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我今年600歲了!

2021-01-09 TOM資訊

2020年,紫禁城已經600歲了,今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始建於公元前1406年,至公元1420年明代永樂十八年完全落成,舊時稱為紫禁城,共計有24位皇帝曾居住於此,隨著中國封建社會的結束,紫禁城也就更名為故宮。

故宮博物院為了慶祝紫禁城建成600年,籌備已久的大展也在今日下午兩點直播,忙於工作的職業人士可以在線上見證這一刻。

共赴一場紫禁城的時光之旅,與你一起坐看紫禁城的日出,一起探訪暢音閣大戲樓,一起在故宮「修」文物,一起來一場穿越時空的「雲遊」,這叫人如何不心動呢?

【原創】

 

責任編輯: 4083LWJ

相關焦點

  • 600歲紫禁城「玩」數位技術,擴大「朋友圈」
    上遊新聞 舉報   從《胤禛美人圖》到《韓熙載夜宴圖》,從「微故宮」到「數字故宮」,有著600
  • 帶你穿越紫禁城600年
    點藍色字關注「央視新聞」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今天正式開展清晨6點,央視新聞開啟8小時獨家沉浸式直播>帶你「雲打卡」紫禁城直播正在進行中精彩內容太多,來一睹為快!紫禁城晨曦旭日緩緩東升日光照耀下,角樓盡顯壯麗輝煌紫禁城在晨曦中醒來宮門開紫禁城內最大宮門浩蕩開啟太和殿的脊獸北方有這麼個說法:「一個人閒得五脊六獸的」
  • 紫禁城600年文物背後的中國歷史,你了解多少?
    編者按 紫禁城至今已落成600年,那紫禁城是誰建的呢?是明朝永樂皇帝朱棣所建,如所有的帝王一樣,建造紫禁城的皇帝朱棣希望朱家的帝業承傳萬世,但他絕對想不到,幾百年之後,他的宮殿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全世界參觀人數最多的遊覽勝地。在這麼多人湧進昔日的皇家禁地自由自在參觀博物館的時候,有多少人是可以解讀他們觀看的這座古老的紫禁城?
  • 熙天曜日新品官宣首發 ,致敬紫禁城600周年
    永樂十八年(1420年),紫禁城正式建成,2020年,紫禁城建成已整整600年。在這600年的傳承中,它見證了歷史的演進、時代的更迭。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走進紫禁城,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上新了·故宮》作為一檔文化綜藝節目,打造承載紫禁城故事的文創產品,也頻頻C位出圈。
  • 見證二十四位皇帝成長的紫禁城600歲啦!
    紫禁城也就是北京故宮,是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群之一,明朝至今,歷經風雨的紫禁城迎來600歲生日,見證了明清二十四位皇帝的榮辱興衰、王朝更迭。紫禁城全景圖紫禁城歷經4個時代(明朝、清朝、民國和新中國),在位的皇帝有二十四位,分別是明朝的十四位皇帝(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曆、泰昌、天啟、崇禎);清朝的十位皇帝(順治、康熙、
  • 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9月開展,網友熱議:想知道清明上河圖和韓熙載...
    虎撲9月1日訊 近日,備受矚目的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即將亮相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展覽日期為2020年9月10日-11月15日。新聞發出後引起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9月開展 三大單元鎖定18個關鍵年份】據「微故宮」透露,備受矚目的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即將亮相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
  • 3本新書詳解紫禁城600年化密碼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蔣肖斌)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也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5周年。近日,故宮出版社陸續推出《紫禁城建築之道》《紫禁城古建築營建思想研究》《紫禁城365》3本新書,分別從紫禁城的建築語言、思想境界、營建文化、圖像解構等方面,從不同角度詳細解讀紫禁城化密碼。
  • 北鬥拱照紫禁之巔《上新了·故宮》探尋紫禁城
    而今年迎來600歲生日的故宮,從誕生之初就是按照一座「祥瑞之城」來布局營建,幾乎處處都隱藏著充滿美好寓意的祈願和巧思。今晚21:20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二季,「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將與「新品助力開發員」林依輪、沈月,一起探尋紫禁城隱含的祈願,接受故宮最美好的祝福。「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紫禁之紫便來自紫微星,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北極星。
  • 兼具趣味與深度 故宮出版社推出系列新著解讀600年紫禁城文化密碼
