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簡,了解楚國的百科全書

2021-01-12 趣談必至物和固然事

竹簡是紙張發明之前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書寫載體之一,使用廣泛,影響深遠,《尚書·多士》就記載有「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商周時期,竹簡已被作為公文、祝禱、檔案的書寫載體。紙張發明之後,竹簡仍在使用。直到東晉,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楚墓中出土的竹簡數量較多,保存較好,對我們了解當時的政治、法律、文化和社會習俗,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卜筮祭禱類

卜筮祭禱簡是古人關於疾病及歲月吉兇的貞卜記錄,屬私人文書。目前,望山楚墓、包山楚墓等楚墓中都有發現。

望山卜筮祭禱簡 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

望山卜筮祭禱簡,又名昭固卜辭。1965年出土於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共207枚,總字數約1000字左右。出土時多數已殘斷,最長簡為52.1釐米,簡文內容是墓主人昭固的卜筮祭禱記錄。「卜筮」指的是古時預測吉兇,「祭禱」是祭祀禱告,這是目前我國最早發現的卜筮祭禱竹簡。

文書類

迄今為止,法律文書和行政司法檔案出土竹簡數量最多,有助於我們研究和了解當時政治、經濟制度及社會面貌。

包山楚簡 荊門包山2號墓出土

包山楚簡,1987年出土於湖北荊門包山2號楚墓。根據簡文內容可知,墓主人名為邵駝,官居左尹,主管楚國司法工作,相當於現今的司法部長。該墓共出土竹簡448枚,其中有字簡278枚,通長為55-72.6釐米,總字數12472個。按內容可分為司法文字、卜筮祭禱記錄和遣策三大類。其中196枚簡為司法文書類。這不是單純的法律文書,其文書類竹簡是處理實際政務的案卷,包含許多完整的司法案例,同時又涉及到戰國時期楚國的社會、經濟狀況,彌補了傳世典籍對戰國政治、法律制度記載較少的不足。

典籍類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形成時期,後來因為戰亂等原因,大量儒家、道家、墨家等典籍失傳,楚墓中出土的簡牘中發現了先秦典籍,對於典籍文本的復原、解讀和闡釋意義重大。

《太一生水》 荊門郭店1號墓出土

位於湖北荊門市沙洋區的郭店1號楚墓,年代為戰國中期偏晚,1993年冬天進行搶救性發掘時共出土竹簡805枚,約13000餘字,共有18篇先秦典籍,包含有道家學派和儒家學派等著作。簡文採用典型的楚國文字,字體典雅、秀麗。這是戰國古籍中第一次比較集中、完整的發現。其中《太一生水》篇,簡長為17.6-25.7釐米,是首次發現的先秦時期有關宇宙生成的重要文獻。

日書類

《日書》是有關時日選擇的古文獻,內容類似於今天的黃曆,對婚嫁、出行、疾病等方面的吉兇予以標註,這些是構成民間歷史的重要內容。九店楚墓、湖南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墓等楚墓中都有發現。

遣策類

是古代記載隨葬物品的名稱、數量的清單,其內涵非常豐富,是社會經濟、生活狀況的反映,同樣是研究喪葬禮俗的重要資料。

包山遣策竹簡 荊門包山2號墓出土

包山楚簡中遣策類共27枚,分四組與隨葬品放置在一起,詳細記錄了青銅禮器與漆木器、車馬器、兵器等隨葬物品。竹簡作為重要的書寫載體,其製作過程複雜。從選竹、破竹、殺青、刮削、消毒、塗液到製作成冊,需要經過多個環節。

首先,要選竹料,竹料一般選擇毛竹或慈竹,先斷竹為一定長度的圓筒,再剖成一定寬度的竹片。

其次是殺青,刮削。因新竹有水分,易腐朽、變形、生蟲,難以保存,所以制竹簡時必須用火烤乾竹內水氣,使竹由青而黃,故叫殺青,又叫汗青。殺青後還要對篾黃一面進行刮削,然後塗以膠液保護層,以便書寫。

最後,再編連和書寫。為防止其散亂,要將這些簡編連起來。多數是書寫前編好的,也有寫後再編的。楚墓中出土竹簡較多,其原因首先在於墓葬環境好。墓主人下葬時棺外層層包裹,並用青膏泥密封;此外,湖北地下水位高,經過土壤層層過濾的中性水,加上密封的棺槨阻止了空氣的流通,在雙層保護之下,竹簡便不易腐爛。楚墓中出土的竹簡內容豐富,紀年明確,對研究戰國時期楚國乃至列國的政治、經濟、法律和歷史地理,以及文字、書法研究提供了十分難得且珍貴的資料。楚簡的記載,讓楚人的世界立體鮮活了起來。

