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追星一萬裡 星空銀河實戰拍攝全解析

2021-01-08 中關村在線

    星空攝影是這兩年的攝影圈裡熱門選題,從最初的星空星軌,到現在的拍銀河接銀拱,再到日出日落拍星空,星空攝影的玩法也越來越多。雖然拍星空早就不是新鮮事情,但是還是有一些朋友對星空攝影不是很熟悉,下面我們就從實戰拍攝的角度,讓大家看下各類星空題材應該怎樣拍攝。

·拍星空需要什麼 一定要全畫幅?NO!

    首先先來說一下拍攝裝備選擇問題,很多朋友對於拍星空望而卻步,因為認為只有昂貴的全畫幅單反配上牛頭才能拍星空,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好器材的優勢在於照片拍出來更純淨,但是對於星空拍攝來說,其實現在器材選擇沒有那麼糾結,很多高級卡片機都可以完成拍攝,下面我們先來看一下拍攝星空究竟需要什麼。


拍攝星空怎麼拍,需要什麼?看完這篇就夠了

·拍星空需要什麼 能手動,高感好,光圈大

    什麼樣的器材能拍星空,對於拍攝要求上,拍星空對於機器本身有兩個要求:ISO 800以上的可用高感,大光圈鏡頭;操控有一個要求:可以手動控制或者帶有星空模式。如果想要拍攝到天空中星雲的形狀,以及銀河的色彩,大光圈比高感來的更實際,有些星雲的顏色沒辦法靠提高高感獲得,而提升光圈獲得的效果更加明顯。因此,想要拍星空,大部分器材都沒什麼問題;如果想要拍銀河,最好有一支大光圈鏡頭,f/2.8以上光圈是最好的選擇。簡而言之,對於星空攝影來說,想要拍的更出色,一支出色的大光圈其實比高感好的機器更重要,很多無反都有很多f/1.4的廣角大光圈,這些鏡頭其實比全畫幅配小光圈更好用。


很多朋友只看機身,其實大光圈鏡頭對於拍星空更有幫助

·附件需要什麼 其實有腳架就足夠了

    在星空拍攝的附件方面,穩定的三腳架是最主要的,穩定的三腳架可以提供長時間的曝光,而且不會在拍攝中產生抖動。至於其他配件方面,其實普通的星空拍攝不需要任何光學濾鏡,不過深空拍攝還是需要一些特殊濾鏡來避免光害影響,不過例如日常的CPL、ND等等是沒有必要的。但是快門線是非常有幫助的,特別是在星軌拍攝的時候。


拍攝星空其實輔助器材需要非常少,一個穩定的三腳架其實就夠了

     這一次,筆者的追星地點在西藏,總裡程超過了5000公裡。雖然9月底10月初算是銀河季的尾巴,銀河已經過了全盛的時期,但是高原還是有優勢,而且基本上拍攝地點都在4000米以上,所以還是拍了不少照片。如果您有興趣,可以關注筆者個人主頁,可以隨時查看更多照片。

·基礎內容 拍攝星空你要知道這些

    下面我們看一下拍攝星空的基本方法,其實拍星空可以分為拍攝星軌和拍攝星空兩部分。網上關於星空拍攝的內容非常多了,筆者這裡選擇幾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內容讓大家有所了解。

·星空定位與什麼時候可以拍銀河

    在北半球,星空會沿著北極星不斷轉動。因此我們才有了星軌的效果,在南半球,雖然星空也在轉動,但是並看不到北極星。對於地區不同,越靠近赤道地區,可以看到的星星數量越多,而越靠近兩極,星星轉動越快。

