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受行者殘食供養卻早已成佛的一切明王之主,不動明王

2021-01-15 佛法正能量

不動明王是一切眾生的守護者,如影隨形,恆不相舍。修持其法門,可得一切眾生敬愛,消除種種災障。之所以受行者殘食供養,表吃盡眾生未來殘餘無明習氣。

不動明王(梵名 Acalanatha),為密教五大明王之一。或八大明王之一,又稱不動金剛明王、不動尊、無動尊、無動尊菩薩,密號為常住金剛。另外,在《大日經疏》卷五中則敘述,不動尊雖久已成佛,但以三昧耶本誓願故,示現奴僕三昧,為如來僮僕執作眾務,所以又名不動使者、無動使者,受行者的殘食供養,常晝夜擁護行者,令成滿菩提。

不動明王是一切眾生的守護者,他雖然示現為忿怒相,但卻永遠守護著一切眾生。他的忿怒完全是從大悲心中所出生的,悲憤著眾生為何尚未成佛。不動明王久已成佛,但由於本願的緣故,而示現為如來僕使的相貌,護持三寶,執持勤務。他率領眾多的使者,晝夜恆常地擁護修行者與眾生,使其不怯弱地生起菩提心,斷惡修善,而圓滿大智成佛;能夠安穩自在,無畏地安步向前。

不動明王,因為本願故,而倒駕慈航,成為一切如來的奴僕,守護著所有眾生的慧命。是法性自身的大日如來,為了教化一切眾生,而示現教令輪的化身,使一切眾生能即身成佛。不動尊以大悲心從法界體性中,出生火生三昧,摧滅法界中的一切罪障,焚燒眾生所有垢穢,並安住於菩提心,寂定不動,此尊同時也代表眾生自性中無所不在的菩提心。

不動明王是一切眾生的守護者,是護佑一切眾生永遠平安、圓滿的護法。在《大日經疏》卷五中說:「所以持利刃以絹索者承如來忿怒之命,蓋欲殺一切眾生也。絹索是菩提心四攝方便,以此執系不降伏者。以利慧刃,斷其業壽之命,令得大空生也。不動尊承著如來忿怒之命,持慧刀及絹索,斬斷切眾生所具的業障痛苦煩惱的壽命。使他們在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的菩提心四攝之索的鉤召之下,圓成佛道。

在《勝軍不動明王四十八使者秘密成就儀軌》中不動明王的誓願為見我身者,得菩提心,聞我名者,斷惑修善,聞我說者,得大智慧,知我心者,即身成佛。他更如影隨形守護眾生之菩提心,直至成佛。由於不動明王的悲心與威力,能強力去除眾生的一切災難障礙。在相關經典中,常可見到不動明王消除災障的修法。

不動明王法

不動明王在密教中的地位極為重要,尤其在東密中更發展出許多的教法。在經典裡,有關不動明王的修法有很多種,最常見的不動明王法有「不動明王十四根本印」、「十九布字觀」及「十九種相觀」。不動明王十四根本印,主要來自《不動立印軌》《不動使者法》、《底哩三昧耶經》等所說的不動明王十四印契。

而在《立印軌》中也提及供養不動明王的方法:若能於每日,誦一百八遍無動尊常逐,修真言菩薩每食餘殘者,以置於淨處奉獻無動使,隨心獲悉地。

而《安鎮軌》也說,上從天宮,下至黎庶,悉行此法。若不遍行,無有此處,皆於所居安置形象,勿生怖畏。我以本願不舍眾生,常居一處渾同穢,惡令清淨。

在《白寶口抄》卷一百一中提到,不動明王尊使眾人懷愛的護摩修法《立印軌》云:複次護摩法,以比哩孕愚,護摩十萬遍,成就敬愛事。又法以松木,護摩十萬遍,得眾人歸敬,又法以大麥,護摩十萬遍,得成大長者。其中說:「比哩孕愚」是粟花也,也有說是缽孕瞿花,此花岀生於印度,如間粟谷之色,花房亦如谷穗甚香。此花表得一切人愛樂。

⊙不動明王的形象

關於此尊的形象,依據不同的經典、傳承,有諸多不同法相,隨緣示現。據《大日經·具緣品》、《底哩三昧耶經》等所述,右手持劍(斷煩惱惡魔)、左手持索(示自在方便),頂有七髯,安坐在磐石上,為最常見的身相。

其他如,《不動使者法》中雲:「當畫不動使者,身赤黃色,上衣斜帔青色,下裳赤色,左邊一髻黑雲色,童子相貌。右手執金剛杵,左手執絹索,口兩邊徵出少牙怒眼赤色,火焰中坐石山上。」

