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雲下,彩鋼瓦鋥鋥發亮。陽光透過嶄新的玻璃窗,灑進乾淨整潔的新房中,明亮而舒適。正如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滿族自治縣景臺鎮貧困戶李大爺內心的喜悅:「黨的政策就是好,我做夢也沒想過能住進這樣的新房子,再也不用擔心颳風下雨了。」
在四平市,像李大爺家這樣通過農村危房改造政策保障住房安全的貧困戶還有很多。近年來,隨著惠民政策不斷加緊落實、脫貧攻堅工作強力推進,四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高度重視、統籌謀劃,全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任務完成,累計改造農村危房26442戶。以農村危房改造助力脫貧攻堅和民生改善,幫助住房最危險、經濟最貧困農戶,解決最基本的住房安全問題,讓更多農村困難群眾搬進了漂亮的新房,實現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新房夢」,居住條件大為改善,切實享受到了政策紅利。
為確保鑑定程序真實準確,四平市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人員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房屋逐戶製作並張貼了房屋安全標識牌。今年6月,該市進一步強化組織推動、組建工作專班、開展逐戶核查,紮實推進核驗工作,僅用一個月的時間,高質量完成了全市2152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核驗工作,通過鑑定安全、改造安全、保障安全的方式,全部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確保所有貧困戶不住危房。
考慮到危房鑑定和新房建設質量的重要性,四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制定並印發了《農村住房安全性鑑定技術導則》,多次組織召開工作部署會議和培訓會議,下發實施方案,督促指導縣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對農村建築工匠進行培訓,培訓合格後方可參與施工建設。
完成硬體標準,軟體也不容鬆懈。四平市在高標準完成農村危房改造任務的同時,高度重視危房改造檔案管理工作,多次組織培訓會,制定檔案模板,印發相關通知,督促指導縣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組建檔案管理專班,集中人員、集中地點、統一標準,按照「1人填寫、1人校對、1人審查」的方式,規範填寫及整改農村危房改造檔案材料,確保農村危房改造實際情況、紙質檔案、電子檔案「三統一」。
為防止貧困戶回流危房居住、保障貧困戶生命安全,四平市危房改造工作嚴格遵循「建新拆舊」原則,逐戶開展排查工作,對排查出未拆除舊房的,按照要求立即拆除。在原本「建新未拆舊」問題較多的伊通滿族自治縣,由縣委書記、縣長各包一半「建新拆舊」任務指標,親自督導,加大拆除力度,將全縣參加危房改造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全部拆除;未參加危房改造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在保障其合法權益的情況下拆除危房,保留相關影像資料,從根本上杜絕回流危房居住問題的發生。
為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四平市對所有參加危房改造的農戶都發放了二維碼。農戶有任何房屋質量問題,可通過掃碼直接反饋給當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由後者及時核實解決。四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還多次深入基層,通過「入戶調查」和「審查檔案資料」的方式,對全市農村危房改造「回頭看」工作進行查驗,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要求相關部門立即整改,嚴防農村基層幹部執行政策過程中發生虛報冒領或套取危房改造資金情況的發生,杜絕危房改造存在「塗脂抹粉」、「穿鞋戴帽」等形象工程。
四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委書記、局長宋彥亮表示,農村危房改造必須以「貧困戶不住危房」為標準,以百姓幸福感、獲得感為宗旨,以高效高質量推動工作為目標。全市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定期總結經驗教訓,結合實際情況創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制度,堅持做到監督指導到位、技術服務到位、政策宣傳到位。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宋彥亮實地調研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今年5月,鐵西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會同區扶貧辦、平西鄉人民政府,在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情況開展排查時發現,部分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雖達安全等級(非C級、D級危房),但存在不同程度的隔牆開裂、門窗破損或屋頂漏雨等情況。針對這些問題,鐵西區高度重視,立刻組織召開專題會議,責成相關單位及時維修,最大限度地提高和改善貧困戶住房居住條件。
雙遼市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及村容村貌整治,加強建築風貌管控,多年來聘請專業機構,設計符合技術標準和農民生產生活習慣的農房方案(增設構造柱、圈梁、地梁等,提升抗震效果,合理分配住房及輔助用房比例,屋面採用鋼屋架搭建樹脂瓦),免費提供給改造戶選擇,不搞「一刀切」,讓每個改造戶都能住上滿意的房屋,切實提升其幸福感、滿足感。
為了讓貧困戶更好地了解相關政策,四平市各縣(市、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每年年初製作農村危房改造「明白卡」,由各鄉(鎮)發放。2019年起,雙遼市在「明白卡」中加入了村鎮建設領域掃黑除惡相關內容和舉報電話,有效預防了農村危房改造中易發生的惡意強攬工程、強供建材等行為。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在四平市委、市政府以及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市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美好的夙願在當地已經實現。如今,四平市所有貧困戶實現了住房安全有保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貧困群眾安居樂業鋪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