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九種體質,不同體質對應不同養生方,老中醫教你一次性分清楚
經常怕冷,夏天身體也熱不起來?
別人感冒兩三天就好了,自己卻持續一兩個星期不好?
明明吃得不多,卻還是胖了起來?
為什麼朋友能吃海鮮,自己一吃就過敏?
……
這一系列的問題,在老中醫眼裡,都是體質的問題。自古以來,我國就講究養生,而養生的關鍵就是要遵循自身體質。那麼,如何才能分辨清楚自己的體質呢?
人的體質大體可分為九種,平和質、氣虛質、陰虛質、陽虛質、血瘀質、痰溼質、氣鬱質、溼熱質、特稟質。不同的體質,都有各自的特徵,也有相應的調理方法。
平和質,屬於相對健康的體質,佔比卻只有33%。在所有體質中,平和質是相對好的體質,體內陰陽平衡,精力旺盛,感冒好得快,體格健壯,頭髮濃密旺盛,睡眠質量好,食慾正常,性格隨和,適應環境能力也很強。
平和質的人調理並不複雜,正常飲食、工作、學習即可,沒必要做過多調整,保健品之類的就儘量不要吃。
氣虛質,屬於動力不足,身體缺少能量,經常會有疲乏、沒精神、說話聲音低等表現,性格內向,不愛與人交流,典型表現這是氣短、自汗、寡言、音低、無肌肉感。感冒很長時間好不了,多半就是氣虛質。
氣虛質調理主要以補氣為主,可多吃黃豆、香菇、桂圓、大棗等健脾益氣的食物,為身體提供動力來源。
陰虛質,表現為陰液虧虛,典型表現則是「幹」的徵兆,比如大便幹硬、口乾舌燥、皮膚乾燥、鼻腔乾燥等。經常會有手心、腳心發熱跡象,性格也更為活潑,易失眠、虛勞、不耐夏。
陰虛調理可用六味地黃丸,同時要增加運動量,及時補充體內的水分,多吃含水量高的蔬菜、瓜果,比如冬瓜。
陽虛質,以怕寒為主,平時不敢吃寒涼食物,不能受風寒,無論男女,皆可出現這種體質,性格也更加內向。皮膚易水腫,易感風寒。
陽虛調理以溫補為主,多吃溫性食材,比如蔥姜蒜、香菜、胡椒、牛羊肉等。少碰冷水,經期少洗頭,多按摩腳底,多泡腳。
血瘀質,以出血為主,集中表現為牙齦出血,眼睛有血絲等,情緒易焦躁,記憶力不好,皮膚還會有疼痛感。
調理以活血散瘀為主,多吃山楂、蘿蔔、海帶、紫菜等,同時要確保每天有足夠的睡眠,減少血液運行障礙。
痰溼質,多以腹部贅肉多為主,喝水都長肉的人,多屬於痰溼質。痰溼的人臉上愛出油,睡覺流口水、打呼嚕,早起口臭重,好咳嗽。
痰溼以化痰祛溼為主,金橘就有很好的效果,能化解痰溼。芥末也可作為調理食材,只是口味相對辛辣而已,接受不了可選擇金橘。
氣鬱質,以情緒上的表現為主,憂愁抑鬱、經常嘆氣、睡眠不好、心態容易崩。氣鬱還會引發痰鬱、血鬱等問題,影響甚大。
調理依然以疏通氣血為主,多做運動,練習瑜伽、遊泳、慢走、打太極拳等,都能調理情緒,疏通氣血。堅持一段時間後,氣鬱就能有所改善。
溼熱質,夏季表現更為顯著,越是溼熱的人,夏季越難熬,嘴裡有臭味,身上有汗臭,大便粘連衝不走,小便發黃有異味,臉上的痤瘡、粉刺多,經常口乾舌燥。
溼熱質的人要想平穩度過夏季,需要吃些性寒的食物,驅散內熱,可多吃莧菜、芹菜、冬瓜等,同時要堅持早睡早起,不能過度勞累。
特稟質的人,就屬於那種吃海鮮會過敏的人,這類人身體對外界刺激更為敏銳。吃海鮮、吃辛辣食物,遇到花粉刺激,就會有過敏問題,身上瘙癢不止。
特稟質的人不能單純靠忌嘴,否則很多食物就吃不了了,而要提升「內功」,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免疫力提高了,過敏反應就會減輕了。
通過以上的介紹,希望大家能了解清楚自己的體質,並進行相應調理,讓身體越來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