    對於銀河來說,其實銀河也在不斷旋轉,但是由於月份不同,銀河在每個夜晚出現的位置不一樣。從1月到12月份,銀河核心出現的時間是逐漸提前的,但是在年初1-4月份,銀河核心尚未升起,就已經天亮;而10月之後,銀河核心等到天黑,已經落在地平線之下。因此一年中比較合適的拍攝時間在4-10月,4月的銀河出現在黎明時分,而10月的銀河則在日落之後。(南半球反之)銀河核心出現的位置一般都在南方,根據季節和時間會有所變化,但是南方是基本方向。


star walk的界面,具體的大家可以自行下載,另外還有一些其他星空app,大家可以多摸索一下

    大家可以下載一些星空app查找銀河位置,筆者這裡為大家推薦star walk 2,可以直接查找銀河出現的時間和方位。

·關於星軌行程

    首先,星星是隨著地球運動不斷運動的,天空的星星會以北極星為中點順時針轉動(北半球),所以只要我們進行曝光,星星就會產生軌跡。對於拍星空來說,不管是要拍攝星軌,還是拍攝單純星空,或者拍攝銀河,都會有星軌產生。對於星軌的運動,有以下原則:時間越長,星軌越長;光圈越大感光度越高,星軌越粗;焦距越長,相同時間星軌越長。當然,如果使用赤道儀,就不會有拖影,可以使用長時間曝光,所以感光度也可以用的更低。


等效焦距45mm,40秒,可以看到明顯的拖軌,銀河就不會太清晰了

    500原則:對於拍攝銀河來說,長曝產生的星軌會讓銀河的產生拖影。通常,我們拍攝可遵循500原則,即拍攝銀河時,等效焦距×曝光時間<500。

·星空拍攝基礎

    拍攝星空三個基本原則:大光圈、高ISO、長時間曝光;拍攝曝光的要求:儘可能提高圖片亮度。通常情況下,對於星空清晰程度來說:光圈≥感光度>曝光時間;而對於控噪,在實際拍攝時,為了儘可能少的產生噪點,要在不過曝的前提下儘可能提高曝光量,從而努力提高信噪比,拍的亮的圖片,永遠比欠曝的照片噪點少。


通常,光圈越大,感光度越高,星星和星雲越清晰

·星軌拍攝

    對於星軌拍攝,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疊加,一種是直接拍攝。對於沒有光汙染的野外,長時間曝光也不會讓天空背景過曝,因此可以採用直接長時間拍攝;但是對於有光照的地區,例如城市地區,只能使用疊加的方式,直接拍攝必然會出現地面的過曝或者在天空出現光斑。星軌拍攝時,如果正對北方,拍出來的星軌是圓形,否則則是斜線。


只有正對北方,星軌才會是圓形,否則是這種樣子

    看過了實際的拍攝基礎,下面我們通過四個實際拍攝的實戰內容,來看一下究竟如何完成星空拍攝。

·實戰一:入門難度的銀河拍攝

    第一個我們先通過一個簡單的拍攝場景來看一下如何拍攝銀河。我們使用的器材是尼康D800和24-70mm f/2.8G。拍攝時,我們先來看參數設置,參數方面,為了儘可能保證銀河的清晰,我們使用了ISO 6400,而按照500原則,我們使用了24mm焦距,因此曝光時間使用20秒。


實戰一:普通的銀河拍攝

     為了保證地面更好的光照效果,其實拍攝時我們選擇了剛日落的時候進行拍攝,這時候地面還不是一片漆黑,細節比較豐富。但是剛日落星空並不是特別明顯,因此筆者選擇了一直進行拍攝,這樣一方面,如果天色有可能,那麼總有一張是星空與地面都比較合適的照片,如果天色不合適,也可以進行後期的合成。

