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9月開展,網友熱議:想知道清明上河圖和韓熙載...

2021-01-08 虎撲網

虎撲9月1日訊 近日,備受矚目的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即將亮相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展覽日期為2020年9月10日-11月15日。新聞發出後引起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

【#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9月開展 三大單元鎖定18個關鍵年份】據「微故宮」透露,備受矚目的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即將亮相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展覽取名為: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覽日期為2020年9月10日-11月15日。

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

紫禁城宮殿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2020年,紫禁城建成已整整600年。紫禁城宮殿是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和宮殿營造思想的集中體現,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宮,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居住,在600年的傳承中,匯集了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智慧。

本次展覽共分為三大單元,鎖定了18個關鍵年份。在對紫禁城600年歷史的回望中,理解貫穿紫禁城「時」「空」的歷史文化,感受宮殿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便於大家更有針對性、更加系統地參觀紫禁城。

原文連結: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9月開展

(編輯:鄒宇慶)

相關焦點

  • 故宮慶祝600歲生日:《清明上河圖》將再次展出
    原標題:故宮慶祝600歲生日:《清明上河圖》將再次展出    明年,紫禁城將迎來600歲誕辰紀念。故宮博物院4日透露,將推出數十項優質展覽,展現六百歲紫禁城的魅力。   這些展覽將在午門正殿及東西雁翅樓、文華殿、武英殿、東西六宮、神武門等處展出,其中,備受追捧的《韓熙載夜宴圖》和《清明上河圖》則將於2020年再次與觀眾見面。
  • 【8點見】故宮慶祝600歲生日:《清明上河圖》將再次展出
    加拿大籍人員康明凱涉嫌犯罪案取得重要進展有關部門介紹,康明凱自2017年以來,經常持普通護照和商務籤證入境,通過中國境內的關係人,竊取、刺探中國敏感信息和情報。麥可(Spavor Michael Peter Todd)是康明凱的重要情報關係人,向康明凱提供情報。
  • 圓桌|六大館長共話文物故事,故宮將展《韓熙載夜宴圖》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趙國英近日在上海參加SMG《書聲》2020年度文博盛典論壇上透露,原計劃於紫禁城600年推出的「往昔世相:韓熙載夜宴圖和歷代文物畫展」,由於疫情未能如期舉辦,目前,這個展覽正在策劃中,有望在2021年與公眾見面。
  • 帶你穿越紫禁城600年
    點藍色字關注「央視新聞」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今天正式開展清晨6點,央視新聞開啟8小時獨家沉浸式直播在「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中還可以近距離觀察這些脊獸哦!探訪延禧宮吸引了眾多人慕名而來的延禧宮到底長什麼樣?有哪些人曾在這裡居住過?為什麼宮內會有一座西洋風格建築——「水晶宮」靈沼軒?
  • 上遊新聞帶你看故宮600年大展 錯過不用再等一百年!
    想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嗎,看這個展就對了!「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號稱「錯過再等一百年」的展覽,再現了紫禁城600年風雨歷程,不少珍貴文物為首展。這樣的故宮,堪稱一生僅一次。11月15日是展覽最後一天。還沒來得及去看?那就再等100年?等等,還有一個辦法——跟隨上遊新聞記者的鏡頭前去探秘吧!
  • 紫禁城:我今年600歲了!
    2020年,紫禁城已經600歲了,今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始建於公元前1406年,至公元1420年明代永樂十八年完全落成,舊時稱為紫禁城,共計有24位皇帝曾居住於此,隨著中國封建社會的結束,紫禁城也就更名為故宮。
  • 展望2021|文物特展「牛轉乾坤」,故宮呈現歷代人物
    北京故宮:以「韓熙載」為中心展示歷代人物畫 早在2019年12月30日,「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重點活動」新聞發布會上,故宮博物院就公布了其將在2020年九、十月份集中推出一系列精品展覽,其中包括「蘇軾主題書畫特展」「紫禁城建成600年展」「往昔世相——故宮博物院藏古代人物畫展
  • 600歲紫禁城「玩」數位技術,擴大「朋友圈」
    》,從「微故宮」到「數字故宮」,有著600年歷史的紫禁城正在藉助數位技術的無限可能刷新著「朋友圈」。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時婷婷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介紹,新版網站自2017年上線以來,總訪問量超過1億次,其中特別針對青少年的學習需求和閱讀習慣,開發了故宮青少年網,製作了情境式交互地圖,手繪文化故事,通過鮮明的卡通形象和寓教於樂的設定,為他們帶來身臨其境的感知體驗。
