《故宮賀歲》視頻即將上線 尋找宮裡的年味
    《故宮賀歲》劇照故宮博物院供圖本報電 (鄒雅婷 任妍妍)12月27日,由故宮博物院、騰訊出品,故宮出版社、騰訊新聞聯合製作的視頻節目《故宮賀歲》在故宮博物院舉行發布會。作為2020年春節期間給公眾獻上的賀歲禮,《故宮賀歲》視頻節目將於2020年1月1日正式上線,1月1日-29日期間通過騰訊新聞、騰訊視頻播出,每周1集,每集時長30分鐘,共推出5集。節目形式為主持人與故宮博物院相關專家、參與節目的嘉賓一起在故宮探尋傳統過大年的習俗。第一集《乾隆的朋友圈》講述清代宮廷新年時最重要的宴會「重華宮茶宴」,探討有關君臣關係以及文人雅集的故事。
  • 中國最美日曆《故宮日曆》推出典藏版 京東11.11獨家限量搶購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之際,故宮出版社推出了《故宮日曆》十二載合集限量編碼典藏版,以一紀十二冊之整,集四千餘古物珍品,聚沙成塔,完整再現。11月11日0點,《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將在京東首次發售,獨家限量搶購。
  • 2020年《故宮日曆》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發布
    8月26日,由故宮出版社主辦的2020年《故宮日曆》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敬勝齋舉行。2020年《故宮日曆》以表現紫禁城建築為主,除第一個月選取與生肖鼠有關的文物,此後各月以紫禁城建築布局為線索,展現出一幅有全景有細節、有歷史有文物、有人物有故事的紫禁城六百年歷史畫卷。2020年《故宮日曆》還推出定製版、漢英對照版、限量典藏版、黃金版、青少版、福壽版、《故宮龍泉日曆》、《故宮月曆?2020?清遊雅集》共計九個版本。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 故宮的秘密:600年背後的1000個商標_有數_澎湃新聞-The Paper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長久以來,故宮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最典型的象徵,見證著中國歷史文明的發展。作為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故宮有著全國最多的藏品、最多的珍貴文物和首屈一指的客流量。但是近年來,伴隨著有趣的文創產品、豐富的文化活動、層出不窮的跨界合作,故宮給我們的印象仿佛更加的年輕而鮮活。
  • 故宮、敦煌、國博…2020年網紅日曆又來搶錢了!
    在1933年到1938年出版期間,民國時代的廣告人用了兩個形容詞來形容這本日曆:「震鑠世界」、「獨霸天下」。 2020年的《故宮日曆》以「紫禁城建築布局」作為線索,勾勒出宮院深處的萬千乾坤。
  • 2019故宮春節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時間主題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己亥年春節,讓傳統的節慶文化鮮活起來,為觀眾帶來節日的文化享受,故宮博物院「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於2019年1月7日開幕。1月8日起,「過大年」展在故宮午門-雁翅樓展廳正式向公眾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