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傳》英譯本即將面世,中國版《指環王》能否打開英語市場?

2021-01-09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寧寧 薛維睿

作為新武俠小說的代表作家之一,金庸被普遍譽為武俠小說作家的「武林泰鬥」,從上個世紀50年代至今,金庸的小說一直長盛不衰。

有一種說法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人讀金庸小說。」

這句話一方面印證了金庸小說的風靡程度,另一方面也說明,金庸小說始終只在華人圈子裡盛行,在英語的世界裡,金庸的名字無人知曉。他的作品結合了深厚的傳統文化和奇幻的武俠世界,其中包含著的中國自古以來的的文化認同和倫理共識,讓許多翻譯家望而卻步。

日前,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預計在2018年,倫敦的MacLehose Press出版社將要陸續出版「射鵰三部曲」英譯本,每部4卷,共12卷。第一部《射鵰英雄傳》(Legend of the Condor Heroes)的第一卷《英雄誕生》(Hero Born)將於明年2月面世。三部曲裡的另兩部是《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

明年2月,《射鵰英雄傳》的第一卷就要登陸英倫,且有望成為英國的暢銷書,現已經在亞馬遜上開始預售,紙質版的價格是14.99英鎊。

英文版《射鵰英雄傳》第一卷

如果有類似的匹配人物的話,郭靖,這個驍勇善戰、武功蓋世的高手很快就將和《指環王》中的佛羅多·巴金斯以及《權利的遊戲》中的囧雪諾一樣被英國人所熟知。儘管英國人還要等到明年才能一窺「郭大俠」的「降龍十八掌」,但「射鵰」三部曲迄今為止銷量已經超過了3億本。

這次的《射鵰英雄傳》翻譯之一是郝玉青(Anna Holmwood),第一卷《英雄誕生》的翻譯她用了一年半的時間,為找英國的出版社則花了五年的時間。

郝玉青出生在瑞典,她的母親是瑞典人,父親是英國人,丈夫則是中國臺灣人。她自小熟悉掌握英語和瑞典語,2005年來到中國以後,她學習了包括文言文在內的中文,先後獲得牛津大學「當代中國研究」和倫敦大學「中國文學」碩士學位。

在中國生活和工作的幾年時間裡,她做過書籍版權代理,也為電視臺和廣告公司當過顧問,和中國作家如餘華、遲子建、劉震雲、麥家等都有過合作。

金庸的小說是在學中文時的有朋友推薦看的,一看就她就上癮了。2012年,郝玉青在試譯了一章節後,Peter Buckman把翻譯版寄給了多家出版社,其中就包括即將承擔出版的MacLehose Pres出版社。

出版社的編輯看了十分喜歡,並且驚喜地發現這本書尚未出版過英譯本。於是籤下了這三部曲的英文版權,計劃未來一年出一本。

「金庸絕對排在世界暢銷書作家的前十位。儘管我從來沒聽說過他,我也不會中文」,出版經紀人Peter Buckman邊在網上搜索金庸的名字邊說道。此前,Peter Buckman買下了版權,並賣給了一家英國的出版社,接著才發現金庸的作品只有極少數才被翻譯成了英文。

郝玉青

回憶起翻譯的初衷,郝玉青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稱,自己其實是「無知者無畏」,「剛開始不知道翻譯金庸那麼難,後來才知道,但沒有退路了。」

她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武俠小說迷,真正粉上金庸,還是在她一步步著手翻譯的過程中。很長一段時間,她一直在和《射鵰》較勁,「隨著人物打來打去,我自己也在矛盾糾結,自己跟自己打來打去。」

真正翻譯起來才知道,要把金庸作品推介到英語世界,最難就是其中深厚的中國文化傳統,整部《射鵰》都是半文半白的文體,其中的奇門八卦、術算五行、經史子集、佛法禪機、詩詞歌賦更是多如牛毛。