相關焦點

  • 明君賢相的楚國你知道嗎?
    今天小編來跟大家聊聊明君賢相的楚國,楚國好歹嘛也是一個大國。莊王和虞邱在一起談論朝政,到了半夜才回宮。夫人樊氏就問他:朝中今天有什麼事,這麼晚不回宮。莊王說:我在和虞邱談論朝政,不知不覺間就到了夜裡了。樊夫人問莊王:虞邱是什麼人?莊王說:楚國的一個知名賢達。夫人說:就從這件事看,這人未必是賢明之人!
  • 楚國絲綢中的菱形紋與北極星研究
    02 楚國三種菱形紋的關係 縱觀楚國的裝飾藝術,菱形紋並非只出現在絲綢中,在漆器、青銅器、陶器中都有大量的裝飾樣式。因此,需要將楚國絲綢中出現的菱形紋放入楚國裝飾藝術的大背景中進行綜合研究,才能全面分析以上三種菱形紋之間的內在關係。
  • 屈原以身投江,本意只是明志,反而暴露了楚國的魚腩本質
    屈原忍受不了當時楚國上下的歪風邪氣,心情鬱結之下,選擇了以這種方式警醒他的國家,沒想到,自己人無動於衷,反而引來了其他諸侯國的虎視眈眈。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楚國是怎樣淪為魚腩的。楚國的傳統楚國是周王朝分封的熊氏,南遷的過程中不斷兼併同化當時的土著部落而形成的。
  • 這些星座就是行走的百科全書
    每個人都有充滿疑惑的時候,但是你身邊是否存在一本行走的百科全書呢?只要你對待一件事情產生了疑惑,或是你問了為什麼,他們總是可以出現幫你解答問題,讓你搞清楚事情的原因,事情的真相。那十二星座中,究竟有哪些星座是行走的百科全書,是無所不知的呢?
  • 為何戰國時期,楚國不單獨設置「相位」?
    比如楚國的官制,就和戰國時期其他國家有著非常顯著的差異,一來是受到地理位置的影響,二來是他原本的官制設立影響,二者造成了「楚相」的獨特。我們研究卻發現,楚國終其一生,皆未出現過「宰輔」、「相位」等指代稱謂,在戰國其餘六國紛紛效仿設相的風口上,唯獨楚國不隨大勢而懂,此般操作,到底為何?
  • 盤點楚國歷史上鮮為人知的六次政變——成王敗寇!
    據統計,楚國歷史上總共有六次政變,其中只有一次以失敗告終,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楚國歷史上的這幾次政變:楚穆王也是一代雄主,本來也是想稱霸中原的,無奈碰到了晉國趙盾這個硬茬,楚國稱霸中原的意願直到趙盾死後穆王的兒子楚莊王時期才得以實現。
  • 楚國風雲八百年,楚莊王勵精圖治,明君賢臣相益彰
    有人說他是楚國的宗室貴族,是在若敖氏之亂中被害的司馬蒍賈的兒子,父親遇害後與母親避難他鄉,但也有人說他是楚國的「處士」。關於推薦孫叔敖的官員,有人說是孫叔敖的好友沈尹莖;也有人說是令尹虞邱推薦孫叔敖代替自己;還有人說,是楚莊王寵妃樊姬推薦的。孫叔敖是一位德才兼備的賢臣。他的言行,既符合後世儒家的仁義,也符合法家的規範。
  • 她是南後鄭袖,撼動楚國百年基業,但為什麼被稱為又一妲己?
    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夢落晚的安,專門為大家寫一些原創作品先秦時期的諸國當中,除了當時有一統天下之望的秦國外,接著便要數楚國了。楚國之強大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大楚不僅是個物產豐厚、人傑地靈的好地方,而且它從周天子時期便是易守難攻的國家。相傳自從周天子開始的五百多年裡,曾有不少人想攻打楚國,最終都是以失敗告終了。
  • 楚懷王魂喪異鄉,無明君,無賢相,無良將的三無楚國,能撐多久?
    無明君,無賢相,無良將,三無的楚國,儘管地大物博,也不過是秦國視線裡等待宰殺的肥羊了。從楚懷王對張儀的態度,可以看出他的昏聵糊塗簡直匪夷所思。這個楚懷王可說是戰國諸侯中最昏庸的君王,滿腦袋漿糊,專門寵信奸臣,疏遠忠臣。對陳軫、屈原這樣的經國之才、忠貞之士毫無感覺,對靳尚、鄭袖這些奸臣妖姬寵信有加。
  • 為褒姒烽火戲諸侯後,第一個「吃螃蟹」的楚國僭越稱「王」
    春秋這一歷史階段,齊國、楚國、秦國、吳國、越國等諸侯爭霸,而周王室的權威也在這一過程中不斷下降。其中,就楚國這一強國來說,更是僭越稱王,以此和周王室分庭抗禮、平起平坐。和楚國相對應的是,齊國、晉國、鄭國、秦國、魯國等諸侯國在春秋時期則沒有僭越稱王,而是繼續使用侯爵、伯爵等周王室分封的爵位。那麼,問題來了,春秋時期楚國為什麼會是第一個稱王?
