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十大明王,乃十大諸佛菩薩化身,各有寓意,不妨一覽

2021-01-08 歷史國學教堂

01開篇語

在現實生活中,世人往往對於佛教代表人物的認識,還停留在諸佛菩薩上,認為「佛」意為覺者,是佛教徒對修行成功者的稱呼,寓意法力無邊;「菩薩」意譯作:道眾生、覺有情、大覺有情、道心眾生,寓意大慈大悲。

其實,佛教之中每位代表人物都深具寓意,比如羅漢,護法、三十三諸天等,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不為人知的佛教的十大明王。

在佛學之中,明王屬於佛的教令輪身,剛強眾生難以用說法柔順調伏,須以威猛教令強制調伏之。明王是諸佛、菩薩用以降服妖魔的憤怒形像,以衛護佛門為己任,並教化、調服不信從佛法的剛強眾生,使用善巧方便方法以大威力大憤怒相令其敬畏降伏,皈依佛法。

明王,又作金剛明王、威怒王等,乃是諸佛菩薩的憤怒化身,密宗修行者經常以明王為本尊。明王的「明」為智慧光明的意思,在密宗指的是真言陀羅尼。「王」則是尊勝、具有威力的意思,乃是佛門尊稱。「明王」合在一起的意思即是真言陀羅尼的持有者。好了,話不多說,現在就為大家一一介紹佛教中的十大明王:

02愛染明王

愛染明王,譯作住於大愛欲與大貪染三昧之明王。金剛薩埵,或金剛愛、金剛王等菩薩所變現。是煩惱即菩提「愛欲貪染即淨菩提心」的象徵。大愛欲即大薩埵之三昧示現。此尊於一切法中,獨稱最勝為五部諸尊之上首。

愛染明王能滅無量罪,並卻萬惡,速成百千事,悉滿眾願,凡所求疾速靈驗。其威德殊勝,雖眾星亦不能奪其光芒。更加寶瓶能吐珍寶俱足能滿一切願。梵天帝釋亦受此尊教敕而分禍福,七曜九執向來司掌人間禍福榮衰,亦順本尊之威勢,不敢有所違逆。是故信仰者,獲福無量,速獲一切悉地。

03大威德明王

「青牛背上威德尊,無漏智劍摧無明;煩惱菩提本無二,生死涅盤一念間」。大威德明王是西方蓮花部的教令輪身,此忿怒身是降伏魔尊,蓮花部的辦事明王,以如意寶棒為其三昧耶形,如意寶棒謂棒之上端有如意寶,寶者理也,棒者降伏為體故智也,如意寶棒乃顯理智不二之意。

大威德明王,譯作解眾生縛,即降閻魔尊之意。阿彌陀佛的變化身,亦有相傳為文殊菩薩之化身。此明王是無量壽如來的教令輪,諸相悉圓滿,從大悲出,為無明妄想之眾生,現極惡之瞋怒身,伏出世之魔軍,滅世間之怨敵,十地菩薩不隨教令尚能銷融,況餘諸天龍八部障難者,一時殄滅無有餘者。

04無能勝明王

無能勝明王,譯作不被任何東西所打倒,乃無能勝明王為地藏菩薩的憤怒尊,佛經記載:若以三輪身而論,則釋迦佛為自性輪身,地藏菩薩為正法輪身,無能勝明王為教令輪身,如具三身一體,體、相、用具足。是則應知法界結構以及法身相應之處!

地藏法門乃是開啟生命藍圖的法門,此生命藍圖乃依佛陀的自性為體,目標在開啟吾等大地凡夫的無明暗障,故以無能勝明王的本尊來戰敗一切無明陰魔,而地藏的本事為正法輪身的本尊,此相為一切善巧接引之媒介也。以地藏菩薩本尊為顯,無能勝本尊為隱,釋迦文為體,如是觀行,則秘密隱顯俱成,三輪一體呈現也!

無能勝明王其象徵,是大善知識!無能勝是一門深入,若能朝聖將自己置於佛陀的環境空間裡,則會獲得伏藏,指的是甚深智慧,而會迅速坐於正法菩提道場,活在清淨生活環境中。

05降三世明王

降三世明王乃能降伏眾生的三世三界的三毒煩惱之義,是東方金剛部的教令輪身,誦持本尊印明,能除滅無始業障熱惱,諸魔不能作障,反需隨順教敕,有除病、得敬愛。

佛經有載:「恐怖笑怒尊,能降三世愆,生佛本不二,大悲隨緣現」。降三世明王,譯作降服貪瞋痴三毒與三界,乃阿閦佛之忿怒身。眾生依三毒而感三世,三毒之本體是根本無明,根本無明即摩醯首羅天,摩醯首羅表噉食此心故。