在《射鵰》裡,郭靖「降龍十八掌」有「飛龍在天」「亢龍有悔」「震驚百裡」這些招式,都是出自《易經》,其中是有特定的內涵意蘊的。在具體的翻譯中,郝玉青用意譯代替既定譯法,以最大程度保證其中的東方元素。

「降龍十八掌」「九陰白骨爪」「東邪黃藥師」「江南七怪」「梅超風」等等,不管是武功招式還是人物名字,要原汁原味還原原著中的意境,達到信達雅的程度著實不簡單。

「很多人都很好奇我是怎麼翻譯那些武功招數的名稱,但這些其實不是決定一個譯文是否成功的最關鍵因素。重要的是譯文能否讓英語讀者被書中的情緒和人物吸引,能否讓讀者被超凡脫俗的武打所震撼,能否將書中的陰謀詭計翻得扣人心弦」。

翻譯這些招式時,她會一邊看一邊比劃,不親身試驗,她不能確定「砍」更合適,還是「削」更直觀。「其實名稱不難翻,難的是要讓那些招式在譯本裡『打』得流暢,沒有違和感,讀來不生澀」。

以「九陰白骨爪」為例,她表示,這是金庸筆下令人最深刻的武功招數之一,動作倒是其次,最突出的應該展示是骷髏頭蓋骨上五個洞,正好插入五個手指,令人毛骨悚然。於是,她用骷髏(skeleton)代替白骨(bone),把這恐怖招式譯成 Nine(九) Yin(陰) Skeleton Claw(爪)。

「九陰白骨爪」

除了武功招式,時間人名翻譯起來也不簡單。比如「亥時三刻」,為了準確的翻譯這個時間,郝玉青查閱了很多資料,還發現中國的時辰技法在唐宋還有過變化,不是簡單依照12個小時推算就可以的。

在人物方面,郝玉青最喜歡的不是郭靖,「郭靖呢,是個好人,但刻畫得不像七怪那麼豐富」。她比較喜歡江南七怪,認為他們各有特色,不是傳統刻板的英雄,既講義氣,又有各自的怪癖。她把江南七怪翻譯為「Seven Freaks」,飛天蝙蝠柯鎮惡則是Ke Zhen』e, Suppressor of Evil。

面對翻譯被讀者接受的程度,郝玉青顯得自信滿滿,「我相信許多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肯定喜歡來些挑戰。這也是《指環王》的粉絲為什麼要學習Elvish語(精靈語)的原因。儘管我在序言中介紹了這個故事的主要元素,但沒有也不打算做任何解釋」。

對此,BBC也撰文指出,在金庸武俠「東學西漸」的過程中,文化並不是障礙:

「『中國版《指環王》』這個說法儘管不足以概括金庸的《射鵰英雄傳》,但至少可以說明兩點:第一,西方文學世界裡有類似中國傳統「俠文化」的位置;第二,如果《指環王》能移植到華語世界,那麼《射鵰》也同樣應該能移植到英語世界。」

