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竹瀟瀟挹清芬

2021-01-09 和訊網

曾有一個朋友拿著其收藏的弘一法師的書法讓我辨真偽評優劣。辨真偽我是沒有這個水平的,而這位朋友非得讓我說說弘一書法的高妙之處,我竟一時無語,難以作答,於是反問:「你能說說水的滋味嗎?」後來我想,這其間需要參悟的就是那幾分禪意,就像弘一的字——淡之又淡,真水無香,我只說一個字:淡。恐怕還是多餘的。

前些日於鵲華書屋得見陳全勝先生數十幅蘭竹新作,大有似曾相識的淡不可收的感受。最先注意到其中的杜甫詩意圖:茂樹遠岑,叢竹茅屋,皆得淡遠之妙,杜甫草堂的詩意畫境全出。全勝先生以山水畫名世,「一幅淡煙光,雲林筆有霜。」(徐渭句)此幅中全勝先生多用淡墨,畫筆染霜,或中鋒或側鋒,筆勢疏鬆而靈秀,飄忽而瀟灑。畫面清新淡雅而又顯得無拘無束,一派古淡天真。接下來的作品純乎都是蘭竹,每幅細細品讀之後,頓覺鵲華書屋便是一處幽淡清曠之所,這種感受正是生發於蘭竹的筆淡思情之中。中國哲學崇尚平和淡蕩的境界,山花自爛漫,野意自蕭瑟,人心清明,淡淨如菊,天地萬物也便雲淡風輕。

湘蘭楚竹,物中清品,畫中逸材。全勝先生筆下的翠竹幽蘭,清勁疏朗,氣韻生動。「瞻彼淇奧,綠竹猗猗。」(《詩經·衛風》句)我不禁要想,能有如此清淡雅潔筆墨的人該是怎樣的心境修為?

全勝先生善於博物,藝道多精,我與其師友相交十數年,他宅心仁厚,用情細膩,聰慧穎悟,善於觀察,重視內心體驗,能在平常事物中發現不平常,更能以平常心對待風雲世態,古稀之年已然是「從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境界。這些年他以曠達的情懷,早已悠然地過起了閒適雅逸的文人生活,平淡中有深致,優遊中有浪漫,或讀書靜修,或品茗談藝,或雲遊鄉間村落,或浪跡荒山野水,也時常流連於海內外的美術館、博物館,樸實,淺素,平易,近物。如此的生活中,唯一心向藝,始終與畫筆相伴,閒適放曠中更能專精藝道。前幾天,他在完成小楷日課後,給我發來他的小楷《心經》並一段文字,寫道:「所謂小楷的定義,應該是黃豆大小至蠅頭的範圍。小楷的應用在古代生活中是最廣泛的,在古人寫的諸多文獻中,小楷精絕,讓人嘆為觀止。然則寫這些小楷時,許多人都年事很高了,如文徵明八十餘歲寫的小楷一絲不苟,筆筆交代清楚,不能不讓人嘆服。古時沒有老花鏡,那麼多古人怎麼能在古稀之年眼還不花,這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我的切身體會是常寫小楷可防花眼。本人今年七十歲了眼睛依然不花,不知這是否是特定人群?」這段全勝先生跟我說的悄悄話,我讀罷即轉發給諸多朋友,值得分享的不僅是他的那點經驗,更是他的那份安然的心境吧?此時全勝先生在我眼前的形象大抵就是看落花、聽流水、悅鳥鳴、沐晚風、寫小楷、畫蘭竹的高人雅士,不與物競,不隨時趨,燕處超然,獨標孤素,而其靜安心緒,書香繞指,落墨暢情,大有明心見性、得道悟真的意味。

全勝先生說,他近年讀書寫字,進而畫蘭寫竹,頗多感悟。「人心有真境,非絲非竹而自恬愉,不煙不茗而自清芬。」(《菜根譚》句)全勝先生的話確為經驗之談,中國文人畫的特質正是如此,除了要求畫家的書法筆墨外,所貴者即是人的情操、品格、境界。俗話說:「半生竹一世蘭。」大道至簡,蘭竹最不易寫,筆墨難度勝過梅菊,而最難者應是得其風神。全勝先生於書法用力最勤其書法大有精進正是其寫蘭寫竹得其妙解的要領所在。眾所周知,蘭竹恰恰是最直接表達書法特質的繪畫題材。元朝畫家柯九思繪畫以神似著稱,極力主張以書入畫,他說:「寫竹竿用篆法,枝用草書法,寫葉用八分法,或用魯公撇筆法,木石用金釵股屋漏痕之遺意。」柯九思的墨竹「各具姿態,曲盡生意」,清雅秀美,神足高,鬱郁有勁挺拔俗的清高之氣,這正是其書法用筆的體現。我觀全勝先生寫竹新作,大有異曲同工之妙,其作品的淡逸之趣撲面而來,筆筆有意而神韻淡遠,亦是極書家之能是。