06不動明王

不動明王受如來教敕示現憤怒相,常住火生三昧,焚燒內外障難及諸穢垢,摧滅一切魔軍冤敵。不動明王示現初發大心、諸相不備之形,為如來僮僕給使,執作諸務。不動明王,譯作不動或無動。大日如來的教令輪身。

不動明王誓願在勝軍軌內曰:「見我身者發菩提心,聞我名者斷惡修善,聞我說者得大智慧,知我心者即身成佛」。

侍奉密教修行者,受行者的殘食供養,常晝夜擁護行者,令成滿菩提,以此奴僕三昧而稱不動使者。其淨菩提心之德至為威勐、堅固不動,故稱不動;智慧勐利,無過其上,故曰明王。

又不動者,是菩提心大寂靜義、無傾動義,為諸佛內證真淨菩提心之體性。不動明王以菩提心為因,屬金剛部智。以大悲為根,攝蓮花部理。以方便為究竟,即佛部理智。此尊息風為本,為延命最上法。

07步擲明王

步擲明王乃是普賢菩薩化身,可濟度六道,有使罪人發現其菩提心及降伏惡魔的力量。步擲明王,是「放開步伐」之意。有記載說此明王有十八臂,但也有記載說只有二臂,右手拿著大傘蓋,左手拿著金剛杵。傘蓋可說是步擲明王的特徵。

08烏樞沙摩明王

佛經有載,烏樞沙摩明王則非忿怒之形,四臂之器杖亦有別。此外餘經亦有載,此明王其形呈忿怒相,由諸毛孔流出火焰,四臂具足,右手執劍,下手持索,左手持棒,下手持三股叉,一一器杖皆起火焰。

烏樞沙摩明王,譯作不潔淨、除穢焚燒、穢惡,有不空成就如來之教令輪身與金剛夜叉明王有同體異體之論。烏樞沙摩明王具有轉不淨為清淨之德,故佛教界置於廁中祭祀。此尊以深淨大悲,不避穢觸,以大威光,猶如勐火,燒除眾生煩惱妄見分別垢淨生滅之心,故亦稱除穢金剛。

09馬頭明王

常見的馬頭觀音通體赤紅,三面八臂,三目圓睜,獠牙外露,頭髮和鬍鬚著紅黃兩色並向上豎起,呈獅子無畏相。馬頭觀音的三面表示空靈悟性,八臂表示悲智雙運,三目圓睜表示降伏三界惡魔,獠牙外露表示震懾一切阻礙眾生修行的魔障。

馬頭明王,譯作跋涉生死大海摧伏四魔之大威勢力大精進力也,又啖食無明重障之意。此尊乃馬頭觀音化身,本是無量壽佛(阿彌陀佛)之忿怒身,也是六道中畜生道的護法明王,也稱馬頭明王、馬頭金剛或馬頭大士。

10大輪明王

大輪明王是轉法輪明王之意。法輪是佛教的真理教義。大輪明被畫成戴冠上面有逆立的火發,左手持獨鈷杵,右手高舉大法輪。 大輪明王譯作消除一切業障、越法,以清淨圓滿戒品。彌勒菩薩示現之憤怒身。大輪明王能排除眾生的一切業障。

11軍荼利明王

軍荼利明王,譯作甘露瓶其形貌似夜叉身,意為儲藏著用之不竭的生命能量,乃南方寶生佛的憤怒身。軍荼利明王塑像有兩面四臂、四面八臂等形式,身青色,眼紅色,手把二赤舌,其它手持戟、杵、輪等。其四面四臂像表示降伏我痴、我見、我慢、我愛四煩惱。

12結語

好了,佛教中的十大明王就為大家介紹到此,相信大家看完之後,也會對十大名王有個全新的認識,以上10尊雖皆為忿怒相,但也極具功德,還望大家以後虔誠參拜,切勿詆毀!

最後想說的是,大慈大悲諸佛菩薩也有各自忿怒面,所以還請大家未來秉持善念生活的同時,也要學會好好保護自己,在自己善良中帶點鋒芒,這樣方能不讓自己受傷,更好的保護家人!

