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袁天罡的大名,很多人都多有耳聞。袁天罡作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玄學家,以「神機妙算」多得當朝皇帝青睞。據說,袁天罡一生經歷了隋唐兩個朝代、三個皇帝,他甚至能精準地算出自己的大限之日。擱現在說起這件事,一般都歸為「玄學」,會感覺是非常玄乎的事兒。但是在當時來看,絕對是可以窺得天機的「神仙術法」了。
01 袁天罡對武則天的精準「相面」
袁天罡出生在隋末唐初,在隋朝和唐初都有為官經歷,尤其是唐武德年間,他在蜀郡擔任火井縣縣令。因為從小家庭孤苦貧寒,袁天罡對修煉長生之術有興趣、有天賦,並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鑽研技巧,精通了「相術」。正所謂「相面」,也就是袁天罡最為擅長之處。
根據歷史記載,在武則天小時候,袁天罡曾探訪到武家,對武則天的母親說:「看夫人的面相,一定是生了貴子。」於是武氏叫來幾個兒子,讓袁天罡看面相,看到武則天的兩個哥哥,袁天罡捋著鬍鬚說:「這兩個都是可以保家的孩子,可以官居三品。」看到武則天的姐姐韓國夫人,感嘆說:「這個女兒將來也會大富大貴,可惜不旺夫。」
於是,武則天的母親就將尚在襁褓裡的她抱了來,對袁天罡介紹是自己的小兒子,袁天罡看到她的面相大驚說:「這個郎君龍睛鳳頸,將來必定是極致的貴人。」緊接著又嘆了口氣,感慨說:「可惜是個男孩,如果是個姑娘,將來必為天下主。」
這個故事聽來,玄乎又神奇,即便是生活在今天的我們,也不免對袁天罡心馳神往。包括在很多電視劇裡,這一段故事都被傳為佳話,用來歌頌袁天罡與相術的神奇之處。按理說,這種玄幻的事情,可能有人會猜測,到底是不是巧合呢?一次兩次是巧合,次數多了,可就不是巧合了。
02 袁天罡對李世民預言自己的大限之日
在唐太宗李世民時期,袁天罡的名氣已經遠播。據說,曾經李世民問袁天罡,既然你那麼厲害,什麼都能算得到,那你能不能算得到自己的死期呢?
雖然這個問法,確實聽起來很傷人。但在袁天罡看來似乎並沒有什麼,他確實也依照李世民的詢問,經過一番測算,最終淡定地得出了答案:今年四月份。結果也是出奇得被算準了,在當年四月,袁天罡安然離世,與世長辭。
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在歷史記載中,無論是袁天罡本身的「風水大師」與「神算子」的傳奇故事,還是事關玄學的諸多神秘事物,貌似都不能用常理去做出解釋。由此,玄學在我國封建歷史上,也作為傳統文化保留了一席之地,展現著我們民族獨特的文化與風採。
03 「神算子」袁天罡的《推背圖》
要說起袁天罡,人們就常常提起《推背圖》。作為非常著名的一本「預言書」,《推背圖》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現代歷史學家的研究中,都是備受關注的。而知名的風水大師兼「神算子」袁天罡,則是《推背圖》的其中一個作者。
據說,《推背圖》中往後兩千年的事情都能推測出來,並且都在一一應驗!對於這種非常神奇的存在,一方面,普通人民百姓自然也都懷著「吃瓜群眾」的獵奇心理,充滿了興趣;另一方面,作為統治者的當朝皇帝,又常常會被袁天罡精準又神奇的推測相術所震撼到,他們也畏懼如果「預言」一旦成真,難免會對自己王朝的統治造成未知的威脅。於是,統治者經過多番篡改,將多種虛假版本的《推背圖》流傳民間,以至於到了現在,到底哪個版本是真實的,也沒人能知道。
直到現在,《推背圖》的多個版本,在各個博物館內都有收藏。在充滿神話傳奇色彩的華夏大地,《推背圖》所體現的不只是玄學的痕跡,更保留了歷史上獨一無二的文化色彩。對於《推背圖》的預測到底如何,筆者更堅信「天機不可洩露」,每一環出了改變,難保後面不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導致命數和未來方向都發生不可知的變化。正如同「算命」這件事,與其知道未來而忐忑,不如懷揣著未知,坦蕩地走好眼前的每一步!
04 看歷史,玄學一定程度上是服務皇權的工具
對於玄學這一領域,或許在現代仍然也有人研究,但畢竟科學是主流,玄學雖然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被保留了一席之地,卻實在不能被算作可靠的依據。
此外,筆者認為,玄學這一領域之所以有那麼強烈的神秘性,是離不開封建社會歷朝歷代統治者的「炒作」的。因為古代統治者有一些篡權奪位、揭竿起義的名不正言不順,就需要帶有神秘色彩的「天意」來堵住悠悠眾口,讓天下歸心。比如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有記載陳勝吳廣揭竿起義那一段,陳勝吳廣是通過「藏魚腹書」這種手段,刻意營造出一種「天命所歸」的感覺,讓不明真相的眾人信服,從而獲取「民心」。
諸如此類的,還有漢武帝的母親王美人。王美人突然有一天,對漢景帝說,她夢到了一條龍從天飛下來,最後飛進了自己的肚子裡。然後過了不久,王美人就被診斷出懷孕,十月後誕下劉徹。這到底是真是假,恐怕只有王美人知道真相了。但依照歷史統治者們慣用的營造氛圍的手段,多半是編撰出來、籠絡民心的。
如此一來,所謂的玄學,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服務皇權的作用,可信度到底有多少,相信古人也不得而知。
總而言之,在科學發達的今天,一提起「算命」,大多都與招搖撞騙的江湖騙子掛了鉤,固然確實有懂得相面、看風水的能人異士,但也是少之又少。因此,所謂的「相術」算命,玄學這一塊要想理直氣壯地流通,則更是行不通的。即便有人會說:「信則有,不信則無。」但不可否認的是,玄學這回事兒,在古代歷史上可能會佔據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擱現在,卻實實在在地被科學「吊打」。
作者:我方團隊月落星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