說到畫蘭竹,鄭板橋是不得不提的人物,他是學人,更是最善融會貫通的藝術家,特別是他能用畫家的法眼去創作書法,更能以書家的遷想妙得創作蘭竹,以字作畫,亦能以畫作字,從而賦予書畫同源更多的說解和新意。清蔣士銓寫詩讚譽其天才般的創造:「板橋作字如寫蘭,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橋寫蘭如作字,秀葉疏花見姿致。」全勝先生的蘭花亦是發揮書法用筆的豐富與高妙,清秀朗潤,蘭葉大小老稚穿插得宜,折垂取勢偃仰生情,遠近、高低、長短、陰陽、前後、濃淡的處理都得書法運筆作線的靈動活絡,筆筆飄逸出美的風韻。全勝先生特別注意寫蘭的風姿,他的筆觸有時如鳥跡點高空,似落非落,控筆而行,划過素紙,幽淡之趣、秀逸之氣如同發自內心,頗多詩意蕩漾,淡然無極而眾美歸之,給人悠長的回味。「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蘇軾句)九畹蘭香的魂魄就是此中詩意,「地經三閭草亦香」(趙翼句),韻人縱目,雲客宅心,所求者不過此番妙不可言的美的體驗。

人清比修竹,蘭香似君子。蘭竹這類繪畫作品的境界是畫家生命經歷和藝術實踐長期歷練的結果。畫家的思想修養、人生態度生命氣象與藝術風格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全勝先生的蘭竹寓麗於淡,淡中見麗,初見不驚人,越讀越有味,似淡實深,其間大有自然妙會的佳處。正如宋以後的文人畫,無論是蘭幽竹青、春華秋實,還是遠水煙嵐、平疇飛鴻,都不過是畫家抒情寄慨的工具而已,都顯示文人畫士的器宇風度、理想情志,是不同生命狀態的呈現,因而得形體不如得筆法,得筆法不如得氣象。這裡還要用到倪雲林的話:「餘之竹,聊以寫胸中之逸氣耳,豈復較其似與否、葉之繁與疏、枝之斜與直哉?或塗抹久之,他人視以為麻為蘆,僕亦不能強辯為竹。」而元代湯垕則說得更為具體生動:「若看山水、墨竹、梅、蘭、枯木、奇石、墨花、墨禽等遊戲翰墨,高人勝士寄興寫者,慎不可以形似求之。先觀天真,次觀筆意,相對忘筆墨之跡,方為得趣。」我們看全勝先生作品,得筆墨之趣,寫情志雅懷,精研古法,卻能出奇制勝不復前人軌轍;寫生自然,又能不模行跡獨寫生趣,確為大家手筆。

鄭板橋一生鍾愛蘭竹,他有詩道:「三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所謂「畫者詩之餘」,詩畫對勘,其意可解。全勝先生的蘭竹能於板橋清癯雅脫、勁健俊朗之外更得衝淡一境,我認為是他蘭竹探索得意得趣的不同凡響之處。當然,衝淡並非淺近拙易,簡淡寡味,而是修養、歷練成熟之後的一種氣斂神藏、內蘊外樸的藝術特色。《一瓢詩話》論詩道:「古人詩到平淡處,令人吟繹不盡,是陶熔氣質,消盡渣滓,純是清真蘊藉,造峰極頂事也。」古稀之年的全勝先生內心簡淨,氣韻淡定,手閒心靜,弄墨為快,其「平居淡素,以默自守」,安然靜好,寧靜如水,唯自珍其藝,精進不懈,喜用良毫珍墨,雅愛寶硯佳凍,心不厭精,但求「澄淡精緻,格在其中」。

