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餘華先生的作品《活著》裡,講述了福貴跌宕起伏的一生,如同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種種不幸肆意地撕扯他的人生,令人無法不印象深刻。
書中福貴經受的那一次次打擊並沒有令我覺得難受,讓我有窒息感的反而是福貴每一次磨難後的重生。每一次的厄運過後,命運像開玩笑一般地又會給他一絲希望,在時代的浪潮翻滾中,福貴親眼看著所有的親人離去,最後孤獨地活著。
每回想起福貴,我腦海中總會浮現出這樣一個畫面——夕陽將天染紅了,映得一大片水田也是紅如殘血,一位瘦弱又蒼老的老人用鄉音驅趕著一頭瘦弱又蒼老的黃牛。暮色四合,老人的吆喝聲伴著老牛脖子上的鈴鐺聲,一路走向村莊。
年少時我總認為,人若遭受苦難,大多是他自己造成的。最大的不同在於,有些人擁抱著生活的苦難,破繭成蝶,活成了別人眼中的希望;有些人卻被曾經的美好與輝煌絆住腳步,作困獸之爭,終日消沉。但讀完《活著》,我好像領悟了一些苦難之外的意義。
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上看,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但如果站在福貴自己的角度上看他的一生,卻也是充盈著歡喜和幸福的。不論是他敗盡家財時家珍的不離不棄,還是得到了一雙乖巧的兒女,抑或是被抓壯丁後安全地回到了家鄉。如果說他的苦難是顯而易見的,那麼他的幸福則是隱秘的,是只屬於他一個人的。在外人眼裡看來簡直是人間慘劇的苦難對於福貴來說並不重要,那些隱秘的幸福於福貴才是真正的人生。
福貴活得很純粹,為了那些希望,他一次又一次地熬了過來,為家人,為自己。他一直在做一件事——為了活著而活著,無論身邊的事物如何變化,無論時間的巨輪如何滾動。生活中如同福貴一般的人很多,我們抱怨生活、工作,可沒有人會放棄生的權利。我們忍受無聊平庸,享受幸福喜悅,活在這世上。
誰也不知道前面的時間裡等待著我們的是什麼,是好是壞,是悲是喜。人生沒有預告片,酸甜苦辣充斥了生活中的每一刻。在時間的巨輪下,我們所能做的不過是盡力地成為自己,就像福貴一樣,為了活著的本身而活著。
閒暇或是茫然的時候,讀一讀《活著》一定能讓我們重新找到活著的理由,奮鬥的動力。
活著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