相關焦點

  • 佛教:愛染明王,乃大日如來與金剛薩埵的金剛化身,救度六道眾生
    01開篇語佛教之中,諸佛菩薩大慈大悲,常常隨緣普度眾生,但面對妖魔鬼怪時,也會現出自己的憤怒相,化身各大明王降妖伏魔。今天便為大家介紹佛教諸多明王之中的愛染明王:02愛染明王愛染明王是佛教密宗的明王之一,愛染明王是大日如來入金剛薩埵三摩地而所生出,是「大日如來」與「金剛薩埵」的金剛化身。
  • 十大菩薩名號隱含如來十大秘密
    「不動」,乃指慈悲心堅固,無可撼動,「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駕馭一切現象者。 不動明王是奉大日如來教令,示現忿怒形降伏一切惡魔之大威勢明王。他的身相是對那些頑固不化、執迷不誤、受魔障遮蔽的眾生而變化的,以喝醒眾生和嚇退魔障。
  • 不動明王(不動尊菩薩)
    ---不動明王,即不動尊菩薩,其名號梵音為Acalanatha,意為不動尊或無動尊,教界稱為「不動明王」,亦謂之不動使者。「依密教三輪身之分類而總判,則大日如來為一切諸尊之總體,為自性輪身,而不動明王為一切諸佛教令輪身,故又稱為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就金剛胎藏兩部而分別其德,五方佛,各有三輪身。
  • 佛教:這尊明王是阿閦佛的化身,能力之大,降伏天魔只是其一?
    佛教自古印度入藏地之後,與當地的宗教互相影響,形成了佛教密宗,其中有很多天神菩薩以及佛都與古印度文化中的神靈相似,這也就從側面表現出,佛教文化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形成的。而自成一派的佛教,依照自身的教義,在很短的時間就受到了廣大信徒們的奉祀。
  • 中國密宗神_佛學書店_華人佛教_鳳凰網
    文殊菩薩智慧化身 / 黃教祖師宗喀巴 / 文殊化身 / 藏密三大菩薩 / 文殊咒 / 一字文殊 / 五字文殊 / 六字文殊 / 白文殊 / 黃文殊 / 千手千臂千缽千釋迦文殊菩薩四攝菩薩密宗四事攝法 / 四攝菩薩 / 金剛鉤菩薩 / 金剛索菩薩 / 金剛鎖菩薩 / 金剛鈴菩薩 / 四攝菩薩之功德妙見菩薩北鬥七星神格化 / 妙見菩薩寶相 / 妙見菩薩壇城
  • 普賢菩薩的十大願望
    普賢菩薩 是我國佛教四大菩薩(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之一。是具足無量行願、普現於一切佛剎的大乘聖者,與文殊菩薩為釋迦牟尼佛之脅士。即文殊駕獅子侍如來之左側,普賢乘白象侍右側。若以此二脅士表法,文殊師利顯智、慧、證,普賢顯理、定、行,共詮本尊如來理智、定慧、行證之完備圓滿。文殊、普賢共為一切菩薩之上首,常助成宣揚如來之化導攝益。
  • 佛教:烏樞沙摩明王,燒除眾生煩惱妄見分別垢淨生滅之心
    在佛教的發展之中,滿天諸佛菩薩雖然功德無量,但已有許多代表人物為眾生曾做出過巨大貢獻,今天便來介紹佛教:烏樞沙摩明王,燒除眾生煩惱妄見分別垢淨生滅之心:烏樞沙摩明王與金剛夜叉有同體異體之論,同體之說,則以烏樞沙摩明王為五大明王之一。其本地另有釋迦、普賢、不動、金剛手等異說。此尊具有轉不淨為清淨之德,故佛教界置於廁中祭祀。
  • 「天龍四絕」之一的鳩摩智為何號稱「大輪明王」呢?
    吐蕃國國師鳩摩智,雖然他是一個反派角色,但是依舊有一堆的讀者喜歡他。很多人都知道,鳩摩智有個稱號,叫做「大輪明王」,「大輪明王」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首先來看看,明王是什麼意思。明王是一個佛教詞彙,明則乃智慧的光芒,王是對能操控世間萬物、現象的人的尊稱。
  • 十殿閻羅分別是哪十大佛菩薩的化身?
    關於地獄中的十殿閻羅到底是歸屬佛教還是道教的問題,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得清楚的。不過有一點很明確,佛教宣稱的十殿閻羅比道教的神位要高。他們不僅位列佛的二十諸天護法神之一,同時,十殿閻羅的來頭不小,個個都是佛菩薩的化身。
  • 佛教的八大明王是哪八位,你知道嗎?
    佛教中「明王」中的「明」,有光明普照之意。「明王」的作用,是藉助佛的無上智慧摧毀眾生的無明煩惱。佛教之中,有著名的「八大明王」。據《大妙金剛大甘露軍拏利焰鬘熾盛佛頂經》中記載,其實八大明王,乃是八大菩薩所化現。1.孔雀明王孔雀明王的坐騎是孔雀,故得此名。
  • 十二生肖的八大本命佛守護佛,看看你的生肖守護神是誰?
    八大守護神又叫本命佛,是佛教密宗通過天幹地支、地、水、火、風、空五大元素相生,推出了有八位佛和菩薩保佑十二個生肖,故稱為本命佛,也叫八大守護神!佛教密宗本命佛是千年以來人們所供奉的護法善神,能使眾生逢兇化吉、事業順利、健康平安、家庭如意。本命佛不分男女、不限本命年。有一種說法是男戴觀音女,在佛經上並沒有依據。
  • 簡單聊聊《普賢菩薩行願品》中的「十大願」都是哪些
