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學.第四十七篇》論語.公冶長第五.新解讀(一)
悟學.十八子 20200120 亥-子
51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譯文】孔子談到公冶長,說:「可以把女兒嫁給他,他雖曾被關在牢獄裡,但卻是無辜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52 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譯文】 孔子談到南容,說:「國家有道時,他有官做;國家無道時,他也可以免於刑戮。」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了他。
53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譯文】孔子談到子賤,說:「君子就像他這樣的人啊!魯國如果沒有君子的話,他是從哪裡學到這種品德的呢?」
54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譯文】子貢問孔子:「我是怎樣的人呢?」孔子說:「你呀,好比一個器皿。」子貢又問:「什麼器皿呢?」孔子說:「盛祭品的瑚璉。」
55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譯文】 有人說:「冉雍仁而沒有口才。」孔子說:「要口才幹什麼呢?靠伶牙利齒和人辯論,常常為人憎惡,這樣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仁,但何必要能言善辯呢?」
【評析】 「巧言令色,鮮矣仁!」有仁德者則不必有辯才。以德服人,不以辨服人。
56 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
【譯文】孔子讓漆雕開去做官。漆雕開回答說:「我對做官這件事還沒有信心。」孔子聽了很高興。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譯文】 孔子說:「大道不能行於世間,我想乘著木筏漂到海外去。隨從我的人大概是由吧!」子路聽到了很高興。孔子說:「由啊喜好勇敢超過了我,可惜我沒有木材製作出海的木筏啊。」
《論語新解》:孔子傷道不行,言欲乘桴浮海。海上風波險惡,豈可乘桴於遊,孔子之言,蓋深嘆吾道之不行,即所謂濟無舟楫也。子路勇決,故謂其能從己,子路聞孔子稱賞及已而喜。
評析: 孔子時代,周室正統逐漸被諸侯國所背棄,禮崩樂壞,仁道難行。孔子哀嘆時運不濟,道之難行,欲乘桴浮於海。短短一句話,孔子的無奈躍然紙上!
拓展閱讀:《荀子.宥坐》節選
「…孔子南適楚,戹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糂子皆有飢色。子路進問之曰:「由聞之: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今夫子累德、積義、懷美,行之日久矣,奚居之隱也?」
孔子曰:「由不識,吾語女。女以知者為必用邪?王子比幹不見剖心乎!女以忠者為必用邪?關龍逢不見刑乎!女以諫者為必用邪?吳子胥不磔姑蘇東門外乎!夫遇不遇者,時也;賢不肖者,材也;君子博學深謀不遇時者多矣!由是觀之,不遇世者眾矣!何獨丘也哉?」且夫芷蘭生於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之學,非為通也,為窮而不困,憂而意不衰也,知禍福終始而心不惑也。夫賢不肖者,材也;為不為者,人也;遇不遇者,時也;死生者,命也。今有其人不遇其時,雖賢,其能行乎?苟遇其時,何難之有?故君子博學、深謀、修身、端行,以俟其時。
孔子曰:「由!居!吾語女。昔晉公子重耳霸心生於曹,越王勾踐霸心生於會稽,齊桓公小白霸心生於莒。故居不隱者思不遠,身不佚者志不廣。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
有感:時也,運也,命也!
《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讓國學中深邃的哲理及豐富的人生成功與失敗經驗總結,指引我們現實的工作、生活。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帳號,看《悟學》系列之第四十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