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來跟大家聊聊明君賢相的楚國,楚國好歹嘛也是一個大國。
莊王和虞邱在一起談論朝政,到了半夜才回宮。夫人樊氏就問他:朝中今天有什麼事,這麼晚不回宮。
莊王說:我在和虞邱談論朝政,不知不覺間就到了夜裡了。
樊夫人問莊王:虞邱是什麼人?
莊王說:楚國的一個知名賢達。
夫人說:就從這件事看,這人未必是賢明之人!
莊王就奇怪地問道:你怎麼從這事就看出這人不夠賢明呢?
夫人說:臣下信奉君王,就像婦人侍奉丈夫。妾位居中宮,但只要宮中有美色,我都能把她敬獻到您的面前供您選擇。但您今天和虞邱論證到深夜,都沒聽他向您推薦一個賢者。治國大事,一個人的智力是有限的,國家的事務是無窮的。虞邱卻想以一人之智來壓掩無窮的士子,怎麼能發現新的賢能呢?不會舉賢用賢的人,又怎麼能叫賢呢?
莊王第二天就把夫人的這番話說給虞邱聽,虞邱很慚愧,說我沒有考慮到這點,我要以訪賢來做彌補。於是遍訪群臣。鬥生推薦蒍賈的兒子蒍敖,說他是個賢者,現在為躲避鬥越椒之亂隱居在雲夢澤,這人有將相之才。
虞邱向莊王做了報告,莊王說:伯贏是個有智之士,他的兒子也不會差了,不是你說,我幾乎忘了。
就讓虞邱和鬥生駕車去雲夢澤,召蒍敖入朝待命。
蒍敖在做什麼呢?這個蒍敖字叫叔敖,人們都叫他孫叔敖。和母親逃難後一直居住在雲夢澤,自耕自種,自給自足。
有一天他在田裡鋤地,忽然看到了一條長了兩個頭的蛇,當時非常驚駭。因為按當地的民俗,兩頭蛇是不祥之物,見到的人必死無疑。孫叔敖知道這個民間傳說,今天兩頭蛇就在面前,那就等於在暗示他:死期已到。這事誰見到都會害怕。
驚駭之餘,孫叔敖就想到,如果留著這條雙頭蛇,以後誰見了它還要沒命,不如我滅了它,受害的就是我一個人。想到這就用鋤頭殺死雙頭蛇埋在了田邊。
埋是埋了,心裡卻放不下了。回到家裡見了母親就哭了。母親就問他為什麼哭,孫叔敖說:我今天看到雙頭蛇了,見了這蛇必死,我以後不能為母親養老送終了,所以哭泣。
母親就問:蛇在哪裡?
孫叔敖說:我怕別人看了它再倒黴,就殺了它埋在了田邊!
母親說:「人有一念之善,天必祐之」。你看到了兩頭蛇,怕再有人受害就殺死了它埋於地下,這就不僅僅是一個善念,還有一個善行。你一定不會死,而且會因禍得福!
過了幾天,虞邱奉莊王之命來到,說了莊王相請之意,母親笑道:這不就是殺蛇埋屍的善報嗎?