關於對焦的話題,就是老生常談了,大家不明白超焦距的可以百度一下,這裡就不多費口舌了

    關於銀河定位問題,北半球的銀河核心一般出現在南方,筆者拍攝的時候處於9月份,因此位置正好處於正南方。選定了位置,就是對焦,對焦時,我們使用超焦距進行拍攝,對於有景深窗的相機,我們將鏡頭擰到∞即可。如果沒有自動對焦,建議在太陽還有光亮時預先對焦,然後調整為手動對焦,星空下使用手動對焦,即便有放大,也不容易確定是否清晰。另外還有一個辦法,如果相機弱光對焦出色,可以對準天空中較亮星體進行點對焦,也可以使用強光手電照亮儘可能遠的物體進行對焦,也有不錯的表現。


成組拍攝是拍攝星空的好習慣,這樣如果遇到地景與天空光比不合適的情況,方便後期補救

 

筆者選擇的兩張照片(點擊可查看大圖)

    在地景拍攝時,由於納木那尼雪山看上去比較規整,因此我們使用了一張地面比較清楚的與一張銀河比較清楚的進行疊加。不過不論怎樣,星空片都需要降噪,降噪的方法很多,可以使用堆棧的方法進行中值疊加,也可以使用插件降噪,其實新版Camera Raw由於可以在PS裡充當插件使用,降噪效果也不錯。其中,明亮度可以降低普通噪點,也就是高感光度帶來的噪點;而顏色主要針對彩色噪點,更多的是應對熱噪,也就是長時間曝光帶來的噪點。


使用Camera Raw降噪的說明

    但是,不論是使用插件,堆棧疊加降噪,降噪後一般都會對照片細節有所損失,所以不論是使用哪一種降噪,都需要在降噪後使用蒙版進行調整,針對天空、地面都需要不同的降噪力度。所以,後期蒙板調整,是星空後期的必要思路。


降噪前後對比

    總的來說,這種沒有大光比的星空拍攝,不論是拍攝星空還是拍攝星軌都是非常容易的。比較麻煩的是大光比環境,特別是地景並不規則的場景,後面我們會對這種場景進行介紹。

·實戰二:小畫幅相機如何拍攝銀河

    第二個實戰內容,也是讓大家對拍攝星空的器材更有信心,我們看一下使用小底相機拍攝星空。筆者使用的是松下G85,搭配鏡頭為12-35mm f/2.8,也就是等效的24-70mm f/2.8。


筆者這次要用的是松下G85進行拍攝,搭配鏡頭是12-35mm f/2.8

    對於小底相機來說,高ISO的噪點其實沒有那麼可怕,而可怕的是小畫幅帶來的熱噪,小相機的熱噪要比全畫幅機型多很多,所以,對於全畫幅或者APS-C畫幅來說,一般拍攝時我們都會關閉長曝降噪,而對於小底相機建議開啟。


長時間曝光降噪開與關的對比,這種噪點後期調整很難去除,對於小底機子熱噪比較嚴重,建議開啟

    在參數方面,和剛才說的一樣,我們使用儘可能大的光圈,和儘可能高的ISO。拍攝時我們使用了ISO 3200,使用了17mm,理論上曝光時間應該控制在15秒以內,但是小底機子15秒銀河並不清晰。筆者沒有遵循500原則,使用了30秒曝光(G85機身不用B門可以到60秒)。


不繼續補光,下面是漆黑一片的,所以需要使用手電進行補光

    拍攝時,其實有一個小問題,就是山下的燈光。古格王朝遺址有一個長明燈,是這裡工作人員的住所,這盞燈整夜不熄滅,如果正常拍攝,下面的遺址部分過於黑暗,並不好看,因此我們使用手電進行了補光。


補光時儘量不要用太強光線,要均勻的移動,不然會留下光斑


補光之後,下面不會一片黑

    在拍攝時我們使用手電進行了補光,主要是讓古格遺址看上去不那麼詭異。補光的時候需要多加嘗試,在實際補光時我們採用從左往右的方式,進行一次性補光,在中間部分適當放慢速度。補光需要多嘗試,有可能很多次才能有一次合格的補光。補光並不是一直照射,這是很多朋友最容易出現的問題,補光一定要均勻的掃射,而且不要用強光,不然近處肯定會出現光斑。