而一卷《底哩法》中則記載:畫不動尊,著赤土色衣,左垂辮髮,眼斜視,童子形。右手執金剛杵當心,左手執寶棒,眼微赤,坐蓮花上,瞋怒相,遍身火焰。

另外,不動明王也有多臂的法像,如《安鎮軌》中描述:「作四臂大嚴忿怒身,紅青色洪滿端嚴,目口皆張利牙上出,右劍左索,其上二臂在口兩邊,作忿怒印,身處八輻金剛輪。」在世間的十二天中,則以此四臂的不動尊為首領。

在《白寶口抄》卷九十九中,提及不動尊明王尊形所象徵的意義,其中提到不動明王尊的十九種觀想:

第一,此尊大日如來化身,於實相花臺久已成佛以本願故,為如來使者,執持諸務。

第二,其真言中有阿、路、唅、鋡四字,一切三世諸佛皆從此四秘密應現二身,於菩提樹下降魔成佛,是寂滅定不動義。

第三,不動尊常住火生三昧,以覽字智火燒切障成大智火。

第四,其身常現童子形,身卑肥滿,表上承佛敕,給使行者,下化眾生,攝持雜類。

第五,頂有七莎髻,錶轉七覺分法也。

第六,左垂一辮髮,對眾生就如同世間父母對待獨子一般慈愍疼愛。

第七,額有皺紋形如水波,表憶念六道,隨趣多思。

第八,閉左一目開右一目,表掩蔽左道令人一乘。

第九,下齒吃上右唇,下左唇外翻出,表以慈悲用力令怖魔羅。

第十,緘閉其口,表滅除眾生生死戲論語風。或說閉口現皺,是悲泣之相也,忍而悲泣,閉口也譬如有人呵責惡子,雖現怒相而內悲愛染。

第十一,右手執劍,表殺害眾生現在三毒煩惱。

第十二,左手持索,表系縛不降伏者,以利慧劍斷惑業,令引至菩提。

第十三,吃行人殘食,表啖盡眾生未來無明習氣。

第十四,坐大磐石,表鎮眾生重障,令不復動,使成淨菩提心,如妙高山王。

第十五,色醜青黑,表調伏無明相。

第十六,奪迅忿怒,表威猛相。

第十七,遍身迦樓羅焰,表智火金翅鳥啖食惡毒有情龍子。

第十八,變成俱力迦羅大龍繞劍,表智火龍摧滅九十五種外道龍火。

第十九,變作二童子給使行人,一名矜迦羅,恭敬小心者,表隨順正道,一名制吒迦,恐語惡性者,表不順違正道者也。

⊙不動明王的眷屬

不動明王是一切明王、護法之主,因此廣義而言一切的明王、護法,都是屬於他的眷屬。而經軌中所說的眷屬,最主要的則有二童子、八童子或四十八使者等說法。其中二大童子是不動明王最親近的眷屬,而且廣為人知的,即矜羯羅與制吒迦二位童子。而這二位童子,有時也被認為是不動明王的化身。「矜羯羅」意為隨順與恭敬小心。而「制吒迦」則意為難以共語的惡性者。這兩尊輔佐不動明王,來幫助一切眾生。

矜羯羅童子的相貌,宛如十五歲的童子。頭上戴著蓮花冠,而身色為白肉色,二手合掌。他的二大指與頭指之間,橫插著一股杵,身穿著天衣袈裟及微妙的嚴飾。而制吒迦童子的相貌亦如童子,身色如紅蓮,頭上結著五髻,一髻結在頂上的中間,結額上,一結在頭的左右,一結頂後,代表五方五智。左手持著噱日囉(金剛杵),右手執著金剛棒。因為是瞋心惡性者,所以不著袈裟,並以天衣纏著頸肩。