相關焦點

  • 《射鵰英雄傳》英譯者郝玉青:讀英文版的金庸也要有同樣的樂趣
    在眾多武俠作家中,金庸可說是最為暢銷的作家之一,據出版商提供的數據,金庸作品在中國的銷量超過3億冊,就如《射鵰》英文版第一卷出版後,《紐約客》雜誌評論稱,金庸及其作品帶來了現象級的文化,就像「哈利·波特」和「星球大戰」的結合版。由此,郝玉青拋出了第一個問題:金庸最初開始發表作品距今也有60年了,為什麼《射鵰》之前沒在英語世界出版過?
  • 《射鵰》將出英文版 江南七怪、降龍十八掌怎麼翻譯?
    中新網北京12月2日電(記者 宋宇晟)「中國版《權力的遊戲》」、「中國的《指環王》」這是一些外國媒體對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的形容。日前,《射鵰英雄傳》2018年將推出英文版的消息引發關注。如何將中國的武俠小說翻譯成英文?這讓一些網友大開腦洞,各種稀奇古怪的答案出現在網上。1983年版《射鵰英雄傳》電視劇海報。
  • 午間星聞|聯手翻譯《射鵰英雄傳》英文版的中國女孩是個80後;央視...
    聯手翻譯《射鵰英雄傳》英文版的中國女孩是個80後說起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英文版,很多中國讀者可能已經知道了譯者安娜,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安娜還有另一個合作夥伴—— 香港長大、畢業於倫敦大學藝術史系的80後廣州女孩張菁,後者則是將於明年上市的《射鵰英雄傳》第二卷的翻譯者。
  • 《射鵰英雄傳》中,你最喜歡哪個版本的黃蓉?周迅版最古靈精怪!
    大家好,歡迎來到一缸歷史,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我們看一下其中三個版本的《射鵰英雄傳》,你最喜歡哪個版本的黃蓉?很多人小時候最喜歡看的武俠劇,不用說,一定有《射鵰英雄傳》的存在。裡面的女主人公黃蓉調皮可愛又聰明過人,她的形象是以前很多女生夢想中的樣子。
  • 從射鵰英雄傳淺談五行八卦
    射鵰英雄傳主要以郭靖從普通百姓成長成為英雄為故事主線,我很欽佩郭靖這樣的為百姓和平而不是為自我私慾而成就人生的英雄。他不聰明也沒有非常遠大的抱負,但他善良正直,是中國千百年來渴望平安的大眾平民的縮影。而成吉思汗雖然成就了霸業,也只不過是個梟雄,不如郭靖這種英雄值得我們歌頌。
  • 83版《射鵰英雄傳》歐陽克,轉行成了懸壺濟世的名醫,曾是TVB當紅小生
    香港老戲骨藝人黃允材不知道大家對他的名字還熟不熟悉,當年的時候的他也是很火的,曾經在83年版本的《射鵰英雄傳》裡面飾演過歐陽克這個角色,他的演技很好,將角色表現的淋漓盡致的,給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 賈平凹第2部長篇小說英譯本英文版《廢都》問世
    賈平凹第2部長篇小說英譯本英文版《廢都》問世時間:2016-01-25 08:14:57來源:華商網-華商報作者:王鋒編輯:王瑜     對作家賈平凹來講,《廢都》恐怕是其最具特殊意義的一本書了,1993年問世之後,便給他帶來了無盡的毀譽,而隨著時日推移,這部作品的意義和價值,逐漸被世人所認識,直至2009年「重出江湖」
  • 《射鵰英雄傳》:由欲望推動的一部武俠小說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先生十四部經典武俠小說中最為出彩的一部,近四十年來以這部小說為藍本,影視劇都不知道拍出了多少部,也不知道捧紅了多少演員。這部小說最精彩的地方莫過於它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讓人捧起書來就不捨得放下。這部小說我也讀過無數次,在我看來,《射鵰英雄傳》的情節邏輯的巧妙之處就在於:它的故事情節主要是靠人物的欲望來推動的。
  • 《射鵰英雄傳》幕後照,黃蓉爬樹很危險,跑龍套的星爺帥氣十足!