區域調整畫筆是應對細節調整的好方法


實際調整中,適當提高白色與陰影,提高高光,並配合去霧濾鏡

    後期調整時,依然需要對暗部進行加強。筆者使用區域調整畫筆,對暗部繼續進行了加強,圖像本身的參數調整上,也加強暗部細節,提亮暗部,壓低高光。對於星空來說,銀河不明顯的時候,適當使用去霧濾鏡,會有很好的效果。


最後效果

    當然,降噪是必須的,降噪方式與之前一樣,分別對不同區域進行單獨處理,就能把噪點和細節控制的最後。輸出時,我們依然可以選擇銳化圖像,筆者喜歡使用高反差保留疊加配合小半徑小數量多次數的USM銳化。

·實戰三:運用接片俯拍城市星空

    第三個案例,我們來看一下在薩迦城市拍攝城市銀河的場景。這個場景主要用到了星空接片(筆者這次去已經9月份,銀河出現的位置很高,接銀拱需要後半夜,很顯然這次沒有這個條件),使用星空接片的主要原因,是筆者的機位處於俯拍,所以如果不接片,那麼銀河的位置很高,城市位置很低,不能形成很好的構圖。


直接使用廣角拍攝,大概是這樣,並不好看

    拍攝時,星空的方式與之前一樣,不同的是我們是14mm的廣角進行豎拍,然後在後期方便接圖處理。很遺憾這個季節的銀河位置過高,拍攝銀拱需要等到後半夜,但是豎拍依然可以得到全部的城市和較好的銀河位置。


筆者使用14mm,豎拍了6張每組

    在後期時,我們使用Camera Raw載入所有素材,然後選擇接片。新版Camera Raw的接片速度已經非常快了,少許等待就可以得到圖像,然後調整尺寸裁剪出比較合理的構圖。


接片選項,開啟自動裁剪後可以直接得到整齊的圖像,省去了自己裁剪的煩惱

    在後期處理上,接片完成後得到是一張DNG格式,也就是通用RAW文件,和平時的RAW處理完全沒有區別。這裡,其他處理與星空片一致,由於城市高光溢出嚴重,而且城市有叫整齊的地平線,因此可以使用漸變濾鏡工具進行調整。


使用漸變濾鏡,調整城市高光部分

最終成片

    這一次拍攝,其實拍攝難度並不大,主要需要處理的是如何合理運用接片。其實,在合適的季節,使用這個方式拍攝可以接出完整的銀河銀拱,這個就留給大家自己嘗試吧。

·實戰四:拍攝星軌的不同方式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星軌拍攝的案例。首先我們先來看一個大光比下的星軌拍攝。我們在江孜古堡拍攝星軌,但是江孜古堡是自帶照明燈的,而且亮度極高(就是探照燈),所以這種環境下,我們無法直接通過單次曝光拍攝星軌,筆者使用合成的方式進行拍攝。


其實,直接拍出來是這樣的

     對於這種大光比拍攝,最基本的原則就是:高光不會在天空造成太嚴重的光汙染影響,但是放大之後可以看清楚星星。通過嘗試,筆者使用8秒的曝光,因為筆者認為這個組合下,既能夠有不錯的星空,地面的光線也不至於產生太明顯的影響。我們使用延時曝光功能,筆者使用的機身內自帶的延時拍攝功能,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快門線實現。曝光時筆者連續拍攝了143張(其實因為時間原因提前結束了曝光),曝光時間為8秒,而間隔時間設置為9秒,留下一秒為存儲留下時間。拍攝時,需要關閉長時間曝光降噪(主要M43及以下機型,APS-C及以上沒必要開啟)。


