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大叔正優雅地拉著大提琴。視頻截圖
近日,微信朋友圈中有一段視頻被熱轉,視頻中,鄞州區東吳鎮天童小學的門衛大叔,在夜幕下拉起大提琴,曲調優美,十分洋氣。記者輾轉得知,大叔名叫應海根,今年67歲,會三種樂器。
據網友「冰月」介紹,一天晚上路過天童小學,忽聞悠揚琴聲傳來。帶著好奇心,網友「冰月」走進了天童小學,令她驚訝的是,演奏者居然是學校的門衛大叔。大叔練琴認真,聊起天來也是幽默風趣,十分有活力。
昨天下午,記者聯絡上了這位姓應的門衛大叔,與他聊了聊學樂器的故事。應大叔說,自己自幼熱愛樂器,很小就學會了笛子,後又學拉二胡,兩樣都耍得不錯。不過,大叔打小家境貧寒,飯都吃不飽,更別提念書了。因為大字不識幾個,後續學樂譜樂理就有點難。大叔說,自己腦袋裡有套記憶樂譜樂理的方法,只是「認識它們,但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應大叔每日等師生離校後,才開始拿出樂器勤學苦練。對他而言,耍弄樂器就是一種享受。至於為什麼會學拉大提琴,應大叔哈哈大笑:「因為樂隊裡沒人會拉,大家覺得我稍微聰明點,學得快。」
原來,三年多前東吳鎮成立了一個老年人樂隊,名叫「喜洋洋」,應大叔報名參加。一群老年音樂愛好者,一周兩次聚會、互學,老有所學,老有所樂。不過,老人們最擅長的全是二胡,大家覺得太過單一,為此買了一把大提琴「豐富」一下配置。結果誰也不會拉大提琴,大家就推薦了應大叔。大叔雖不識字,但憑著一股熱情,竟也摸索出了一些名堂。
「買琴時老師就教了幾遍指法,接下來就全靠摸索了。」應大叔說,樂理應該是相通的,就是大提琴比二胡多了兩根弦,複雜多了。他覺得自己現在的水平還差得遠,稱不上「拉得好」。
其實,應大叔的才藝早就名聲在外。因為學校門衛房靠著主幹道,應大叔練習時,常有過路人聆聽。路燈幽暗,一曲終了,常會有人鼓掌,還有人走到門衛找應大叔搭訕。平日裡,應大叔也很喜歡跟著樂隊外出表演,如今也算得上是樂隊的「大提琴手」了。天童小學藝術節時,應大叔會繫上紅領巾,拎著二胡上臺表演,自信滿滿。大叔說,學校重視藝術培養,還讓自己開課當老師,可惜自己的理論基礎真是不行,只能憑實踐經驗跟學生們溝通一下。他認為,學樂器最大的「竅門」就是熱情,自己喜歡的東西,哪有學不會的道理?
除了本職和樂器,應大叔還是一名出色的「科學老師」。他幫著老師管理學校的實踐基地,經常教孩子們辨認農作物,跟他們一起澆水施肥,挖芋艿、除蟲子。
應大叔說,自己學樂器絕不會影響工作,因為孩子們就像自己的孫子孫女一樣,一定會時刻保護好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