此次,於鵲華書屋賞蘭品竹,更聽全勝先生談藝論道,感其不戀浮華,脫然世外,淡盡風煙,過著平素的生活,卻葆有更敏銳的藝術靈覺,敬佩之情頓生。其竹以奇氣為骨,其蘭以冷香為魂,而秀骨清相都能以淡逸的筆墨傳神寫照,大有遺世獨立的道家風貌。

更讓人欣喜的是,全勝先生有意辦一個蘭竹小展,將這批作品公諸好友同道。我在先睹為快之際,誠心邀約各位朋友在這個春天裡一同品鑑全勝先生筆下蘭香竹翠的大好春意,品其畫也讀其人,在感受筆精墨妙、詩情雅意的同時,也一併感知全勝先生的歡欣之情與平和之心。 常誠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

相關焦點

  • 「歷史名人家庭教育」鄭板橋:以蘭、竹、石修煉兒女品格
    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鄭板橋先生一生所畫之物是他自己性格品質的象徵,同時也是他家庭教育理念的體現。竹:教育孩子讀書是為了明理在中國,特別是古代,竹子象徵的是正氣和堅韌專注。鄭板橋也是老來得子,五十一歲的時候讓有了自己的兒子——小寶。
  • 虹橋鎮龍柏七村與蘭竹居委聯合開展「九九重陽節,甜蜜印子糕」活動
    10月10日上午,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營造尊老、愛老、敬老的社會風尚,龍柏七村居委會與蘭竹居委會聯合開展「九九重陽節,甜蜜印子糕」活動。活動一開始,老師介紹了傳統印子糕的來歷、製作所用材料及製作過程並現場示範了印子糕的製作,讓大家充分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居民們紛紛迫不及待地動起手來。揉面的揉面,放餡的放餡,壓模的壓模,大家一邊做一邊回憶小時候過年前準備年貨的種種。
  • 被稱為「中國蘭」的蘭花你了解多少
    蘭花屬於蘭科,是單子葉植物和多年生草本植物,因為本地蘭花的大多數品種都原產於中國,所以它們也被稱為「中國蘭」,據說浙江紹興是蘭花的故鄉。古人認為蘭是美好事物的代表,優秀的文章和書法被稱為「蘭章」,真誠純真的友誼被稱為「蘭誼」,朋友結交為兄弟被稱為「義結金蘭」,家譜崗位交換被稱為「蘭譜」,聖人之死被稱為「蘭摧玉折」,甚至傳統戲曲的特定動作也被稱為「蘭花指」,蘭花也是上品,蘭花肚絲、蘭花粥、蘭花羹等都是江南人民喜愛的菜餚,到現在也仍然受到人們的喜愛。
  • 讀《於希寧藝術研究》:徒此挹清芬
    徒此挹清芬」——我們或許可以藉助作者的思路和視角,重溫「士先器識而後文藝」這一價值序列,我相信,它終將會成為我們在喧囂時代最深刻的反思,儘管這一天並非指日可待。沈穎大學時期與我同窗,不過我自負對她的「知其人」,有旁人不能及的內容,倒是與這一點無關。其人堂廡闊大,勝過鬚眉,聰穎而絕去鋒芒,渾厚而能細膩,待人接物一派天然率真。古人說「修辭立其誠」,歸根結底仍是對著述者人格意境的期待。
  • 清芬可挹 從蘇州走出的兩院院士顧誦芬
  • 純愛文裡的「美人」們,西北一枝花、嚴娘娘、極品美人沈蘭舟上頭
    純愛文裡的「美人」們,西北一枝花、嚴娘娘、極品美人沈蘭舟上頭。純愛文裡的美人太多了,本期這幾位不具有代表性,但是有一定辨識性,而且原著中對外貌描寫比較多,屬於特別美型的。地痞流氓的皮肉下、殺伐決斷的鐵血中,泡的是一把瀟瀟而立的君子骨"。顧昀就是這樣的人啊,他雖承受了不公,卻盡力給百姓一個公正,一個太平世道。嚴娘娘這說的是誰呢?自然還是P家男神,《六爻》主角嚴爭鳴,真的是美人大師兄啊,每天都很注重儀容儀表。說到純愛作品中的人物,幾乎就沒有醜的,但是之所以本能會想到這幾位,實在是因為他們太有特色了。
  • 過中國年,看中國蘭,蘭花留香中國年