    《紫禁城365》內頁 故宮出版社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7月21日電 (記者 應妮)故宮出版社日前連續推出《紫禁城建築之道》《紫禁城古建築營建思想研究》《紫禁城365》3本新書,分別從紫禁城的建築語言、思想境界、營建文化、圖像解構等方面詳細解讀紫禁城的文化密碼。
  • 眾籌丨紫禁城的瑞獸,變成吞雲吐霧的焚香雅器,風雅貴重,祥瑞吉祥
    故宮太和殿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原為明、清兩代皇宮。  2020年,紫禁城誕辰600周年。  600年來,紫禁城經歷了多次戰亂和朝代更迭,依然完好無損,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宮殿建築群。
  • 【8點見】故宮慶祝600歲生日:《清明上河圖》將再次展出
    應該看到,中美兩國的利益已經深度地交織,我認為一個衝突對抗的中美關係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另外,用冷戰的舊思維來處理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問題是肯定沒有出路的。我認為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的,因此我們希望雙方繼續抓緊磋商,達成互利雙贏的協議。
  • 六百年的紫禁城,領略極致之美!
    總有一天,我要去故宮的御花園看看! 600年紫禁城,是怎樣修起來的? 故宮建築本身,就是故宮的歷史。
  • 故宮的秘密:600年背後的1000個商標_有數_澎湃新聞-The Paper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長久以來,故宮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最典型的象徵,見證著中國歷史文明的發展。作為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故宮有著全國最多的藏品、最多的珍貴文物和首屈一指的客流量。但是近年來,伴隨著有趣的文創產品、豐富的文化活動、層出不窮的跨界合作,故宮給我們的印象仿佛更加的年輕而鮮活。
  • 從修文物到修房子:"我"在故宮六百年
    2020年12月31日,紫禁城600歲的最後一天,3集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開播。600年是一個時間概念,「我」如何能在故宮600年?本片導演之一梁君健解釋,有三層含義:一是600年的古建築,二是一代一代保養、修繕、研究古建的人,三是古建所承載的600年的歷史和文化。
  • 2020年《故宮日曆》,向六百年紫禁城致敬
    每天一條獨家原創視頻明年,是故宮建成的第600年,為了將紫禁城的建築、這600年的風風雨雨、宮中故事、帝王后妃的生活一一展現出來,2020年的《故宮日曆》一改以往以文物為主題的慣例,將故宮8700多間房劃分為10個區域,圍繞著建築、文物、人物和秘聞,精煉了365個知識點
  • 故宮慶祝600歲生日:《清明上河圖》將再次展出
    原標題:故宮慶祝600歲生日:《清明上河圖》將再次展出    明年,紫禁城將迎來600歲誕辰紀念。故宮博物院4日透露,將推出數十項優質展覽,展現六百歲紫禁城的魅力。   鹹福宮   ——將舉辦「我在故宮修文物」常設展覽   鹹福宮計劃2019年舉辦「我在故宮修文物」常設展覽,展示故宮博物院數十門類的文物修復成果,並以多媒體形式向觀眾展示文物修復技藝與過程,設置非物質遺產展示和觀眾互動。
  • 名字的秘密:故宮「紫禁城」與神秘的星宿崇拜
    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位於北京的中軸線上,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 鄭和下西洋後的15年(1420年12月)北京故宮完工,它迎接的第一位皇帝,是大明王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此後的491年間(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共有24位明清帝王在此生活過,至2020年,故宮正好600歲了。 故宮紫禁城的命名,源自中國古人的星宿崇拜,與天上的星座有關。
  • 上遊新聞帶你看故宮600年大展 錯過不用再等一百年!
    紫禁城宮殿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今年,這座恢宏的宮殿群已整整600周歲。「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號稱「錯過再等一百年」的展覽,再現了紫禁城600年風雨歷程,不少珍貴文物為首展。這樣的故宮,堪稱一生僅一次。11月15日是展覽最後一天。還沒來得及去看?那就再等100年?等等,還有一個辦法——跟隨上遊新聞記者的鏡頭前去探秘吧!
  • 2020年《故宮日曆》來了,帶你盡賞紫禁城建築之華章
    民間對故宮的迷戀由來已久,我們的吃穿住用行,無一不體現著神秘「紫禁城」的烙印。 就說烤鴨吧,是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帶來了南京烤鴨高手,才使得北京烤鴨在嘉靖年間成為了民間受歡迎的美食。
  • 故城建成600年,這個義大利人在裡面繪畫50年,到底圖啥?
    大清的西洋人 今年正值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之際,這座金碧輝煌的宮殿,見證著數百年滄海桑田的變遷,數十位帝王與無數王公貴胄、軍政要員在這裡留下了歷史的印跡,他們的思想決定了整個國家數百年的歷史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