不動明王九字真言:「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

相關焦點

  • 不動明王(不動尊菩薩)
    ---不動明王,即不動尊菩薩,其名號梵音為Acalanatha,意為不動尊或無動尊,教界稱為「不動明王」,亦謂之不動使者。「「不動」,乃指慈悲心堅固,無可撼動,「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駕馭一切現象者。
  • 什麼是佛家所說的不動明王
    不動明王,又被稱之為不動明王菩薩,是之內心慈悲,堅固,不可撼動的意思,代表了光明和駕馭一切的表現。在密教中,將不動明王看做是所有的佛陀的化身,所以又把不動明王稱之為諸明王之王。奉為五大明王中的第一位,不動明王是奉大日如來的教令顯現出憤怒的形象,降伏一切惡魔的大威勢明王。他的法身是對於那些不知悔改,冥頑不靈受到業障所蒙蔽的眾生所顯現的,能夠喝醒眾生,嚇退一切魔障。
  • 佛教:十大明王,乃十大諸佛菩薩化身,各有寓意,不妨一覽
    愛染明王能滅無量罪,並卻萬惡,速成百千事,悉滿眾願,凡所求疾速靈驗。其威德殊勝,雖眾星亦不能奪其光芒。更加寶瓶能吐珍寶俱足能滿一切願。梵天帝釋亦受此尊教敕而分禍福,七曜九執向來司掌人間禍福榮衰,亦順本尊之威勢,不敢有所違逆。是故信仰者,獲福無量,速獲一切悉地。
  • 你知道小說出鏡率很高的不動明王嗎?他和觀音菩薩、地藏菩薩並列
    不動明王也稱不動尊菩薩,他是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我一開始知道不動明王的時候就是從各種小說中知曉的,就說主角是什麼不動明王的傳承者呀,得到了不動明王的法器呀、心法啊之類的,然後就變得很厲害。所以,我就非常的好奇,因此,在這裡和大家一起探尋,了解一下不動明王的故事。
  • 屬雞之人的保護神——不動明王
    雞為「德禽」,有五德,也稱「五德之禽」。古人云:頭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鬥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雞的文、武、勇、仁、信五種品德,閃閃發光,古人還有「金雞飛下,食諸惡鬼,鬼畏金雞」的傳說,因此,在民間常用雞來鎮宅。同時,雞與吉諧音,雞冠為火紅色,象徵著吉樣,正乃屬雞者之福也。古人將雞年出生之人的保護神指定為不動明王。
  • 屬雞之人的保護神——不動明王
    雞為「德禽」,有五德,也稱「五德之禽」。古人云:頭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鬥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雞的文、武、勇、仁、信五種品德,閃閃發光,古人還有「金雞飛下,食諸惡鬼,鬼畏金雞」的傳說,因此,在民間常用雞來鎮宅。
  • 為什麼不動明王是雞屬相的本命佛?
    作為雞屬相本命佛的不動明王,亦是五大明王之主尊。「不動」,乃指慈悲之心堅固,無可撼動,「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駕馭一切現象者。法像莊嚴靈動,寓意護佑穩態。是理性的象徵,使之把握人生的機遇,發揮自身智慧應付困境。利用阿拉善彩玉出色的俏,勾勒出不動明王圓滿極忿怒形,其神態使人望而生畏。濃烈的赤橙與青碧相交輝映,高飽和度叫囂著,使人不得不把目光駐足。
  • 原來大日如來和不動明王有這種關係,忿怒明王又有什麼含義
    密法認為佛祖釋迦牟尼修行到成佛的最高境界,與宇宙融成一體,被宇宙神格化為法身佛,此法身佛以大日如來稱之。在此需要說明的是總本尊的不是歷史上釋迦牟尼這個人物,而是宇宙的真身,我們稱這個宇宙的真身為大日如來,也就是釋迦牟尼這個人物成佛的境界。大日代表太陽,密法用太陽象徵宇宙的真身,亦即是宇宙的法身佛,是因為太陽具有三德:(一)除暗持明;(二)暖和眾生;(三)能成眾務。
  • 海賊王:路飛是不動明王,凱多是護國明王,戰國:當我不存在?
    最新一話的海賊王更新以後,可以說是一片譁然,其中比較引人注目的一點就是路飛在面對蠻霸者的時候直接變身四檔,然後一擊擊敗敵人,炫酷的場面驚呆了在場的眾人,旁邊的豹五爺看到路飛的四檔形態以後更是驚訝的稱呼路飛為不動明王,此稱呼一出,讓眾多網友認為路飛就是冥王本身,不過現在看來,這二者之間似乎並沒有什麼關係