    過中國年,看中國蘭,蘭花留香中國年!蘭花作為中國傳統名花,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以「空谷幽蘭」,「素雅幽香」聞名,歷來是高雅聖潔的「蘭心蕙質」,是雍容尊貴的象徵,幾千年來備受推崇和人們喜愛,屬於花香濃烈的中國獨有花卉之一,被國家列為二級重點保護植物。蘭花是「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二,又被稱為「國蘭」。
  • 他為何一生只畫蘭和竹
    鄭板橋創作的《竹》局部鄭板橋曾經告訴人們說竹子外硬內空即結實又虛心。竹子有節,節裡有氣,做人也要像竹子一樣有節有氣。竹子很樸實,它一生不開花,不像別花卉那樣炫耀,華而不實的。鄭板橋的繪畫注重布局的巧妙上圖中的題字在左,題字較多而整齊,就像是一面擋風的牆一樣,給人以穩定的感覺,右邊的竹竿不像題字那樣整齊,顯得比較自然,具有一定的動感,竹與字一動一靜相得益彰,妙趣橫生。
  • 轉運竹擺放在哪裡比較好?家居轉運竹的擺放禁忌!
    轉運竹就是我們常說的富貴竹,又稱富貴塔、塔竹等。轉運竹是從臺灣流傳到內地的,富貴典雅,玲瓏別致,觀賞價值高,寓意也很好。植物在風水學上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利用放植物的方法來增旺風水也大有學問。  在風水學中,轉運竹一般是用來催官運催學業的。
  • 《寶可夢劍盾》甜竹竹怎麼抓 甜竹竹抓取位置分享
    導 讀 寶可夢劍盾遊戲裡面關於精靈甜竹竹在什麼地方可以抓到呢?
  • 趙孟頫《蘭竹石圖卷》等30件精品亮相上博,多數從未展出
    據了解,此次展覽沿襲書畫常設展將首次亮相、久未露面,及用於特展的佳作融入常設展的思路,新增書畫精品30件,包括南宋佚名《蓮社圖卷》、元趙孟頫《蘭竹石圖卷》等精品。這30件作品中有近20件未曾展出過,包括元李昭《雁蕩圖卷》、明姚綬《古木清風圖軸》、清戴本孝《雨賞圖卷》、清高其佩《指畫秋柳圖軸》、清禹之鼎《仕女三兔圖軸》、清汪士慎《貓石桃花圖軸》等。而另10件屬於長期未展,或用於特展。
  • 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記浙江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
  • 碧妖謫仙蘭因絮果
    蘭殘音,蘭家排行七,傾國傾城豔絕天下,碧眸如星,極喜易釵而弁令人雌雄莫辨,魅惑眾生,人稱「碧妖蘭七」。 明華嚴,明家排行二,清雅飄逸名冠江湖,雙眸若水,清遠幽深讓人捉摸不透,溫文爾雅謙恭有禮被世人譽名為「謫仙明二」。蘭七巧舌如簧妖邪魅惑,天下之話無她不敢說,世間之事無她不敢為,武林正邪之中,莫不讓人聞其名而退三舍。
  • 神秘人「蘭小草」做了什麼?
    從王珏去世的消息裡,人們驚訝地得知,原來他就是「蘭小草」!   兩個道德先鋒,原來是同一個人!   我們終於見到了「蘭小草」的真容,卻永遠失去了他。記者 甘凌峰   2002年11月17日,「蘭小草」的神秘捐款信封首次出現。之後的每一年,他都會把捐款信封放在溫州慈善總會的辦公桌上,或者委託溫州晚報記者袁壽省轉交,但也是放在某處讓他去取。
  • 印跡·甕安|花竹書院
    光緒己亥(1899 年)初秋,書院竣工後,未沿用「玉華」舊名,而易為「花竹書院」。此時的花竹書院,「逾舊觀焉」,其佔地面積已達三千五百平方米左右。齋房(即書房)有東西對稱的兩幢,每幢兩層十八間,共三十六間,可供三十六人就學。(北面)書院禮堂正中,除尊奉著孔子牌位外,兩側還分別立著王陽明和王存成的牌位。
  • 整治提升 衢州龍遊竹產業構建「生態鏈」
    原標題:龍遊竹產業構建「生態鏈」   1月8日下午,衢州市龍遊縣與山東水投集團有限公司舉行水發·龍遊全竹綠色循環利用產業園項目籤約儀式。項目總投資21億元,建成後,預計帶動當地及周邊毛竹資源竹材利用50萬噸,竹區農民就業2萬餘人。   「龍遊竹產業終於補上了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鏈。」