尼康機身就有間隔曝光,沒有這個功能的品牌用一根定時快門線就可以了

    筆者時間並不寬裕,因此只拍了大概20分鐘左右。後期過程中,最主要的問題是平衡光比,經過嘗試,筆者首先要找到合適的調整模式。調整時,筆者的思路是放棄地面部分,採用單張疊加地景的方式,因此只要保證天空的正確曝光就可以了。天空應該要保證星星的清晰。


首先將所有照片導入Camera Raw,我們先調節一張,然後同步設置到所有圖片


處理原則很簡單,保證天空的正常

    在處理完成後,我們同步所有照片,然後就可以保存raw文件了。下面我們就要進行疊加操作,讓這些照片真正形成星軌照片。


我們可以全選圖像,然後使用同步設置,就可以同步全部設置了


同步時可以選擇同步的內容,對於這張片子,可以全部同步

     在合成星軌時,首先我們將所有照片堆棧到一個文件,我們使用PS的堆棧功能,不過由於照片比較多,全部導入可能電腦會吃不消,我們可以分批進行,每次處理30張或者50張。將文件導入後,將圖層的混合模式全部改為變亮。


將所有文件導入堆棧,然後混合模式改為變亮



將文件的混合模式改為變亮,基本的星軌調整就完成了


完成了最基本的調整

    完成所有調整之後,我們就完成了星軌部分的調整。剩下的後期步驟就是更換地景,調整天空,與其他照片調整方式完全一樣,這裡就不贅述了。


調整後的最後照片

    最後一個案例我們來看一下日落下的星軌拍攝。這次我們使用的是長焦鏡頭和一次性曝光。由於長焦鏡頭的壓縮感很強,因此只需要6分鐘就有不錯的效果。這裡,並沒有其他難度,筆者使用的參數為200mm,f/4.0,ISO 200,曝光時間為360秒。


單張星軌照片

    相比與合成,單張星軌其實沒什麼難度,拍攝時同樣需要大光圈,但是由於曝光時間需要更長,因此不需要太高的ISO,曝光時,在夜晚其實不必太在意天空會過曝,所以拍攝難度更低。