    【《射鵰英雄傳》幕後照,黃蓉爬樹很危險,跑龍套的星爺帥氣十足!】這是一組經典的幕後照。圖中正在排練一場武打戲,黃日華的表情很可愛。因為當時的拍攝條件很有限,黃蓉踩著梯子爬到樹上拍攝,這種行為很危險。這個版本的黃蓉由翁美玲飾演,是公認最經典的一個版本。
  • 《射鵰英雄傳》中,全真教天罡北鬥陣為什麼經常被破解?原因有3個
    看過射鵰英雄傳的朋友,對於全真教印象都有吧,畢竟王重陽在第一次華山論劍中奪得天下第一。射鵰英雄傳開始的時候,也是全真教長春真人丘處機殺了王道乾,路過牛家村,結識了楊鐵心和郭嘯天,才有了射鵰英雄傳。對於全真教裡,我們最熟悉的幾個人就是掌教馬鈺,丘處機,王處一等幾人。最熟悉的也就是大家經常會聽到的「天罡北鬥陣」。
  • 《射鵰英雄傳》:汝之蜜糖,彼之砒霜,瑛姑的愛情,周伯通的遊戲
    第一次讀到瑛姑是《射鵰英雄傳》的第二十九回,射鵰故事已經過半:地下蹲著一個頭髮花白的女子,身披麻衫,凝目瞧著地下一根根的無數竹片,顯然正自潛心思索,雖聽得有人進來,卻不抬頭。頭髮花白,身披麻衫,全神貫注研究算術,顯然是個不重妝容的老年女學霸。
  • 你的星座,看看是《射鵰英雄傳》裡的誰
    83版射鵰人物個個經典,性格特點鮮明,你是其中的誰呢?〜( ̄▽ ̄〜)
  • 一燈大師克制歐陽鋒的蛤蟆功,射鵰五絕之間,真的存在五行相剋?
    眾所周知,射鵰五絕分別是中神通王重陽、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南帝一燈、北丐洪七公。一直以來,在金庸武俠迷中,都流傳著「射鵰五絕」五行相剋的說法。 古代文化裡,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那麼射鵰五絕之間,是不是也存在武功互相克制的現象呢? 首先,南火克西金,是非常明顯的。金庸在《射鵰英雄傳》原著中多次提到,一燈大師的絕技一陽指,可以克制歐陽鋒的蛤蟆功。平心而論,一燈大師和歐陽鋒之間,武功修為差距很小。但如果兩人交手,一燈大師的一陽指必然可以壓制住歐陽鋒的蛤蟆功。
  • 中國人翻譯120回《三國演義》問世 四大名著漢英對照版出全
    四大名著漢英對照版出全了  三卷本漢英對照版《三國演義The Three Kingdoms》,近日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正式推出。至此,凝聚了國際一批知名譯者畢生精力的漢英對照版四大名著全部出齊,重現了中國古典名著的神韻。
  • 《射鵰英雄傳》裡歐陽克的人生遭遇和結局告訴我們:自作孽不可活
    按常理,《射鵰英雄傳》裡的歐陽克絕對算得上一個生來最好命的人,哪怕和「小王爺」楊康比起來,楊康也沒有歐陽克命好,因為楊康的「小王爺」其實是假的,他為這個假身份始終背負著巨大的壓力和風險。而歐陽克就不一樣了,他是「西毒」歐陽鋒的獨子,生來就不愁錢,不愁江湖地位,不愁練成絕世神功的機會,還長得聰明機敏、英俊瀟灑。
  • 從射鵰中段天德,到笑傲江湖中的吳天德,金庸為何這麼不待見天德
    在金庸眾多的武俠作品中,又有兩部較為奇特:《射鵰英雄傳》和《笑傲江湖》。為何這麼說呢?很多人讀了這兩部小說,都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在金庸的兩部小說之中,竟然出現了兩個同名不同姓之人。這種現象在生活中雖然常見,但在小說中卻是顯得有些奇怪,特別是在武俠大宗師金庸筆下。
  • 《指環王OL》終極內測冒險之旅
    10月23日,全球首款電影網遊《指環王OL》將開啟終極內測,並且永不刪檔,遊戲大區的激活功能也將於近日開放,讓更多玩家都能加入遊戲感受無與倫比的魔幻之旅。而已經激活遊戲的玩家可以正常進行遊戲,不受任何影響。此次終極內測將大幅更新版本,增加許多全新的遊戲內容,萬種首創的特色玩法更是將讓玩家享受最頂級的遊戲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