孫叔敖和母親一起回到了楚的國都郢。
繼子文之後,使楚國強盛的又一個政治家登臺了。楚莊王和孫叔敖成了人治社會的又一對黃金搭檔。
莊王和孫叔敖一見面,十分地投緣,論起國事,更是投機。不知不覺之間就談了一天。莊王非常高興,說:楚國的現有的文臣武將,沒有誰能比得上你的。當時就要任命他做令尹。
孫叔敖推辭說:我出身在田野之中,突然交給我這麼大的權力來輔佐您治理這麼大的國家,我不勝任,大臣們也不服氣,能不能把我排在眾位大夫之後,我給您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莊王說:我就認準你了,你也就不要推辭了。孫叔敖再三謙讓,莊王決定讓他代行三個月的令尹職權,用現在的話說就叫試用。
試用期間孫叔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治軍制度。他在經莊王同意後明令治軍原則:三軍赴戰,右軍要始終處於戰鬥狀態;左軍,在防備被攻擊的同時,準備好宿營的乾草等物資;前鋒要負責偵察和報告軍情,察知敵軍動態;中軍是全軍權力中樞;後軍蓄藏全軍精銳作為決戰的主力。
中軍決斷全軍事務,發出指令三軍必須執行;後軍是中軍直接掌管的主力部隊,前出衝鋒時是決勝的奇兵,後撤時負責全軍撤退的掩護。
楚王的親兵分為兩廣,每廣有戰車十五乘,每乘配步兵一百人,後面有二十五人作為側應和接補的遊兵,都選軍中精壯之士充任。對楚王的護衛,右廣負責醜、寅、卯、辰、巳這五個時辰,左廣負責午、未、申、酉、戍這五個時辰。每天雞叫的時候,右廣駕車備馬隨時聽用,到了午時由左廣接替,黃昏交給內宮,內宮則分定班次,主管亥、子兩個時辰,以防有什麼「突發事件」。
用虞邱統帥中軍,熊嬰齊統帥左軍,熊側統帥右軍,養由基統領右廣,屈蕩統領左廣。
軍隊依制訓練和閱兵,依時以獵練兵,三軍紀律嚴明,不準騷擾百姓。
這期間莊王認為楚國使用的錢幣太輕,就下令把小幣改鑄為大幣,百姓卻認為這樣很不方便,有的認為生意結算太費力乾脆放棄了生意。市場管理官員向孫叔敖報告說:錢幣改鑄百姓認為攜帶、結算都不方便,一些人放棄了生意,現在市場秩序有些亂。孫叔敖說我知道了,我會讓它恢復原狀。第二天上朝,孫叔敖向莊王報告:前些天您認為錢幣輕下令改鑄大幣,這是好意,想讓世人和其他諸侯國知道楚國的富裕和國威。但我們疏忽了一個問題,就是改鑄大幣後百姓結算和攜帶不方便了,市場官員來報告,已經影響了百姓生活和市場秩序。您改幣是為了百姓,現在百姓卻因此不方便引起不滿情緒,就曲解了您的好意和初衷,所以我建議您下令把錢幣再改回來,百姓會更加盛讚您是個愛民的好君主。莊王接受了建議,馬上下令改了回來。百姓的生活和市場的秩序又恢復如前。
楚國的民風是喜歡坐矮車,莊王認為矮車不方便馬用力,也容易陷在泥中,就想下令把車子改高。孫叔敖建議說:政令不能下達讓百姓反感的內容,不能造成百姓無所適從。如果您一定要改變車子的高度,您可以下令限定家居門檻的高度,理由是存財尊門。現在乘車的人都是有身份的人,他們不願意頻繁下車過門檻,就會加高車子,目的同樣達到了,卻不至產生反感和不滿情緒。莊王接受建議利用人們的求富心提高了門檻,過了半年,人們也都自動自願地加高了車子。
孫叔敖善於不施強令而教化百姓,人們都尊重他,喜歡服從和效仿他。試用期滿,莊王下令用孫叔敖為令尹。孫叔敖看到君臣和百姓都已經接受了他,才同意接受了令尹的任命。
這以後,孫叔敖進一步施行教化引導,上下和睦同心,楚國民風大變。國家執政寬緩又有禁必止,官吏正言正行不行奸邪,一時之間盜賊不再出現,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秩序井然,而且國家財力增長收入增加,軍隊也更加強大。
孫叔敖又組織民眾興修水利,新增萬頃良田,使國家增糧,百姓增收,老百姓交口稱讚。
楚國的眾大臣看莊王寵信任用孫叔敖,剛開始時還心裡不服,議論紛紛。現在看到孫叔敖處理政務軍務井井有條而且深謀遠慮,又都讚賞不已。都說楚國能有幸能得到這麼個賢臣良將,真是子文重生!當初子文善於治國,今有孫叔敖治軍治政,楚國繁盛有望!
孫叔敖,列國時期「十大名相」第七人。
這就是明君賢相的楚國時期,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