相關焦點

  • 專業攝影師支招 拍攝星空及銀河的基本方法
    拍星空一直是很多攝影愛好者嚮往的內容。作為一名人像攝影師,我上一次在深夜的野外拍攝星空,大概還是在三年前的美國西雅圖附近的國家公園裡。因此,想要拍攝絢麗迷人的星空效果,選擇拍攝地點就成為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應儘量遠離城市及工業汙染區,較合適的地點比如城市的遠郊區,交通便利,住宿方便的地方為宜;如果剛好去往新疆,西藏,內蒙古等地旅遊的話,那麼拍攝條件就更加優越了。       除此之外,拍攝星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月光的幹擾。
  • 星空銀河是怎麼拍出來的?
    我們經常在微博、公眾號、帖子中看到絢麗的星空銀河,讚嘆著宇宙的妖豔。其實你自己也可以去拍一張屬於自己的星空銀河照片,甚至是帶有極光裝扮的星空銀河。拍攝星空銀河的技巧遠比你想像的要簡單,反而是對器材和環境的要求很高。今天,帶大家全面了解星空銀河是如何拍攝的。
  • 西藏去哪裡拍星空和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西藏觀測拍攝地點攻略
    雪域高原的西藏,是我國最神奇的一片土地,高高在上的地理位置,離著星星也更近,穩定的氣候和人文風物,成為了星空觀測拍攝愛好者心中的聖地。小北在藏區有著豐富的戶外星空觀測拍攝經驗,結合多年追星心得及今年月相,給來西藏旅行及西藏本地的星空愛好者梳理一個雙子雨觀測拍攝指南。名稱:雙子座流星雨方向:東偏北極大:2019.12.14日上午10時——次日凌晨日出前
  • 英仙座流星雨之夜拍攝銀河: 超詳細銀河拍攝教程
    英仙座流星雨之夜, 正值陰曆初二,月光幹擾最小,也是拍攝銀河的好時機.Thomas這篇很好的拍攝銀河教程,大家可以回顧一下.1. 避開月光與光害如果說星空拍攝最重要的一點,那麼一定是避開月光和光汙染了!託馬斯曾經興衝衝的徒步進山,卻發現夜空中掛了一輪「小太陽」,只有極少亮星可以看到。。。
  • 合肥有群「追星人」!昨夜「英仙座」上演最浪漫「直播」
    王海濱很小的時候就酷愛天文,對浩瀚的宇宙,璀璨的星空非常嚮往,小時候經常通過雜誌來了解宇宙的奧秘,長大後,王海濱常常去聽各種講座,把探索星空當成自己的業餘愛好。5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合肥聽了一位老師關於拍攝流星雨的講座,從此成了一名「追星者」,後來常常約上幾名好友,帶著相機,去遠離城市的野外拍攝流星雨。
  • 星空攝影技巧全攻略之流星雨的拍攝
    2020-12-14 22:15:50 來源: 潑辣修圖 舉報   拍攝流星雨的前期準備基本與拍攝銀河相同
  • 濟南《石猿銀河》獲譽2020中國最美星空之一,新時報對話作者 拍到...
    值得一提的是,濟南攝影愛好者張前進的作品《石猿銀河》也出現在了視頻中,也是濟南唯一一張「上榜」作品。3日上午,新時報記者獨家採訪了張前進,聽他講述了濟南星空攝影迷與石猿背後的故事。  深夜徒步荒野記錄下濟南最美星空  張前進入選的作品,取景地位於南部山區西營街道杜家坡村,2019年全網走紅的石猿附近。作品也取名《石猿銀河》。
  • 流星雨拍攝實戰教程之英仙座流星雨拍攝攻略
    在確定了觀星地點後,我們可以使用star walk 2軟體進行星空定位,另外類似於谷歌的sky map之類的軟體也有同等作用。使用這款軟體,我們可以確定實時的星空走向,並且可以通過預設時間,看到其他時段的星空分布,幫助我們快速定位星座,是追星愛好者的絕佳伴侶。
  • 去嗨皮|推薦星空愛好者的拍攝地,不可錯過!
    今天去嗨皮來給星空愛好者們推薦一下拍攝地,一定要收藏哦!北半球就會上演這樣一場星雨盛宴雙子座流星雨2020年,也許你錯過了很多事情但這一場流星雨,不能再錯過了去新疆感受「世界盡頭」的雪國仙境禾木村禾木村被稱為「神的自留地」或許在冬季,這句話更能得到印證冬日的禾木是水墨禾木以禾木村的雪白房屋做前景記錄璀璨星空銀河