  • 吳王闔閭滅楚之際,此人心生一計,力挽狂瀾挽救了楚國社稷
    他因為不肯向囊瓦行賄而得罪楚國,又因為不肯向寅行賄而失去晉國的幫助。召陵之盟曲終人散,大家都可以各自回去抱老婆孩子,他卻要戰戰兢兢地防備楚國的報復。同年秋天,楚國不出意料地發動了對蔡國的進攻。昭侯也學聰明了,不再向晉國求援,而是將公子乾送到是國作為人質,請求間出兵數蔡間乾脆地答應了素侯的請求。他和晉定公完全不同,後者使有其名,他卻是實權在握:後者虛情假義,他卻是直心實意地想攻打楚國。
  • 這套知識百科全書用圖表講解那些科學小知識
    這本動物知識百科全書,你所知道的、不知道的動物,溫柔的或者兇殘的動物全部都有,在這本書裡,你可能會見到許多以前從不知道的小知識點,有些甚至令人咋舌,心跳加速。是一本超級全面的知識百科全書,開拓了孩子們的視野。書裡面,無論是最微小的甲殼類動物還是最強大的哺乳動物,都被賦予了生命。這個神奇的動物世界,你敢來一場刺激的冒險嗎?
  • 楚頃襄王的一生:從昏聵誤國到挽救社稷,為楚國續命40年!
    而這,最終促使楚頃襄王完成了從昏聵誤國到挽救社稷的轉變,從而為楚國續命40年。一首先,熊橫(楚頃襄王)是楚懷王的兒子,楚懷王在位時,將熊橫立為太子。楚懷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3年),齊、韓、魏三國因楚國背叛合縱盟約而聯合秦國,於是共同出兵攻打楚國。楚懷王派太子熊橫到秦國作人質請求救援。楚懷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02年),熊橫殺死了一位秦國卿大夫,所以他被迫逃回楚國。
  • 楚國為何留不住人才?「多淫刑」而且存仕途天花板,人難以盡其才
    但是真正因為改革而使國力強大的當數楚國了。因為楚國廢除分封制,設立郡縣制。加強了中央皇權統治,而且當時的楚國,政令嚴苛,朝迋官吏政績壓力巨大,使得舉國都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忙碌景象。但是,用唯物辨證觀看,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都有它產生、發展、衰老的階段。  楚國改革分封立縣制,在開始一段時間促進了楚國經濟的迅速發展。
  • 十二星座中,堪稱行走的百科全書,智商超高的4個星座
    我們常常會用滿腹經綸來形容一個人的學識深厚,但這往往僅限於某一方面的專注,但下面這幾個星座就更厲害了,她們堪稱行走的百科全書,可以說是無所不知,涉及面非常的廣,智商可以說是非常的高。雙子座雙子座是個特別聰明的星座,而且勤奮好學,從小就是個求知慾和探索欲特別強烈的星座,雙子座永遠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也特別愛鑽研,所以雙子座知識豐富,特別有智慧,可以說是行走的百科全書,智商逆天,不管在什麼場合裡,不論跟什麼樣的人交流,雙子座都有話題可聊,而且說話做事非常得體,總是讓人感覺雙子座知識特別淵博
  • 楚國的貴族到底有多奢華?遺留的文物告訴你答案
    楚國雖逝,奢華猶在。回看曾經盛極一時的南方霸主,楚貴族將繁盛演繹得淋漓盡致。 春秋中期,晉楚爭霸長達百年,自楚莊王問鼎中原,經幾代楚王勵精圖治,悉心治理國家,楚國成為戰國初期頗具聲威的南方霸主,後楚懷王滅越,盛極一時。《史記·秦本紀》記載:「楚南有巴渝,過江南有黔中、巫郡。」
  • 越王劍是勾踐佩劍,為何在楚國郢都出土?這兩種說法哪種更合理
    一、越王劍出土的地方在楚國郢都。既然是越王劍,那麼出土的地方應該在越國才對。而春秋時期的越國,主要集中在浙江中北部地區,因此跟春秋時期的楚國,是有本質區別的。但是越王劍的出土地區,恰好就在楚國的郢都,也就是現在的湖北省荊州市境內。這和浙江差的可不是一兩百裡路的距離了,那麼越王劍為什麼跑這兒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