  • 紫禁城600年文物背後的中國歷史,你了解多少?
    有多少人了解600年特展文物背後的故事?600年前的紫禁城,是如何一步步形成今天所見的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六百年,一個展覽,3個單元,18個歷史節點,450件珍貴展品,讓我們一起走近那600年漫長的歷史中去。
  • 《清明上河圖》放大後,奇蹟出現了!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北宋風俗畫卷,作者張擇端是北宋著名的宮廷畫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以全景式構圖,細膩的筆法,真實記錄了宋徽宗宣和年間開封府及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
  • 清明上河圖放大幾倍後,出現外賣小哥,網友:古人比你想像的會玩
    提起《清明上河圖》很多人都不會陌生,《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傳世名畫,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唯一一件存世珍品,是一幅獨一無二的絕世寶作。這幅畫卷長5米多,裡面有著龐大的人物、動物、植物和建築,是北宋年間的社會縮影,場面非常熱鬧,具有非常高的社會研究價值。
  • 螞蟻莊園7月16日答案:《清明上河圖》是哪一個朝代的作品
    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螞蟻莊園7月16日答案,《清明上河圖》是哪一個朝代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是明朝還是北宋呢?不知道的朋友們快來看看吧!下面還有關於清明上河圖以及張擇端的介紹,也別忘了看看補充下知識哦!
  • 熙天曜日新品官宣首發 ,致敬紫禁城600周年
    永樂十八年(1420年),紫禁城正式建成,2020年,紫禁城建成已整整600年。在這600年的傳承中,它見證了歷史的演進、時代的更迭。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走進紫禁城,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上新了·故宮》作為一檔文化綜藝節目,打造承載紫禁城故事的文創產品,也頻頻C位出圈。
  • 還記得那幅《清明上河圖》嗎?當它出現在我們身邊時,徹底淪陷了
    一幅畫,一幅生動的畫,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曾引起一度的轟動,描繪出了北宋東京汴梁百姓的市井生活、民俗風情、皇家園林等躍然紙上,活靈活現。他的技術也是相當的高,每一個人的刻畫,馬的刻畫,店鋪,風景,甚至於人物表情都是那麼的細緻入微……於是乎,為了還原北宋這一繁華景象,國家就專門按照以《清明上河圖》為藍本修建了如今的清明上河園。清明上河園屬於大型宋代歷史文化主題公園,坐落在八朝古都河南開封,是國家5A級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 清明上河圖「騙局」,張擇端沒說的話,原來都在畫裡了
    清明上河圖「騙局」,張擇端沒說的話,原來都在畫裡了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和我一樣,小時候曾讀過一個叫《一幅壯錦》的民間故事。在這個故事中,老奶奶把在集市上買回來的田園畫,一針一線的織成了一幅壯錦。故事的最後,這幅壯錦裡的花草、房屋、山水全部變成了現實,從此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能生活在美麗的畫中,可把小時候的我羨慕壞了。
  • 2019年7月16日故宮發布的數字產品(故宮名畫記+故宮數字文物庫+...
    數字產品包含:「數字多寶閣」、「數字文物庫」、「數字建築」、主題App「紫禁城600」、「玩轉故宮」微信導覽等項目分別進行了升級或創新,運用現代信息數位技術,為觀眾呈現出更逼真、更細膩、更真實、更親近的故宮。
  • 千裡江山圖、清明上河圖: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中國書畫傳世國寶賞析
    本期對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書畫傳世國寶,中國十大傳世書畫中的千裡江山圖、清明上河圖進行賞析。《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洛神賦圖、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漢宮春曉圖、百駿圖、步輦圖、唐宮仕女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千裡江山圖。
  • 名畫《清明上河圖》中隱藏的殺局:暗藏24具屍體,還有間諜藏身
    《清明上河圖》有多牛?一幅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的畫卷。張擇端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圖畫中。共繪了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牛、騾、驢等牲畜,車、轎、船隻,房屋、橋梁、城樓等各有特色。生動地描述了900年前北宋汴京人民的生活景象,簡直厲害。《清明上河圖》描繪的主題並不是清明盛世,連清明節都不是。
  • 將清明上河圖放大50倍,樹下的那個人,是在幹什麼?
    好事成雙,北宋不僅創作出了展現中國大好河山的《千裡江山圖》,而且創作出了表現當時繁華市井生活的《清明上河圖》。 那麼,如果我們將《清明上河圖》放大50倍,能否看見樹下的那個人,到底是在做什麼? 經過放大50倍後,我們可以看見,樹下的那個人,正躺在地上呼呼大睡。然而,或許是天氣炎熱,只見他上身還有衣物蔽體,下身卻只餘一個紅褲衩,長褲早已不知被他脫向何處了,如此情景,讓人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