  • 徐晨:尋牛郎織女 拍「銀河拱橋」
    這吸引著人們仰望星空,找尋牛郎星與織女星的蹤跡。  不過在攝影師眼裡,星空的魅力永無止境。一年當中,他們輾轉各地,只為記錄星空最美的模樣。35歲的福州市民徐晨,就是其中一個。  全省「追星」  拍到罕見天象  4月以來,天文景象精彩不斷,徐晨步履不停。
  • 戴建峰:在浩瀚星空撞見浪漫與驚喜
    他會告訴你,沙漠裡沒有燈光汙染,頭頂譁譁流淌著宏大的銀河,從東南邊延伸到西北邊。此時沙漠氣溫直逼零下20度,戴建峰裹著毛衣和兩件羽絨服,穿了羽絨靴。他用掌心給手機取暖,但電量還是急轉直下至33%,嘴裡哈出的水汽在屏幕上結成冰碴子。冷,一點兒也不重要。
  • 如何進行星空的拍攝?
    前幾周帶隊去到了新都橋去拍攝一個星空,但是由於拍攝時間不是夏季,所以拍攝出來的星空並沒有銀河,只有漫天的繁星。那同學們就問到了一個問題,是不是所有的器材都可以用來拍攝星空呢?那拍攝星空對器材上面的選擇有沒有什麼要求呢?以及星空拍攝的相機參數怎樣調整?
  • 星空攝影怎麼拍?從拍攝攻略到參數設置,教你拍出星空大片
    夏天的夜晚格外涼爽,拍攝城市夜景、車軌可能無法滿足攝友們的需要,此時可以嘗試拍攝星空。提到拍攝星空,很多人覺得需要高端相機、高端鏡頭、赤道儀等等昂貴設備,所以望而卻步。其實不然,星空攝影用普通單反也能拍攝,需要掌握前期的拍攝攻略,再精準設置拍攝參數,星空大片就能輕鬆拍攝。
  • 北半球看不到:壯觀的南半球銀河星空
    常年身處在大城市中,已經幾乎沒有機會看到壯麗的銀河與滿天繁星了,很多人更是可能沒有想過,再南半球還有「另外一條銀河,另外一個星空」。攝影師阿列克斯充分利用了澳大利亞南部地區一個小半島上幾乎沒有燈光汙染的優勢,拍攝了一系列在北半球發達城市中根本沒有機會看到的美景。
  • 2019雙子座流星雨-西藏觀測拍攝指南(附攻略)
    ,穩定的氣候和人文風物,成為了星空觀測拍攝愛好者心中的聖地。結合多年追星心得及今年月相,今天給來西藏旅行及西藏本地的星空愛好者梳理一個雙子雨觀測拍攝指南。12月初,巴松措山野殘留的絲絲黃色,配著星空映月出;報旅行團可在結巴村觀測拍攝,位置差些)。建議提前抵達,熟悉周邊環境,制定合適的位置觀測拍攝。【結巴村有住宿,適合自駕/包車;報旅行團的三日林芝團,需要確認在不在巴松措過夜】觀測拍攝方向:觀景臺正對東北方(雙子座方向),無樹木遮擋,比較理想的觀測拍攝位置【海拔3490】。
  • 拍攝流星雨最拉風的手段!
    他在2009年發明了這種既樸實又神奇的拍攝方法,即在曝光過程中調整對焦點和光圈,使花與星空同時保持清晰。 攝影:戴建峰 西藏羊卓雍措,銀河下綻放的馬先蒿。
  • 吉利星越「追星計劃」:以星空之名的探索與仰望
    此次跨界合作,打造了知乎首檔星空探索公路紀實節目《趕星河的人》,節目聚焦在三位知友的追星之路,也關注他們與本我、他人、與久違的自然交流中所湧現的心靈對話與人生哲思。在一路行進的人文紀錄,和西北大漠風光的壯美鏡頭中,引發觀眾內心的嚮往和共鳴。
  • 90後辭職當專職星空攝影師
    阿五,來自成都的一位90後星空攝影師。3年前,他辭去工作,繞著地球「追星」。  在成都,這樣的「瘋狂追星族」還不少,曾陽也是其中一位。他曾為觀看幾小時的金星凌日,足足準備兩個月;也曾在近0℃的氣溫下一邊發抖一邊記錄數據,理由很簡單,「我喜歡在星空下的感覺。」
  • 追星少年李遠:願做北極星,「喚醒」他人的天文夢
    屏息抬頭,銀河清朗。無數顆流星划過星空,他睜大雙眼,靜賞著大自然攝人心魄的瑰麗。時光如白駒過隙,他感嘆,幾個月前,他還在太平洋彼岸。一萬公裡外,國內的一群中學生正在電腦前守著。作為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護航計劃」的海外學長,李遠即將為他們直播科普一堂天文公益課,娓娓道來與「無用」的天文相伴成長的個人追星軌跡。「『無用』是指沒有功利之用,不是為了謀生、賺錢。打個比方,就算發現一顆幾萬光年以外的星星上有生命,等飛船抵達都過去幾百萬年了,那時人類都滅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