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下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
雖說現在國家放開了二胎政策,但大多數家庭還是獨生子女。在教育這個問題上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孩子不是大人的附屬品,應該給他們應有的空間,不要把自己未完成的心願強加到孩子身上。
各種明目的補習班暫且不說,但就怎樣教育孩子更合適這個話題,就夠大人們反思的了。
整個冬天「貓冬」使我增重了十幾斤。春天來了,萬物復甦,我開始有點蠢蠢欲動,但早上還是賴在床上不起來。
這天,一大早五點多鐘被朋友的電話吵醒,「懶鬼,快起來鍛鍊,我就在你家樓下等你!」
我極不情願地起床,下地直奔衛生間,打開水龍頭用涼水「撲摟」了一把臉,以最快的速度洗漱、穿衣,百米衝刺般下了樓。
俗話說:「春捂秋凍」!
初春的天氣還是有點涼。我掀起衣領深吸了口氣,抖擻精神和朋友向江邊走去。
走了一會兒,身體開始微微見汗,陽光灑在身上,有種暖暖的感覺。走到「江橋」打個來回,用時一個半鐘頭。
早起的鳥兒有食吃!
養成晨練的習慣,對我是一種考驗。早起活動活動筋骨,通體舒暢,一天人都特別精神。
早餐,朋友介紹去了一家餛飩館,據說生意很好,口味不錯。我倆在靠門的位置找了張桌子,面對面坐了下來。
等餛飩的空檔,走進了一位老大姐,身後跟著一個小男孩,沒睡醒的樣子,眼睛半睜半合,盯著前面的腳後跟向前挪著步。
一大碗熱氣騰騰的餛飩端了上來,上面飄著一層紫菜。多放蔥花、香菜,加一勺胡椒粉、點幾滴米醋、香油。拌勻後,連湯帶水下肚,額頭上就見了汗。
正吃的興起,突然傳來一句罵聲。抬眼一看,原來是那個老大姐正在催促孩子趕快吃飯,我不由得多看了幾眼。
因為小時候我也有很強的「起床氣」,早上父母叫了一遍又一遍,往往是剛被喊起來,一轉身,又放倒接著睡了。
「孩子沒睡惺惺吧,男孩子都這樣,你是他什麼人?」我微笑著問了一句。
老大姐和我坐斜對面,抬頭看看我,指著小男孩說:「我是他的奶奶,都七歲了,明年就上一年級了,還這麼貪睡,每天早上起來就像拖死狗一樣!」我差點一口餛飩沒噴出來。
家長管孩子很正常,大家也沒在意,都在自顧自地吃著餛飩。突然罵聲又起,「你個死孩子,到底吃不吃?幼兒園接送車馬上就來了,算了不吃了,趕快走吧!」
小男孩站起來,揉著睡眼惺忪的眼睛,看看冒著熱氣的餛飩說:「走了,餛飩就被別人吃了。」
我心裡暗自好笑,都睜不開眼了,還惦記著餛飩。
誰成想,老大姐一把推了小男孩一個趔趄,「吃個屁,來不及了,誰叫你磨蹭來著,不要了,全當餵狗了!」餛飩館本來寂靜,她的聲音格外刺耳,此話一出,大家紛紛投過去鄙夷的目光。
老闆娘看不下眼了,插嘴道:「一大早別這樣罵孩子,會影響他一天的心情。」
老大姐不由自主嗓門兒又提高了八度:「生下來沒辦法不養就是了,要不然乾脆一把掐死他算了!」此話一出,全場譁然,大家低頭竊竊私語起來。
說話的功夫,小男孩竟然坐回凳子上迷糊了起來。老大姐一看更來氣了,拽起他就往外走,到門口一把向外推去。小男孩明顯是驚魂未定,回頭疑惑地看著奶奶。
「你看你個倒黴樣,看我幹什麼?你再看!」說著攆上去,抬腿就是一腳。
小男孩被踢得踉蹌著倚在了牆角,幸好有牆擋著,不然肯定一個大腚蹲兒坐地上。這回老大姐真像拖死狗一樣,拽著小男孩走出了餛飩館。她們前腳剛走,餛飩館裡就議論開了!
左手邊一位大哥開了口:「這麼教育孩子,這孩子算是廢了!」
前面一位姊妹兒說:「哪有這麼罵孩子的?還追上去踢一腳!我們家寶貝從出生到現在,動都沒動過一個指頭……」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著。
接下來,朋友的一句話令我深有感觸,「當家長的哪能經常打罵孩子,他現在還小,不懂事,等大一點,就會把憤怒發洩到同學身上,將來肯定是個打架鬥毆的主!」
我現在還能清晰地記起小男孩被踢後的眼神。那雙眼睛裡充滿了恐懼、迷茫,仿佛在說:「這是我的親奶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