    大行普賢菩薩,《華嚴經》之鳳尾《行願品》普賢菩薩,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號稱「苦行第一」,所以也被稱為大行普賢菩薩,道場在四川峨眉山。《華嚴經》的全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乃是佛陀菩提樹下得道之後,禪定中為諸天菩薩所說的經,也是大乘佛教認為佛祖說的第一部經,因此地位自然十分崇高,影響力深遠,比如佛門十宗之一的「華嚴宗」就是以這部經為基礎。當然了,小乘佛教是不承認此事的——其實整個大乘佛法他們都不承認,認為是偽經,他們看來佛祖所說的第一部經是鹿野苑中為「五大臣」所說的《四阿含經》。
  • 文殊菩薩西方發願文,文殊菩薩十大願
    盡未來際無有休息。二者。願我受持如來甚深法海。即自明解不由佗悟。盡未來際無有休息。三者。諸佛坐道場處。願我於中作攝法上首。請轉*度脫眾生。盡未來際無有休息。四者。願我修行一切諸菩薩無邊廣大願。盡未來際無有休息。五者。願我教化一切眾生。卵生.胎生.溼生.化生。悉皆令入無餘涅槃。盡未來際無有休息。六者。願我生諸佛剎如對目前。
  • 大日如來、不動明王跟《一念之間》的寓意,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們可以了解到,大日如來,是佛教密宗至高無上的本尊,他居於中央位置,統率著全部菩薩和佛,是佛教密宗世界的根本佛,慈祥、寧靜。那麼,不動明王是誰呢?他即是不動尊菩薩,為佛教密宗八大明王首座,他顯現的是憤怒之像。也就是說,前者好看,後者不好看。至此,仍然令我們感到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尊神明。
  • 十二生肖本命佛之不動尊菩薩本命佛
    於諸佛所發深重願一日一夜。常令一獸遊行教化。餘十一獸安住修慈。周而復始。七月一日鼠初遊行。以聲聞乘教化一切鼠身眾生。令離惡業勸修善事。如是次第至十三日。鼠復還行。如是乃至盡十二月。至十二歲。亦復如是。常為調伏諸眾生故。善男子。是故此土多有功德。乃至畜生亦能教化。演說無上菩提之道。是故他方諸菩薩等。常應恭敬此佛世界。」   據佛經記載,該十二獸即是現在的十二生肖,他們均有相應的一位菩薩化導、護持。
  • 八大菩薩之不動尊菩薩
    「不動」,乃指慈悲心堅固,無可撼動,「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駕馭一切現象者。依密教三輪身之分類而總判,不動明王為一切諸佛教令輪身,故又稱為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就金剛胎藏兩部而分別其德,五方佛,各有三輪身。中央毗如遮那佛為自性輪身,金剛般若蜜多菩薩為正身,不動明王為教令輪身。所以不動明王是奉大日如來教令,示現忿怒形降伏一切惡魔之大威勢明王。
  • 不動尊菩薩--屬雞人的本命佛
    概述  不動明王,即不動尊菩薩,其名號梵音為Acalanatha,意為不動尊或無動尊,教界稱為「不動明王」,亦謂之不動使者。「不動」,乃指慈悲心堅固,無可撼動,「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駕馭一切現象者。
  • 本命佛——不動尊菩薩
    「不動」,乃指慈悲心堅固,無可撼動,「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駕馭一切現象者。按密教分類,不動明王為一切諸佛教令輪身,故又稱為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不動明王是奉大日如來教令,示現忿怒形降伏一切惡魔之大威勢明王;法相是對那些頑固不化、執迷不誤、 受魔障遮蔽的眾生而變化的,以喝醒眾生和嚇退魔障。
  • 什麼是佛家所說的不動明王
    什麼是佛家所說的不動明王文·佛與生活佛教中有十方世界,有著無數的諸佛菩薩在十方世界裡修行,每個諸佛菩薩管理著一個個不同的佛國,每個人有著不同的修行方式,有著不一樣的修行法門,婆娑世界的眾生修行不同菩薩諸佛佛法門也會得到不一樣的果報,其功德也是同樣不可思議的,但是總的來說
  • 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假期人特別多,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假期人特別多,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好多人都是來給孩子求學業、聰慧等。初一、十五人也特別多,香火最旺的該數五爺廟了,好多人都是凌晨三四點鐘都在門外排隊,要燒頭柱香!這個主要是求財運官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