  • 大日如來、不動明王跟《一念之間》的寓意,到底是怎麼回事?
    當我們單獨提到大日如來或不動明王的時候,敬畏之心不由而生。「他們好厲害的樣子。」不甚了解之時,這是最簡單的一句評說。在福金玉器銷售過程中,本客服經常接待按照自己生肖購買守護神的顧客,他們會直接問我,有沒有普賢?有沒有文殊?我頃刻之間就明白,他們屬龍、蛇,或者兔。同樣,在十二生肖的八大守護神中,並列存在著大日如來和不動明王,前者是保佑生肖羊、猴之人的神明,後者是保佑雞年生人的神明。
  • 不能亂帶的佛像——不動明王
    其中不動明王便是家喻戶曉的不動尊菩薩,很多的人都會去佩戴它。不動明王是五大明王中首位菩薩,且尊格也是明王中最重要的。但是帶這些不動明王佛像的玉墜,是有忌諱的,佩戴的忌諱,以及佩戴的正確與否都會影響你的命格。首先無論佩戴何種佛像都要佩戴開過光的,因為沒開過光的佛像,戴在身上是沒有什麼效果的。所以如果潛心想要佩戴佛像玉墜,建議佩戴開過光的。
  • 被拋棄的不動明王,帶你揭曉明王的半生榮耀
    被拋棄的不動明王,帶你揭曉明王的半生榮耀一己之力戰武魂,不動明王當之無愧,淺談這個驕傲男人的半生榮譽《鬥羅大陸》這部作品的劇情大家都知道,所以我也就不做什麼劇情介紹了,直接跳入正題吧。因為今天的這篇文章,要討論的內容量有些許豐富,又或者,有些許狂野?
  • 八大菩薩之不動尊菩薩
    不動尊菩薩介紹不動尊菩薩,意為不動尊或無動尊,教界稱為「不動明王」,亦謂之不動使者。
  • 鬥羅大陸:滿臉兇惡江湖氣,不動明王趙無極
    鬥羅大陸:滿臉兇惡江湖氣,不動明王趙無極遊戲中不止一個boss,而且下一個boss會比上一個更強大,《鬥羅大陸》也是如此,鬥羅世界裡的強大角色可謂是數不勝數。在動畫前期,唐三入學史萊克學院時便遇到了第一個大boss——趙無極。
  • 賜給眾生財寶無盡,「愛染明王」!
    愛染明王愛染王譯為羅誡羅闊、愛染王等名。愛染意思是迷戀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表示貪愛過度、沾染上就難以擺脫。但密法中「愛染」卻引申為「愛欲貪染即淨菩提心」之意。修持者,可增益一切福,迅速獲得一切財富,使四種事業迅速圓滿。
  • 屬雞人接「不動明王」駕臨,保佑您2018事業有成家庭幸福
    本期給大家帶來的是翠趣兒翡翠守護系列之不動明王,即優旺不動尊菩薩,意為不動尊或無動尊,在佛教裡被稱為「不動明王」或「不動使者」。不動明王不動明王,「不動」指慈悲心堅固,無可撼動;「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駕馭一切現象者。
  • 佛教:烏樞沙摩明王,燒除眾生煩惱妄見分別垢淨生滅之心
    在佛教的發展之中,滿天諸佛菩薩雖然功德無量,但已有許多代表人物為眾生曾做出過巨大貢獻,今天便來介紹佛教:烏樞沙摩明王,燒除眾生煩惱妄見分別垢淨生滅之心:烏樞沙摩明王與金剛夜叉有同體異體之論,同體之說,則以烏樞沙摩明王為五大明王之一。其本地另有釋迦、普賢、不動、金剛手等異說。此尊具有轉不淨為清淨之德,故佛教界置於廁中祭祀。
  • 「三十三重天」功法是不動明王大尊自創的嗎?或許來自更高位面
    ,融合崑崙界儒、佛、道三家之長,自創萬古奇功「明王經」,這其中又有著怎樣的往事與緣分,跟大尊之妻又有著怎樣的關係,或隱藏著驚天大秘。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01不動明王大尊——天尊中的強者不動明王大尊是上古的無上奇才,一代傳奇人物
  • 佛教的八大明王是哪八位,你知道嗎?
    佛教中「明王」中的「明」,有光明普照之意。「明王」的作用,是藉助佛的無上智慧摧毀眾生的無明煩惱。佛教之中,有著名的「八大明王」。據《大妙金剛大甘露軍拏利焰鬘熾盛佛頂經》中記載,其實八大明王,乃是八大菩薩所化現。1.孔雀明王孔雀明王的坐騎是孔雀,故得此名。
  • 不動尊菩薩--屬雞人的本命佛
    因此雞年生人,若能虔誠佩戴或供奉不動尊菩薩之本命佛法像,必能受不動明王守護,使罪業遠離,一生順利,平安如意。不動尊菩薩介紹依密教三輪身之分類而總判,不動明王為一切諸佛教令輪身,故又稱為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就金剛胎藏兩部而分別其德,五方佛,各有三輪身。中央毗如遮那佛為自性輪身,金剛般若蜜多菩薩為正身,不動明王為教令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